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內容

2004年第23期——《婆婆》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17日 11:04


  一直以來,表現親情的家庭倫理劇特別受觀眾的喜愛,像曾經播出過《大哥》、《大姐》這樣的作品。今天向您介紹的《婆婆》,雖然故事有點相似,但是這一次卻有很多精彩之處。其中這位勤勞善良的退休職工趙大媽,在丈夫去世之後,獨立撫養三個孩子,上面還要贍養自己年邁的婆婆。可以説為了這一大家子人,犧牲掉了自己的很多幸福。這聽起來好像是個非常老套的故事,但是這一次的趙大媽,卻有很多與眾不同的特點。

  她的扮演者也是您特別熟悉的徐秀琳老師。徐老師您好,每次您來我們的節目的時候,都覺得跟見到自己的老媽媽一樣特別親切。自從這個《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演了一回大民媽之後,我發現幾乎所有媽媽的角色都找上您了,説實話,您看您也是演了40多年戲了,也是話劇演員出身,很多除了媽媽之外的作品,像《一地雞毛》、《良家婦女》當中有那麼多形象,您給了我們那麼多的表現。您演了這麼多的媽媽,能不能給我們講講,作為演這一類角色,最需要把握的和最重要的把握是什麼?


  徐秀琳(《婆婆》飾趙大媽):就是把握人物管理的分寸,而這個分寸就是靠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怎麼積累?有間接的,有直接的。比如這次我演的這個婆婆,我一看劇本,覺得這個劇本特別好,但是一看特別得像我自己的媽媽。她跟這個趙大媽挺相似的,三十一、二歲的時候就守寡了,就帶著我們三個孩子特別不容易。

  主持人:您看您演了這麼多母親的角色,除了這次趙大媽身上特別的與眾不同之外,您覺得演這麼多母親的共性,或者是集中把握的相通點在哪?

  徐秀琳:我一般演得都是比較樸實、善良的,中國傳統的,但是這個趙大媽集中了這麼多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

  主持人:您覺得生活當中真的會有這樣的人嗎?


  徐秀琳:會有,我媽媽身上好多事。比如説人家賣雞的來了,我媽媽買了一隻雞,完了還得請人家賣雞的上我們家吃頓飯才讓人家走,給了他錢。吃東西,很多人的媽媽可能都是這樣的,好吃的,她從來不往嘴裏擱,都説我不愛吃,不愛吃,其實愛吃。我媽媽就是這樣的,困難時期,我的親戚,我的叔叔、嬸嬸還有我們倆,我妹妹跟我都沒有浮腫,就她一個人浮腫,為什麼?她把所有的肉,所有的雞蛋都給這些人,給我們四個人吃,她自己從來不往嘴裏擱一點,所以就是她一個人浮腫,所以她就是省著一些東西給別人,她就説我不愛吃。

  主持人:媽媽怎麼能不愛吃呢?

  徐秀琳:就是愛吃,因為她後來病了住協和醫院以後,我買了葡萄的罐頭喂她,我説媽媽你吃,哎呀,真好吃。

  主持人:現在説起來還是很激動。其實您講的這個,好像我們在座的很多觀眾都在點頭,都從自己媽媽的身上看到過,為什麼説藝術源於生活,從您身上是特別好的印證。想到自己的媽媽,您再塑造趙大媽的時候,也是滿懷激情。您的母親過世多少年了?

  徐秀琳:7年。


  主持人:但是到今天再説起來,一幕一幕的往事還在眼前。説實話,你來我們節目這麼多次,每次咱們聊起來都緩緩的,慢慢的,但是今天我覺得您的情緒和以往都不一樣了,因為説到了這樣一個話題,想到自己的媽媽。其實我曾經聽人説這個人不管到多大年紀,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可以叫媽,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所以真的,我覺得我們看到徐老師用自己的熱情經歷,包括自己母親的生活感受,來塑造趙大媽。認識您這麼長時間,老覺得你很少特別激動,但是今天説到這個話題您真的忍不住。難怪您塑造了這麼多的媽媽,而且每個媽媽都有著獨特的地方,都不一樣,看來我覺得生活給您的東西,肯定是最豐富的。其實您剛才也講了劇中有一點,也是我們年輕人在看的時候特別不理解的,就是慶林家的管大媽,她的丈夫是因為救您的丈夫才致殘,導致了她後半輩子的幸福生活都沒了,於是趙大媽就理所應當地去照顧她。但是她也認為你應該照顧我,因為你欠我的。而且在劇中都是變本加厲地折磨趙大媽,你看劇中您扮演的趙大媽為什麼這麼委曲求全,而慶林家為什麼這麼刁難她?保守了30多年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徐秀琳:那這就得扮演方大叔的呂曉禾來説了。

