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 文章題目:《覓得桃源好寄情》(劉心武)
1、背景介紹
您好,這裡是《子午書簡》。今天我們節目為您選取了兩篇文章,劉心武先生的《覓得桃源好寄情》和民俗《爨底下村》。文章分別選自《中華百年經典散文》和《爨底下村志》。
2004年初,北京門頭溝區齋堂鎮的爨底下村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消息傳來,讓祖祖輩輩土裏刨食的村民們找到了新的致富方向。很多文物專家説,爨底下村的建築風格能充分體現我國傳統的選址和規劃佈局經典理論,能集中反映本地區特色和風情,民族特色傳統建造技術。在建築特點上,村裏建房有嚴格的規劃,主次分明,裝飾華美。更重要的是,爨底下村還有完整的保護規劃及保護措施。就這樣,原本長在深山無人知的小小村落,頓時成了城裏人嚮往的桃源樂土。
爨底下村位於北京郊區門頭溝齋堂,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現保存著500間70余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國首次發現保留比較完整的山村古建築群。村落佈局合理,結構嚴謹,頗具特色,門樓等級嚴格,門墩雕刻精美,磚雕影壁獨具匠心,壁畫楹聯比比皆示。
“爨”原意有灶的意思,當年在建這個山村時,主人為其取名“爨底下”,意為躲避嚴寒,或許有避難之意,觀景寓意,讓人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