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阿丘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6日 08:48)
阿丘,何許人也?《社會記錄》裏那個搖頭晃腦,像在説書的主持人唄!這個小夥有點怪,除了講句話要伴著N個手勢外,還經常弄個道具秀一下,完全顛覆了央視主持人的“端正”模式。當然,這樣的與眾不同自然引起了廣大觀眾的爭議,大家的觀點主要分成了兩個極端。喜歡阿丘的人覺得很新鮮,如沐一股清風;不喜歡阿丘的人會對他産生一種莫名的“恨意”,換個臺眼不見為凈算是手下留情的了。阿丘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又是怎樣走上主持人這條路的呢?《幕後》欄目帶您一探究竟。
阿丘原名邱孟煌
我叫阿丘,原名邱孟煌,“阿丘”這名字是我們主任為我改的名字,説是為了方便傳播。我覺得挺好,很榮幸,一個符號,方便傳播,這個理念是很對的。當時改的時候,我欣然接受,沒問題。後來呢,漸漸地,製片人跟我説,這個節目成也是我,敗也是我,所以呢,我一定得極致,一定要讓我極具個性化,把我的優點給挖掘出來,所以我要忍得住,要不厭其煩。於是,我就堅持了下來。
因為自己之前一直很喜歡寫些東西,編些劇本,1992年,我從工廠調到了南寧市藝術劇院當了一名編劇。除了一邊完成團裏的活兒,我還一邊在廣西電視臺做兼職主持人。31歲的時候,我就被評為了國家一級編劇,頭上的光環很耀眼,我卻開始審視自己:職稱已經到頭了,要想做一個純粹的戲劇人,這條路太難走了,如果要寫一個像曹禺那樣的大戲,沒有一定的人生積累,沒有人生感悟真的做不到,當時我想放一放,想做電視,剛好湖南經視邀請我去北京做個電視人。我説行呀,無所謂,在哪兒幹都一樣,我也想嘗試一下真正的電視人的滋味,就跟我們單位打了聲招呼,每年保證完成多少工作量,就毫無顧慮地跑到北京來了。
節目做得很辛苦,到了2003年,節目幾經起伏,我也心灰意冷地打算還是回廣西繼續做一個戲劇人。就在這時,非典來了,我終於沒能回去,不過卻不純粹因為非典。那天我正想去定火車票,好早點離開北京,一個電話突然打來了。“中央電視臺要成立一個新聞頻道,有一檔午夜節目,看到你在廣西電視臺主持的節目,覺得你很合適來做主持人,你在哪兒?”“我做新聞節目的主持人,你們是開玩笑吧?”我有些發懵。新聞往往站在社會的第一線,離我的戲劇創作似乎有點距離。我把我的缺點詳細地列了一遍,我只做過綜藝類節目主持人,還有我的普通話,這一直是我很頭疼的問題。對方説,“只要你有心想學習,都好解決,我們都是從頭做起。”“那行,你們只要看得起我,那我就做吧。”試試也無妨,我想。“兩天以後你來做一個樣片吧。”什麼叫樣片,我不懂。“就是你錄一期節目試試看。”那邊解釋説。
西裝亮相第一次
噢,好!這就是我與欄目的第一次邂逅。兩天后,我穿上我最漂亮的一套西裝走進了演播室。當時我好傻,我以為不管怎麼樣,新聞節目必須得正經地做。在我前面面試的是一個上海臺的主持人,也是西裝革履,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人家説話那個標準,一聽就知道是科班出身,我一看就蒙了,僵在了那裏。我説你們起碼應該讓他錄完再讓我錄,別讓我看到嘛。你讓我看到他錄了,我哪還敢錄呀。“沒沒沒,你們倆完全不一樣,你不用參照他,他不一定是我們看重的,我們只是各種風格都想看一下。”導演試圖打消我的疑慮。
輪到我了,我在一張桌子前坐著,身子動也不敢動,可把我給憋屈壞了。做完那期節目,我出了一身的汗,我認為自己是沒戲了,他們還説,“哎,不錯。”“我也知道你們這是走過場,我也知道,你們這話可能跟每一個主持人都那麼説。我還是走吧,再不走我就可能訂不到火車票,離不開北京了。”“不不不,”製片人非常肯定地説,“你別走,我認為你有戲,我心目中我就鎖定您了,現在只要領導拍個板好嗎?”
兩天后,我接到他的電話,“哥們兒,過來開個會。”“開什麼會?”“入組了,就你了。”“啊,不——” 當時我的那個感覺真還不好形容,沒有欣喜若狂,反倒有點失落,根本就不知道前邊是深淵,還是別的什麼。開會第一天我背著個爛書包,穿著一雙軍用涼鞋、一條七分褲就到新聞評論部開會去了。哎喲,這主持人啊?!大夥兒當時好像有點不太相信,但是很快就融洽了。
習慣總會成自然
節目播出不久後,我就收到了很多反饋信息。壞的好的應該是四六開吧,還算欣慰。那些負面的話有些也很極端,甚至有的人很想從熒幕裏把我給揪出來,給一頓打死。我想把我恨到這個程度,應該是我的榮幸,起碼是因為我的個性太極致了。
其實我的心態挺好,領導挺愛護我的,有很多負面的意見都不告訴我,不過就算不説我也能從別的渠道知道。從小到大,我聽到太多“你個不高,你長的不好,你比較怪”,這些潛在的外表性的缺點,所以如果有人再挑剔我、損我沒有新意的話,別怪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好。我其實最怕的是有人説我不懂電視,根本不會主持,主持得那麼淺薄,那麼虛情假意。一旦碰到這樣的評語或者觀眾來信的時候,我就琢磨,我哪期節目不好了,我怎麼給別人這樣的印象呢。後來我發現,只要你真誠,就會得到觀眾的認可。果然,從那以後,罵聲少了一些,好評多了一些,很多以前挑剔我們節目的人都來信來電説,這個人以前我看不慣,最近看了幾期看慣了,習慣了覺得他還行。這樣的話我聽了特別舒服,這就叫“習慣成自然”嘛。
而針對我適不適合主持這檔欄目,應不應該當一個主持人這樣的討論已經逐漸熄火,但是由我引發了一場關於主持人的大討論: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應該是什麼標準,主持人的發展趨勢是什麼等等。其實我覺得這不用去討論,只要是對節目有利的,對傳播有價值的方法我們都可以嘗試,我只是一個中央臺比較大膽嘗試的一個棋子,我很有幸成為那個棋子,而且現在逐漸可以總結出,只要你敢於挑戰,敢於有創新的意識,對人、對社會的態度不會偏離的話,一定就會成功。
責編:曉宇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