  主持人:其實我覺得説到劇中的方大叔跟趙大媽兩個人,感情真的是非常好,而且包括其中的誤解,事隔十年之後,這種感情還沒有變。我覺得特別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看起來覺得這份感情特別真,特別純,特別執著。其實説到這位的扮演者,您已經説出了他的名字,他可能對於新生代的很多年輕人來説有點陌生,但是您知道現在已經很多不再年輕的這些人們,他們可是非常癡迷于《高山下的花環》當中的梁三喜,可以説當時他的那種真情的表演,也讓現在已經不再年輕的年輕人曾經癡迷過。我們掌聲把方大叔請上來。


  呂曉禾(《婆婆》飾方兆祥):大家好。

  主持人:我印象當中您不戴眼睛,今天怎麼都戴上了?是花鏡吧?

  呂曉禾:上邊是遠視,下邊是花鏡。

  記者:説實話,劇中兩位扮演的方大叔和趙大媽,一個是六十八,一個是六十五。二位真實年齡還是有點距離吧。

  呂曉禾:距離還是有,我就距離她很遠。

  徐秀琳:他比我小好多歲,我一聽是呂曉禾演,我跟我老伴説是呂曉禾呀,他比我小太多了,他才30歲吧,我老伴説,不,他也差不多50歲了吧。他年齡小,長得老。

  主持人:您老説實話。

  呂曉禾:有人説我18歲就這樣了。

  主持人:梁三喜那會兒就這樣,您也不嫌老。

  呂曉禾:差不多。

  主持人:説實話,其實做了這麼多電視劇,一個是兩位的年齡跟真實劇中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放掉了自己的另一方面,進入這樣的老年狀態,讓大家重視把視線放到一些特別值得關注的老年人的問題上,真的是挺感激你們的。剛才徐老師跟我們説了,劇中保守了30年的秘密,得方大叔來説,這個到底是什麼秘密?


  呂曉禾:她是德勝家的,就是她的愛人叫趙德勝,呂中扮演的那個叫慶林家的。慶林和德勝,還有我,我們三個是戰友。當時在朝鮮,德勝是我們的班長,我們三個人非常好。在一次戰役當中槍管打紅了,這時候在間歇的時候,慶林想到附近的水裏浸泡一下槍管。當時德勝説不能出去,你出去,一個是暴露目標,一個是容易引來敵人再次衝鋒轟炸。他沒聽就衝出去了。衝出去以後,敵人又開始轟炸了。轟炸以後,他當時就被飛來的一個炮彈打倒了。打倒以後,他活著,但是把他的下身打掉了,就是他不能生育了。當時慶林屬於剛剛結婚,然後我們一塊兒去的朝鮮。我們想如果這麼回去的話,跟新娘子説他是因為這樣違反了戰場上的距離。另外回來不是個英雄,是這麼一個人回來了,可能新娘不跟他了。我們幾個想了一下,就説慶林為了救德勝受的傷,是這樣的。一直隱瞞了這麼多年,慶林家的一直以為德勝家欠她的。我丈夫是為了救你的丈夫,那麼現在你就得還我,她就無休止地折磨她,用各種各樣的辦法。隨時打電話,我家電燈泡壞了,給我換燈泡,我家又什麼什麼壞了,給我換什麼。然後我回來以後又百般地,她對我也挺好,也想對我好。我還挺走桃花運的,兩個都對我挺好。

  主持人:所以演一回60多歲的人也值了。其實我看劇中對你這個方大叔,導演有這樣一個界定,説方大叔是一個實在,而又具浪漫氣質的人。您怎麼表現這個實在和浪漫氣質?

