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科技人生 > 正文

以科學發展觀促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訪環保總局政研中心主任夏光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3日 10:51)

  自2004年12月開始,環保總局掀起了一場令人振奮的“環評風暴”。環境保護的話題,一時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環保意識日益深入人心,是這場“風暴”的強大助力。如何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怎樣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社會討論的焦點。記者日前就這些問題採訪了環保總局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

  記者: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環境總體狀況不容樂觀。森林破壞、水土流失、沙塵暴肆虐,目前我們面臨的生態環境形勢相當嚴峻。這些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夏: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20多年裏集中出現,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也是一個重大挑戰。我國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一是環境污染比較嚴重,許多河流在流經城市的河段上都受到嚴重污染,大部分湖泊出現富營養化。很多城市空氣污染比較嚴重。酸雨出現的國土面積比較大。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低。二是生態破壞範圍和程度比較大,水土流失面積和沙化土地面積有所增加,森林的生態功能不足,草原退化現象比較普遍,華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很大,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三是國際環境問題的壓力較大,如履行相關國際公約及加入WTO等。

  記者:可不可以這樣説,這些環境問題的出現表明,無視或輕視自然規律,人類定要為此付出代價。而我們又應當從中吸取什麼樣的教訓?

  夏: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作為認識過程來看,經歷一些曲折有一定的必然性。而為了13億人口的生存和發展,也必須支付一定的資源和環境代價。關鍵問題是,這個代價不能過大。就像一個人為了謀生要付出體力上的勞動,但是過度消耗是不行的。

  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要不斷進步,不能堅持已經過時的錯誤做法,即使過去的錯誤有客觀性原因,今天我們也要勇敢面對、反思並調整。

  我們要從這些環境問題中吸取教訓,在人類對自然規律認識有局限的時候,慎重地處理與自然的關係。比如我們正在進行的西部大開發,是要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及西部地區人民富裕起來的問題。而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我們對於在此搞開發,就一定要慎重,要以更為科學、民主的方法來決策。具體來説,首先把生態恢復建設作為重點任務。如植樹造林、涵養水源、退耕還林,還有禁牧、湖泊整治。西部開發中的生態保護與恢復,也是西部開發的基礎條件。

  記者:我國傳統哲學中有不少關於人與自然的論述,都包含樸素的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應當怎樣繼承與發展我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精神?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環境倫理思想,與當今世界的先進潮流是否適應?

  夏:現代化與傳統是一種繼承和發展的關係,中國哲學中的環境倫理觀也是這樣。實現現代化,就是要使一個民族或國家從行為理念、精神狀態、思維方式、發展策略、物質水平、文化成就等各方面,都跟上世界的前進步伐,反映這個時代的發展方向。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環境保護思想是現代化本身的題中應有之義。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國際上逐漸興起了環境保護的潮流,對傳統工業文明的高增長、高消耗的發展方式進行了不斷的反思和批判。1972年人類環境會議呼籲世界各國共同保護自然環境,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2002年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確認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共同構成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

  記者: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夏:人與自然和諧,是和諧社會各種關係中非常重要的關係。如果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和諧,那麼人與人、人與社會要建立和諧也難。對我國特別有重要意義的就是,始終不能忘記我國存在巨量人口。相對13億人口這個巨大基數,我國有效國土十分有限,人地矛盾極為突出。

  人與自然的關係,本質上反映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和諧,實際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調節好。因為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需求之間的缺口非常大,導致人類對環境資源的競爭性使用。比如,環境污染,是人對自然的一種行為,而再深入看,就是一部分人産生的污染,被整個社會承受,這就是追求利益的階層與承受代價的階層之間的利益衝突。比如淮河污染,出來訴苦的都是當地農民,沒見哪個造成污染的企業負責人去訴苦。

  調整人和人的關係,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道德可以調節,但在利益面前往往顯得軟弱,而且沒有強制性。所以加強環保法律的建設,成為當務之急。通過法律,使污染環境的人承擔代價,也使那些享受了經濟利益的人付出環境成本。比如我們使用手機,也應當為生産手機所在地支付環境代價。

  記者:科學認識、正確運用自然規律,在全社會樹立保護環境良好風尚,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應從哪些方面著手?

  夏: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新一輪經濟發展擴張也必將隨之到來,由此帶來能源、資源消耗的增加和污染物排放增加,對資源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解決這個矛盾的根本方法:

  一是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社會經濟體系。我國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選擇,即我國的工業化要實現“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人才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發展新科技,建立與環境和諧的科技體系。

  二是以新的指標體系來衡量社會經濟的發展,考核各級幹部。一些地方常常把發展簡單等同於經濟增長,又把經濟增長簡單等同於工業增長,在地方各級政府的政績考核中,把GDP、招商引資和投資項目作為政績考核的主要指標。於是許多地方政府往往不顧本地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狀況,大上高污染、高消耗的項目。新的指標體系不僅要反映經濟增長的總量水平,更應該反映出經濟增長的質量,反映出經濟增長過程中環境、生態和資源的代價。綠色GDP就是符合上述要求的一個很好的經濟指標,目前正在抓緊進行研究。

  三是完善法規體系,通過各種政策措施推動循環經濟體系的建立。循環經濟將“資源-産品-廢物”這一傳統的線性物流模式改造為“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物質循環模式,充分提高生産和再生産活動的生態效率,以最少的資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産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建成可持續的生産和消費模式。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對現有的經濟制度進行改革和創新,重點要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對現有宏觀經濟政策體系進行改革,逐步建立綠色的産業、財政、稅收、和金融等政策體系,引入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等,明確生産者、消費者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建立和完善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和實踐循環經濟的制度。(新華社記者朱玉、周瑋)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