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 文章題目:《蘆溝曉月》(王統照)
1、背景介紹
您好,這裡是《子午書簡》。今天我們節目為您選取了兩篇文章,王統照先生的《蘆溝曉月》和歷史記載的《燕京八景》。文章分別選自《中華百年經典散文》和《北京風俗志》。
要沒有“七七事變”,蘆溝橋不會如此知名。正因為著“七七事變”,蘆溝橋才承載了太多的深情。1937年7月,中華兒女奮戰日寇,不惜血灑蘆溝橋。如今,站在這橋上,我們見到了這些見證過歷史的石獅子。有句歇後語説:蘆溝橋的獅子——數不清,就是形容獅子的數量多。直到1961年,經考古工作人員的勘察,才數出了蘆溝橋上的石獅總數是485隻。他們神態各異,雕刻工藝高超,極盡傳神精巧之能事,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
“蘆溝曉月”,為“燕京八景”之一,顧名思義,是站在蘆溝橋上看破曉時分,還沒落下去的月亮。蘆溝橋,橫跨在永定河上,全長339公尺,下有11個橋洞,兩旁各立石欄雕柱142根,每柱頭雕有雄獅一頭,大獅身上又復雕有小獅,或抱或負,或仰或臥的,千奇百怪,唯妙唯肖。橋的兩端,各有大石獅以及石龜碑一座,記載修建蘆溝橋的年代與歷史,並得乾隆帝禦題“蘆溝曉月”四個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