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科學人文

科學要插上文學的翅膀

------“文學與科學相遇的地方”研討會召開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9日 10:49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文學與科學是不搭界的兩碼事。文學注重形象思維,而科學注重的是邏輯思維。但在中國科協和中國作協近日舉辦的“文學與科學相遇的地方”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科學與文學的關係並非遙遠,他們的精神息息相通,他們的不同、差異性不過意味著一個硬幣的兩面。用文學的筆法書寫科學,從而使科學更能被人們理解和接受,真正走近大眾,應該是科學與文學共同的理想。科學要插上文學的翅膀,文學插上科學的翅膀才可以放出異彩。

  科學:也是一種藝術

  科學史家薩頓曾説過,各學科門類之間的關係,就像金字塔的構造一樣。在底層它們的邊界相距較遠,在這一層面,物理學就是物理學,數學是數學,而音樂繪畫、文學或詩與之根本就不搭邊。然而愈靠近頂點,它們相距愈近。到達頂端,它們就完全是一回事了。在這裡,數學與音樂、物理學與詩,或者數學與繪畫,量子力學和詩,都達成了一致。薩頓的思想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遙遠,它們的精神是息息相通的。

  山西文學院院長張銳鋒指出,文學從根本上説,不論承載怎樣的思想,不論探索語詞種種排列組合的奇跡,也不論其對人的理解達到怎樣的深度,最終要回到審美的層次上。從這一點上理解,科學也是一種藝術,因為在科學家看來,審美準則同樣是科學的最高準則。他説:“我們醉心於觀測與我們相距遙遠的天體,醉心於發明各種工具來尋找微觀世界,也醉心於各個角度來思考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及其歷程,是因為它們的美能夠不斷地為我們帶來驚喜。一個科學理論和一個文學作品一樣,其成就大小的衡量,在某種意義上説,不是因為它們多麼正確,而是因為它們非凡的美學價值。從最單純地感受到最高超的種種設計,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文學探索的過程,對於必然性的認識,都充滿了美學上的意義。一切尋找真理的道路,都必須以美作為路標”。

  文學:要尋求新的生長點

  從宇宙的邊陲到原子的“內臟”,從互聯網的延伸到DNA的破譯,科學正以令人眩暈的加速度全面推進,並滲透到尋常百姓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面對一個幾乎被科學完全“翻新”了的世界,文學將如何“好自為之”?與會專家學者希望,文學與科學不要成為平行線,要成為交叉線,要互相學習借鑒,融會溝通。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認為,科學技術已經如此深刻地滲透進當代社會及人們的日常生活,文學藝術不對這種狀況做出表達顯然是不恰當的。看看中國的當代文學,與科學發生關係的機會如此之少,也令人稱奇。文化大革命後最有影響的一部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是文學接近科學的一次出色行動,它為時代鼓動了一種崇尚科學的熱情。但這種良好態勢並沒有在文學藝術創造中展開。

  曾多次采寫科技工作者的青年作家孫晶岩在談到自己的創作體會時説:科技工作者不是冷冰冰的鐵板,不是呆板的木頭人,他們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文學和科學要互相融會,首先就要互相了解,互相溝通。作家應該虛心地,尤其要學習科技工作者腳踏實地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

  “科技之光”製片人趙致真進一步提出,“化驗”一下我們每年寫出的那些汗牛充棟的文學,就會發現其總量中所含“科學”成分實在太少了。這絕不是文學健康的指標。他認為中國作家這種“視野缺損”將會越來越嚴重妨礙對生活本質的把握和深刻洞察。作家應該是一群智慧而淵博的文化代表人物,如果談起那些冬烘古舊的東西如數家珍,涉及現代科學問題卻開口就錯,是會讓作品的光輝和個人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的。他呼籲,文學要把科學視為一片新大陸去開拓疆土,並尋求新的生長點。

  科普:拉近科學與公眾的距離

  每當人們談起科學普及,都習以為常地理解為是對自然科學和技術的普及,其實這是對科普的誤解,或是對科普事業的狹隘理解。瓊•瑪麗•勒蓋在《普及科學的四項任務》中曾指出:“普及科學的第一項任務,是告訴人們科學為人類做出了哪些貢獻,即它已經使哪些東西成為現實,並對其加以探討。普及科學的第二項任務是告訴人們科學是怎樣發生作用的,研究是如何進行的,科學工作者是怎樣工作的。普及科學的第三項任務,是展望未來即我們將從科學那裏得到什麼?我們可以向科學索取什麼?普及科學的四項任務,是科學的文化作用,像音樂和繪畫一樣,科學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能提高人類享受生活的能力。由此可見,在西方人的意識中,科普是人類進步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馬惠娣認為,科普是科學普及的簡稱,與近現代科學相生相伴,是現代科學事業和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是:“拉近科學與公眾的距離”或“公眾理解的科學”,通常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對公眾文化科學理解能力的培養,指公眾的科學文化價值觀;二是對公眾科學知識體系理解能力的培養,指對科學知識、科學系統、科學研究過程、科學成果的運用等方面的了解;三是對應用性科技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是指運用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遇到的某些問題的能力。

  著名評論家黃集偉認為好的科普作品,打動讀者的不是科學家發明的東西或科學家如何含辛茹苦、吃苦耐勞,更不是美麗的詞藻,而是科學家的精神境界、生活信念和方式,甚至政治信仰。

  分析我國科普存在的問題,趙致真提出其基本原因之一是“枯燥”。他認為“枯燥”並不是科學的固有屬性,倒應該檢討我們的劣手無能。除了講明事實説清道理外,科普作品也同樣需要激情充沛,用美好的文字來犒勞閱讀的辛苦。儘管傳播知識是前提,但卻不妨多一點人文情懷。(記者 延宏)

(編輯:戴昕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