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德國

德國中醫藥機構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4日 17:19

  從50年代起,德國不斷出現針灸或中醫的學術組織,到80年代已有48個組織。他們往往融醫、教、研于一體,即開辦門診部、專業刊物以及各種學習班、講座,還常常召開多種層次的學術交流會、研討會,加強地區問或國際合作。較大規模的中醫院建立較晚,90年代出現迅速發展的勢頭。  

  (一)中醫醫療機構

  80年代在德國大中城布如柏林、漢堡、慕尼黑、波恩等處建立了不少中醫、針灸門診部(室),一般影響較小,1991年魁茨汀中醫院開診,激起了連鎖反應。值得介紹的是魁茨汀中醫醫院。魁茨汀Kortzting,慕尼黑東北200公里的小城,地處德捷邊境,有阿爾卑斯山的余脈,多瑙河、易北河的支流,地勢較高而多丘整,是巴伐利亞高原的一部分。魁茨汀小城依山傍水,環境恬靜優美,綠草如茵,是生活和療養的好地方。中醫院佔地6000平方米,主摟設有病房、門診,配備現代化檢驗設備和成套的中醫藥設施。院徽是中文"壽"字,中西醫兩種方法診斷,而治療則是清一色的中醫綜合措施。

  該院是全德第一家中醫醫院,也是全歐第一家,這是由北京中醫藥大學與德國巴伐利亞州衛生部門協商興建的。1986年與德國投資人、企業家安東施陶丁格爾簽約,1989年基本建成,1991年3月正式開診。該院工作人員近百人,北京的專家、教授20人左右,廖家楨任中方院長,現開放病床76張,疾病涉及內外婦兒,尤其是神經科、骨傷科病人較多,收治患者多是沉疴在身,屢治罔效者。病床利用率極高,等待住院的病人預約至一年半之後。據統計,第一年收治827例患者,總有效率為76.6%,其中顯效48.6%。到1995年,已收治頑瘟痼疾者6000余名,總有效率85%,顯效率30%以上,頗令同行欽佩,病家讚揚,一時傳為佳話,聲望日高。有位80多歲的女教授,因患腰椎間盤脫出症,腰腿痛楚而數治不效。久病纏身,痛苦不堪,更兼難以行走,輪椅代步,生活不能自理,當求治無門之時,欣聞魁茨汀中醫院而前往。經中醫中藥、針灸推拿冶療不足4周,就能甩掉輪椅健步出院了。一年之後又來住院,她説:"這次是為了鞏固療效",喜不自勝;再有54歲的迪特爾勒澤勒,于4年前因腰痛手術兩次,落得下坡癱瘓,疼痛又麻木,伴輪椅度日,夜間則痛苦難耐,為工作、事業,多有焦慮。然而天無絕人之路,他偶然從電臺的報道中得知魁茨汀中醫院,便立即聯絡就診,第一次治療是推拿按摩、針刺艾灸,當即下肢疼痛緩解,感覺恢復,經1個療程治療,生活自理,病痛大減。

  魁茨汀中醫院正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德意志沸騰了。醫療保險公司自不是等閒之輩,在開診半年後依據他們派出的專家跟蹤調查分祈結果,保險公司同意支付住院費和出院一年的中醫費用,到1992年己有8家保險機構同意付費,表明他們承認這是一家信得過的醫療單位。具體規定是①支付住院前檢查費,以便判定是否要住院。②報銷住院費,每日暫定270馬克左右。用於一切醫療服務項目和雙人間的住宿,若單人病房則所加費用135馬克自付。③兌付出院後一年的門診費,為鞏固療效,防止復發,政府還在註冊醫師方面給予優惠,中方醫生凡有正規醫科學歷(如中國的醫學院、中醫學院畢業證書)者均被德方承認為正式醫生(Arzt),可加入德國醫師工會,具有註冊醫生的處方權,甚至也可通過有關協會向銀行貸款。

  德國人喜食生冷肥膩,每天只一頓有熱菜的正餐,而中藥煎劑製作則要求陶制藥壺、文火慢煨,至於先煎、後下、火候、濃度,他們全無耐心。不按中醫的章法操作,療效當然稍遜。為此魁茨汀醫院設有專門的煎藥室,能夠推廣正宗的傳統中藥煎劑,每日8:00、14:00兩次服藥,此時若巡視病房,可見每人都端杯中藥在喝。病人的生活節律、日程安排均由中醫師統一管理,教病人集體習練氣功、開展食療減肥,宣講中國傳統文化和保健知識,使之生活充實而有益。比如煎藥知識、保健按摩、推拿治療小恙、保健灸等中醫知識講座都使德人耳目一新。面對異域民族文化,産生於華夏的傳統中醫自也不能一成不變,因時因地制宜、鑽研辨證論治新法也是中醫面向世界的新課題,該醫院不但承擔起醫療、教育任務,還有艱巨的科研任務。

  1995年9月中國中醫研究院與德方合作在克萊恩裏特斯弗建立"歐洲中醫康復中心"。薩爾州的克萊恩呈特斯弗位於德法邊境,它有天然的優質鹽泉、溫泉,是新興的旅遊和療養地。德方合約夥伴是由130多家合資的裏爾興恩鹽泉、溫泉浴場有限公司,它購下45萬平方米的土地,計劃投放4億馬克,興建大型療養基地,中醫康復中心是其一部分。該中心的一期工程將在2年內建成,內設門診部、病房、藥房、針推治療室、藥膳館等,屆時可開展中醫綜合療法治病和強身。

  上海中醫藥大學與德國一所療養公司合作,在法蘭克福設立了"歐洲針灸中心"。南京、廣州、成都、黑龍江等地的中醫院校和湖北十堰醫院也與德方接觸,商定合作開發中醫藥臨床和研究事宜。  

  (二)中醫藥研究機構

  1.德國中醫研究所(Deutsches Forschhung institut fur Chinesische Medizin e. V.)  

