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空】 中國科考隊征服“南極冰蓋之巔”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9日 15:26)
|
|
|
去年10月25號,中國第21次南極考 |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時空連線):
字幕:2005年1月18日,中國南極內陸冰蓋崑崙科考隊成功到達南極冰蓋最高點
記者:各位觀眾,我所在的位置是南緯80度22分00秒,東經77度21分11秒,距離北京13000公里。
隊員們:南極最高點,我們在這裡!
同期:考察隊冰川專家:這個地方也被認為“不可接近之極”,確實還是南極科學考察的一個空白區域,不過這個“不可接近之極”我們今天不是也到了麼?
解説:為了獲得最高點的第一手資料,科考隊建立了臨時氣象站,開展氣候環境監測,同時鑽取150米到200米的冰芯,進行地質調查。
解説:南極冰蓋最高點位於南極內陸距海岸線最遙遠的DOME-A區域,它與南極極點、冰點及磁點一起,被稱為南極科學考察的四個必爭點,而其餘三個點已分別被美國、法國及前蘇聯佔據,剩下的最高點因氣候條件極端惡劣,國際上還沒有從地面進入過此區域展開系統的科學考察活動,這裡,是南極科學考察和研究的空白區和制高點。
|
|
|
中國科考隊征服''南極冰蓋之巔'' |
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
主持人:在這次科考隊伍中還有兩名特殊的隊員,我們的記者李亞瑋,陳曉夏,他們一路跟隨科考隊到達了南極冰蓋最高點,現在我們嘗試連線記者李亞瑋,據我們所知,這也是人類首次在南極如此高緯度的地方通過衛星現場實時傳回圖像。
泉靈:亞瑋你好!
記者:泉靈你好!(手持衛星電話,坐在雪地上)
泉靈:你現在在什麼位置,周圍環境如何?
記者:我現在在南極冰蓋最高點的區域,我們這裡的海拔是4090米左右,冰厚是1950米左右,不是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寒冷,因為這個地方風比較小,感覺含氧量很不夠,這個我問了隊裏的氣象科學家,他説了,就是説我們這個地方含氧量相當於北京的50%。
泉靈:在這樣的環境下,你們包括其他隊員的狀況如何?
記者:我們在平原的海拔心跳一般都是60到70左右,到了這裡,一般的隊員心跳在130到140,心跳非常快,這也是高原反應的一個普遍的反應吧。我們的感受除了身體上這種高原缺氧造成的身體疲勞,瞌睡以外,我覺得更大的是心理的感受,就是心理要承受一個壓力,因為這個地方是一個封閉的自然環境,我記得在400公里的時候,我們拍到一隻雪鴿,大家很興奮,都把這個,捨不得吃的土豆薯片拿出來給它,喂它,就想這是一隻生物,但是我們到這個地方什麼生物都沒有,而且我們就12個人,現在我們信息都交流的差不多了,等於説他把他有意思的事情,我把我有意思的事情都交流完了,雖然在一起,但是你會感覺到很孤獨。
泉靈:很多觀眾都想知道,為什麼咱們的科考隊要萬里迢迢來到這裡呢?
記者:我們找到南極冰蓋最高點這個地方有可能超過蘇聯東方站測出來的零下89.2的溫度,有可能成為世界的冰點。再一個,南極是沒有污染的,而且我們現在到的是南極更沒有污染的地方,這裡是最潔凈的,所以在這裡鑽取冰芯,就可以獲得地球一萬年以上的這種最好的氣侯數據。我們來這裡也是,為了我們國家第三個科學考察站的前期調研工作,我們計劃把(除長城站、中山站以外的)第三個科考站要設在最高點的區域,因為大家知道南極的冰是流動的,所以我們到這裡來選一個流速很小的地方,來設立我們的科考站。
|
|
|
中國南極長城站 |
泉靈:在到達南極冰蓋最高點後,科考隊要做哪些研究工作呢?
記者:我們有好幾個工作要同時展開,第一個,用冰雷達探測這裡的地形,還有我們在這裡打一個深鑽,估計在100米到200米之間吧,獲得最好的氣候數據。再有要在這裡建一個長期的自動氣象站,建立在這個地區獲得它這裡長期的氣象數據。
|
|
|
演播室連線 |
泉靈:在南極冰蓋上經過1300公里的長途跋涉終於到了這裡,完成了預期計劃後,你們是不是有松了一口氣的感覺?
