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科技人生

“航天少帥”袁家軍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29日 16:45

  “神舟”五號飛船成功發射和返回,舉國上下歡騰。中國的航天事業受到國人前所未有的關注,往日裏默默奉獻的航天人,此時格外引人注目,人們發現,中國神舟飛船的總指揮,竟是個“航天少帥”。


  袁家軍,“神舟”號飛船系統總指揮,著名空間技術青年專家,有“航天少帥”美譽。1962年9月出生於吉林通化,1984年畢業于北京航空學院飛機設計與應用力學系,1987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飛行器設計專業碩士畢業。榮獲過第11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2001年度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2002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或榮譽。現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係國際宇航聯副主席、中國科協常委、全國青聯常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從嫦娥奔月的動人傳説到實現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華夏“飛”夢五千年。今天,這一美好的理想終於成為現實,中華民族為之振奮!世界為之喝彩! “神舟”五號飛船成功返回這一刻,“神舟”號飛船系統總指揮袁家軍想起自己當初的誓言:“這輩子只要能把飛船這一件事情做好,就算沒有白活。

  脫穎而出的航天專家

  中學畢業填報大學志願時,袁家軍的第一志願第一專業是:北京航空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他如願以償。

  大學畢業前,恰趕上空軍從大學生中挑選飛行員,袁家軍順利通過了體檢及其它審查,同時他又考取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飛行器設計專業研究生。面對兩種選擇,他選擇了投身航天。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是中國衛星設計與研製的核心部門。1987年,袁家軍碩士畢業,到總體部結構實驗室,從事衛星立項前的研究工作。兩年後,受院裏委派,袁家軍赴德國宇航院力學研究所研修。研究所裏的德國同行,驚訝地發覺哪怕是再簡單的實驗,這個英俊的中國青年也能做得不同凡響。

  一年的研修結束了,袁家軍回國。當時,中國與巴西合作研製的一顆地球資源衛星剛剛上馬。衛星總系統由雙方聯手,而結構系統則由巴西完成。但巴西在技術與經驗上還不夠成熟,無法完成結構系統的設計與研製。於是,巴西便將這個系統又反承包給中方。總體部結構實驗室當仁不讓地接下了這個任務。已被任命為室主任助理的袁家軍負責整個研製的協調、組織與管理。

  衛星的總體結構分為兩個艙段,即服務艙和有效載荷艙,袁家軍一個人就負責一個艙段——有效載荷艙的設計與研製。對於他來説,強度和難度都是超負荷的。1991年夏天,衛星的結構大系統順利完成,並在巴西空間研究院的專家會上一次性通過。

  1992年,而立之年的袁家軍被破格提拔為衛星結構系統的主任設計師和結構實驗室的副主任,開始主持“實踐”四號衛星的研製工作。

  “實踐”四號是為了發展我國的小衛星,並適應“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實驗任務而上馬研製的。雖是小衛星,但五臟俱全。作為負責人,袁家軍肩上的擔子無疑十分沉重——各個試驗組出現的技術難題,都要一一匯總到他那裏,由他組織各系統的專家、學者研討攻關。

  “實踐”四號順利升空,正常運行了6個月(設計壽命),為我國開展新一代應用衛星的研製和新型航天器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科學依據和物質基礎。

  1994年,袁家軍任總體部副主任;1995年5月出任空間研究院院長助理。不多久,升任副院長,並作為常務副總指揮,主抓我國最新型空間飛行器(宇宙飛船)的研究和設計。他組織制定出了一套適合飛船研製特點的工程管理辦法,保證了飛船研製的順利完成。1999年底,他又遠赴發射基地,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奮戰4個月,圓滿完成了“神舟”號試驗飛船發射任務……

  在懷疑聲中走馬上任

  2002年10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袁家軍第四次領命出征戈壁。巴丹吉林沙漠,弱水河畔,老遠就能看到一片乳白色的高大建築群。這一切在袁家軍眼裏,像久違的朋友一樣親切。這年冬天的戈壁灘剛剛經歷一場罕見的大雪,發射陣地的氣溫下降到—27℃,對於屹立在發射塔架上的“長征”二號F火箭和“神舟”四號飛船,這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為了確保飛船發射成功,中心採取了一系列防寒措施,在飛船的各種測試現場,也總能看到袁家軍指揮調度的身影。  

  “……5、4、3、2、1,點火!”指揮員的口令剛落,發射場上驚雷聲起。霎時間,耀眼的烈火從火箭底部噴射而出,推動整枚火箭騰空而起,直上雲天。火箭帶著飛船越飛越快,越飛越遠,漸漸化作天幕上一顆閃亮的星星,很快,它淡出人們的視線,飛往深邃宇宙的更深處。

  發射成功,並順利返回。站在“神舟”四號飛船返回艙面前,袁家軍百感交集。它的每一個部件,幾年來它的每一點點變化,他都爛熟於心。思緒一下飛回到8年前,他帶領試驗隊員為航天員打造第一個返回艙的時候。 

