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歐亞之行:胡錦濤就任後首次出訪

300年曆史名城聖彼得堡
05月30日 12:39

  中國網消息:今年5月是俄羅斯聖彼得堡市建市300週年。該市于5月23日起用十天時間連續舉辦豐富多彩的各種慶賀紀念活動。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政要將應邀出席隆重慶典。

  聖彼得堡是一座世界名城,位於芬蘭灣東岸涅瓦河三角洲。1703年春天,沙皇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的戰爭中佔領了涅瓦河右岸的尼恩尚茨堡。同年5月,彼得一世在該城堡附近開始建造一個要塞,取名“彼得堡羅要塞”,在要塞附近造了幾座木頭房子,這就是聖彼得堡建城的開始。1709年,彼得一世在波爾塔瓦戰勝瑞典後決定以要塞為基礎,把附近一片密林環繞的幾個村莊建造成一座新城,作為國家新的首都。彼得特地從國外請來了建築師和美術家為新城作設計;從全國各地招募經驗豐富的建築工匠施工。而成千上萬的農民則被徵去在沒膝的沼澤地裏造城築路。1713年,彼得堡正式成為俄國的首都,莫斯科的貴族和商賈紛紛遷來這座北方的新城。

  聖彼得堡由42個島嶼組成,城內河道縱橫,有300多座橋梁將島嶼相連。而發源於拉多加湖的涅瓦河在市區內逶迤穿行30公里,故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

  經過歷代沙皇200多年的經營,聖彼得堡逐漸成為一座瑰麗多姿、風光秀美的文化都市,故它又有“凝固的音樂”的美稱。在聖彼得堡,金壁輝煌的宮殿、風格各異的教堂、富麗堂皇的劇院、美不勝收的園林、收藏豐富的博物館……遍佈全城。據統計,該市迄今仍有一千多個保存完好的名勝古跡,其中有不少是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在離涅瓦大街不遠處,涅瓦河的近旁,是聞名於世的冬宮,那兒曾是沙皇處理朝政和日常起居的地方,冬宮建築宏偉,上千個廳堂館舍精緻華美。冬宮建於1754—1762年,是巴羅克風格的傑出典範。冬宮廣場上的紀念碑——亞歷山大柱,建於1834年,高47.5米、直徑3.66米,重達600多噸,用整條花崗岩雕刻而成,不用任何支撐,完全靠自身的重量屹立在基石上,雄偉壯觀。它是為紀念1812年戰勝拿破侖軍隊而建造的。

  在聖彼得堡近郊有多處精美的皇家花園及宮殿。在芬蘭灣畔的彼得宮,又稱彼得戈夫、夏宮,是彼得1709修建的行宮。彼得宮內部的豪華不亞於冬宮。它既有盧浮宮的典雅,又有凡爾賽宮的富麗,更有白金漢宮的奢華。其中還有一間中國情調的“中國書房”。彼得宮的下花園裏建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噴泉和逐級穿插的金色人像雕塑群。當無數的噴泉在陽光照射下噴出水花四濺的水柱,映襯著閃閃發光的無數金色塑像時,真是無比的美麗輝煌。

  在著名的皇村,有彼得一世為女兒伊麗莎白建造的葉卡傑琳宮,其附近還有古典主義的亞歷山德羅夫宮、卡梅朗回廊以及瑪瑙廳等。這裡的建築同樣十分華美精緻,內部裝飾和陳設也是竭盡富麗與氣派。

  眾多的教堂是聖彼得堡又一重要景觀。在涅瓦河兔子島上的彼得保羅要塞是聖彼得堡的建城標誌。要塞建有保羅大教堂、三角堡、大門等建築群。1713—1733年建造的彼得保羅大教堂是自彼得一世起的歷代沙皇的安葬之地。要塞的棱堡、三角堡後來成為政治監獄。

