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德國

德國中醫藥重要人物簡介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4日 17:25

  中醫藥在德國的發展傳播是無數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包括德國公眾、名人和華人、亞裔人士。本世紀前半葉,要推許寶德(Franz Hubotter),他從1907年接觸中醫,到1967年去世,均以翻譯中醫典籍、撰寫中醫藥著作、爭取中醫針灸的合法地位、研究和講授中醫藥學為主要職業,影響深遠。現代學者如哥廷根大學漢學家羅志豪(Erhard Rosner)教授,潛心研究中醫和中國文化藝術,1990年在第三屆亞洲傳統醫學國際會議上交流論文題為"文學筆記在中國醫學史中的價值",顯示其中國文學、醫史與中醫方面的寬厚底蘊。漢堡漢學家、醫學博士R.季寧教授重點研究金元醫學,這是中醫學繼承與發展的重要階段,慕尼黑的J.克瓦斯奇(Jurger Kovacs)在翻譯《銀海精微》的8年中,涉獵中醫眼科深廣,並繼續此項研究與學術交流。沃爾克馬(Babara Volkmer)則致力於中醫兒科的發展史和學術交流。華僑、華裔一直在中醫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佼佼者應推杜念春,懸壺域外,情係歧黃,上書獻計,赤心不變。其簡況在"赤心杜中醫研究所"仲介紹。中醫藥交流中的要人還要説到滿晰博、文樹德、雅曼佛、侯卜克。  

  滿晰博(Manfred Porkert)

  又譯作曼博克特、鮑凱特、M渡爾克特,他的中文名字是滿晰博,現任募尼墨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著名漢學家、博士、教授。他身材魁偉、謙和友善,操著流利的漢語使人倍感親切,在講學、訪問中口碑甚佳。   

  本世紀50年代他分別就讀于慕尼黑大學、巴黎大學,主攻東方語言。之後,通過了解道教,而決心攻讀漢語,後者又引發了他對中國文化和中醫的興趣,由於涉獵甚廣,古漢語很基深厚,又能用漢語進行交流,因而對中國科學文化的看法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他認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是人類共有財産的一部分,中國醫學以其包羅宏富、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為特色,卓越的療效而名世,任何民族都應深入研究和發掘。中西醫學的道路雖有不同,但殊途同歸,是攀登醫學頂峰的兩支勁旅,並無優劣可言。也是50年代,他在巴黎大學獲博士學位後,又回德國學習西醫,同時研讀南京中醫學院編著的《中醫學概論》。曾在慕尼黑召開的世界針灸大會上表示,現代醫學能解央的疾病問題還不多,它需要不斷補充和發展,研究中醫學有助於現代醫學的發展完善,是一種有益的補充。作為異國學子,他學習中醫的困難更多於國人。但靠著他執著的追求、堅韌的意志,達到了較高的境界。滿晰博數赴日本、港、臺、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大陸,拜訪百餘名中醫師。他藏書甚豐,廣集中文書籍近萬冊,另有西文之醫、哲、文、史著作2000余種。又因通曉德、英、法、拉丁、漢語等多種語言文字,知識鋪墊深廣,故能屢有新見,這真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40年前,滿晰博就提出,中醫臟象決非單純的古代中醫解剖學概念,它是包容了人體生理、病理和解剖內涵的一種模塑,以便於學習與使用,這形同原子模型,並非所有的原子都是以原子核為中心,電子分層環繞的樣子。不久他又提出"陰陽五行"不是一種學説,而是中國特有的科研標準,適用於多種學科,中醫引入了這一協定標準。這很象科學界通用的"米突制"(米制),起始於法國,公元1875年17個國家參加的巴黎會議確立為國際公制。認定1米等於通過巴黎的子午線的410-7(四千萬分之一),標準米尺用鉑銥合金製成,斷面為X形。在0C時標準米尺兩端刻度間距離為1米。同時也制定了質量(KG)、容量(L)等度量衡標準,後來擴展為國際單位制。用這種生動的類比來解釋、傳播中醫基礎理論,更適合於西方高知識層次的中醫愛好者。關於中西醫結合,他認為應首先研究二者的方法論,中藥研究也不能等同於西藥,即不能過分看重藥理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和制藥學特徵。地説,中醫學除了還有一點原始和偽科學的殘余外,大部分是精密科學,值得認真繼承和發揚,他贊同三個面向的提法,即中醫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中醫和西方科學結合的艱巨任務-如何用現代科學對中國醫學作出解釋”一文中,滿晰博主張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研究中醫學,但又不能完全撇開其合理的論辨體系,亦即保留與發揚中醫固有的特色理論。他多次往返歐亞美各國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宣傳豉動,推動中國醫學國際化。近年與中國中醫研究院多次接觸,發表了中醫名詞術語英譯規範化同題的看法和建議,並與中方簽訂了幾項協議書,即合作編纂中英文《中醫學規範辭典)、改編《傳統針灸學教程》、編寫《中醫學概論》等。

  他著述甚豐。70年代,結合個人研究成果撰寫的《中醫學理論基礎》、《中醫診斷學》等書、流行于歐美,20年來屢屢再版,譯成英、法等文字,是公認的範本;1978年出版的《中醫臨床藥理學》收入600余味中藥,1984年版《中醫方劑學》收入常用方劑400余首。滿晰傅大部分著作在600頁以上,參考書目甚廣,上溯《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下迄現代研究資料,史料翔實,評價尚屬公允,頗有實用價值和學術價值。比如中藥譯名,他就先從拉丁文中尋找對應詞彙,再轉譯為德、英、法等國文字,他認為不應多用拼音譯名,否則讓人費解,讀用困難。1985年,與他的學生合編《系統針灸》,全面系統,涉及經絡、腧穴、診斷、操作手法、臨床經驗報道。滿晰博中醫學論文達數百篇,因厚積薄發,每有真知灼見,故受到多層次讀者的歡迎。他于1978年創辦"中醫學會"、"研究中心",開展專題研究,開辦多層次學習班、報告會、學術交流會議,1980年創刊《中醫雜誌》。   