  那一年袁家軍33歲,被任命為神舟飛船副總指揮、北京空間技術實驗中心建設總負責人。實驗中心是國家專項投資的重大工程,可以滿足飛船以及大型衛星總裝、試驗、測試的一體化需求,包含了十大重點實驗室,複雜程度和規模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他年輕的肩膀能扛起這副重擔嗎?至於説到飛船的研製,雖然他參與了資源衛星等型號分系統的研製和“863”載人航天的預先研究工作,但是他能擔當起飛船設計領軍人物的重任嗎?在一片“不可能”的懷疑聲中,袁家軍走馬上任。

  當時,神舟飛船返回艙是整個載人航天工程研製中的最短線之一。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三大部分組成。返回艙是航天員的座艙和飛船的指揮控制中心。憑著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袁家軍決定將這塊最難啃的硬骨頭拿下。

  1996年9月28日,中國航天史上第一個飛船返回艙誕生了。據專家介紹,正常的加工時間需要18個月,但是袁家軍他們硬是只用了10個月就將其攻下。返回艙計劃目標的實現,扭轉了飛船研製的被動局面,為第一艘飛船按計劃發射贏得了時間,也使整個飛船系統管理的思路清晰起來。袁家軍以自己的指揮才能和拼搏精神樹立起了“果敢少帥”的形象。 

  1997年11月,真空環境模擬器一次調試成功,之後,實驗中心也按計劃建成。看到一座具有國際水平、現代化的雄偉航天城在北京西郊唐家嶺拔地而起,神舟飛船的孵化器漂亮極了,袁家軍欣慰地笑了。

  “神舟”飛船精益求精

  “神舟”號飛船工程是一項偉大而壯麗的工程,也是一項開創性工程。袁家軍説,載人飛船與衛星等無人航天器的最大區別在於,載人飛船以時刻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為首要原則,不僅要保證航天員順利進入太空,而且要保證航天員安全地在太空工作,並安全地返回地面。如何確保飛船成功返回地面、如何確保宇航員的生命安全,是飛船研製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考核飛船各艙段之間是否能正常、安全地解鎖分離,僅飛船返回艙與推進艙連接面的火工鎖就進行了100次可靠性試驗。為了考核飛船關鍵電子設備的可靠性,飛船隊伍對近100件關鍵電子設備進行了綜合應力試驗,確保它們連續工作100小時無故障。為了確保回收著陸分系統各項儀器設備工作正常,飛船隊伍用1:1返回艙模型,先後多次到西北的戈壁灘上,從不同的高度,進行了總計70余架次的返回艙空投開傘試驗。此外,從1996年到1998年,飛船系統還專門研製出了4條初樣船,分別用於整船級的力學試驗、熱真空試驗、電性能試驗和逃逸救生試驗。 

  1999年11月20日,“神舟”號試驗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21日,飛船返回艙安全、準確地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著陸。至此,中國成為繼前蘇聯、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成功研製載人航天器的國家。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飛船發射成功。作為我國第一艘按載人飛行要求而採用全系統配置的正樣無人飛船,其在完善了第一艘“神舟”號飛船在艙內溫控、系統配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礎上,重點考核了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應急救生兩個分系統的功能,進一步檢驗了飛船系統與其他系統的協調性。同時,軌道艙進行了長達半年之久的留軌試驗。 

  2002年3月25日發射成功、4月1日安全返回的“神舟”三號飛船,進一步優化改進了許多分系統的性能,尤其是在確保航天員安全措施方面得到了較大完善。 

  2002年12月30日發射成功、2003年1月5日成功返回的“神舟”四號飛船,在充分繼承前三艘無人飛船成熟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飛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袁家軍告訴筆者,這次發射的“神舟”四號飛船是對載人技術考核最全面的一艘飛船,它與真正的載人飛行的技術狀態是一致的。設計人員改善了艙內載人環境,充分考慮了航天員座椅使用、出艙進艙、操作是否方便舒適等因素,為航天員創造出了一個美觀舒適的“太空臥室”。作為對載人技術考核最全面、與載人飛行技術狀態完全一致的“神舟”四號飛船的發射與返回成功,標誌著中國的載人航天技術正日趨成熟和穩定,中國人圓夢太空的日子已為期不遠! 

  乘載神舟號擺渡天河

  “我國的神舟載人飛船方案非常有遠見,這一點是最值得驕傲的。”袁家軍説,雖然中國研製神舟飛船比美蘇起步晚了一些,但起點高,一步到位。飛船軌道艙既能進行留軌對地觀測,又能作為未來空間交會對接的一個飛行器,是今後天地往返運輸的優良工具,堪稱真正能擺渡天河的神舟。他告訴筆者,中國的神舟飛船現在主要是從事科學探索,一旦突破成本和安全兩個關鍵性的問題,中國的老百姓完全可以像海外富翁一樣,像乘“空中公共汽車”一樣上天遊一遊。