  建於1818—1858年的伊薩基輔大教堂是俄羅斯古典主義晚期的作品,高101.52米,巨大的蔥頭圓頂直徑21.83米,是歐洲最大的教堂之一。建造時耗用了大量的黃金、石料。教堂大廳可容納1.5萬人。涅瓦大街上的喀山大教堂另具特色,它的半園形巨大柱廊圍成一個廣場,與涅瓦大街的建築物連成一體。教堂上方是一個十字圓頂,俄國將軍庫圖佐夫的墓修建於此。滴血教堂用豐富的彩色圖案瓷磚、搪瓷青銅板裝飾面等建造而成,色彩艷麗,造型美觀,是一座五彩繽紛的藝術品。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修道院則以其中的名人墓地而聞名。俄國統帥蘇沃洛夫、文化名人羅蒙諾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克雷洛夫、柴可夫斯基、格林卡等都安葬於此。

  聖彼得堡的博物館聞名於世。最著名的是與法國盧浮宮齊名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該館最初由葉卡傑琳娜二世女皇在冬宮旁建造幾座房舍用於收藏繪畫、雕塑等藝術品。隨著收藏品的大量增加,1852年,在冬宮旁建造了一座專門的博物大樓。1922年起,整個冬宮成為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現該館收藏著三百萬件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其中包括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大師的名作。

  國立俄羅斯博物館收藏有世界上最豐富的俄羅斯造型藝術作品。展品超過40萬件,從古代聖像到現代先鋒派作品,應有盡有。

  聖彼得堡還有眾多的名人故居博物館,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俄國的首愛”、偉大詩人普希金上學、生活和居住過的皇村,現為普希金城。在城裏建立了普希金文物保護區,其中有詩人就讀的皇村中學,詩人居住過的房舍,裏面收藏著普希金的生平資料、作品及私人物品。

  聖彼得堡作為沙俄的京城,也是舊俄文化生活的中心。許多著名的作家、藝術家在那裏生活和工作,他們不斷創作出新的作品。而俄羅斯及外國的音樂、舞蹈、戲劇等團體經常在聖彼得堡的眾多劇院演出,城市充滿著濃重的文化氣氛。今天,該市的文化、藝術、科學、教育仍然相當發達,全市有高校40多所;有全俄八分之一的科學工作者;有許多著名的劇院,如蜚聲海內外的馬林斯基歌劇舞劇院、俄國最老的話劇院普希金模範話劇院、俄羅斯合唱文化中心等。

  聖彼得堡也是繼莫斯科之後的俄羅斯第二大工業城市。全市約有600多家大中型工業企業,主要從事機器製造、金屬加工和食品製造。

  聖彼得堡地處北半球緯度57度,夏天的“白夜”是一大奇觀。夜晚天不黑,晚霞和朝霞相接,暮色延至曙光初露。每到白夜時節人們不分晝夜地外出活動。國內外的旅遊者紛至沓來。

  聖彼得堡是俄國革命的搖籃,1905—1907年的革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在那裏爆發。“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的阿芙樂爾巡洋艦現仍停泊在涅瓦河上。

  1914年聖彼得堡曾改稱彼得格勒,1924年列寧逝世後為紀念他改稱列寧格勒。蘇聯解體後於1992年恢復舊名:聖彼得堡。

  在衛國戰爭期間,當時的列寧格勒經受了血與火的嚴峻考驗。1941年,列寧格勒被德國法西斯團團圍困總共達900天,向城裏發射了15萬發炮彈,投擲了10.7萬枚炸彈,但保衛列寧格勒的軍民同仇敵愾、寧死不屈,為此犧牲了近70萬人。不愧為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聖彼得堡與中國的交往源遠流長。我國的上海市與聖彼得堡結為友好城市,兩市的友好交流日益密切,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聖彼得堡的文藝團體不斷到上海演出;上海的企業界則已在聖彼得堡投資建立“中國商品中心”和開設餐館等。

  在紀念聖彼得堡建城300週年之際,俄有關方面將舉辦《中國與彼得堡相互關係史》等圖片展,而中方也將為紀念活動提供大型彩繪壁畫等。我們相信,中俄兩國的友好合作必將在未來的歲月裏不斷發展。(趙泓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劉棣   來源:CCTV.com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