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2004世界氣象日》專題首頁 > 正文

讓華風的服務和關懷與風雨同在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1日 20:26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2004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信息時代的天氣、氣候和水”。該主題點出氣象信息是知識經濟時代人類可持續發展最寶貴的資源,天氣、氣候、水信息的充分和創新的利用,對提高國家安全和社會生産力,增強國家競爭實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等多方面具有巨大的效益,同時這意味在氣象信息的發佈和傳播領域孕育著更多的變化和創新。

  説起氣象信息的發佈和傳播,人們自然會想起每天觀看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天氣預報節目,跟著節目主持人了解風雲變幻,體驗陰晴冷暖,從而更好的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與生活。這説明在現代生活中,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已與億萬公眾結下了不解之緣,牽動著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在今年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本報記者走進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公司去了解她所領航的氣象影視信息服務業。

  聞風識雨 對話天地

  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氣象局直屬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國家級的電視天氣預報服務業務與相關的電視技術、計算機圖形與多媒體技術、數據網絡傳輸技術的開發和産品推廣,以及廣告創意設計、製作代理和工程投資項目。目前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北京華風天視應用氣象電視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華風天際衛星氣象傳播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華風創新網絡傳媒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華風溫泉大城堡等企業,並經廣電部批准開展影視節目製作和發行業務。

  1981年10月1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推出電視氣象預報節目。1986年,國家氣象中心聲像室(華風集團公司前身)建立起我國氣象部門第一代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製作系統,開始獨立製作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華風肩負著國家級的電視天氣預報、重大災害性天氣警報節目製作和發佈及為國務院提供決策電視氣象信息的重任,二十年來,她始終把氣象服務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使最權威的天氣預報信息和電視技術完美結合,為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層次、人性化的精品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及影視節目。目前,每天通過中央電視臺CCTV—1、CCTV—2、CCTV—4、CCTV—5、CCTV—7、CCTV—9、CCTV—10、CCTV—新聞和中國旅遊衛視向全國及海外播出的天氣預報節目達30套。電視氣象服務節目已成為中國氣象局“傳播氣象信息和科普知識,更好地服務於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體現氣象事業對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率”的重要窗口和公眾氣象服務的重要手段。

  華風人的努力換來了觀眾的喜愛和各級政府領導的關注。1996年1月17日,國家主席江澤民(時任)視察國家氣象局,握著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的手説:“我天天看你們主持的天氣預報節目”。97年大年初一,中央書記處書記(時任)溫家寶在華風影視機房看望節目值班人員,並深情地説“大家最關心的節目是新聞和天氣預報,中央的同志再忙,每天也都抽出時間看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已經得到了人民的信任。”朱鎔基總理(時任)2002年10月18日在華風影視機房稱讚電視天氣預報節目是“最受觀眾歡迎的氣象明星”。

  2002年全國電視收視調查,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名列中央電視臺收視率榜首,天氣預報收視人數由1986年的每天4億觀眾,增加到現在每天的8億人次。其中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影響最大,可以説,它是世界上收看人數最多的節目。

  創新是發展之源 觀眾是生命之源 合作是共贏之源

  華風有著強烈的服務意識、精品意識、合作意識,從未放棄自身的進取,在其發展的歷程中,始終煥發著創新的生命力。

  20世紀80年代前,在我國,人們只能通過報紙、電臺廣播等方式獲得天氣預報信息。改革開放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已悄然走進百姓家庭。於是,中國氣象局就有了利用電視這一極具潛力的大眾媒體發佈氣象信息的想法。當時中央氣象臺與中央電視臺進行了協商,在取得共識並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和籌備之後,1980年7月1日中國氣象局首次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推出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實現了電視天氣預報的“零的突破”。

  1993年,伴隨著新一代廣播級電視天氣預報製作系統的建成,3月1日,經過了幾年的精心準備,電視天氣預報節目進行了重大的改版,推出了氣象節目主持人和三維立體天氣符號、天氣圖、衛星雲圖和景觀畫面。這次改版的重要特點是節目人性化和天氣形象的三維立體化,使受眾對氣象形象的感受逐步生動、活躍和美化,獲取信息和美感享受在視覺上達到了統一。拉進了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與觀眾距離,豐富了節目內容,初步奠定了電視天氣預報的品牌形象。社會各界反響強烈,各家報紙爭相報道。同時伴隨著我們製作能力的提高,當年我們還增加了早間、午間、晚間氣象服務節目,使氣象銀屏煥然一新。