  呂曉禾:這個浪漫我也想了一下,本身我自己浪漫不起來。

  主持人:生活當中您是一個浪漫的人嗎?

  呂曉禾:生活也不太浪漫。

  主持人:怎麼浪漫?


  呂曉禾:導演的意思是説這種浪漫體現在她對他,老年人生活氛圍當中的那種東西,比如説她給他包餃子送來。然後他拿餃子吃,她就説洗手,就是很細節的。好像對待這麼大歲數的人,像管小孩那樣,就是當中存在一種童真的東西。到了最後,我覺得導演和編劇的想法也是非常好的,開始處理成浪漫的結尾,我跟她旅遊結婚,到海南島,到海邊,她在海裏跑,我在追。後來我們一想不對,這和人物不對,導演説這個老太太花錢,一分錢都分成一半花,一結婚兩個人花著錢到那麼老遠的地方旅遊。後來導演和編劇在一起想了一個非常好的結尾。這個結尾既包含著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憧憬。

  主持人:其實咱們中國人表達情感特別傳統,包括年輕人,特別是表現她雖然是21世紀的她還是老年人,包括他們的戀愛,他們的婚姻,我覺得還是特別含蓄的,特別是在語言的表達上,我不知道二位怎麼處理的。既覺得這個感情很甜蜜,但是絕對不能讓人看了覺得很肉麻,説老年人怎麼這麼説話。


  徐秀琳:內在含蓄,沒有用那種語言表達,也沒有形體表現,完全是關心,從生活上關心。當然也有感情上過不去的那一面,比如在託兒所他去慶林家了,他回來了以後她就問你幹什麼去了。他説我到慶林家了,我吃飯我就給忘了,你到她那兒吃飯就急了。愛也有自私的一面,她一下就爆發了。你去吧,你現在就回去,現在沒你事了,你走吧。她用這種語言,她不是説你既然愛她,你找她吧,她用另外一種表達。


  呂曉禾:還有一場戲是你去給她修修自來水管,壞了,她心裏不願意讓我去,但是説你去吧,你修修吧,你幹嗎總攆我,我不願意去,你不是挺願意去的嗎?這樣的戲,排的時候特別有意思,特別生活,就覺得老年人的心理,她不像現在年輕人説什麼就直接,你跟他好,你喜歡他,你跟他好吧。但是她那種態度,那種感覺都是,你去吧,你怎麼不去了,沒事,你去吧,實際上心裏非常有事。然後我就表態,我不去,我才不去,努力地表現出讓她放心的感覺。

  主持人:有時候男人説搞不懂女人,女人經常是説反話,嘴上説了,其實心裏並不願意。其實不管是20歲的女人,30歲的女人,一直到60歲、80歲的女人,有很多東西還是有一個慣性的。這次的題材讓我們特別關注和感動的就是又讓我們對一個話題引起了注意,是一個社會性的話題,一個電視劇引發的就是老年人的婚戀問題。其實説實話,劇中一開始趙大媽兒女反對的現象,我覺得二位可能也有這樣的感受,生活當中也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徐秀琳:我原來不太理解老年人,可能我媽媽就沒有這種改嫁的念頭,從30多歲守寡一直到去世。剛才我為什麼挺激動的?就覺得我媽媽太可憐了,太苦了。

  主持人:你是拍了這個戲之後才感覺到?


