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德國

德國中醫、針灸學術交流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4日 17:27

  德國的中醫、針灸學術交流很活躍,數十家協會、研究所經常組織地區性或國際性的學術會議。

  自1986年起,德國每年舉辦1次"國際中醫文獻學術會議",在歐美這種定期的中醫會議是罕見的。每年都有中德互訪、講學或學術交流會議。1991年10月在漢堡召開中德醫學協會與德中醫學協會第六屆聯合學術年會,命名為"中醫現狀"學術大會,中心議題是研討中國傳統醫學發展狀況,主要是關於中草藥、太極拳、中醫推拿、氣功的論文交流。聯邦醫生同業協會的負貴人也就是德中醫學協會的頭頭,他們能坐下來討論自然療法的問題實非易事,這充分顯示中醫發展潮流勢不可擋,他們贊同在醫學殿堂講授針灸、中醫處方,贊同中醫綜合療法納入醫療保險,説明其認識上的轉變。

  "中醫藥文物展覽"也是中醫藥學術交流的大事。1984年7月1日在西德因格爾斯特(Ingolst-adt)市醫史博物館開辦了這個展覽。該市市長出席了開幕式,中國醫史學家馬堪溫、慕尼黑大學醫學史研究所文樹德等百餘名專家出席,該市日報作了詳細報道,並附有照片。展品以文樹德教授私人收藏為主,展品目錄説明長達762項。

  1987年,文樹德又在海得堡的一座吉城堡中,開辦中醫"藥房博物館"展覽,內有10間陳列室、28個櫥窗,展出400年前制藥工廠、藥房設備,多種植物、動物、礦物中藥材標本,中文的中醫處方箋。其裝潢、器具、陳設都很象舊式中藥房,仔細觀察對比,可發現歐洲中世紀藥房與中藥房有著驚人的相似。

  柏林人類學博物館也成了展示中醫藥的窗口。1995年9月,文樹德在此舉辦"回春--中醫藥歷史實物與圖片展"。展廳入口墻上懸有香港舊式街道的大照片,可見街道兩側均是鱗次櫛比的中藥店,召牌、廣告等令人想起當年中藥店的興旺景象。中心展廳摹擬舊式中藥房,懸挂著長長的"回春堂"黑漆金字招牌。展期長達8個月,而且展品豐富,規模壯觀。《德國雜誌》評論,這個展覽會辦得及時,因為越來越多的病人把看中醫作為一種"溫和的選擇"只靠西醫的"化學大棒"、"切除修補"之術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展品係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中醫藥文物與圖片以及文樹德的個人收藏。有的實物在中國也難得見到,比如宋元時期的瓷脈枕3具,上有"回春"二字。在舊式中藥店內有黑漆藥櫥,拒臺前安放一把鍘藥刀,櫃臺上陳列著中藥衝缽、算盤、藥戥小秤,成排的藥櫥外面鎊刻著中藥名稱。櫃臺一側是坐堂醫生的桌椅、診具和文具,墻上懸挂著表彰"妙手回春"的匾額。藥櫥後面就是藥材加工炮製的處所,可見爐灶、鍋甑、鍘刀、籮、匾、薰箱等。中醫格言也隨處可見,展現出典型的前店後廠式的傳統中藥店。各種制藥工具、中成藥、中藥標本、藥瓶及其奇特包裝等展品來自中國清季十余省近百家藥店。數十尊藥王菩薩塑像,造型多祥,栩栩如生,取材于孫思邈坐虎針龍的傳説。德人偏愛孫思邈,似乎與其制藥大國的身份有關。令人驚異的還有彩色中藥圖冊《本草品匯精要》複製本原件,此書原本修于明代弘治年間(公元1505年),明清兩代有多種複製本傳世,此展品係柏林圖書館收藏的清代複製本,甚為珍貴,可惜我大陸無一種彩繪全本,文樹德親臨解説,並提供他撰寫的《回春--中醫藥歷史實物與圖片》一書。該書由慕尼黑普雷斯特爾出版社(Prestel)出版,圖文並茂,印刷精美,給人展現了中醫藥發展歷史和現狀的概貌。

  (資料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