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四月主持人系列之——個性張越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6日 08:53)
在央視眾多俊男美女的主持人隊伍中,《半邊天》的主持人張越很是“扎眼”的一個,但扎眼的原因絕不會是因為“漂亮”。相反,她那胖乎乎的身材和幾乎寸齊的短髮倒是為她贏得了十分“另類”的評價。不過,當一個人的睿智、機敏、尖銳和幹練超越了形象本身時,“另類”倒或許可以換作另一個時下備受推崇的詞——“個性”,來詮釋。
另類主持人
從小到大,張越就沒嘗過“苗條”的滋味。小時候的張越,一度還因為自己的胖而自卑。在同齡小孩的嘲笑聲中,她選擇用灰色藍色把自己包裹起來,希望最好讓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見自己。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多年,轉折出現在快大學畢業的時候。自我封閉的陰影漸漸地從張越的心口消失,她用紅的綠的顏色宣泄著被自己禁錮了10多年的個性,她開始用大嗓門兒説話,話語間穿插著各式誇張的手勢。
“後來我竟幹上了最露臉的事,一種能讓全國人民都看得見的職業。”這讓張越回想起小時候的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如果自信得不到恢復,我不可能在電視上面對天下人侃侃而談。我能做到這一點,除了天性不允許我永遠生活在某種陰暗的心理之中外,還得感謝我始終沒有放棄學習,讀書能讓我不斷地從知識中汲取內心的力量。”
大學畢業,張越走出校門便踏上了講臺。課餘閒暇的時候,讀讀書練練筆,四處掙些稿費,張越的小日子過得倒也還算愜意,最起碼和自己的“作家夢”算是沾了些邊。但是,另一個“廚師夢”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呢?自稱“烹飪大師”的張越,實在是想享盡美食的快樂,能有一個二級廚師的水平便是夢想的極致。但之所以沒有去當廚子,是因為張越當初一個“特別幼稚的心理”:“我想我殺不了雞呀,因為害怕。我小的時候一看見家裏殺雞,‘啪’把脖子一剁,然後就把血滴在了一個碗裏,把我給嚇得,我覺得我幹不了這個。”這幕“慘烈”的景象一直讓張越無法釋懷,直到後來長大以後跟別人聊天,張越才知道,原來廚子是不管殺雞的。廚子的夢想就這樣撂下了,不過,也因為這個夢想,讓張越走到了屏幕前。
《半邊天》欄目有個小板塊叫做《夢想成真》,拍攝一些女性在一天內實現夢想的過程,找來找去,那些女子不是想當歌星就是想當模特。這時有人推薦説,有個叫張越的想當廚子,這下樂壞了導演,與張越一拍即合,南下蘇州松鶴樓,拜特級廚師學做淮揚菜,張越鬆弛靈氣的表演出盡了風頭,就這樣,樂呵呵的張越被劇組釘在了《半邊天》,這一釘就是10年。
張越剛當上主持人不久,欄目組就收到了一封信。“信是寫給臺長的,説中國的漂亮女人都死光了吧!你們幹嗎找這種人當主持人。你們什麼關係,他是不是你親戚啊?”在那個電視一元化的年代,有無數條無形的標尺衡量著主持人。在觀眾們的心目中,他們就是“專業出身、長相漂亮、聲音洪亮、吐字清晰”等等的代名詞。張越無疑是這支隊伍中的異類,但張越頂住壓力,用張揚的個性贏得觀眾,獲得了一個“另類主持人”的稱號。
另一種幸福
做名人是一件很有誘惑力的事情。張越就曾一度醉心於此。在電視上到處露臉,今天談做飯、明天説香水、後天侃就業、大後天聊女性主義……刻意的包裝消耗著她的心智與才能,終於有一天,她覺悟了。她發現了自己的無聊與無趣,發現了從眾的盲目與空虛,於是,她開始遠離喧嘩浮躁的種種場景,用批評的眼光反視自己,這一走,又是兩年。
兩年裏,張越沒有因為不做節目而心煩,因為這是她自己的選擇,她唯一有點鬱悶的只是“掙錢少了”。經濟變得拮據時,張越開始打起了收賬的主意。“哎,誰欠我錢啊!”這是張越想得最多的事。不過有人欠她錢,也確是事實。“因為以往啊,我給人家寫了文章,人家叫我去取稿費,我説我懶得取;人家説那我給你送過去,我説我懶得接,先擱你那兒吧。” 如今日子熬不過去了,張越就開始一一給“欠債人”打電話説,“給我錢”。每次張越出門都會收回一大摞信封,每個信封裏邊是1000塊錢的稿費。“收到一摞信封之後,我的生活就會好一點,然後就給同事打電話説,走,吃飯去。”
2000年,沉寂了近兩年之久的張越終於調整好狀態,重出江湖。這一次半邊天欄目專門為她,量身定做了一檔名為《張越訪談》的節目,雖然播出後深受好評,但張越內心仍感覺這不是她最終想要的,直到一次採訪中的意外發現,帶給了她很大的啟發。
“我從來沒有見過寫了那麼多字的公共廁所,墻上、門上,裏邊的每一個小門縫都寫滿了,別的公廁我也看見過寫字的、畫畫的,凈是一些淫穢畫,但是這次我覺得特別感動,比如説‘我今天沒有地方睡了,媽媽我該去哪兒’,然後説‘深圳我愛你,你給了我夢想’,‘深圳我恨你,你奪去了我的靈魂’,‘我想家,我想找工作’……就是這樣的。我看見那些字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就會想像寫下每一行字的那些人。這人是誰呀,他從哪兒來,他到深圳幹嗎來了,他到底遇到什麼事兒了,在什麼心情下,在這個廁所裏寫了這行字,然後他又去哪兒了,碰到什麼事兒了……你會很牽掛這些在大街上洶湧的人潮裏來回走動的,不知道名字的人。”
就從張越離開深圳火車站的那一刻開始,《張越訪談》這檔節目徹底改變了以往的風格,採訪對象從此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她的節目更加貼近了那些或許是生活在角落的一員,她們普通、不起眼,但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對人生的一次歷練。關注普通群眾之後,張越的節目一下子拉近了她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如果大家認出走在街上的張越可不會拿她當個名人,親切地打個招呼,隨便地搭上幾句話,就像是久違的老朋友。
“我特別感激這份職業,它給了我完全沒有預料過的人生。我想像的東西都沒有得到,但是我得到的東西都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如果工作能夠告訴你寬容、誠實、體諒、尊重,我覺得那是一種特別美好的氣息,我願意這樣的信息經常傳遞給我,一旦得到就會很幸福。”
責編:曉宇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