  徐秀琳:不是,我以前就感覺,我就覺得她是活了一輩子老奉獻了,都是為別人活了,連電視都沒有看到,所以我一想起來就覺得特別對不起她,沒有讓她享受一點人生的快樂。現在拍完這個戲以後,我就説如果我還是年輕的時候,我媽要是健在,我可能勸她再找一個,讓她享受一點人生的樂趣,享受一點快樂。

  主持人:其實説老來伴兒,老年人的心態也應該特別關注。我覺得再説下去咱們就變成《夕陽紅》了,因為這樣一個社會性的話題,大家確實都特別關注。通過咱們這麼一個電視劇,我覺得特別希望很多做兒女的注意對老年人好,不是吃穿照顧好,還是給他多少錢,更多的是關注心裏的需求、思想的變化。可能有時候對老年人的情感需要多多地理解,做兒女的真的不能自私了。所以特別感謝兩位不顧年齡差距,給我們帶來這樣一部電視劇。


  其實一段愛情,一段恩怨,並不能代表一位母親一生的故事。説到劇中趙大媽的故事,更多的是平淡的生活,兒女的親人,甚至還有婆媳之間的摩擦和理解,接下來我們走進的是趙大媽的家庭。我們把趙大媽家庭當中的兩位代表請到了我們的現場,那就是二兒子二強和二媳婦。説到這個二強,他的人是非常好非常樸實,可是確實有點窩囊,這個二媳婦嫌他窩囊,總是對他心懷不滿,把這個家確實鬧得雞飛狗跳的。其實説到趙大媽一家人,我覺得每一家都有自己難念的一本經,説實話,每個角色都特別得鮮活。説到二位這一對,一直以來,在電視上的好媽媽、好婆婆、好兒媳婦太多了,但是這個惡兒媳婦這麼久了還是頭一回遇見了,確實給大家的印象特別深。劇中演這個二強是個非常好的人,但家中有一個飛揚跋扈的媳婦,日子不好過吧。

  尹國華(《婆婆》飾趙二強):沒辦法,因為戲中自己沒能力,所以娶一個漂亮媳婦也不容易,但還得娶,所以在壓迫下沒有能力反抗。

  主持人:二強是不是太懦弱了?

  尹國華:我覺得二強是一個挺善良的人,他不是很懦弱,因為他本身的能力有限,從小在媽的精心照顧下長大的。所以娶一個媳婦,處理這個家庭確實比較失敗。

  主持人:對自己的妻子,因為遇到這麼一個性格的人,所以在劇中什麼都得容忍。

  尹國華:對,結果最後容忍得腿也沒了。

  主持人:當這個媳婦真的對自己媽媽態度不好的時候,還會這麼容忍下去嗎?


  尹國華:還是容忍下去,最後還站到她這邊來了,因為方大叔跟我媽一直是這種關係,開始找到他以後,最後住到我們家裏,雖然名不正言不順,沒有正規的名門正娶。但最後我的腿斷了以後,這方大叔因為我媳婦講的話不太禮貌,兩個人崩了,我就認為是方大叔把我媳婦給攆走了。我媳婦走了,沒人來照顧我了,所以我把方大叔又給攆走了。

  主持人:您説您這兒子白養了,真夠自私了。但這種角色,其實生活當中也是非常真實的。我想問一下萬麗偉,你在劇中演了這麼一個嫌自己老公窩囊,對婆婆態度又不好,結果把家裏鬧得雞犬不寧。我不知道你去怎麼理解這個角色,我相信生活當中您肯定不是這樣的?

  萬麗偉:不是這樣的。

  主持人:趕快給觀眾澄清一下。


  萬麗偉(《婆婆》飾二媳婦):二媳婦這個人表面上來看,她給人的直觀的感覺是她是非常自私自利的,是那種世俗無知或貪慕虛榮的。但實際上你走進她的內心世界的時候,你會覺得其實她挺可愛的,其實她是一個愛丈夫的,愛孩子的這麼一個女人。為什麼這麼説呢?她下崗了,生活那麼窘迫,她為了多得一點錢就去炒股,包括最後以大哥的名義去詐騙,這一系列的行為其實都是為了讓生活更高一點,因為他沒有能耐,都是為了這個家,都是為了這個孩子。而且從頭到尾,這個二媳婦沒有説出一次離婚,我覺得這個是她的可愛之處。

  主持人:任何人都得辯證地看。


  萬麗偉:對,她有她可愛的一面,她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是有很多原因累計到這兒的。因為她的無知,她犯了法,但是自己都不知道,覺得我沒什麼,這算什麼。最後因為趙大媽,在我進了監獄以後無數次地去看我,那種濃濃的深情,把二媳婦的良知給喚發出來了。

  主持人:跟婆婆到後來是一個什麼狀態?