  1974年,施諾倫貝格爾(C. Schnorrenberger)在德國南部小城弗賴堡組建德國中醫研究所,這是德國第一家中醫研究機構。   

  2.德國中國傳統醫學研究院

  1984年由迪頎庫莫爾教授創辦,自任院長。其宗旨是運用學習班、研討會等多種形勢推廣正宗的中醫。庫莫爾在70年代接觸中醫專家,知道神奇的針灸和人參的妙用,隨後30多次來華,到過廣州、北京、南京、西安、上海、天津等地進行學習、觀摹、交流。1977年到廣州學習針灸麻醉,奠定了獻身中醫藥事業的基石。他是既作學問、又搞公關,如奔走于衛生部門,使主管副部長或和當於中國科委主任的官員承認中醫藥,進而給予發展的條件,並在大學裏設立傳統醫學課程,爭取中、西醫學平等發展。

  中國傳統醫字研究院雖然視模不大,但影響不小,開業時德國前外長根舍、議會女議長、衛生部長、中國駐德大使等要人均有賀詞,中國專家也應邀前往參加學術交流和專題講座,並約定每年舉行一次"國際學術交流會"。庫莫爾本人多次參加中醫學習和實踐,根底較深,並體會到,只有中國的中醫師和學者才能真正全面埋解和掌握中醫系統理論和綜合治療技法。  

  3.漢堡的赤心杜中醫研究所(Inatitut Zesain. Du fur traditionelle Chinesische Medizin Hamburg)

  該所成立於80年代中期,所長杜念春教授是華裔中醫師。他于50年代畢業于北京大學,主修中國文學,後來上山下鄉,摔摔打打,逐漸愛上中醫,刻苦自學,拜師訪友,勇於實踐,在閩南地區頗有名氣。80年代初離國赴德,蓽路藍縷,艱苦創業,終根基於北德,在漢堡成立"赤心杜中醫研究所",情係中醫,為中醫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出謀劃策。

  最先提出中醫應以商業姿態進入西方,屢屢上書,呼籲國內中醫藥專家主動西進,自創名牌,國外開店,或曰"攻城奪地,安營紮寨",也呼籲德國政府改善中醫待遇和就業環境。90年代以來,德方大多醫療保險公司同意報銷一定數額的針灸費和中藥費,杜氏認為目前是中醫發展的好時機,積極為中醫西漸牽線搭橋,通過中國使館遞交萬言書,題為"忽如一夜春風來,幹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的詩句很能表達他的心情和願望。他還設想與國內合作開辦"中醫開拓公司"一設立聯合診所、培訓班,推銷中醫器材,引進中成藥和生藥材,創辦中醫藥刊物。必要時,可請該研究所財務支持,CTR國際貿易公司出面,以法人資格進行簽約。

  (三)中醫藥學術組織

  1.德國針灸學會(Deutsche Gesellschaft fur Akupunktur)

  1951年由巴赫曼(G. Bachmann)、施密特(H. Schmidt)創辦,受到法國國際針灸學會的直接支持。成立時,會員僅15名。後改為德國針灸醫師學會,會刊為《德國針灸雜誌》(Deutsche Arztegesellschaft fur Akupunktur)簡稱DZA,1952-1969年間定期出版。俟1973年已有千余名會員,成為德國最大的針灸組織,不久出現內部分裂。1974年另立德國醫生針灸學會,由馮萊特任主席,會刊為《德國針灸雜誌》。到1985年前後擁有會員700人。原由巴赫曼創立的德國針灸醫師學會會刊更名為《針灸理論與實踐》(Akupunktur-Theoric und Praxis)。該組織還是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簡稱世界針聯,1987年成立於北京)的成員。

  2.國際福爾電針醫學學會(International Medizinische Gesellschaft fur Elektro Akupunkture nach Voll)

  1956年,福爾(Reinhold Voll)在斯圖加持(Stuttgart)創辦"電針學習班"或稱"電針工作協會"、"福爾電針工作實驗室",後改為國際福爾電針醫學會。到80年代中期,已有會員600余人,均為醫生(普通醫生、牙醫)和一些獸醫外科醫生。

  3.德國針灸-耳醫學學會(German Academy for Acupuncture Auriculo Medicine Inc)

  1974年巴爾(Frank Bahr)所創,出版物為《德國針灸一耳醫學雜誌》。

  4.中醫學會

  1978年滿晰博(Manfred Porkert)在慕尼黑創辦中醫學會,拉丁文命名,並與西醫師合作設立"研究中心"開辦多種學習班、報告會、專題研討會,1980年創刊《中醫雜誌》。滿晰博還發起成立"國際中醫學會"。

  5.中國自然療法學會

  1984年成立,會員持有不同的學術觀點、從事多種研究活動和實踐。成員均非從醫人員,已逾3000人,來源於多種職業,學術活動頻繁。因較少門戶之見,往往有些良好的建議和言行,對輿論有好的導向。

  (資料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