央視首頁 > 奧運與經濟

經濟時評:經濟眼光看奧運
07月16日 09:30

  即便是向來沉穩內斂的中國人,也需要一個宣泄情感的機會。7月13日的那個夜晚,薩馬蘭奇平靜説出“北京”,剎那間成為全球華人縱情狂歡的理由。這無疑是個特殊的時刻,許多年後還會被人們時常提起。因為在這一天,一個久藏在國人心中的夢想終於圓了;這一天之後,中國與世界的聯絡更緊密了。

  在筆者看來,歡呼的人群中不應只有中國人,國際奧委會的委員們也應當為這個決定感到慶倖。在新世紀的第一年,這些委員投給北京的每一票,其實也在為這項古老盛會的未來奠定基礎。

  在此次莫斯科大會上,薩馬蘭奇就要結束21年的國際奧委會主席生涯。他剛上任時奧林匹克運動所面臨的“窘境”,相信許多人還記憶猶新。當時,舉辦奧運會基本上是“賠本賺吆喝”,主辦國更多視之為“形象工程”。但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成了轉捩點。當時的組委會主席尤伯羅斯創造性地提出了“以奧運養奧運”的新思路,一舉創造了2.5億美元的純利。那屆奧運會向世人闡釋了一種新理念:體育不只是純消費,不只屬於精神範疇,更是潛力無限的新産業。

  其實,尤伯羅斯只能算是“實踐者”,而真正促使這項古老運動市場化的應當是薩翁。在他的推動下,奧運會前所未有地與商業緊密結合在一起,並理所當然地成為各個國家爭相追逐的“香餑餑”。現在,委員們選擇了北京,也就是選擇了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奧運會因此而可能面臨一次新的轉折。如果説,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實踐了一個奧運市場化的新思想,那麼,2008年北京奧運會則將使奧林匹克運動真正走進一個新市場。

  而對於中國來説,奧運會絕不僅僅是一次狂歡的理由,更會帶來許多現在可能難以想象的重大變化。目前看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奧運將帶來一個全新的北京城。據最新消息説,北京市已經決定在未來5年中,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創紀錄地投入1800億元人民幣,重點建設142個項目,以全力縮短與國外同等地位大城市的差距。5年內,北京還將完成城區現有900多萬平方米危舊房改造任務,人均住房面積將提高到18平方米。

  這當然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規劃,相信每個人看到這樣的方案,都會為之怦然心動。而人們同時也堅信,在雄心與熱情的背後,北京的建設者還會保持一份至關重要的理性。相信到2008年,北京依然是北京,還有衚同,還有四合院,還有煎餅果子……一切屬於這座古老城市的神韻和精髓都將留存下來,所不同的,只是這座城市更適宜居住了。

  變化當然不止于北京。申奧成功後,有人連夜算了一筆經濟賬:預計在未來7年中,我國將因為舉辦奧運會而新增200萬個就業崗位,經濟增長速度每年將額外增加0.3%,相關影響甚至將延至2008年之後。或許,這些數字看起來還不夠形象,但今後幾年中,人們的切身感受將説明一切。到那時,人們會發現,申奧成功等於為中國經濟新添一台“發動機”的説法並不為過。

  接下來的7年將會有點特別。現在,許多人似乎都已經預見到未來:一場規模龐大、轟轟烈烈的奧運籌辦工作即將展開。而與此同時,我們將按照市場規律來操辦紛繁複雜的各項籌備工作,借奧運之力推動中國的改革進程。畢竟,我們早已遠離“運動”的年代。如今,我們不僅習慣用經濟眼光看奧運,還將努力用市場方式來辦奧運。

  説起來有點巧合,中國的改革開放與奧運會的市場化進程,差不多在同一時刻起步。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和國際上最大的體育組織,都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到新世紀的第一年,兩者首次攜起了手,這是不是意味著一場奧運促進中國開放、中國市場推動奧運繁榮的雙贏“大戲”就要開幕?(高淵)


責編:栗原  來源:人民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