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科技人生

陳省身:人生幾何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2日 13:53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東方之子):

  
 
2004年11月2日,天津南開大學舉辦了“陳省身星”命名慶祝儀式。國際小行星中心的代表正式將一顆永久編號為1998cs2的小行星命名為“陳省身星”,以表彰他在整體微分幾何領域對全人類的貢獻,這也是這位享譽世界的數學大師93歲之際收到的最珍貴的壽禮。

  李小萌:今年的11月2號,有一顆小行星用您的名字命名了。

  陳省身:是的。

  李小萌:以後就有一顆陳省身星了。

  陳省身:是的。

  李小萌:您知道這顆星在什麼位置嗎?

  陳省身:沒有看見過。

  李小萌:您好奇嗎,想不想親眼看到它在天空中什麼位置?

  陳省身:看到底什麼位置,我也不懂,我其實念過一些天文,我懂一些天文,天文很多問題就是數學。

  李小萌:您現在自己變成天文學當中的一顆星星了。

  陳省身:小得不得了。

  李小萌:您把這看成是一個榮譽,其實您的一生得過不少的榮譽,包括像世界的這個數學最高獎沃爾夫獎等等,您覺得榮譽對於一個數學家什麼用處嗎?

  陳省身:得了榮譽,這個熱鬧熱鬧,看見幾個有名的人也有意思,好玩。

  李小萌:好玩。

  陳省身:好玩就是,不怎麼要緊。


  好玩,快樂,對數學有著濃厚而執著的興趣,是陳省身七十年來致力於微分幾何研究的主要動力。陳省身1911年出生在浙江嘉興。他的求學歷程幾乎是一個神話:小學只上了一天,中學連跳兩級,15歲考上大學,大三成為老師助手,一年獲得博士學位。32歲登上經典微分幾何學的高峰而享譽國際數學界。陳省身一生獲獎無數,1961年榮獲美國科技最高獎國家科學獎,1983年又榮獲國際數學界最高獎沃爾夫獎。2004年6月,他又眾望所歸摘得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首屆邵逸夫獎,再次為中國人在世界上贏得了榮譽。

  李小萌:您在今年的6月份也得了這個邵逸夫,這個獎您就獲得了一百萬美金的獎金。

  陳省身:嗯。

  李小萌:然後南開大學又追加了一百萬美金獎金,不小的一筆錢,您準備怎麼支配這些錢呢?

  陳省身:這個錢對我已經沒有用處了,所以我把這錢都捐掉就是。

  李小萌:捐到哪?

  陳省身:我捐到,這個邵義夫獎我就捐到從前,對於我的這個工作、對於我的唸書有些好處的,我去過的學校,我去過的研究機關,南開我也捐錢,我們蓋蓋房子。

  李小萌:您説現在這錢對於你已經沒有用處了是吧?

  陳省身:我現在生活沒有活動,我就住在這兒,住在這裡,我現在能做的事情很有限,所以還是做數學,我數學有一個長處,就是年輕的人可以創新、可以有新的意見、有新的這個理論,我的話,老的人也有老的優點,老的人知道東西多,看過的書、以往受過的訓練、做過的題目,這個看的書比較多多了,所以可以把它混起來,炒一個大雜燴,也有工作可以做,很有意思的。

  李小萌:對於數學研究來講,是年輕人這個創新的東西重要呢,還是像您的這個看到的東西多?

  陳省身:當然是創新要緊,不過什麼叫創新也很難講,有種種性質的創新。

  李小萌:您現在自己研究的東西上還有創新的東西嗎?

  陳省身:我做的工作都還有新的意思。

  從2000年89歲高齡時葉落歸根,定居於南開大學“寧園”,陳省身一直未放棄對數學的創新研究,他把有創新的數學稱為好數學,做數學已成為他終身的興趣和生活方式,就在今年10月29日,陳省身93歲生日的第二天,他又公佈了他對數學界50年來一直未曾破解的一個難題---關於六維球面上復結構問題的最新研究進展。

  李小萌:我們知道11月28號是您93歲的生日,第二天您又公佈了現在研究領域裏取得的成果,很多人都特別吃驚,説陳先生93歲了還在做研究。

  陳省身:不要,忘記,我到了這個年歲,我把年齡忘掉了,所有的人見了我就是你93歲了,底下一句沒有問,怎麼你還沒死啊,我不要想這些東西。

  李小萌:像我們這些老提醒您的人反而很討厭。

  陳省身:也不討厭,你提好。

  李小萌:我想我們大家平常都知道數學,但是不同的人對數學理解不一樣,小學生他們説數學就是算術,那中學生可能知道數學是?

