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取食記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23日 19:25)
我現在在打制石器,就像很多很多年以前我們的那些祖先一樣。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們可以回到過去的話,我們就能夠看到他們的樣子,體驗一下他們的生活。其實,現代考古學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幫助我們實現了這個願望,我們要做的只是運用一下我們的想象力。
這就是我們想象當中我們的祖先,他也在打制石器。應該説他這個辦法是最早的打制石器的辦法,用兩塊石頭相互磕碰,然後把這些棱角砸掉,最後就製作出兩個石球。這種球狀的石器是用來幹什麼的呢?喂,我説,你這石球是幹嘛的?
你是説這個嗎?這個是打獵用的。
哎,我還真猜到了,其實,在我們人類的童年,每一個男人都是獵人。而大多數的石器也都跟打獵有關。
這裡是河北省的陽原縣,它溝壑縱橫,具有典型的黃土地貌。然而,在四五十萬年前,這裡卻曾經是一個面積達數萬平方公里的大湖,它被稱為泥河灣古湖。湖邊的森林和草地為大象、野馬等食草動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
在泥河灣古湖旁邊,還生活著一些原始人群。當那些溫和的草食類動物成批地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他們認為,美味到來了。這些饞肉吃的泥河灣人,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獵人。
1998年秋天,在泥河灣進行挖掘工作的考古人員,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天,他們挖到了泥河灣古湖的淺灘地帶,但是,當那些鬆軟的淤泥層被全部清理出去以後,一個不同尋常的景象出現在他們面前。眼前的古湖底部並不是一塊平坦的平地,而是呈現出奇異的坑坑洼洼。難道是雨水的衝擊形成了這些大小不一的淺坑?但雨水怎麼能穿透十幾厘米厚的淤泥層在湖底留下痕跡呢?(而且,就算雨水有這樣的穿透力,又怎麼能形成這麼大的坑?)他們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接下來的發掘,找到了解釋這個奇怪現象的線索。他們在離這片坑不遠的地方找到了一隻大象的遺骸,發現這只大象曾被肢解。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在這只大象的肋骨上,找到了清晰的刮削痕跡,而在這只大象遺骸的四週,還發現了許多人工打制的石器。
事情漸漸清楚了,幾十萬年前一幕呈現在人們眼前:地上那些神秘的大坑正是來自一隻大象,在那遙遠年代的某一天,一群大象到泥河灣古湖邊來喝水,他們顯然受到了攻擊,一個不幸的大象在慌亂中選錯了逃跑的方向,它陷在湖邊的泥地裏,不停地掙扎,但一切都是徒勞的,它越陷越深,而那些拿著棍棒和石頭的人一擁而上……這就是人類最早的圍獵。
在史前,人類並不總是用伏擊的方式進行圍獵,在更多的情況下,他們要不停地奔跑,才能接近獵物。有時候為了打到一隻鹿,要持續追趕兩三天。這種讓人和動物比賽跑步的打獵方法,成功率很低。於是,泥河灣人就發明了石流星——一種遠距離攻擊武器。
這就是石流星,在泥河灣盆地的一個遺址當中,人們發現了200多個這樣的石流星。不過現在,我有一個問題,在你們那個時代,古人出去打獵的時候,比如就是泥河灣的人吧,當他們出去打獵的時候,這石球怎麼用?是看準了一個獵物就打出去嗎?把它直接扔出去砸向獵物?是嗎?
主持人想想:那我想一想,我知道了,你們那個時候應該是在石流星上面拴上繩子,把它做成鏈球一樣,對嗎?
祖先:有這樣用的,不過,還有更好的方法。
在史前,石頭是人類最重要的工具。用一塊石頭去砍砸那些用棍棒不能觸及的獵物,是最容易想到的辦法,但增加一塊石頭,做成石流星,卻只有聰明人才能想出來。這樣的石流星不僅可以擊打獵物,而且,在擊中奔跑的獵物後,繩索還會把獵物飛奔的腿纏繞起來。
主持人:還真沒想到,你們那時候發明的武器會這麼厲害?
祖先:我們還有更厲害的。
主持人:什麼武器?