  飛船總指揮是否也想有一天能乘著自己打造的飛船遨遊太空呢?袁家軍坦言:“有這樣的機會當然更好啦,我在高中和大學畢業時兩次參加飛行員體檢都以絕對優勢通過了。當時北航700多人報考,只有9人合格,我就是這九分之一。但因為已被錄取為空間研究院研究生,相當於邁進了航天的門檻,只能忍痛割愛。如果當時去當空軍飛行員,説不定挑選航天員時我還能選上呢。”話語中透著自信。當筆者笑談他的身高過於魁梧,怕進不了飛船時,袁家軍則機智作答:“那就把飛船造得大一點。”  

  我國的飛船從一開始即採用了多人多艙的設計方案。“神舟”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構成,可容納3名航天員;返回艙直徑25米,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間最大的飛船。而原蘇聯和美國的載人飛船都經歷了體積由小到大,乘員從單人到多人,結構由單艙到多艙的發展歷程。

  “‘神舟’的第二大優勢在於可以一船多用。”袁家軍介紹説,飛船的軌道艙兼具生活艙和留軌試驗艙的功能。返回艙返回後,同國外廢棄軌道艙的做法不同,“神舟”的軌道艙可留在軌道上數個月,作為一顆科技衛星繼續進行空間科學探測和技術實驗。

  袁家軍説,軌道艙的多適應性,為今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飛船和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的突破奠定了基礎。“神舟五號”飛船重量為7790公斤,擁有13個分系統。飛船採用了多項新技術,其中13項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袁家軍表示,“神舟”飛船的研製使我國的載人飛船技術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的水平。

  多才多藝的“航天少帥”

  “少帥”袁家軍,工作風格是舉重若輕。視運動如命的他,清晨的跑步和打太極拳從不間斷。晚上工作累了,他會去乒乓球室操練幾把。從他的房間裏,時常會傳來激越而曼妙的歌劇聲。

  能夠將自己的青春與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緊密相連,袁家軍深為自豪。身為一名年輕的領導,領軍“神舟”的袁家軍十分清醒,一個人僅僅自己優秀是不夠的,還要注重與人和諧的溝通與交流。他説,對一個現代人來説,這是一種生存能力的體現。執行“神舟”四號飛行任務期間,發射隊舉行聯歡,袁家軍的一曲京劇清唱榮登“最佳表演獎”,多才多藝的他在大學時代就是各項活動的尖子人物。

  文藝舞臺上的袁家軍是一個激越靈動的“音符”。他六七歲時差點被藝校選去唱樣板戲。雖然父母堅決反對,但袁家軍對於音樂的迷戀並未因此止步。曾經是校園歌手的他,登臺演唱流行歌曲確實“星”味十足,可曲高和寡的歌劇才是他的最愛。 

  一次,中央樂團的專家到北航作音樂講座,袁家軍像著魔一樣喜愛上了它,那份寧靜與和諧,那種激情與迸射,讓他沉醉不已。在他家中,除了“高燒”歌劇發燒器材外,放滿了各種音樂方面的書籍。去發射基地,他也會帶上一套音響。他最喜歡的音樂家當屬馬勒,因為馬勒的音樂在憂鬱中帶有激情,最適合現代人的情感。 

  科學家以博大的人性情懷擁抱自然之理,藝術家則以宇宙之理傾訴人性情懷,從科學家和藝術家身上我們不難找出他們的相似點來。面對高風險的航天事業,不僅需要艱苦奮鬥、孜孜不倦的精神,而且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精神風貌,袁家軍將兩者“調配”得很好。馬勒這位極富才情的年輕音樂家,指揮著管弦樂團演奏出了著名的《大地之歌》千人合聲;袁家軍也正指揮著數千名各種專業的科研人員,豪情萬丈地演奏著九天圓夢的“航天交響樂”。 

  “除了航空航天是最愛之外,業餘愛好是游泳、聽音樂和看書。喜歡各種內容的書,內容很廣,只要是好書,就喜歡讀。” 廣泛的興趣開拓了他的視野,活躍了他的思路,並間接地促進了他的事業。“鞍鋼憲法”、“現代項目管理”、“曼哈頓計劃”,袁家軍都能説出個“子丑寅卯”來。在袁家軍宿捨得床頭,《阿波羅登月之旅》、《組織機構中的項目管理——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時間、技術和人力》、《第五項修煉》等中英文管理類書籍高高地撂起,字裏行間用紅、黃熒光筆劃出了許多重點。為了提高管理水平,只要手頭能找到的書籍、能看到的外文文獻,他都如饑似渴地一讀為快。

  隨著“神舟”五號飛船的成功發射和如期返回地面,被譽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少帥軍團”領軍人物的“神舟”飛船總指揮袁家軍,成為社會各界矚目的焦點。袁家軍的父母原來都是通化一中的教師,而今都已退休並移居北京。他的愛人是自己的大學同學,也從事航天事業,和他是志同道合的同行,十分理解他。親人的理解與關愛早已浸透了袁家軍的靈魂,促他在事業的道路上馬不停蹄。文/伉伉

(編輯:邵金來源:大眾日報)

相關文章:

  • 七大系統總指揮系列訪談:袁家軍 (2003/10/29/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