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科學人文 > 正文

挑戰蔡倫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9日 10:09)

  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只有印刷術的發明人畢?和造紙術的蔡倫名垂史冊,受到世人的敬仰。但是20世紀以來有幾項考古發現表明,在早于蔡倫200年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就已經有“紙”了。那麼這些“紙”究竟是不是紙,又是誰製造的呢?“蔡倫發明造紙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存在“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的傳統説法,直至今天,中國的教科書也這樣告訴學生。這種觀點的主要根據,來源於重要史書《後漢書?蔡倫傳》的明確記錄:“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基於《後漢書》在當時和歷史上的重要意義和地位,後人認定是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但20世紀中期的一個偶然的考古發現,讓人們對這個命題開始了重新的思考。

  灞橋墓出土的紙是布還是紙?

  1957年5月8日,陜西省博物館接到電話,在離西安不遠的灞橋發現了一處墓葬。通過初步的發掘整理,考古人員認為這是一個西漢早期的墓葬,然而接下來的發現,著實令考古人員大吃一驚:當考古人員將墓中的一枚銅鏡小心翼翼地取出後,墊在銅鏡下的幾塊破碎的薄片出現了,這幾塊薄片最長的約0.1米,顏色泛黃,質地細薄均勻,不像一般的布,而與現在的麻黃紙十分相似。一個念頭在考古人員的腦子裏突然冒了出來:這會不會是紙呢?這是個令人震驚的猜想,如果這幾塊西漢墓中出土的薄片是紙,那麼就比東漢蔡倫造紙的年代早了近200年,蔡倫造紙説就將受到嚴峻的挑戰。

  根據初步鑒定,考古人員發現它沒有編織的痕跡,所以可以確定的説它不是布。但是如果它是紙的話,又與史料記載相矛盾。因為根據《後漢書》記載,紙是東漢蔡倫發明以後才出現的。那麼200多年以後才出現的紙怎麼會出現在西漢早期的墓葬裏呢?

  為了判定這些薄片的真實身份,考古人員決定請我國研究古代造紙的著名專家潘吉星進行鑒定。

  要想判定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必須符合兩個標準。一個就是它必須是植物纖維。因為在古代埃及曾經出現過羊皮紙,它是動物纖維而不是植物纖維,所以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紙。在取得紙的樣品之後,潘吉星首先鑒定這些薄片是否由植物纖維組成,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薄片裏面有非常清晰的植物纖維,而且都是毫無規則地交織在一起,這與製成布以後形成有規則的纖維結構完全不同,這也就意味著這塊薄片符合紙的典型組織結構,它是紙而不是布。

  灞橋紙是自然形成還是人人加工?

  但也有一些學者提出,這塊薄片也有可能是麻布在墓葬本身潮濕的環境下,自然形成的類似紙的薄片。因為造紙僅有植物纖維還不夠,還必須是經過成熟的工藝處理的。所以這些薄片不一定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工造的紙。

  自然情況下怎樣才能形成紙呢?

  過去農村種植的麻被河水沖掉後,在水的自然浸泡和沖刷下,裏面起膠結作用的果膠和木素或被沖掉或稀釋,植物纖維就會變得鬆散,在長時間的水力作用下,麻被打散變成紙漿,當再次被衝上岸以後,經過太陽照射和自然烘乾,於是這些紙漿就形成了類似紙的薄片。在陜西省離西安不遠的張寨村,就一直流傳著自然造紙的民歌:

  “倉詰字,雷公碗 汾出紙 水飄簾”這首民歌其實在説最早的紙,也就是蔡倫以前的紙,是在汾河裏面撈的,但若沒有沒有簾子是無法撈紙的,而汾河就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簾子,即“汾出紙,水飄簾”。

  根據這種説法,在自然狀態下,也是可以形成紙的。那麼灞橋古紙到底是人造的紙還是自然形成的呢?要想著解開這個謎底,首先必須要找到人工造紙的特徵。

  造紙的過程是這樣的:植物纖維要先經過搓、搗和洗幾個工序去其膠質,然後將其泡在水裏成為懸浮體,即紙漿,再經過“善簾”的工序將紙漿撈起,經過烘乾、疊壓即成紙。這個簡單的過程一直沿用到現在,惟一不同的是古代用手工,現在用機器。

  這套流傳至今的造紙工藝,據《後漢書》記載最初是由東漢蔡倫發明的,但是在書裏只是説明了蔡倫用布頭,樹皮,破漁網作為原料造紙,而對工藝本身並沒有詳細記載。真正對造紙的工藝進行詳細介紹的,是我國明代宋應星編寫的《天工開物》。除了史料記載以外,這套古代造紙的工藝,在我國許多地方一直沿用至今。在陜西省的張寨村就一直保存著傳統的造紙工藝。他們製作紙的原料是從山上採擷的枸樹皮,回來後先把樹皮用水浸泡,而後用木舂搗爛,這個過程可以把植物纖維分離出來。然後將其切割放入草灰水裏浸泡。通過浸泡,草灰水裏的鹼性物質,可以把植物纖維中的膠質雜質去掉,再用竹簾抄成一張張的濕紙,通過晾曬烘乾就變成了平整光滑的紙張。

  用古法造的紙和普通麻布有什麼區別呢?首先可從手感上區分,麻布要比紙結實。布不會輕易被撕裂,而紙則一不小心就會撕破。更重要的是,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紙上有簾紋,即用竹簾抄紙時留下的痕跡。布則沒有簾紋,而是一根根纖維編織成的。要想判定灞橋紙是不是人工造的紙,就必須要找出類似簾紋這樣的加工工藝處理過的痕跡。

  為了找到確切的證據,潘吉星專程對古紙進行了仔細觀察和化學鑒定。通過對灞橋古紙的觀察和化學分析,潘吉星認為,裏面有簾紋,説明它是用竹簾抄紙時留下的,其中植物纖維分散得十分均勻,説明這份古紙是經過造紙的切斷、舂搗、漚煮等工序才能達到的水平,自然條件下不可能形成如此均勻的纖維結構。另外樣品中阻礙造紙的膠狀物質也被清除得十分乾淨,説明這是使用草灰水等鹼性物質處理過的,而這也正是人工製造與自然形成的紙最大的區別。因此潘吉星斷定灞橋古紙是符合造紙標準的真正意義上的紙。

本篇文章共有 2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