  二十多年來,依託中國氣象局強大的技術支持,緊密把握電視傳媒、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成功的實現了氣象影視業務技術體系的五個轉變:由原來簡單的手工製作固定畫面發展到數字化電視節目製作系統;由靜態電視畫面發展到了動態顯示;由幕後配音發展到主持人講解;由國內的省會城市天氣預報,發展到全球主要城市天氣預報;從原來的只有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發展到具有氣象資訊、氣象新聞、訪談、科普等多種表現形式的電視節目。

  電視天氣預報是集氣象、電視、計算機、數據通信以及傳播技術

  為一體的公眾氣象服務手段,多年來,華風不斷提高氣象影視服務的高科技水平。今天,華風擁有四個裝備了廣播級聲視頻數字系統的演播室。虛擬演播技術在節目製作中的得到了廣泛應用。獨立自主開發的電視天氣預報多媒體製作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氣象信息可視化系統、人機交互預報製作系統,提高了節目的可視性。系統的建設和研發,使華風積累了多項榮獲國家級和部委級科技獎項的科技産品和成果,造就了包括氣象、計算機、通信、電視工程、影視編導、美工等在內的專業技術隊伍。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保有永遠的優勢。在大眾欣賞水平趨於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固守節目的傳統風格,將會使節目逐漸失去競爭力。在當代媒體分眾化服務的趨勢下,大眾是小眾的集合,解決好分眾服務的問題是實現節目大眾化的前提,因此華風應做好觀眾的市場細分。節目內容要著眼于發生在百姓身邊的事上,帶出對受眾的關懷和關注。節目語言通俗化、多樣化,主持風格人性化。”近幾年來華風集團公司正在不遺餘力地創新影視技術,大幅度地提升氣象節目質量,打造多樣化、精品化、系列化的節目,

  基於這種服務和創新理念,2003年,華風在受眾分析、節目定位論證的基礎上,對原有播出的電視氣象服務節目,進行了全面改版。

  一批諸如《中國新聞》天氣預報(CCTV—4)、《早間交通》天氣預報(CCTV—新聞頻道)、《早間新聞》天氣預報(CCTV—1)、《旅遊氣象站》(中國旅遊衛視)、《早安中國—今日天氣》(CCTV—5)、《今日氣象》(CCTV—10)等節目新鮮出爐。這些節目不再是一個老面孔,而是具有了不同的服務側重點和特點鮮明的風格。

  同時根據中央電視臺各個頻道的風格與定位,打造全新的氣象服務節目。《氣象農情》(CCTV—7),面向農村服務的節目,及時傳遞農業氣象信息,從氣象的角度為日常農業生産和農民朋友生活服務。《天氣生活》(CCTV—7),結合季節和氣候,介紹觀眾生活中遇到的天氣現象,為觀眾解疑釋惑。《第一時間第一印象》(CCTV—2),輕鬆寫意傳遞天氣資訊,將視野集中在與天氣相關的新聞事件及重要活動的天氣背景,開創時尚、知性的欄目風格。《今日氣象》(CCTV—10),央視唯一一檔日播20分鐘的綜合性氣象服務類欄目,節目以氣象新聞為主線,背景解釋、重點天氣預測相輔相成,由天氣資訊、環球天氣預報兩大版塊組成,資訊部分包含與氣象相關的新聞、知識、服務提示、趣聞等。