  萬麗偉:後來當成自己的親媽一樣的,因為媽媽把你當成親女兒一樣看待,這種是親情換親情的。

  主持人:你認為真的只要遇到像趙大媽這樣的人,再惡的兒媳婦也能扭轉過來?

  萬麗偉:我覺得會的,真的是。

  主持人:演了這個戲之後,有沒有想過生活當中一個好兒媳婦的標準是什麼?

  萬麗偉:我個人認為這種婆媳關係是大家一直談論的,永遠理不清還很亂的感覺。我覺得婆和媳是相互維護這麼一層關係,不是單方面的。作為年輕人,在茫茫人海中找自己的一個知心愛人很不容易,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去感謝曾經養育過他的那個母親呢?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話説得特別好,這絕對是自己演戲之後的體會。

  萬麗偉:對,我是這樣想的。作為老人的話,我們應該有這個責任孝敬他們。

  主持人: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同情一個馬路邊要飯的老人,但是反過來對你愛人的媽媽卻忽略了。


  尹國華:每個人物開始或者很好,或者開始很惡,最後都轉化為相互理解,用真情打動了每個人的心,理解了,所以這個戲,我覺得感人之處也在這兒。我沒演過這個角色,本來我演的是商人,做生意的,我看完以後,覺得二強挺窩囊,腿也斷了,還把方大叔攆走了,挺有戲的。從外形來講,我不是長得挺帥的,應該演做生意的,打高爾夫,開跑車的,所以我看完劇本,我就説導演我一定演這個角色,導演給了我這個機會,所以我挺感謝他的。在我的履歷表裏可以填上一筆《婆婆》。

  主持人:我想兩位拍完這個戲,他們講得感觸這麼深,對待現在劇中談到的老年人的問題,包括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


  尹國華:我對父母特別好,我覺得一生當中離不開父母,而且就這麼幾年需要你照顧,或者他生命當中就這麼幾年,如果你錯過了,可能會後悔一輩子,真的,過去就沒了,媽只有一個,爸只有一個,可能在這70年當中只有兩三年生病了,就需要你照顧這麼一下。所以平時我們在外面拍戲,打個電話,給家裏寄點錢,買點衣服,我爸爸媽媽就很高興,根本不需要我在身邊。

  主持人:只要讓他們心裏覺得兒女心裏有我,惦記著我,這個是最重要的。

  萬麗偉:看完這個戲以後,可以在當中自律自檢自己,我們是什麼樣的,我們應該怎麼和婆媳相處。

  主持人:這個電視劇引發了我們很多思考,其實像你剛才講得特別對。

  尹國華:這個戲完了以後,還得找專家討論一下。

  主持人:引申到社會層面。


  萬麗偉:真是覺得母愛太偉大了,你想母親懷胎十月,到我們呱呱墜地那一天,包括到最後我們墜地之後不説,從我們學會第一句話,到我們學會走第一步,到我們所有的每一步的成長,父母為我們傾注太多的關愛了。我覺得我們作為兒女的,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也希望在場的所有的朋友們,真的有時間的話,能用心體會我們的父母,真的有一份孝心,這樣才不辜負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主持人:謝謝,特別感謝今天整個劇組來到我們現場的這些朋友。因為我們覺得我們一直在探討兒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今天可能我們會特別慶倖地感覺到到底如何去關愛父母,如何理解他們,可能有的時候並不是停留在表面,並不是停留在一些物質層面上,而是從心理上從精神上關愛他們,可能作為兒女的應該思考出最合適的,最恰當的方式來關愛你們身邊的父母,疼愛你們,愛你們一輩子的人。

  尹國華:如果用什麼方式,或者疼愛自己的父母,找這種答案,請看《婆婆》。

  主持人:好,謝謝兩位。《婆婆》這部電視劇的感覺非常得溫馨,它可以讓你非常得感動,但是絕對不會傷感,觀眾可以在一種非常愉快的心情當中來觀賞《婆婆》這部電視劇。那麼認識了這個大家庭當中的幾位成員之後,最後我們要請出本劇的導演李三林和編劇肖明,請他們講講發生在這部電視劇臺前幕後的故事,非常歡迎二位今天來到我們的節目,我想先問一下導演,這次拍的戲可以説是四代同堂,雖然講的是凡人小事,但這個家族是挺龐大的,你有沒有這樣的生活基礎?