祖先:弓箭。
在山西省朔縣的峙峪村,考古學家發現了距今3萬年的峙峪人。峙峪人完成了一項偉大的發明,他們製造出了弓箭。
峙峪人用粗樹枝或竹子做弓,用細木棍做成箭桿,把用燧石或俗稱火山玻璃的黑耀石打成石頭片,然後磨成箭頭,這種箭頭也就是考古學家們所説的石鏃。
長寬比大於一的石頭片在考古學術語中叫石葉,史前人類常拿這種石片當刀來用,用它來剝皮割肉。但讓人想不到的是,這種用石頭做的刀,常常比我們現代人使用的金屬小刀更鋒利。
採訪黃慰文:為什麼史前的石刀比一般的金屬刀更鋒利。
他用的是非常好的原料,像燧石或者火山玻璃,它的硬度是七度,地球上的岩石、礦物,硬度可以分成十個等級,最硬是金剛石、鑽石了十度,那麼七度是個什麼概念呢?比小刀的硬度大,小刀一般就是五度,如果你經過處理,比如説燒紅了,放到水裏面,最多也就是6.5度,所以你想一想,打出來的石葉它的邊緣非常鋒利,加上它那麼好的硬度,拿它來割肉、樹皮,那肯定比我們的刀片要厲害。
有了用如此鋒利的石頭片磨制的箭頭,峙峪人成了他們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採訪黃慰文:
大量的野馬、野驢的骨頭,而且沒問題也是打獵的,他們統計,賈蘭坡先生他們研究的,二百多匹馬至少,顯然也是一個獵馬人。
主持人:有了弓箭,你們這些史前人能夠捕獲更多的獵物了。
祖先:那是肯定的,有了這麼好的武器之後,那時候我們已經能夠打到野馬、野驢、還有駱駝這種大的動物了,當然了,還有狼。
主持人:我知道了,捕獲了狼也就意味著我們人類離馴化狗就不遠了。
從狼到狗的馴化過程,可以説是人與動物之間的一段曲折的故事。一般認為,家狗的祖先可能是一種形體比較小的狼。史前的某一天,狩獵的人們捉到了一隻小狼,它只有幾週大,因為個頭太小了,部族裏的人決定把它養大一點以後再吃。幾個月以後,它長大了。今天我們知道,犬科動物在6--8周之內,行為和生理還沒有充分發育,很容易和人溝通。它們會撒嬌、會討好,它們和人好像非常熟悉,這種在其他動物身上難以想象的特性,改變了狼的命運。
採訪郭建崴:馴化的狗把人當作頭狼。
狼本身是一個社會性的一個動物,狼在整個動物界身體並不是很大,它比不上獅子、老虎,但是它的狩獵的本領很強,它能夠獵取很大型的野牛、野豬這些動物供它食用。它怎麼能做到這一點,它是靠的社會,就是群體捕獵行為,那麼在它的群體裏就有一種社會結構,也分成等級,有最高等的那個,那就是頭狼,那麼下面還分成第二級、第三級等等,一級對一級有一種管理服從的這麼一種關係,跟最原始的人類社會的那種社會結構也有異曲同工之處。那麼在古人在過去狩獵的生産的過程中,慢慢的接觸到狼,本來和狼之間是一種競爭關係,因為人有要狩獵,狼也要狩獵,但是慢慢地由於某種特殊的偶合的關係,使得這種它能夠把這些狼馴化過來,而這個狼之所以能夠接受這種馴化,是它把人當成了它那個狩獵群體,處於比較高的地位的成員這個角色。
小狼長大以後,人們對它的態度變得矛盾起來。有人要殺死它,有人卻想起它的種種好處:它幫著看過家、幫著打過獵、它是許多人快樂的源泉。於是,有人就説,為什麼不把它留下來,讓他做個夥伴呢?狼被留了下了,後來,他就變成了我們今天普遍飼養的家狗。
這是我們關於史前人類馴化狗的想象。也許事情的實際過程要比我們所想的複雜得多。我國確認無疑的家狗出土于8000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
採訪袁婧:
那麼在居住區和墓葬區分別都發現了當時有意識埋葬的狗,在墓葬區是發現了六隻狗,在居住區是發現了四隻狗,一共加起來是十隻狗。那麼這些狗埋的姿勢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就是像睡覺一樣,就是給它彎曲起來,擺的四肢都是不露出來的,都蜷曲起來,像被捆起來一樣,整個就是像一團東西一樣,那麼有的就是四肢是伸展出來的,那麼這種感覺,給人的感覺都不是活埋的,都是當時把它殺死以後,有意識的把它擺成這種姿勢,然後拿土蓋起來,活埋的話它就要掙扎了,就會亂了,我們從現在挖出的形狀我們就能進行辨別,那麼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麼這個狗的發現我們可以這麼説,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中國最早的家畜,中國最早的家養動物。
主持人:最近幾年,中國和瑞典科學家用遺傳學的方法研究了來自不同地區654隻狗,最後得出一個什麼結論呢,狗最早是在東亞馴化的,而且很可能就是在我們中國。
祖先:對、對,狗那時在我們生活中太常見了,我們很早就把狗馴化了,還有很多很多其他動物,你們現在經常能看到,你們現在不是説,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你們説的六畜,馬牛羊雞犬豬,六個,六個動物在我們那時候都被馴化了。我們開始飼養它們,房前屋後你都能看到它們。
今天的村莊,充滿了馴化動物的鳴叫。而這種鳴叫,已經在人類的農業史上流傳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
主持人:馴養動物應該説是讓史前人有了更多的肉吃。從進化的角度看,肉類當中所含的豐富的蛋白質,對我們人類的大腦的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你們家是不是養了不少豬,然後還經常打獵,有很多很多野味,經常吃肉吧。
祖先:肉這東西當然誰都喜歡吃,你們喜歡吃,我們同樣喜歡吃,但那個時候,我們養不了那麼多,所以肉特別珍貴,並不是你想吃就吃得到的。
主持人笑道:你看你這人幹嗎那麼小氣,我就是開個玩笑,我沒説非要到你們家去吃肉,別騙我。
祖先:我當然不怕這個,我們非常好客,不像你們現代人這麼小氣,你們願意去就去,但我們確實沒有那麼多肉,肉非常少。
主持人:你還真騙不了我,我還真有辦法看出來你到底是不是經常吃肉。
遠古時代的人沒有文字,但他們卻把食譜留在了他們的遺骨裏。人體骨骼內所含有的碳13就是那個食譜書寫者。我們吃的不同的食物,在人體內留下的碳13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常吃水稻,那我們體內碳13的比值就高,如果我們常吃小米,碳13的比值就低。通過檢測古人遺骸中碳13的比值,我們能夠了解他常以什麼植物為食。
採訪張雪蓮:長島測量
我們對山東長島人骨的分析,當時我們只做了碳十三分析發現它是,主要是以小米類為主食的,通過和考古學家的切磋證明了這一點,因為在他們的遺址中,他們等於説泥墻的墻皮裏面就有小米的殼來做的纏合料。
如果你想了解古人是不是經常吃肉,也有辦法。這就是檢測骨骼內的氮15。氮15是肉類蛋白在人體內留下的標記。吃肉越多,骨骼內的氮15比值就越高,所以,檢測氮15的比值,就能知道一個古人生前是不是經常吃肉。
據考古人類學家的抽樣檢測,儘管史前的人們狩獵並開始馴養動物,但肉類的數量還遠遠不夠,不能作為人們的主要食物。在中國北方,史前居民中約佔85.7%的人以粟類作物為食,只有14.3%的人肉食攝入量比較高。
主持人:看來你還真沒撒謊,你們那時候看來肉確實不是經常吃,到外面採野果也不是很有保障,而且部落裏的人口越來越多,那是不是就要餓肚子?
