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聖彼得堡建城300周年

名人名勝:彼得與聖彼得堡
05月30日 11:16

  1703年5月27日(俄歷5月16日),在俄羅斯北部的涅瓦河畔,在令人費解的、似乎是不合時宜的、荒涼的沼澤地上,一座城市奠基了,這就是俄羅斯新帝都—聖彼得堡。這座城市的建立打破了俄羅斯一千多年的將城市建在某一條河流上的傳統,而是將聖彼得堡城建在芬蘭灣的幾十條河流和支流上。僅就建城環境這一點來説,假如不是意志堅強的彼得大帝,恐怕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會在如此惡劣的位置建城。

  1703年5月27日,彼得大帝在涅瓦河畔的兔兒島上為即將興建的新帝都聖彼得堡奠基。這個日子是聖靈降臨節(俄歷5月16日),身為東正教沙皇的彼得大帝專門選擇了這一天作為新都奠基日。關於這次奠基儀式,曾有過不少傳説,在18世紀的一部題為《聖彼得堡的誕生與建築》的無名作者的著作中這樣寫道:“彼得大帝從士兵手中搶過鐵鍬鏟下兩塊草皮,然後把草皮摞成十字狀,並莊嚴宣告:‘這裡將崛起一座城市!’這時,一隻雄鷹在兔兒島上空呼嘯着、在彼得大帝的頭頂上盤旋着……之後,士兵們挖了一個1.5米的深坑,並把一個正方形石頭箱子安放在坑裏,石箱上寫着:‘謹尊耶穌基督旨意,1703年5月16日,偉大的沙皇、全俄君主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大公將在此地興建一座名叫聖彼得堡的帝都。’然後,彼得大帝下令把石箱埋好並説:‘為了聖父、聖子和聖靈,阿門。’就這樣結束了俄國新帝都聖彼得堡城的奠基儀式。”

  19世紀初,俄國著名作家弗拉基米爾奧多耶夫斯基曾對彼得大帝興建新帝都是這樣描述的:“當時,彼得大帝所擁有的只是海灘上的黃沙、光禿禿的石頭和一望無際的沼澤地。”有一種説法:彼得大帝之所以選擇了惡劣的環境建城,是因為他參考了東羅馬帝國為首都選址的經驗。作為未來俄羅斯帝國皇帝的彼得,重復了東羅馬帝國康斯坦丁一世的果敢精神和大規模舉動。康斯坦丁一世曾把自己的官邸和國家機關從羅馬城遷至君士坦丁堡;而彼得大帝則在新帝都建造了國家機關大樓、文化活動場所和其他各類設施。兩個帝王又都是在5月份為新帝都奠基:君士坦丁堡於公元330年5月11日奠基;聖彼得堡在1703年5月16日奠基。

  這座以東正教皇城理念和獨特形式興建的聖彼得堡城,採用了西歐若干大都市的建築藝術特點,同時西歐基督教對俄羅斯新帝都也産生了極為強烈的影響。比如,位於涅瓦大街上的喀山大教堂就是按照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格式修建的。儘管聖彼得堡城的奠基人———彼得大帝的計劃、願望和理想並沒有全部實現,但俄羅斯北國首都的形象畢竟反映出彼得大帝的最初構思。因此,300年之後的今天,聖彼得堡仍然是歐洲人最喜歡、最熟悉的俄羅斯城市。

  關於聖彼得堡城的建立,歷史上有許多傳説和推測,但歸根結底,這座城市的出現與彼得大帝的個性和意志的聯絡是最緊密的。實際上,建立彼得堡城的想法是逐漸成熟的。但最初的設想還是出自年輕的彼得大帝。彼得大帝理想中的城市面貌與骯髒的、消沉而不安全的、敵人出沒的莫斯科是大不相同的,最成熟的建城方案是在他的歐洲(特別是荷蘭)之旅期間形成的。他在阿姆斯特丹看到了令人振奮的景象:這個水上小城是那樣整潔有序、綠蔭叢叢,加上城市在水中的倒影,顯得格外宜人、美麗而恬靜。這才是彼得大帝最初的城市模式,但後來他的建城構想逐步擴大:他認為,未來的新城市應該像一隻在涅瓦河上空展翅翱翔的雄鷹;城中應有堅固的要塞、便利的港口和大型造船廠,應該是一個實用性很強的俄羅斯城市,而不是一個城市模型。