  貫徹中國氣象事業拓展服務領域戰略,華風集團公司大力進行氣象科普和氣象文化宣傳,傳播大氣科學知識、弘揚大氣科學精神,促進人與自然協發展,積累氣象影視節目資源。2002-2003年度,共拍攝了400余部氣象科普專題片,選題範圍不斷延伸,涉及整個地球環境和人文社會系統,例如氣象與健康、節氣和傳統節日、氣象詞典、氣象景觀、氣象話題、氣象知識、氣象與生活、氣象與人類生存環境、氣象科技發展、天氣氣候評述等;節目形式不斷豐富,有專題類、訪談類、新聞資訊類、紀實類、益智類等。初步形成了一個多層次、多元化、廣深度的氣象科普和氣象文化宣傳節目格局。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以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為主體氣象影視服務,已經發展成為氣象科技和氣象信息服務中一個獨立而又嶄新的信息文化産業。華風的産業化之路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及黨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在國家有關政策的指導下,在中國氣象局“以電視天氣預報創收養聲像”的指示精神鞭策下,經過嚴密的論證,1993年1月華風在北京高新技術企業實驗區,成立了“北京市華風聲像技術中心”,成為中國氣象局第一家在中關村的高新技術企業。氣象影視服務在不斷提高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已獲得社會認可並逐步走向市場,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如今的華風集團公司已經形成了以電視氣象服務報製作和服務為主業,包含廣告經營,氣象科教片節目、影視片、電視劇製作和營銷,網上視音頻氣象信息服務,無線移動氣象服務,氣象影視信息系統工程等多業並舉的服務格局。依據差異化、相關多角化與合作共贏經營策略,與中央電視臺等影視媒體、中科院、交通部門、旅遊部門、國土資源部、林業部等科研與政府機構建立了良好的業務合作關係,不斷增強發展能力與發展空間。

  領航世界氣象影視業

  為了壯大氣象影視業,滿足社會對氣象信息服務的需求,中國氣象局做出了氣象影視信息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戰略決策。2002年8月28日,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公司正式掛牌成立。華風集團公司肩負起了做大做強中國氣象影視業的重任,開始了對氣象影視業可持續發的不懈探索

  華風集團公司董事長秦祥士認為“華風現在進入到了一個發展戰略機遇期”。電視天氣預節目的普及程度和服務水平,基本上能夠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水平,我國社會的全面發展和氣象科技的進步,為華風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現代社會,人們通過獲取各種氣象信息來規避天氣影響的意識在逐漸增強。目前電視氣象信息節目無論頻次和信息內容上都存在著不足,還不能滿足人民生活質量經濟發展提高對氣象信息專業化、多樣化、個性化、精細化的需求。從氣象事業的發展來看,伴隨著數值天起預報技術的日益發展、大氣監測網絡的日臻完善,為社會提供更為及時、準確、精細的的定時、定點、定量預報,專業氣象服務産品和多樣的大氣監測信息、氣候環境信息的服務能力大大提高。這些為氣象影視服務拓寬服務領域提供了堅實的信息技術支持和廣闊的服務市場。但是,入世後國際商業化氣象信息服務媒體和國內媒體競爭的加劇,又使華風面臨著挑戰。

  面對機遇和挑戰,華風集團公司公司規劃出氣象影視未來的發展戰略—大力開發和創新氣象影視節目;積極籌建氣象頻道,開發多領域、多層面的社會化氣象影視服務;籌建行業影視集團,參與國內外媒體競爭;力爭2010年前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氣象影視節目製作中心和銷售中心。

  “氣象影視服務節目是華風直接面向公眾服務的窗口,華風要實現自身的價值,就必須把握環境和核心資源實施差異化策略。”華風集團公司總經理石永怡認為,所謂差異化即企業利用其特有的能力和資源,保護和發展企業的核心技術,建立特殊的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是較難取代和模倣的。做好差異化,首先,在氣象影視節目製作中要以內容取勝,做到“大、精、專、細”。“大”,就是以大氣象的概念引領節目製作,在氣候、水文、環境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人與自然協調發展、防災減災等領域擴大節目內容的選題和服務範圍。“精”,就是要出精品。“專”,根據不同受眾的不同信息需求和審美需求,策劃和製作不同類型的氣象節目。“細”,就是服務信息的精細化,諸如登山指數預報、華風指數預報等。其次,華風要充分挖掘企業的資源優勢和氣象行業、大氣科學界的人才優勢,增加節目資源的深度和廣度。同時,積極地有意識地引進和培養電視人才,提高自製節目的質量和水平。在這一特定的領域中成為國內最大唯一的氣象節目提供商,並爭取早日打進國際市場。

