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家:從2004年諾貝爾獎看一流大學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2日 16:42
一、2004年物理諾貝爾獎為美國三位科學家所得:加州大學聖達巴勃拉分校(UCSB)的葛洛斯(David J. Gross)、加州理工學院(CIT)的普利澤(David Politzer)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威塞克(Frank Wilczek)。獲獎的依據是1973年發表的兩篇文章:其中一篇由當時在普林斯頓(Princeton)大學任助理教授(相當於我國的講師)32歲的葛洛斯和他的博士生、22歲的威塞克所寫,另一篇為當時在哈佛(Harvard)大學做研究生的24歲的普利澤所作。
普利澤在21歲時即在計算楊振寧的密爾斯規範場論時發現了“漸近自由”現象,後來依此解決了“夸克禁閉”。我們都知道,原子由處於中心的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所組成,電子與原子核相互作用力是庫侖相互作用(地球繞太陽運動,其相互作用是萬有引力)。庫侖(電)相互作用也好,萬有引力也好,力的強度都隨距離增大而減弱,以致電子可以脫離原子核而去,成為自由電子;在地球上的物體離地球足夠遠時,可離地球到遙遠太空,幾乎不受地球引力影響。原子核由中子與質子組成,中子與質子各由三個夸克組成。夸克只能被禁閉在中子或質子內,無法“自由”,為什麼?普利澤解了這個謎。原來夸克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隨距離增大而增大,像橡皮筋一樣把夸克連結在一起,夸克相互之間靠邊了,相互作用力也就小了,變得自由自在,“近了即自由”。當夸克之間相距遠了,相互作用就變強,無法遠離而成為自由粒子。至今未發現自由夸克的存在。
當普利澤發現“漸近自由”現象的同時,普林斯頓大學助理教授葛洛斯與研究生威塞克也發現了夸克這一特殊性能,但兩人稱這種現象為“夸克局限”。
其實,首先發現“漸近自由”現象的,並非他們三人,而是1999年諾貝爾獎獲主、荷蘭物理學家霍夫特,但他沒有把此現象與實驗相聯絡,可説是與第二次獲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二、2004年物理諾貝爾獎得主獎、得主名單和其經歷的公佈,再次證明了諾貝爾獎的歷史是年輕人的創業史,證明了江澤民同志在1998年6月10日院士大會上概括的一句話:“綜觀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史,許多科學家的重要發現和發明都是産生於風華正茂、思想最敏銳的青年時期。這是一條普遍性規律。”
2004年三名獲獎者在做出關鍵成果時都很年輕,其中兩位是研究生,剛才提到的霍夫特也是如此,在1999年獲獎的依據是他1971年發表的兩篇文章,次年他獲博士學位。
至今獲獎者最年輕記錄保持者是英國小布拉格,在1915年獲獎時僅25歲,作出貢獻時是劍橋大學學生;1929年獲獎的法國科學家德布羅意,獲獎依據是1924年完成的博士論文;1961年德國科學家穆斯堡爾在1955年發現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穆斯堡爾效應,1958年獲博士學位;1972年獲獎的施裏弗,在1957年做諾貝爾獎獲主巴丁教授研究生時,與博士後庫柏一起提出了超導微觀理論,成了“老中青”三結合的典範,也使巴丁兩次獲諾貝爾物理獎;1973年獲獎的約瑟夫森,在1962年做英國劍橋大學博士研究生時,發現了“約瑟夫森效應”。
世界上的一流大學,之所以稱為一流,除了有大師外,最重要的是有一批從世界範圍挑來的、風華正茂、思想敏銳的優秀博士生。他們在充滿好奇與激情、充分發揮民主的歡樂集體中,沉醉於科學前沿的難題林海中,日夜奮鬥!在三位獲獎者背後是上千位同齡人在拼搏,他們只是代表人物而已,是幸運者。
一流大學、一流科研院所好像是一個旺盛的爐子,好鐵進了這樣的爐子就會被煉成好鋼,有了這樣的爐子,有了好鐵,我們離諾貝爾獎就不遠了,離一流大學也不會太遠了。
三、葛洛斯在做出重大成果時只是一個講師。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個亮點是:教授、副教授、講師在學術上是平等的、獨立的,誰也不領導誰。當時獲獎者三個所在學校,普林斯頓、哈佛都是世界頂尖大學;兩校近兩年都並列世界高校之首。只有6500名學生,沒有醫學院,更不是綜合性大學的普林斯頓大學已連續五年名列榜首。要成為這類學校的講師並不容易,一般是從全世界招聘,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講師不是終身職務,但只要他(她)向國家有關部門,像自然科學基金會(NFS)或國家健康研究院(NIH)等單位申請到研究基金,他(她)就可以獨立開展科研,就可以招博士生、博士後(無“博導”這一稱呼!)。在他(她)領導下,一批博士後、博士生日夜奮鬥。教授是永久職位,但是如果申請不到研究基金,那麼就難以生存,恐怕也不好意思再呆下去了。講師升副教授,就面臨與全世界各地希望得到這一副教授職位的人們的競爭,同樣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成為名校的研究生也好,講師也好,副教授、教授也好,都面臨同樣的競爭。這就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活力所在!世界一流大學的教授都是世界上同一領域內公認的傑出專家,副教授則是本國國內在這一領域公認的佼佼者。
四、2004年三位物理諾貝爾獎獲主,涉及的大學共五所: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聖達巴勃拉分校,它們都是世界一流大學,前四所更是世界頂尖大學。含醫學院的綜合大學只有哈佛大學。學生人數均在2萬以下,其中三所更不到1萬,普林斯頓6500,麻省理工9500,加州理工2100!其中研究生人數有比大學生多的,也有少的。一流大學“必須大”,“必須有醫學院”,“研究生人數必須超過大學生”,“必須有一流人文學院”……,這些論點在這裡都不適用。這五所大學的佔地面積也不大,除聖達巴勃拉由於地理環境因素而圈入較多面積(近6000畝)外,其餘四校均少於2500畝。
高樓稀少,更沒有超高層建築。但不論哪個學院,都人才濟濟!加州聖達巴勃拉分校現有諾貝爾獎獲得者7名,另有科學院、工程院等院士71名。這些大學裏的大師哺育了富有大愛的學術環境,培育了英才,豐富了人類寶庫,又為自己國家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