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科技人生

陳學求:作物遺傳育種專家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6日 16:56

  從東北松嫩平原到南國三亞邊陲,人們以崇敬的心情,懷念一位心繫祖國,獻身農業科技事業的作物遺傳育種專家、學術&&人——陳學求。這位前不久在海南省三亞市育種工作崗位上病逝的吉林農業大學教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追授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作為把畢生的青春與熱血奉獻給祖國農業科研事業的中華赤子,陳學求成為當今時代人們學習的光輝榜樣。

  赤子丹心

  陳學求原籍廣東寶安,1934年8月生於馬來西亞。青年時期的陳學求,就把自己與祖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1949年10月1日,當五星紅旗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的時候,就讀于馬來西亞中學的陳學求,興奮不已,他和那些愛國同學一起走上街頭遊行慶祝。1952年7月,他衝破重重阻力,經印度尼西亞輾轉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1955年他進入吉林農業大學農學系學習,1959年7月畢業後留校任教,開始了他40餘年的丹心報國情。

  作為歸國華僑,陳學求對祖國有著深深感激之情。1965年他作為歸僑代表,應邀參加了國慶慶典,受到了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親切接見。在極度的興奮中,他暗下決心,決不辜負周總理的囑託。一次,他的一位同事到家裏看望他,他拿出珍藏多年的參加國慶慶典的請柬和各種獎勵證書給他看,流著淚説:“黨和國家給了我很多,我只有拼命幹才能報答。”

  陳學求的一生中,有很多機會出國定居,但他不為之所動。1982年8月,離別了30年的73歲的老母親回祖國看望陳學求一家。當母親流露出想要他到國外繼承財産的想法時,他委婉地拒絕了,他對母親説:“國外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1986年9月,陳學求作為專家組組長被國家經貿部派往澳大利亞,承擔為期三年的農業科技合作項目。當他完成合作任務準備回國時,一位華僑農場主想用高薪挽留他到農場工作,並可幫他辦理移民手續。陳學求絲毫沒有動心,帶領全組人員按期回到祖國。

  不懈追求

  1970年陳學求到吉林農大農場負責農業技術工作。在生産中,他發現吉林省的主要農作物玉米品種存在“多、亂、雜”的問題,嚴重影響玉米的産量。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狀況,他首先在農場創建了試驗田,進行良種繁育。

  但是,由於當時種源需求量很大,種子因隔離和氣候條件限制,大面積育種有困難,北方一年只能繁育一次,使種源與需求發生了很大的矛盾。他經過分析,領悟到,北方天冷種不了,南方還可以種,如果北方繁一季,南方繁兩季,一年便可獲得三季良種,可以大大縮短育種年限。於是,他提出了“北種南育”的報告,被批准後,他直奔海南,創建了育種科研基地。從此,他走上了南繁育種之路。秋去春回,近一半的生命是在海南度過的。

  1971年,他提出創制中國高粱胞質雄性不育係,1980年又提出創制高粱核質雜種和核質雜種優勢的研究利用。他主持了“高粱核質雜種優勢研究”和“中國類型高粱核質雄性不育係的研究”兩項研究課題。經過艱苦的工作,創製成功了中國高粱胞質雄性不育係“吉農101”和“吉農105”,其中“吉農101”獲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1986年8月在瀋陽召開的國際高粱學術會議上,他的“高粱核質互作研究”的論文,引起了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關注。他組織課題組完成了“高粱核質雜種優勢研究”的攻關,通過評審鑒定驗收,專家一致認為,“‘吉農105’胞質雄性不育係是中國高粱胞質雄性不育係,填補了世界高粱胞質雄性不育源中國高粱的空白,高粱核質雜種優勢研究資料是世界首次,研究手段係國際水平。”

  經過近40年的辛勤耕耘,陳學求在科研與教學上都取得了豐碩成果。他培育了24個抗旱能力強的玉米自交係,並選育出玉米自交係“窄葉M-14”在吉林省推廣應用;選育出5個高粱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已經在我國農業生産上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高粱恢復係“吉農202”等間接用於國內外、省內外其他育種單位的高粱雜交育種工作,先後育成NC1、NC2等32個高粱核質雜種種質資源並送國家長期種質資源庫保存。他先後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和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

  無私奉獻

  1982年9月,陳學求實現了多年追求的人生夙願,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在入黨志願書中,他寫到:“我永遠不能忘記黨對我母親般的撫育,我永遠跟黨走,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為振興中華,為實現共産主義而奮鬥終身。”他的一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著自己的誓言。

  陳學求親手創建的吉林農大海南科研基地,工作、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為了保證育種工作順利進行,業務、行政、生活上的事情都得由他管。在雜交授粉時是最炎熱的季節,他從早上九點進地,一幹就是七八個小時,直到下午四五點鐘才回到住處。就連當地的農民都呆在家裏不出來,可是陳學求卻一直在田間勞動,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1999年8月,長春氣溫高達攝氏30度,為培育抗旱玉米新品種,60多歲的陳學求身穿白大褂,背著資料袋,在悶熱的塑料大棚內蒐集育種數據,一幹就是兩個多小時,同事怕他體力不支,就勸他出去涼快涼快。可他卻説:“我要的就是在這個溫度下的數據,工作不幹完不能歇。”等完成數據採集出來,陳學求幾乎虛脫了。當時大棚內的溫度計顯示的是:攝氏47度!

  陳學求把事業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幾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了作物育種工作上,為育種,他可以犧牲個人的一切。他把自己留給妻子、子女們的時間太少太少了,小女兒陳新出生那天,作為丈夫和父親就沒能守候在妻子和孩子身邊,直到陳新13歲時,才和他過上一個團圓年。他一心撲在科研事業上,直到他去世時,已經在天涯海角過了31個春節。

  2003年10月已經出現明顯肝腹水症狀的陳學求怕錯過繁育種子的最佳時機,不顧家人勸阻,又要起程去海南基地了。他的一位朋友對他説:“你身體不好,年紀也不小了,這次就別去了。”可陳學求卻回答:“不行啊,我的時間不多了,只要能動,就得去,再有兩年兩個新品種就搞出來了。”2004年2月2日下午,陳學求突然發病,被送往三亞市農墾醫院搶救。入院前,他還説:“我還有很多資料沒整理完,過兩天我還要到樂東縣黃流鎮走走,給我們的年輕人介紹幾位著名的育種專家。”陳學求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心裏想的都是事業和工作,惟獨沒有他自己。

  陳學求病逝的消息迅速在育種基地附近村莊傳開,百姓們紛紛前來悼念,很多老人和婦女失聲痛哭,按照當地習俗,崖城鎮起晨村家家戶戶都點起了蠟燭,很多人徹夜不眠,大家都在為他祈禱。他的骨灰,一半灑向了大海,一半埋在了能看到育種基地的山坡上。(通訊員 石明山 張森 記者 張兆軍)

(編輯:戴昕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