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 > 正文

中國科學家為何衝擊冰穹A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4日 10:11)

  【目的】

  繼南極的長城站和中山站之後,我國計劃在“十一五”期間在南極內陸地區建立第三個科學考察站。于2004年10月25日啟程的第21次南極科學考察活動中,我國將實施從中山站到冰穹A(DOME-A)內陸冰蓋考察計劃。這個計劃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為今後在南極內陸建立第三個科學考察站做準備,並通過考察建立中山站-冰穹A氣候環境監測系統,全面完成國際橫穿南極計劃中由我國承擔的中山站至冰穹-A斷面考察任務。

  本次考察中,我國科學家的目標是到達冰穹A最高點,在冰穹A頂點建立臨時科學觀測站,開展長期氣候環境監測,進行冰雷達、高精度GPS、綜合氣象觀測等,並鑽取150米到200米的冰芯,進行內陸站選址調查。

  【價值】

  從科學考察價值來看,南極一共有4個主要點:極點、冰點、磁點和高點。目前美國已在“南極點”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國在“南極磁點”建立了迪蒙迪維爾站;前蘇聯在“南極冰點”測到了-89℃的全球最低氣溫,建立了東方站;現在,南極僅剩下海拔4083米冰穹A最高點,國際上迄今尚未直接從地面進入該點展開過系統的科學考察活動。

  【特點】

  科學家介紹,與國外已開展工作的冰穹F等地點相比,冰穹A地區直接接受來自地球平流層大氣的沉積,這裡的冰蓋是原始堆積形成的,儲存著全球的氣候和大氣環境信息。冰穹A地區也是南極冷源的中心區,可望獲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溫度資料,是地球氣候環境動力系統中的最重要驅動源,是現代地球氣候環境動力學本底觀測的最理想區域,在這裡能夠觀測到在地球其他地區無法觀測到的代表全球特徵的氣候環境變化信息與特殊的自然現象。因此,冰穹A作為南極冰蓋冰芯鑽探僅存的最後一個理想地點和世界上雪冰現代氣候環境觀測、大氣與氣象觀測等獨一無二的“科學觀測站”,在科學上的意義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學觀測站所無法代替的。

  【歷程】

  中國從1996-2001年間,成功組織實施了4次中山站-冰穹A的內陸冰蓋考察,建立了從中山站-冰穹A1100公里的冰川學考察斷面,取得了許多珍貴的雪冰樣品和觀測資料。

  《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戴昕  來源:人民日報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