  位於彼得夏宮的彼得大帝的小屋是聖彼得堡城內的第一座建築,它由兩個房間構成,是彼得大帝專門為自己修建的住宅,他帶領士兵只用了三天時間就把房子蓋好了。本來房子是用整齊的圓松木蓋起來的,但彼得大帝為了讓房子與他心愛的阿姆斯特丹建築格式相似,故立刻把外墻用磚裝飾起來。新帝都聖彼得堡最早的設計規模並不大,基本上屬家庭式(或莊園式)設計。然而,隨着沙皇慾望的不斷膨脹,他的建城計劃也逐漸擴大,原來他所喜歡的阿姆斯特丹那種小巧玲瓏的模式已不能使他滿足,他要興建北方的巴黎或北方的羅馬,但新城市的格局必須是平直的,街道要寬闊,要有鮮明的“透視感”。1715年,第一條這樣的街道在聖彼得堡城出現了,這就是著名的“涅瓦大街”,它是市區最主要的街道。為了實現彼得大帝這不斷改變的計劃,成千上萬的人們被徵集到涅瓦河“三角洲”,他們是一支支五顏六色、帶有異國情調的勞動大軍,他們中間有士兵、犯人、瑞典俘虜,還有韃靼俘虜等。他們饑寒交迫,食不果腹,沒有勞動工具;他們用自己的衣服一兜兜地搬運泥沙,濕透的衣衫無法替換,他們還不得不忍受着蚊蟲的叮咬。據説,為了修建彼得堡城,大約有十幾萬人死於飢餓、疾病和超負荷的勞動。因為彼得大帝對這一切都熟視無睹,所以死亡人數無人精確統計。後來,歷史學家卡拉姆欣慨嘆道:“可以説,彼得堡城就坐落在眼淚和屍骨山上。”從另一方面講,這座被彼得大帝稱為“北國天堂”的城市又可謂“成千上萬無名百姓的大墓地”。

  300年前就有“談彼色變”之説,在彼得堡城興建過程中,不僅普通建築工人害怕彼得大帝,甚至連應邀來俄幫助建城的外國專家都怕他三分,比如,彼得堡城總設計師法國著名建築師列布隆“在遭到沙皇毒打後,不久就去世了”。至於在彼得堡工作的其他外國人———意大利人、德國人和荷蘭人,他們從不懼怕本國的統治者,而他們在彼得面前,卻總是戰戰兢兢。在沙皇皮鞭的揮舞下,建城速度之快,令人瞠目。1717年,俄羅斯新帝都崛起;1725年,即彼得大帝執政的最後一年,新城面積已達20多平方公里,城市居民達4萬多人,佔當時俄國城市總人口的八分之一。沙皇按照自己的意願,生前為自己建造了一座前所未有的紀念碑,這座紀念碑不是一座神秘的金字塔,也不是一個豪華的宮殿,也不是一座大教堂,而是一座勝過莫斯科的大都市。

  俄羅斯當代歷史學家、文化學學家利哈喬夫曾這樣説:“彼得大帝的恩賜難道不是俄羅斯人民用昂貴的代價換來的嗎?是的,代價太大了!無人不知,彼得大帝是用無數具屍體填平了沼澤地,又在屍骨山上建起了這座彼得堡城。當時也許沒有必要如此操之過急,也許改革的步伐可以放慢一些,也許這樣的改革可以用整個18世紀的時間來進行,同樣可以達到彼得大帝所要達到的目的。儘管我們以現代人的觀點看待此問題,但豐富的歷史經驗畢竟使我們變得更加聰明。實際上,假如歷史上沒有這個‘急性子’的彼得大帝,其他的歷史活動家也是極易出現的,而他們可能還不是天才,也不一定能為國家作出多大貢獻。因此,我們不應該總是指責彼得大帝,應該正確地理解他,理解他所處的時代和世紀之交的俄羅斯國家之需求。那麼,可以認為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的典型人物嗎?事實上,發生在大俄羅斯的所有改革、所有的歷史變革,都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需要作出重大的犧牲。只有在這種前提下,才可以認為彼得大帝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典型人物。” (南方周末:焦東建 董茉莉)


責編:於冰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