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200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 正文

“花落”中西部的啟示
————解析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落戶中西部之現象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8日 15:09)

  在連續空缺6年後,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花落兩家”——“落戶”位於湖南長沙的中南大學和陜西的西北工業大學。讓人感興趣的是,獲得這一獎項的兩個團隊同在中西部,同在“不起眼”的大學,技術發明之“花”在這樣的環境中開放,給人以哪些啟示?

  “我們科研配套環境也有所欠缺。”中南大學校長黃伯雲的話,令人深省:“但我們始終圍繞國家戰略需求,想大事、乾大事。”

  確實如此,仔細分析兩個研究團隊,都是站在國家戰略需求角度來思考科研方向,併為之取得了一系列技術上的發明和突破,從而為國家戰略安全提供了可能。材料是物質的基礎,而在新材料領域,陶瓷基複合材料、炭/炭複合材料都是高難度的材料,用在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關鍵零部件上。解決這些新材料問題,將為國家航空安全進一步提供保證。而兩個團隊都是在新材料領域突破了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打破了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和設備封鎖,使我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為數很少的全面掌握某種高性能材料製備技術及設備的國家之一。

  勇於創新,敢於跨越,是這兩個團隊的又一共同特徵。核心技術被國外掌握甚至壟斷,並不可怕,怕的是妄自菲薄。黃伯雲和張立同兩位院士率領的科研團隊苦心鑽研,另辟蹊徑,在製備技術、工藝裝備等一系列環節上實現了創新甚至跨越。

  “我們做的東西,就是比別人的好。”黃伯雲的話,有一系列硬碰硬的數據加以佐證:剎車片的耐磨性等各種性能均比國外同類産品好,比如説,同樣的飛機,如果國外的剎車片能用100次,而我們的剎車片就能用125次。

  難怪記者在追問黃伯雲內心的真實感受時,這位持重的院士竟然從心底裏説出了兩個字“過癮”。短短兩個字,蘊涵著無盡的艱辛,更是發自內心的自豪。滿足了國家的重大需求,超越了高鼻黃髮的“老外”,又怎能不驕傲?怎能不自豪?

  耐住寂寞,不為挫折所動,是這兩個團隊的又一共同特徵。張立同院士的科研團隊曾經在研製碳化硅陶瓷基複合材料的過程中險些“翻車”,而黃伯雲團隊在實驗室成功後卻在慣性臺上遭遇重大挫折——制動材料不過關,整個團隊“幾近崩潰”。這些挫折都未能阻擋住科學家奮勇前進的步伐,科學家咬緊牙關,持續攻關,終於雲開霧散。正如黃伯雲所形容的那樣:“只有山窮水盡,才能看到山後面的風景。有些人剛走到山邊,就不願意走了,他只看到一座山,而後面還有好多座山。”

  擁有一個強有力的領軍人物,是兩個團隊獲得成功的又一共同保障。科技以人為本,人才是科技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所在。無論是黃伯雲,還是張立同,這兩個科研團隊的領軍人物,都曾在國外留學深造,都有著敏銳的科技觸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拼搏奉獻精神,他們善於把握科技發展態勢,不以問題細小而不顧,是整個課題組的學術&&人和主心骨,在他們的帶領和團結下,課題組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路過關闖將。不甘人後、奮發圖強、無私奉獻、共創偉業,正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這些優良傳統,成為磨礪兩個科研團隊的最重要“元素”。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名花有主”固然可喜可賀,但我們也不能妄自驕傲,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某種程度上,這些仍然是“點”上的突破。正如黃伯雲所分析的那樣,“我們還僅僅是制動材料過了關,只是飛機上的一個關鍵零部件,而國際先進的飛機我們卻造不出來。”“點”上的突破或者一項技術的突破,並不能造就“滿園春色”。“如果大家都起來,那我們就有希望了。”

  何時涌現更多的黃伯雲、張立同?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名花有主”何時不再是新聞?今年“花開”,明年會不會“花落”?科技,到底能不能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這是對中國科技的世紀追問,也是億萬中華兒女對中國科技的強烈期盼。(新華社記者 李斌 李亞傑)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