  李三林(《婆婆》導演):這個我剛接本的時候挺興奮的,因為當時我看了以後,他的家庭結構跟我們家挺相似的,他們有三個兒子,我們家也有三個兒子,他有一個老婆婆,我有一個姥姥,所以説在最後給老婆婆設計戲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是從我姥姥那裏得來的。舉個例子,太奶奶有一次跟趙大媽兩個人包餃子時候開玩笑,她就有點不高興了,把餃子包了一半就扔到鍋裏了,説了一句話,這從哪兒來的,就是從我姥姥那兒來的。我有一次跟我姥姥開玩笑,我姥姥就生氣了。包餃子我姥姥愛裝餡兒裝特大,我説姥姥你裝餡兒太多了,一會兒就沒了。我姥姥是薊縣人,她説敞開使,意思就是隨便使,肯定沒問題。完了又開始包,包到一半的時候,我説姥姥你看吧,快沒了,我姥姥説敞開使,還是敞開使。等到包最後一個餃子的時候,餡兒全沒了,我説姥姥你看,我話還沒話完,我姥姥把餃子扔了鍋裏邊,敞開使,轉身就走了。

  主持人:太生活了,除了自己生活,還善於觀察別人生活。編劇,我不知道之前你是不是很熟悉導演的家庭,怎麼寫的這麼細節,這麼真實?


  肖明(《婆婆》編劇):我們有偶然相同的地方,他們家三個兒子,我丈夫家也是三個兒子,所以我覺得這種生活對我來説一點不陌生。為什麼呢?我媽媽也是婆婆,我的婆婆,我兒媳婦,所以説在這個家庭裏生活都是家長裏短的事。

  主持人:我估計要是到我們這一撥人都大起來,有家了,有孩子了,就不會有這種四代同堂了,沒有大家庭的感覺。劇中徐老師演的趙大媽,無論是面對自己的兒女,面對兒媳婦,都是一個媽媽的身份。為什麼咱們這個戲起名叫《婆婆》,而是沒有起名叫《媽媽》、或者《母親》,而是做了這樣一個定位?


  肖明:是這樣的,你要不説這個問題我從來都沒想過這個問題。我就想寫一個婆婆。為什麼呢?因為咱們知道清官難斷家務事,而家務事裏最大的矛盾就是婆媳矛盾。上汽車,你一聽,我婆婆特扣門兒,我婆婆不給我看孩子,我婆婆特偏向小姑子,她至於這樣嗎,對她那麼好,對我不好,她能講一大堆,走在大街上都能聽到。如果拋開婆媳關係來説,這個家庭裏其它的關係相對來説都很好處。比如説丈母娘和女婿好處。從我個人角度來説,我特別渴望寫一個婆婆,因為什麼呢?從我個人角度來説,我婆婆就是一個好婆婆,她沒有什麼文化,也不認字,但是她含辛茹苦地把一個一個孩子帶大了,受了很多的苦,她也很堅強,很勇敢,遇到困難不往後退,像趙大媽這樣,她給我很多的啟迪。我媽媽也是這樣,我媽媽作為一個婆婆來説也是,特別心疼兒媳婦,很多的事情,寧可自己受委屈,寧可被別人誤解,她也是把媳婦舉在前頭。

  主持人:這種理解都是相互的。

  肖明:對,是這樣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就想,為什麼特別渴望寫婆婆呢,是一種渴望,特別渴望寫婆婆,想一定要把一個特別可愛的婆婆送到觀眾面前,讓大家都愛她,都喜歡她。

  主持人:您的婆婆要是在電視機前聽到這番話會多高興,我有這麼好的一個媳婦。其實看得出來,你對婆婆是有絕對足夠的創作激情的,因為生活經歷積蓄得太久了。其實説到徐老師,剛才幾乎每個人都提到徐老師演的趙媽媽,我覺得太貼切了,太吻合這樣一個好故事的。您是不是因為徐老師演這麼多的母親,所以又找徐老師演婆婆?


