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三厘米》拍攝隨筆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6日 16:25)
剛拿到“防彈衣”節目的選題,我就好像節目中的新兵盧剛第一次拿到真手榴彈一樣,心裏有點沒底。
專題節目我作了不少,可是軍事題材的片子,我是頭一回碰。像其他編導一樣,我先是一頭扎到網上,呵呵,網絡是個好東西啊。“防彈衣”的背景資料被我查了個底掉,只要覺得有用就統統地塞進U盤裏。防彈衣的歷史、發明、應用、發展等等資料基本被我掌握了。可是這些看起來內容詳實的文字怎樣轉化為節目內容,而且還要符合欄目的風格要求——有抓人的故事!這就讓我這個對欄目形態還不熟悉的新手有點抓瞎了。
|
|
|
編導:于雲波 |
我決定:一顆紅心,兩手準備了,一邊找專家,一邊繼續求助於網絡。網上和防彈衣有關的新聞事件還真的不少!我心想:“這回還愁沒故事,只要拎出一個來,就夠上演一齣驚心動魄的低成本現代警匪大片了,再把科學的點往裏一插,不就OK了嗎。”於是,按照新聞線索廣州、四川、石家莊、深圳、上海---十幾個城市的公安局聯絡下來,我傻了!這些單位竟然沒一家認賬的,不是説事件情況與網上不符;就是説:“不清楚有這種事情”;要不就是説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根本就沒穿什麼防護裝備;另外;要想拍片,不拿出公安部的批文來,嘿嘿,休想!我暈!明明地方報紙和網上寫的一清二楚:“歹徒的子彈擊中了XXX的防彈衣,挽救了這個警察的生命!”可是這些單位就説不清楚、沒這回事什麼的。轉念一想:“也是啊,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到人家那去拍警匪槍戰,不是等於給人家當地變相暴光嗎!”看來警匪大片我是拍不成了。於是,主編柯老師成了我在找故事、想結構時候的主要騷擾對象,身邊的同事們自然也都未能倖免,大家一致認為:“只有從專家和採訪對象那下手了!”
鑽山打洞的我認識了北京某特種部隊的武營長,當我問他身邊有沒有關於防彈衣保護了士兵生命的故事時,武營長立刻説:“有啊!前幾個月我們這就有個訓練中手榴彈意外爆炸,我們因為穿著防彈衣,大家都沒受傷的事情。”“那我們能把這個事情再現拍攝嗎?”“能啊!應該沒問題。”武營長的回答讓我頓時心花怒放啊,隨後的另一個故事,更是給我的片子帶來了離奇的色彩。一位現在已經80多歲的抗美援朝時期的老記者,給我講了一個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打不死”的美國兵的故事。接下來,轉了半個北京城,我見到了中國防彈衣的發明人——周國泰院士和杜邦公司的亞洲總經理,他們的採訪徹底豐富了我的節目。
現在想想:“當年那個中彈後卻毫發不傷的美國兵,的確讓我們的志願軍戰士發蒙。”因為在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防彈衣,正是美軍在1950年的朝鮮戰場上。而當時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根本就不知道還會有能擋住子彈的衣服,簡直就是神話啊。
故事找到了,主編柯老師在開拍之前又對我再三叮囑:“要注意細節啊!細節!”隨後,抱著一大堆從北影廠租來的志願軍、美軍的道具軍服、三八大蓋、衝鋒槍、皮帶、鋼盔等等,我和攝像開進了郊區特種部隊軍營裏。一部講述現代、再現歷史的戰爭題材超低成本大片開拍了!新兵盧剛面對就要爆炸的手榴彈和抗美援朝戰場上那個“打不死”的美國兵,就這樣被我搬上了屏幕。拍攝現場,二、三十個全副武裝的特種部隊戰士,被我在野外支使的此起彼伏、上竄下跳了整整折騰了兩天,估計現在那些戰士們看見我,還是難免“咬牙切齒”。
拍攝結束,我對防彈衣也有了些題外的感受。軟體防彈衣是由一根根纖細的纖維製成的,正是這些細細的纖維卻擋住了尖銳的彈片,看來細微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在我編片子的時候,這種細微的變化更是不斷影響著我。每一次採訪中不經意的只言片語;每一次拍攝中從腦海瞬間劃過的閃光都是我要捕捉的細微所在,而往往是這些細微間的感觸會成為開啟節目之門的金鑰匙。其實生活和工作中同樣存在著許多細微的體會,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和思考,細微的力量就會呈現在我們眼前。
節目做完後,我也基本成了防彈衣的資料小專家。另外我發現自己對軍事題材的片子有點上癮了,大量的歷史題材影片、文字資料都讓我視野大開。在記錄蒐集資料的同時,戰爭所帶給人類的創傷與毀滅,也讓我感到深深的震撼。人類如果想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防護,惟一的辦法就是實現真正的和平,讓戰爭遠離我們的世界。(編導:于雲波)
責編:戴昕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