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在非洲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4日 14:30
概述
非洲全稱阿非利加(Africa),面積3020平方公里,僅次於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已達7億以上。非洲地處熱帶,氣候複雜,沙漠、草原與熱帶雨林氣候間見。
在多數非洲國家,醫療衛生事業較為落後。往往是傳統草藥醫師、巫醫與現代醫療手段並存,而以現代醫學為主導。城市醫院多靠聘用外籍醫師負責治療,而鄉間、林牧與礦區主要靠巫醫從事診治,當地傳統草藥醫也較普遍,但無系統醫學知識,實際醫療水平較低。許多國家實行公費醫療制度,但醫療衛生設施不全,缺醫少藥狀況較為嚴重。1960年以來,中國援非醫療隊活躍在許多國家,例如坦桑尼亞、讚比亞、莫桑比克、尼日爾、扎伊爾、馬裏、幾內亞比紹等國,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當地的醫療條件,也為他們培養了一批醫療衛生人員。不少非洲人了解中醫、中藥與針灸,或者屢受其益,沒齒難忘,為中醫藥在非洲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非洲還是正在崛起的中草藥國際市場。1992年非洲中藥市場銷售總額已達3.2億美元,增長率12%左右。預計二十一世紀中草藥將在非洲唱主角,中國正在加大投入,為把握將要到來的黃金時期作好準備。
中醫藥的管理
非洲國家對中醫藥的管理尚缺乏成套法規條例。那裏的多數國家推行公費醫療制度,患者就醫往往不要付款,包括掛號費、診療費、檢查與治療費、藥品費、住院費等項支出均由國家承擔,但因醫療衛生網點和必要的設備均明顯不足,醫療水平低下,使得缺醫少藥狀況難以扭轉。近年有些國家醫療費用激增,不堪重負,因而實行國家與個人共擔醫療費的制度,不再全部包辦,並准許私人開辦醫院、診所與藥店,但規定私立醫院診所為自費醫療單位,所有診療費用自理。
醫學教育
非洲各國的醫學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體系,中醫教育缺乏。目前仍主要靠國外培養醫生,比如去歐美留學,回國執業開診,或受聘于國立醫院。中醫師多由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培養。自60年代起,來華學習中醫者已逾千人,幾乎遍佈非洲的55個國家和地區。學制從3個月到5年,少數人還讀了研究生。在專業學習之前,還要學習漢語1~2年。到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的非洲留學生有數十人,分別來自埃及、馬裏、貝寧、摩洛哥、盧旺達、布隆迪、科摩羅、馬達加斯加、赤道幾內亞、索馬裏等10國。有些留學生又去第三國深造或就業。當地的民族醫生也缺乏管理、整頓和提高,因此非洲醫學界的學術研究工作甚為薄弱,地區性學術交流多以病例報道為主,較少嚴格的科研設計,在世界醫學上的地位不高,這與醫學教育水平密切相關。
在非洲,應用中醫、針灸治療常見病、疑難症的學術論文多出自中國援非醫療隊的醫生之手。那裏是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的高發區,現代醫學措施療效欠佳,中國醫療隊運用中醫學辨證論治理論進行分型,綜合應用中藥、針灸等措施開展臨床研究,使得70%以上的患者症狀改善、病情減輕,因而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中醫贏得了一些國家政府和人民的信賴,他們希望雙方合作的中醫藥事業延續下去,並不斷發展。1996年3月,坦桑尼亞衛生部首席醫官吉馬布等官員來華訪問,洽談並簽署了中坦兩國繼續合作使用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協議書,參觀了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有意拓寬中醫藥的合作領域,還會見了第六批赴坦醫學專家組,他們將在坦桑尼亞從事艾滋病治療工作。
非洲的藥物市場
非洲長期遭受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僅有埃及、埃塞俄比亞與利比裏亞3個獨立國家。各國經濟命脈長期為外國列強控制,工業結構不合理,總體水平低,多數國家甚至沒有制藥廠,所需藥物全靠進口,包括注射用水都需要外匯購買。以往,非洲的藥物市場多由法、英、德、比利時、美國、意大利等國家所壟斷,近年日本、印度藥業也逐漸打入非洲。非洲國家尼日利亞地理條件與工農業較為發達,有一些美國援建的醫藥工業,其産品內銷或輸入其他非洲國家。我國醫藥正以內在質量較好(包裝不佔優勢)、價格低廉為優勢進入非洲,在各國銷售額逐年增長,也在非洲合資辦廠。1970年在桑給巴爾建成凱歌制藥企業,90年代在馬裏、科特迪瓦等國興建合資或合作制藥廠或公司。目前,這些藥廠産銷情況良好,正在當地人民醫療保健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非洲國家對於中醫藥貿易。多無成文法規限制。摩洛哥等國家對原料藥免稅,這包括中藥飲片。有些藥商希望從中國直接進口中、西藥品,降低進貨成本,保障藥品質量。非洲一些城市的中藥小販或店舖氾濫,假冒偽劣産品屢見不鮮,是中藥貿易的新問題。
近10年來,我國的普通藥品、保健品在馬裏、坦桑尼亞、加納、尼日爾、讚比亞等國暢銷。這包括蘇州産六神丸,牛黃消炎九,金銀花露水,滬産神效紅花油,龍虎牌清涼油,華東地區的風油精,花粉製劑,還有減肥茶,十滴水,冰硼散,風濕鎮痛膏藥。有些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九,曹香正氣九,柴胡製劑類,市場需求量較大。炎熱的非洲更需要芳香除臭劑,防腐殺蟲劑,消炎鎮痛劑,空氣清新劑與保健清潔浴液,中國産電熱蚊香片,噴霧殺蟲劑,滅蟑螂藥頗受歡迎。
非洲醫藥市場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例如①非洲國家多實行政府管理的醫療制度,常用歐美藥品。②總體經濟形勢欠佳。③管理法規不健全。這為中藥貿易的具體運作帶來一定困難,尚需我國進一步掌握國情、民情與市場信息,制訂靈活而有效的産銷方案,才能在中藥國際貿易中佔有優勢。
(資料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