  李三林:開始真不是,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最早,選演員嘛,會找找多很多形象來參考,那時候沒有想到徐老師,當時想到的是呂中老師,就是演慶林家的呂中老師,開始的時候她挺高興,願意接。當我把這個本子給呂中老師手裏,第三天跟我説不演這個戲的。我以為發生什麼事了,她説你別誤解,其實我看了這個本子,我想起一個人來,這個人就是徐秀琳老師,她平時的生活當中做人就像這個婆婆,而她演戲我也特別佩服,做人我也特別佩服。如果她出任這個角色的話,我想會比我更出色。如果你答應我這個建議的話,我可以在劇中,你讓我演任何一個角色都可以。那時候我不認識徐秀琳老師。

  主持人:演了這麼多媽媽你不認識啊?

  李三林:我們沒合作過。我當時一見到徐老師,我覺得也是合適。最後經過實驗證明,確實呂中老師説對了,徐秀琳老師確實出色的,出乎我的意料地得到全組和中央電視臺很多好評的一個勝任的角色。呂中老師演的慶林家的也太出色了,全國第一。

  主持人:修水的時候的笑,跟徐老師的對手戲,我覺得兩個截然不同的老太太的感覺全出來了。

  李真林:我覺得呂中老師的思想境界到了一定的水平了,他藝德有這麼高,我覺得以前在影視圈裏沒有體會到。

  主持人:其實不管是生活當中,還是演戲,包括電視劇傳遞給觀眾的一個信息,其實講的還是做人。我想我們編劇創作上也有這樣的考慮,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也做了很多,像以前的《大哥大姐》,包括目前很多電視臺熱播的《浪漫的事》,我們發現這種表現家庭親情的倫理劇觀眾特別喜歡,而且收視率特別高。這個作品最後呈現給觀眾的時候,導演在把握的時候有沒有考慮獨到的地方在哪兒?


  李三林:我們這個不完全是一個好故事,我敢説這麼一句話,所有看過這個電視劇的人,都能在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在做片子的時候,錄音師在錄音的時候,他説你看那個婆婆特別像我們家什麼什麼人,那個小助理説我看見老太太就想起我奶奶來了。其實我在這個片子當中,我也能找到我自己的位置,或者我的鄰居,我的朋友,我想這是這個片子獨到的地方。

  主持人:而且這裡面也探討了一個,剛才我們也講了,就是21世紀老人的黃昏戀。

  肖明:我覺得你剛才説的老年人浪漫的愛情,電視片都講年輕人愛情,咱老年人也得浪漫一把。

  主持人:生活中也有老年人是浪漫的。

  肖明:告訴他們老年人也是應該浪漫的。


  主持人:當年輕人經常交流自己的情感、愛情,但是別忘了,你們的父母,爺爺、奶奶輩兒的,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情感觀,也有特別浪漫的一面,而往往可能生活當中我們容易忽視他們這一點。我跟編劇聊天,我覺得她特別有激情,我希望兩位能夠繼續合作,能夠讓我們更多的做兒女的,我們的年輕人把視點多放在自己的父輩身上,真的多從思想層面,從深處去關注他們。所以也特別感謝我們整個劇組所有這樣的社會責任感,謝謝你們。

  在時下各類題材電視劇作品佔據熒屏的時候,家庭親情倫理劇仍然吸引了很多觀眾的視線,那今天我們向您介紹的電視局《婆婆》就是非常成功的一部,它通過對趙大媽的刻劃,謳歌了中國婦女純樸、善良、勤勞樂於奉獻的無私精神。但同時在趙大媽的身上,我們了新時代精神的烙印。在這部電視劇當中,特別是對老年人婚戀的非常浪漫的手法渲染,讓觀眾在感動之餘更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編輯:段俊麗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