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亟待“走向深海大洋”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2日 16:15
新華社海南博鰲11月22日電(記者李晶蘋)“深深的海洋”吸引著中國人的目光。正在此間舉行的中國科協學術年會上,國家“973”計劃深海項目首席科學家汪品先院士呼籲,和上天、入地相比,中國科學亟待“走向深海大洋”,亟待打造一支強大的科技“海軍”。
近半個世紀前,我國學術界前輩提出“上天、入地、下海”,指出了我國地球科學進一步發展的方向。半個世紀後,我國科學界對地球的觀測能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如果將海洋、固體地球和大氣研究比作地球科學“海陸空”三軍的話,那“海軍”就是三者中的弱點,其中面向深海大洋的研究,又屬“弱”中之“弱”。
“這與當今世界的走向大相徑庭。”曾主持實施中國首次大洋鑽探的汪品先説,一方面,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地球科學的突破點主要在於深海研究;另一方面,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以後,對專屬經濟區以外深海大洋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美國正在討論要將海洋投入增加一倍,日本建造了比美國同類船隻大三四倍的大洋鑽探船,相互在海上爭雄;亞洲國家如韓國也提出“海洋開發的全球化與信息化”目標,走向國際競爭。
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汪品先指出,我國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地球科學研究隊伍之一,但長期以來缺乏深海大洋研究的力量。因此,深海研究在學術上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地球科學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在應用上也難以適應國際海上權益與資源之爭的形勢。
“目前,無論從國家需求還是從我國實力出發,都到了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時候。重新考慮我國在國際地球科學中的定位,已經迫在眉睫。”學術年會上,他建議在未來地球科學規劃中,將視野擴展到深海大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初步走向深海大洋。繼多次大洋海底礦區的考察後,1999年,我國在南海實施了首次大洋鑽探,取得海底岩芯5000米,實現了中國深海科學鑽探零的突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