  “對於競爭日益激烈的信息和文化産業市場,為了求生存、圖發展,華風集團公司還要實施相關多角化經營策略”。石永怡總經理認為,實施相關多角化經營策略,華風要精心打造一個涵蓋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紙質、音像媒體出版的華風氣象影視綜合平臺,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創造優勢互補的發展空間,並爭取通過多媒體分銷和較高的市場佔有率達到創造社會價值、經濟效益和形成氣象文化品牌和規模經營的雙重目標。

  在問及中國氣象影視服務與國外發達水平的國家比較時,秦祥士董事長説“一些發達國家有專業氣象頻道,而我們還沒有”。建立中國的專業氣象道,是華風的夙願。歐美發達國家氣象頻道的發展已有20多年的歷史。在美國有天氣頻道(The Weather Channel),在加拿大有天氣網絡(The Weather Network),在法國也有氣象頻道(Metro Channel)。這些專業氣象頻道每天24小時不間斷提供氣象信息節目內容非常豐富,有天氣新聞、氣象災害分析、氣象科普、氣象課堂、氣象和經濟,還有重大災害性天氣預報和警報。儘管這些國家的公共電視網和綜合類電視網都有大量的天氣預報節目,但專業化的氣象頻道具有非常高的影響力和重要性。美國天氣頻道,在全美45個有線頻道中,收視滿意度名列榜首,入戶率第一,綜合排名第二,收視重要性僅次於發現頻道。

  秦祥士介紹説,目前廣電部門正在大力發展有線數字專業頻道,華風集團公司在中國氣象局的領導下,加快了中國氣象頻道的籌建進程。設想建成後的中國氣象頻道將面向氣象業務服務領域、特別是向氣候系統領域拓展的影視服務為重點,開展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的公益性氣象信息服務;開發多領域、多層面的社會氣象影視服務;同時也為多種自然災害警報的發佈提供平臺。

  心懷高遠,腳踏實地。在中國從氣象大國向氣象強國跨越的過程中,華風集團公司的決策者們深感任重而道遠,他們將帶領員工奮發努力,不懈探索,向領航世界氣象影視業的目標邁進。

  激情工作,快樂生活

  2002年8月28日,本是一個平凡的日子。然而這一天,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又將它載入了中國氣象影視業發展的史冊。從這一天起,氣象影視業逐步向集團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根據中國氣象局提出的機制創新的要求,華風集團致力於建立與現代企業管理相匹配的體制。在漸進變革的過程中,華風的管理者們感悟到實現新制度的有效運作,僅僅依靠規章制度的約束和管理是遠遠不夠的。要轉變員工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價值取向,實現管理體制的順利轉型,需要在企業文化方面進行相關的配套革新,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觀,構建出適合集團發展且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作為國家氣象部門對外發佈信息的窗口,氣象影視部門的工作關係到上至政府決策、國民經濟發展,下到百姓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這使華風的企業文化在價值取向上突出了社會性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華風堅持企業經濟效益依附於社會效益的原則,始終將社會效益放在經濟管理的首位。在二十多年的艱苦創業和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將“讓華風的服務和關懷與風雨同在”作為企業的使命,體現出對社會大眾的親切關懷。並在改革和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觀眾是生命之源,創新是發展之源,合作是共贏之源”的企業價值觀體系。

  目前,我國氣象影視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高度競爭的市場和大量的信息正在改變這一領域的商業格局。原來,氣象影視提供商給觀眾什麼信息,觀眾接受什麼信息,但現在觀眾可以有選擇地接受,供應商的權利正逐步轉移到觀眾手中,觀眾成為這一商業格局的中心。在敏銳地察覺到局勢的變化後,華風的管理者對新的格局進行了深入分析,並適時調整管理思路,以觀眾為中心進行思維,並以此創新企業設計。觀眾作為氣象影視服務的對象和終極客戶,是企業價值鏈的起點和企業管理的第一環節。以此為基礎,華風管理者提出了一切以觀眾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隨時了解觀眾收視愛好,並戰略性、動態地認識觀眾的愛好。要做到這點,需要對觀眾需求進行持續、直接和動態地跟蹤與預測。目前,華風集團公司正在著手建立客戶關係部,配備高素質的員工。有了組織保障,這一工作就有了持續性的保障,有了高素質人員,就可以預測觀眾未來收視愛好的變動,從而保障觀眾這一生命之源的活性。