  陳省身:不過是這樣子,所有這些東西一定要做得多了,才比較熟練了,對於它的奧妙有了解,就有意思,所以比方説在廚房裏頭炒菜,你這個菜,炒個木須肉,這個菜炒了幾十年以後,是了解得比較,很清楚,數學也這樣子,有些工作一定要重復,才能夠精,才能夠創新,才能做新的東西。

  李小萌:數學對您來講就是一盤炒了好多年的木須肉?

  陳省身:一樣的。

  李小萌:您炒的這盤木須肉比一個年輕廚師炒出來,有什麼不一樣的味道?

  陳省身:我想有時候炒得不好,你要了解為什麼不好。

  李小萌:您剛才跟我們講數學怎麼好玩,那在做研究的時候,碰到解不開的難題、碰到困難的時候,還是好玩的嗎?

  陳省身:困難時候不一定不好玩,碰到困難的時候,想了,現在這個困難的是這樣子,看著困難有多麼嚴重,有的數學問題,你想這麼十分鐘想出來了,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有的困難幾天也不能解決,有的困難幾十年也不能解決,不但不能解決,很多人幾十年都還不解決,我最近就做了一個很好的結果,大家不會做的我可以做。

  李小萌:這個是你想了幾十年的一個難題嗎?

  陳省身:想了幾十年,也不天天想了,主要的做我們這一行,剛才講炒木須肉,你不天天炒木須肉了,也許炒個雞蛋,也許炒個白菜,反正是我的生活跟數學混在一起,這個也做做,那個也做做,有時候忽然有個主意,就試一試就是了。

  李小萌:您在43年的時候,1943年的時候,您公佈的這個廣義高斯博內公式,這是屬於想了幾天的、幾年的還是幾十年的一個問題?

  陳省身:好幾年了,不是整天想這個問題,我對於這些公式不滿意,所以我當時就自己,自己發現了這個證明,然後我就發現這個公式還可以推廣,結果這個是在數學上,近代數學是很重要一個觀念,現在做的一大堆都跟我這結果有關係,因此我的這個數學工作,大家覺得還有意思。


  1943年,無疑是陳省身一鳴驚人的一年。這一年,32歲的陳省身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完成了關於高斯博內公式的簡單內蘊證明,這篇論文被譽為數學史上劃時代的論文,這是陳省身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工作,因此,他後來被國際數學界尊稱為“微分幾何之父”。然而,在這成功的背後,是陳省身經過了五次輾轉求學的選擇,而每一次他都把握住了機會。

  李小萌:我看過您的資料,覺得您這個求學的這條路走得特別遠,您看從南開到清華,從中國到德國,又到法國,再到美國,怎麼走了這麼輾轉的一條路呢?

  陳省身:就是我對於現狀不滿意,我要進步,我要是最好,這一行我要做最好的東西,數學研究,數學研究最要緊的還是找名家,還是名家跟不名家很不一樣。

  李小萌:怎麼不一樣?

  陳省身:他的了解深刻,他的了解深刻,他許多問題他想過,沒有寫成文章的,都有許多意見都是值得學習的

  李小萌:像您到德國碰到的是布拉施克。

  陳省身:布拉施克。

  李小萌:在法國就是嘉當。

  陳省身:嘉噹噹時是差不多都公認的最偉大的微分幾何學家,我這一行最偉大的,所有人都要看他。

  李小萌:在大師身邊您覺得您獲得的東西是什麼呢

  陳省身:那麼他每星期四下午是辦公時間,辦公時間,辦公室前都是排隊,法國最好的學生都是那時候看他,巴黎是世界的這個數學的一個中心。

  李小萌:您也要排隊嗎?

