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中國環球大洋科考 > 正文

“大洋一號”:圓夢我國環球科考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05日 15:56)

  

劉小青制

  人民日報消息:4月2日上午,“大洋一號”科學考察船告別歡送的人群,長鳴一聲汽笛,緩緩駛離青島碼頭,開始了長達300天,橫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的遠航。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老一代海洋人就提出“查清中國海,進軍三大洋,登上南極洲”的目標。如今,他們的夙願正在變成美好現實。首次大洋環球考察,因意義深遠而備受公眾矚目。

  考察由太平洋擴展到三大洋

  行程6萬公里,瞄準四大成果

  此次大洋環球考察總里程大約6萬公里,有6個作業區,將進行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綜合考察。前兩個作業區分別為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海山區;第三個作業區是東北太平洋上我國的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第四個作業區是東太平洋海底隆起地區的熱液活動區;第五個作業區在中、南大西洋洋中脊海底熱液活動區;第六個作業區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及“三聯點”附近的海底熱液活動區。考察中途將在密克羅尼西亞、墨西哥、南非、新加坡停靠,補給油、水、蔬菜等必需品,作短暫休整,最後從新加坡回國。

  中國大洋協會負責人指出,我國首次環球大洋科考預期將取得四大成果:一是獲取三大洋目標區海底熱液口附近的硫化物、岩石、沉積物以及生物和其他實物樣品;二是初步考察某些海底區域內的熱液硫化物的資源分佈狀況;三是推動大洋科學研究的發展:通過地質、化學、生物等多學科交叉手段,獲取熱液噴口的礦物成分、流體化學性質及生物組成等相關一手資料,從而更好地認識熱液形成的地質過程及熱液噴口礦物、化學及生物相互之間的作用機制等,特別是通過對深海熱液噴口附近極端環境生物的調查研究,有望尋找到新的生物基因資源。“這些都是目前世界科學界關心的前沿和焦點問題。因此,取得的成果也將引起世界關注。”四是帶動相關海洋技術裝備的發展。

  “大洋一號”前期科考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春生告訴記者,船上共有72個成員,其中42個是考察隊員,在不同的航段根據任務需要還將進行替換。參與考察的人員來自國內海洋科學研究的各個學科,老中青三結合,在部分航段還將吸收國外科學家參與考察。王春生説:“到了墨西哥以後,我就下船了,後期的首席科學家是中國大洋協會研究員郭世勤。”

  據了解,過去10多年來,我國雖然組織過多次大洋科學考察,但都是在太平洋進行。這次科學考察由太平洋擴展到了三大洋,表明我國的深海資源調查和科學研究由單一區域向全球各大洋拓展;工作內容也由單一的礦産資源和生物資源調查,向資源調查與科學研究更加緊密結合的綜合科學考察轉移。

  “大洋一號”出海

  檢驗深海科研和技術裝備水平

  “大洋一號”是一艘5600噸級遠洋科學考察船,1994年7月,由中國大洋協會從俄羅斯遠東海洋地質調查局購買,經初步改裝後,更名為“大洋一號”。從1995年至今,“大洋一號”先後執行了我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專項的7個遠洋調查航次和大陸架勘查多個航次的調查任務。

  為更好地完成我國大洋資源調查任務,“大洋一號”于2002年12月完成了近1年的現代化改裝。新增的動力定位系統、網絡系統以及先進的深海調查設備和系統化的實驗室佈局,使其調查能力大為增強,已進入國際先進科學考察船行列。

  走進“大洋一號”,猶如進入了一座迷宮。多波束和淺剖實驗室、重力和ADCP實驗室、磁力實驗室、地震實驗室、綜合電子實驗室、地質實驗室、生物基因實驗室、深拖和超短基線實驗室……船上共有10多個實驗室,分佈在三、四層船艙。

  走向深海大洋,必須具備“行、看、聽、抓、鑽、嗅”等方面的高超手段。中國大洋協會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李家彪研究員説:“我們的裝備既有自主研製的,也有引進的,總體上在世界上是領先的。”比如深海可視採樣系統,人稱“電視抓鬥”,可將6000米海底的地形地貌圖像傳到考察船上,並可根據需要隨時抓取海底表面的礦物樣品,可保真採集海底水樣。深海淺層岩芯取樣鑽機,也能讓船上的人看到海底情況,並可在3000米深的海底較堅硬的岩石上鑽取直徑達60毫米、長度達500毫米的岩芯,在30度以下的坡上可自動調平。

  開展大洋考察

  為人類和平利用海洋做貢獻

  曾任中國常駐國際海底管理局第一任副代表、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的毛彬研究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21世紀是全世界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擴大海洋産業、發展海洋經濟的新時期。國際海底區域是人類共同繼承的遺産,發展中的中國有義務積極發展大洋資源調查事業,提高大洋資源研究水平,為人類和平利用大洋資源做出貢獻。

  中國大洋協會高級工程師周寧介紹,世界海洋科學研究成果表明,深海海底的多金屬錳結核、富鈷結殼、熱液硫化物、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資源等資源,具有很大的研究和開發價值。特別是熱液區存在的生物及其基因資源,是國際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熱點,一些發達國家已經由此形成了幾十億美元的産值,而它蘊含的市場開發潛力據估計可達幾百億美元。

  毛彬還認為:“進行大洋科學研究、探索,是一項具有探險性質的科學研究,是探索未知領域,認識自然的科學活動。同時,考察活動對樹立我國政府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等方面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大洋一號”環球遠航,正逢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對此,毛彬作了一番比較:“600年前,我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600年後的今天,‘大洋一號’首次環球考察任務,將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奧秘,開發海洋資源,以實際行動為人類和平利用海洋做出中國人民的貢獻!”

  鏈結

  ■國際海底區域面積約有2.517億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的49%。

  科學發現表明,國際海底區域內蘊藏著豐富的戰略金屬、能源和生物資源,隨著陸地資源的日趨減少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從20世紀中期開始,國際海底區域逐漸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確宣佈,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是全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産,區域內資源的一切權利屬於全人類。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建立的專門組織——國際海底管理局(總部設在牙買加),代表全人類組織和控制國際海底區域內的活動和對資源進行管理。

  代表我國參與國際大洋開發與科學考察活動、組織實施大洋科學考察任務的機構是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簡稱中國大洋協會)。

  ■據介紹,《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以後,世界各國對專屬經濟區以外的國際海底區域更加重視。美國正在討論擬將海洋投入增加1倍,日本建造了比美國大三四倍的大洋鑽探船,韓國也提出海洋開發的全球化與信息化目標。

  面對當前世界經濟發達國家和我國周邊國家大力調整海洋戰略的新形勢,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及時明確地提出了加快“走向深海大洋”的目標。

責編:戴昕  來源:人民日報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