  在實踐的過程中,華風的管理者們深切地感受到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和不竭的動力,是華風由一個註冊資金30萬元的小公司發展成擁有3億資産的集團公司的最終推動力。如今,氣象影視領域競爭日趨激烈,外部環境瞬息萬變,華風企業內部正處於漸進改革,吐舊納新的階段。此時,華風的管理者們又提出了“創新是發展之源”的理念,以創新謀求發展,讓創新的精神在變革和競爭的環境中為企業注入新的生命力。為將創新的思想植入企業,華風正著力於培養有利於創新的環境: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因為只有感受到平等,才能感受到自主,有了自主才能創新;但是,在創新的過程中不免遇到挫折和困難,因此,也要寬容創新中的失敗;建立企業利潤分享計劃,形成對企業利潤做出重大貢獻的創新激勵機制。

  華風的發展史是以創新挖掘自身潛力的過程,也是以合作壯大企業實力的過程。華風的成長髮展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離不開中央氣象臺、地方氣象臺、廣電總局及中央電視臺的支持和配合。華風的領導者清醒地認識到,“領航世界氣象影視”這一宏偉目標,僅僅依靠華風自身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華風將以“多方合作,共謀發展,追求共贏”作為指導,在處理內部關繫上,提倡團隊合作精神,建立各部門間的理解和協調機制。在處理與合作夥伴的關繫上,以多方共贏為指導,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

  人是企業中最活躍和最具決定性的因素。能否調動員工的主動性,激發創造力,讓人盡其才,人盡其用,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激情工作、快樂生活”是對華風精神的表述,也是華風集團公司人性化管理思路的充分體現。華風高度重視員工在企業建設中的作用,認為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是是實現企業社會價值的基礎,倡導員工將個人的工作視為全體員工共同事業的組成部分,將“幹工作”轉變成“做事業”,培養員工的協作精神和企業主人翁意識。併為他們提供平等、寬鬆、寬容的環境,建立激勵機制,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的才華和智慧得以發揮。目前,華風正在籌建全國最大的氣象影視素材庫和專題片庫,啟用年輕的研究生主管專題類節目。“對年輕人委以重任是為了給他們一個鍛鍊的機會,結果不重要,關鍵是讓他們積累經驗,得到鍛鍊。這些年輕人成長起來後再帶下一批,才能保證人才鏈不中斷,為氣象影視業的可持續發展積累人才。”石永怡總經理告訴記者。

  華風的管理者認為在任何時代,無論是計劃或市場經濟時代,不是錢和利益就能拴住員工的心,利益驅動是不可能長久的,只有精神、情感的凝聚力才能長久的贏得人心。華風將管理工作的重點放在關心和滿足員工的高層次需要上,並不斷增加員工福利、改善員工生活、改善工作條件,領導班子在一些事關員工利益的事情上做得細緻入微。

  包括企業目標、企業精神和經營觀念在內的企業價值體系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它最終要通過員工的行為模式體現出來。能否將企業價值深入到員工的價值觀體系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華風提倡以人為本,讓員工在工作實踐中成為企業文化的承載者,創造出對社會,對企業,對員工本身都有益的綜合效益,使員工真正成為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體。

  在當今文化制勝的時代,用企業文化打造隊伍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現代化企業的最佳選擇。在長期的發展和變革的基礎上,在人員隊伍不斷龐大的過程中,華風在精心培育並已初步形成了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它還將隨著企業體制、機制的創新和改革的深入而不斷完善,直至深入到每一位華風員工的價值觀體系之中,使華風大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朝著同一方向努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推動中國氣象影視業的蓬勃、永續發展!

(編輯:萬澤來源:國家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