  陳省身:我第一次見他是排隊。

  李小萌:排過多長時間的隊?

  陳省身:排了一會兒就跟他談了一陣,他給了我幾個題目,我很快地,我跟他住在同一條街上,他説你到我家裏來好了,所以後來不排隊了。

  李小萌:為什麼後來就不用排隊了呢?

  陳省身:因為他給我題目我會做,我在巴黎待了10個月,學了很多東西,所以我想那時候,我在全世界的微分幾何這方面,我已經是很好很好的。

  從德國到法國再到美國,陳省身一直追蹤著世界數學研究的最高水平。留美30年,陳省身獲得了極高的學術聲譽,他創建了美國國家數學研究所,還擔任過美國數學會的副會長。1972年,隨著中美關係改善,陳省身開始每年回國訪問講學,從此,他把自己的後半生與中國數學事業的發展緊密地聯絡在一起。1985年他提出了“21世紀中國成為數學大國”的著名的“陳省身猜想”,並身體力行,把獲沃爾夫獎的5萬美元獎金全部捐出,用於創建南開數學研究所,致力於培養中國數學高級人才。他親切地起把南開數學所比喻為自己的第三個孩子。就在前幾年,他還率先垂范,以九十高齡為南開本科生講授微積分基礎課。去年年底,他還自費2萬元,親自設計印製了一批數學掛曆,向同學們推廣數學科普知識。

  李小萌:這個掛曆,這個是您做的是嗎?

  陳省身:我做的。

  李小萌:為什麼起名字叫“數學之美”呢?

  陳省身:數學是很美啊。

  李小萌:這本掛曆打開來就能夠感覺到數學很美嗎

  陳省身:數學是很美啊,三角形三角之和180度,不管什麼三角形都對,不用討論。

  李小萌:您這本掛曆是做給誰看的呢?

  陳省身:我想有人看,你看不看?

  李小萌:我喜歡,它很漂亮,至少。

  陳省身:我就達到目的了,你喜歡就行了。

  李小萌:您也説過數學是快樂的。

  陳省身:是快樂。

  李小萌:是數學讓您快樂,還是您讓數學變得快樂?

  陳省身:這個很難説,至少它讓我快樂,數學有個好處,你跟人沒有交往,其實到現在我總説數學還是一個人的工作,你自己去工作,別的就跟人的關係有關係,就複雜了。

  不願搞人際關係,不喜歡幹與研究不相干的瑣事,是陳省身一生的習慣,但為中國申辦國際數學家大會是一個例外。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陳省身就和他的學生丘成桐向中央倡議申辦國際數學家大會,併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幕後工作。2002年8月,四年一屆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來自全球的4000多位傑出數學家參加了這次盛會,91歲高齡的陳省身擔任了本屆大會的名譽主席,他高興地對新聞界説:中國已經是數學大國,下一步目標是做數學強國。他再次強調中國人的數學能力是不用討論的,他希望年輕的中國數學家要有耐心。

  李小萌:有時候我們選擇做一件事,是因為好多事我都做得好,我就挑一件做得最好,還有的是因為很多事我都做不好,就挑一件做得不是那麼差的,您選擇數學是哪種情況?

  陳省身:我別的不會,所以現在還做數學,就是我別的不會,我數學還是做得蠻好的。

  李小萌:是不是就是説要想成為數學家必須得有天分?

  陳省身:要有一點,太不行不行,要有一點,一定,數學使勁啃的不行。

  李小萌:那在成功當中天分佔多大的比例?

  陳省身:我想有一半吧。

  李小萌:剩下的一半是什麼?

  陳省身:運氣,一個人要有運氣,什麼東西都要有運氣。

  李小萌:聽了您講一半要天分,另外一半要運氣,會不會現在做數學的年輕人覺得有些灰心,如果我運氣不是那麼好,天分又不是那麼高,我是不是做不了數學?

  陳省身:年輕人要了解你需要到後來有一點小名,要活到93歲,你要等啊,要有時間,要有多好的工作,有一個時間,人家能夠接受,人家能夠欣賞。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