記者:我們年輕隊員都非常激動,但是老隊員像機械師他們還是有一些擔心,還有1300公里的回程等待著我們,因為我們在來的途中,本來是四輛雪地車,有一輛170雪地車因為爬不動了,中途就把它放在中途了,只有三輛雪地車,如果放棄其中任何一輛,我們可能都回不了中山站。
泉靈:告訴我們,在南極那麼多天,現在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記者:你問我對想做的事情,我和我的中央電視臺的同事陳小夏,我們兩個住在一個生活艙裏,我們也經常在聊這個問題,我感覺就是説我們比較想睡覺,這個地方本身就缺氧,就容易困,再加上身體的疲勞就更想睡覺。還有一個,就是我們一個多月以來沒有見過綠色的東西,我們就想吃蔬菜,我們晚上在討論咱們要能吃一口大白菜就好了。
泉靈:謝謝你,亞瑋,請代我們向全體隊員問好,你們保重。
記者:會的,我們一定會保重的,(攝像記者陳曉夏從攝像機後面走到鏡頭前和亞瑋坐在一起 )現在幫我拍攝的是我們中央電視臺的同事陳小夏,所有關心我們的朋友,大家好!
為了這一刻,中國第二十一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橫跨大洋,穿越冰蓋,這是怎樣的歷程?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科考隊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的過程。
解説:“2004年,10月25日,我過第二十一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從上海浦東起航,奔赴南極。
解説:為了儘快抵達南極,雪龍號科學考察船經過香港,橫跨赤道,途徑澳大利亞一路南行。
11月15日,“雪龍號”駛入西風帶。
西風帶也叫“暴風圈“,因風高浪達,又被各國海員稱之為“魔鬼海域”。
這樣的風浪即使對於老隊員來説也是一場考驗。
同期:
科考隊員:迷迷糊糊,吃了點藥。
記者:吃的什麼藥?
隊員:海軍專用藥。
為了記錄下雪龍號穿越西風帶的情景,記者決定到前甲板進行拍攝
記者講述:當時我們借了兩套救生衣,一套破了,大一點的一套曉夏穿的合適,於是他就穿著救生衣到前甲板拍攝去了。
解説:這段鏡頭就是11月17日記者在雪龍號前甲板拍攝的。
11月27日,“雪龍號“在經歷了33天的風浪後,抵達南極。
解説:這裡是南極浮冰區,距離卸載科考物資的中山站只有50公里。然而,面對1.5米的浮冰,每一個船員都懸著一顆心,破冰能力1.2米的雪龍號能否繼續前進。
為了尋找突破口,隨船直升機一次一次升空觀察,為雪龍號指引前進的方向。
同期:向前!再向前!
11月30日,在距離中山站41公里左右的海域,冰層厚度達到了2米,雪龍號無法繼續前進,科考隊決定實行第二套方案:在冰海上就地卸下科考物資。
同期:四台雪地車和雪橇已經準備完畢。
冰原考察關鍵的時候到了!前方的路已經鋪好了,祝你們馬到成功!
解説:12月12日,12月12日,13人的科考隊在隊長李院生的帶領下,分乘四台雪地車開始向1300公里遠的的“不可接近之極”進發。
出發後不久,科考隊就遇到了南極大陸最為常見的冰裂縫。
記者:我腳下就是一個冰縫,我現在下去看一看,是不是一個冰雪晶瑩的世界
南極的冰裂縫經常被冰雪所覆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深陷其中。
同期:各車注意,前方是冰縫密集地區,各車注意!
同期:採訪駕駛員:碰到冰裂縫就要立刻調整方向,萬一躲不開的話就要提高速度,能衝就衝過去。
除了冰裂隙,科考隊還經常遭受著時速上百公里的暴風雪的襲擊。
無論怎樣惡劣的地理及氣候環境,科考隊堅持進行著沿途的採樣和測量工作。
同期:這個是發射天線,每隔兩分鐘就把當地的氣候數據傳回祖國一次。
這個是潔凈服,是為了在採集雪樣的時候不污染到雪。
1月4日,科考隊的一輛雪車出現了故障,由於無法維修,考察隊被迫將它留在原地
同期:這輛車子陪著我們從雪龍號到這裡走了1200躲公里,現在要留下,確實捨不得,1月6日,科考隊在茫茫冰蓋中發現了一座由空油桐搭建的標誌物,六年前,第十五次中國南極科考隊曾經抵達這裡,由於當時的條件限制,科考隊無法繼續走完剩下的300公里,在返回前,為後人留下了這個指引前進方向的標誌。
記者:我的背後就是DOME-A標誌物,也就是説,從這裡過去的每一步都是新的。
責編:戴昕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