祖先:當然了,光靠打獵、養動物,養活不了自己,我們也得生存,我們也得繁衍後代,要不哪有你們現在呀?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就開始琢磨別的辦法,後來我們就開始種地了。
狗尾巴草隨處可見。史前的時候,在北方,人們對這種草很感興趣。這種草的籽粒,在史前人吃起來味道大概很鮮美,實際上,它的營養成分也很不錯。中國北方的史前人類開始有意識地種植它。慢慢地,這種狗尾巴草的澱粉含量越來越多,個頭越來越大,它就變成了粟,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小米。
(它含有10%——14%的蛋白質,高於大米、玉米和高粱,含有2%左右的脂肪,高出大米三倍,還含有多種維生素。)
採訪:史前是怎樣培育出粟的。
在我們國家黃河流域甚至整個北方地區,就盛産一種非常普遍的青狗尾草,青狗尾草適應性非常廣,在山坡地、旱薄地都可以生長,當時早期的人類,主要是採集野果和一些植物的種子,包括青狗尾草,青狗尾草因為適應性非常廣,到處都有,每個人都能採到,然後就是因為青狗尾草比較小,又比較容易落地,人不斷地採集中間他就對它有一種自然篩選的過程,那麼這個自然篩選的過程,漸漸地使青狗尾草的種子逐漸變大,落地性逐漸喪失,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栽培穀子。
而在南方,大約是在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從野生的水稻馴化出了人工栽培的水稻。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代農民開始下地幹活。這是真正的臉朝黃土背朝天。他們使用的農具非常簡陋。這是一種用來挖土的尖頭木棍。這種木棍後來演化成了一種叫耒的農具。
還有一種農具叫耜,它的頭是扁平的板狀,和現在我們用的鏟子很像,功能估計也差不太多。這種工具有時候也用骨頭或石頭來做,這是浙江北部的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耜,它和大量的稻葉、稻梗同時出土,顯然是當時河姆渡人種植水稻時使用的一種生産工具。
石鐮 秋天,正是收穫的季節。自從有了鐵器以後,人們就一直使用鐮刀收割。鐮刀的歷史同樣可以追溯到史前,那時的鐮刀是用石頭做的,上面還刻了鋸齒。有人做過試驗,用這種鐮刀,每分鐘可以收割一平米左右的稻子。
那個時候還有了灌溉系統,人們在湖南澧縣發現了距今有9000多年的水渠,這説明那時候的人就已經知道興修水利,澆灌土地了。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是中國境內發現的最重要的史前文化遺址,它分為四個文化層。在其中的第四文化層,人們發現了大量的稻穀,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考古史上是極為罕見的。這些稻穀堆積在一起,最厚的地方有一米多。剛出土的時候,谷殼都還是金黃色的,但因為氧化,瞬息之間就變成了黑褐色。這些水稻究竟是野生的還是人們種植的呢?專家們發現,河姆渡出土的水稻,谷粒長而且大,籽粒的重量也遠遠超過了野生稻。
七千年前,河姆渡人一定是經過辛勤的耕作,才打下這麼多糧食。有人推算過,按照當時的生産力水平,河姆渡人的水稻産量大約在每畝70公斤左右。稻米已經成了河姆渡人最穩定的食物來源。在河姆渡出土的一個陶釜裏,人們看見黑乎乎的鍋巴還沾在上面呢。
主持人:你看,有了米飯,有了水果和肉,還有打來的各種野味,是不是可以開飯了。
祖先:不、不、不,還缺一樣非常神秘、非常有魅力的東西。
主持人:什麼東西?
祖先:酒。
酒是多次失誤産生的美味,當然,它的前提是有了多餘的糧食。人們猜想,在史前,有這樣一個人,他的穀物因為貯存不善而發芽。他捨不得把這些穀物扔掉。這種穀物吃不完,成了剩飯。在空氣裏的酵母菌跑到剩飯裏,在合適的水分和溫度下,把剩飯變成了酒。這就是谷芽酒。這個造出谷芽酒的人在傳説中叫儀狄,是大禹時代,也就是大致在距今5000年左右時候的人。
剛才的那一切都是猜想,要想證明史前存在造酒活動的話,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找到釀酒的工具。考古學家在一些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當中發現了一種濾缸。這種濾缸是一種底側鑽有小孔的陶甕,酒釀成了,就拔去這個甕孔的塞子,酒就如涓涓細流,滴入容器,而這樣就把酒醪什麼的留在甕內。後來,人們還發現了專門的漏斗。
這樣,考古學家就得出結論,史前實際的釀酒行為比傳説當中的還早上2000年。
豐收的夜晚,人們載歌載舞,向神祭獻。在這樣的夜晚,常有最豐盛的食物和美酒,讓我們來看看祖先的食譜。
主持人:史前人的生活是很艱苦的,但在食物方面,他們並不像我們過去想象的那麼簡單,如果他們熱情地招待你,應該還是能夠準備出一桌還算是豐盛的飯菜,要是真能面對這樣一桌飯菜的話,我得提醒您,千萬別忘了嘗一嘗他們的酒,這是我們人類最早的釀造,是我們人類第一次用化學的方法為自己製造的瓊漿玉液。好,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感謝大家的收看,也感謝祖先的光臨。
責編:戴昕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