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德國

德國針灸基礎研究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4日 17:23

  本世紀SO年代中期,奧地利、前蘇聯、捷克等國開展了針灸療效機理的研究。

  他們從神經生理學、解剖學角度的研完發現針灸刺激了神經引起了神經遞質和內分泌激素的釋放,可能係主要療效基礎。有人乾脆説針灸療法是神經療法的一種擴展形式,或歸屬於反射療法,這為法、德等國的一些同行所接受,依此理論産生了福爾電針、TENS等現代流派。有人解剖2000多個穴位點,發現大部分穴位有神經組織經過,背部腧穴大多處於頸、胸、腰交感神經鏈附近。環跳穴下有坐骨神經幹,可治下肢病損,扶突或天窗穴位於胸鎖乳突肌後緣,下有頸部皮神經,因而治療頸部疾病,這符合脊神經分佈區劃。背部平喘腧穴主要位於下頸段和胸1-4交感神經節處,符合解剖上交感神經分佈規律。但是神經學説顯然不能解釋大部分經絡現象,如足三里穴下有腓深神經分支,為何治內臟、頭腦之病?用經絡理論一説就明:"經脈者,臟腑之枝葉","經即大地之江河,絡猶原野之百川也"(明張介賓《類經》),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故可療胃痛、腹脹、消化不良、嘔吐、瀉痢、便秘等腹部諸病,因足三里為"合穴",有"合治內腑"之功效,俾可愈神經系統疾患、乳癰、水腫(責之於脾、肺、腎)、小兒疳疾,又為通用保健穴。德國還盛行針刺的生物電學説,通過儀器檢測到經絡、俞穴具有不同的電特性--機體的生物電分佈並不均衡,而場力集聚之處往往是經穴所在。

  以人體電位信息為理論基礎的福爾電針學派,30多年來應用電針技術在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經、婦科等領域成果不菲,佔有一定市場。其它尚有①痛覺閘門控制學説,1965年馬爾札克(Melzack)、瓦爾(Wall)提出。②生物化學學説,70年代發現針刺後尿中5-羥吲哚氨基酸顯著增高,血中去甲腎上腺索(NA)、γ-氨基丁酸(GABA)、5-羥色胺(5-HT)含量改變,內啡肽濃度升高。③電磁場學説、波導學説等。傳統的經絡學説未被德國的多數人理解和接受。其與神經、血管、淋巳管、肌肉與肌腱等解剖結溝伯關係尚需深入研究。

  (資料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