  文樹德(P.U.Unschuld)

  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所長、教授、漢學家、醫史學家,早年攻讀多種專業,獲得哲學、藥學,公共衛生學博士。精研東方醫學史、中醫學數十年;80年代以來,更數力於廣泛的中醫針灸研究和翻譯工作, 1984年10月在日本召開的第17屆國際內科學會議上,講演了“中國醫學在現代醫學中的作用”,強調要從文化背景的深層來理解、研討和應用中醫學,找回過去所失去的財富。

  文樹德于80年代中期任"國際亞洲傳統醫學研究會"主席、德-中醫學協會副主席,還是德國政府有關中醫問題的高級顧問。他多次來華,對中醫發展和中西醫結合充滿信心,認為現在是亙古末有的大好形勢,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解釋針灸的機理,也認識到西醫的不足。中西醫互補,毋庸置議。中醫使用"比類取象"的方法説明問題,或用軍事語言來解釋中醫治病的原理如邪正抗爭消長、用藥如用兵等顯得生動具體。中醫國際化的大障礙是語言文字,目前西方的中醫著作譯本相當混亂,往往詞不達意或引起畸義,有的離譜走形、曲解撰之處比比皆是,就象西方的中國餐館,燒不出正宗的中國菜來,因此必須有一批人獻身於此,集中精力搞好中醫翻譯工作。1986年8月,第一屆國際中醫文獻討論會在慕尼黑召開,國際亞洲傳統醫學研究會主席文樹德主持會議,重點議題交流中醫文獻的翻譯經驗,討論如何用多種現代語言(英、法、德等)解釋古代文獻。會後參觀了固格爾斯特市(Ingolstadt)的德國醫史館和該館的藥物園。關於"氣"的概念,最初譯為spirtus,spirtus(精神、靈魂、妖精、鼓動),抽象而多義,現譯為Energy(能量、能源)較為準確具體,可理解為中醫藥解決機體的能量危機或失調,在能源危機的西方這是常用詞彙,也可以説是現代的"取象比類"。   

  文樹德精通古漢語和中醫,掌握多種語言文字,著述宏富,影響深遠。早年撰寫《本草史》、《中醫倫理學》等著作,用德、英文出版。1986年出版《難經》中、德文對照本。1987年在美國出版《中國醫學思想史》,有英、德等文本,常作為大學講座教材。1989年出版徐大椿《醫學源流論》中、德文對照本,並著有《被忘卻的醫學傳統一關於徐大椿的研究》等。普及教學用書如《中醫經典原著導讀》、《學説中文》。還有《禦制本草品匯精要-中國16世紀的國家藥典》(1973年);《中國醫學-一部思想史)(1980年)、《醫學在中國》、《中國古代的醫學倫理學》、《本草經-中國兩千年前的藥物學文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中醫眼科經典著作《銀海精微》的翻譯,文樹德與J克瓦斯奇(Jurgen kovacs)博士花了8年時間完成,1995年出版。文樹德還在1992年北京第一屆國際中國醫學史學木會議上發言,題為氣"《銀海精微》與中醫眼科學",對中醫眼科學的發展和該書的價值進行了探討。《銀海精微》假托唐代孫思邈所撰,經考證可能是宋代以後的著作,書中辨析諸症較為明晰,方藥多切實用,素來視為經典。正在進行的翻譯工作是《黃帝內經素間》英譯本,借助計算機系統逐字逐句地搞統計性釋義研究,力求對等翻譯,拿出高質量譯本,己整理了大量資料和部分譯文,內行人盛讚其功夫不凡,令人嘆為觀止。文樹德以研究東方醫學史為本職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文物古董,以此多次舉辦中醫文物類展覽(已如前述),宣傳了中醫和中國文化,這也是中醫在德國乃至世界發展的重要工作。   

  其他重要人物   

  雅曼佛傅士于1978年完成醫科大學學業,之後到維也納接受6年綜合培訓,1984年到北京學習中醫,1986年獲北京中醫藥大學授予的副研究員頭銜。90年代,榮任德-中醫科協會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駐北京代辦處首席代表,經常來往于中德一些城市。為了商務,也為了中醫的醫、教、研工作,他在慕尼黑大學、漢諾威醫科大學、柏林自由大學和美國的哈佛大學都講授過中國醫學課程,內容包括中醫理論與臨床、中國的醫療體制和中西醫結合的現狀與前景,深受好評。

  科隆的聯邦醫生同業協會與中國醫學代表團合作成立了"德-中醫學協會",德方侯卜克(W.Hopker)任主席,他認為中醫學值得研究,宣稱將成立"中國傳統醫學工作組"開展各種中醫療法的深入研究,並希望中醫、針灸在德國能受到更為廣泛的重視。90年代以來,中、德醫學合作在加強,如北德的呂北克醫學院、漢堡的聖喬奇醫院分別與中國的浙江醫科大學、湖北十堰市立醫院交換學者、醫師,促進雙方的了解和溝通,其中也不乏熱心於中醫學術交流的人士。

  (資料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