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戰場上的生存 > 正文

《非常載荷》簡介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6日 13:29)


  單兵攜行具是指單個戰士攜行裝備物資所採用的工具。一套好的攜行具能大大減少士兵的體力消耗,提高其作戰效能和徒步作戰能力。

  美軍研製和使用單兵野戰攜行裝備起步較早。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軍就有了制式攜行具,它由一條子彈袋、帆布揹包和小揹包組成。在此基礎上又逐漸發展為由兩個背囊組成的背具系統。此後,美軍對單兵攜行具作了多次改進,採用了肩腰吊帶式結構,肩、腰、背均受力,且受力可以互相傳遞,使攜行方式得到改善。目前,美軍正在研製兩種21世紀單兵攜行系統,以保證單兵有能力攜帶未來戰爭中使用的各類高科技裝備。

  我軍對單兵攜行具的研究起步較晚。長期以來,一直採用打揹包和“分件單挂”的辦法。紅軍時期我軍的攜行具很簡單,由於當時物資極端缺乏,戰士身上僅佩戴米袋、子彈袋和手榴彈袋。子彈袋又兼作腰帶束在腰間,背上背著一條薄薄的棉被。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正值“小米加步槍”的艱苦歲月,戰士身上只比紅軍時代多一個小搪瓷碗。

  解放戰爭時期,物質條件有了比較大的好轉,每個戰士都有一條帆布腰帶,增發了白毛巾、挂包和水壺,每人一條棉被。攜行方式仍然是用繩帶係挂在身上。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已使用衝鋒槍,戰士胸前增加了彈匣袋;軍需品的數量、重量都有較大幅度增長,但是攜行方式仍採用“單件分挂”的老辦法,裝備品之間互相碰撞、擠壓。

  抗美援朝之後,隨著國民經濟飛快地發展,我軍單兵裝備品已發展到30余種,而攜行方式仍然停留在“單件分挂”的水平上,此時攜行方式和攜行能力之間的矛盾已暴露無遺。這種繩捆索綁的攜行方式,嚴重影響了戰術動作和戰鬥能力的發揮。

  為適應現代戰爭和部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80年代以來我軍開始了單兵攜行具的研製及系列化發展工作。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終於成功研製出91式單兵攜行具。在攜帶同數量、同負荷物品情況下,可節省10%的體力,裝卸物品縮短2分鐘。告別了以往“打揹包”的歷史,顯著提高了我軍的作戰效能。

  2005年3月25日20:30播出

責編:戴昕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