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5年5月,《中華民族》欄目《尋找鐵騎兵》攝製組奔赴內蒙古自治區進行拍攝。這部六集的系列節目介紹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內蒙古遼闊的大草原上活躍著的能徵善戰的騎兵部隊。這些騎兵部隊是在共産黨領導下的以蒙古族官兵為骨幹的隊伍。在20天的拍攝過程中,攝製組尋訪了除呼和浩特市外10余個旗(縣),採訪了40多位老戰士,駕車行程6000余公里。由於拍攝時間緊,攝製組的同志們每天都在夜以繼日的工作著。經常是天不亮就啟程趕路,在路上抓緊時間進行車內採訪。到達目的地後,通常兵分兩路進行實地拍攝,經常飯都顧不得吃。就是這樣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天要去幾個縣市,晚上休息時經常是午夜了。第二天,又是一樣的趕路。
5月的草原,雨水很豐富。這無疑對牧民們來講是件好事,但是卻給拍攝工作增加了難度。在拍攝烏力吉敖喜爾師長和關寶扎布政委的陵墓時,開闊的山頂上突降暴雨,攝像師李震和王向群迅速給攝像機套上防雨罩,在大雨中堅持拍攝。編導超克冒雨指揮拍攝。主持人焦建成老師不顧身上的類風濕病痛在雨中進行現場串詞。拍攝結束後,我們每一個人都濕透了,再讓小風一吹,當晚我就感冒了。
不僅如此,我們的車輛也經常給我們整出點小插曲。有一次,在我們去原好日格廟戰場的路上,走的是所謂的草原路,其實就是多年來車輛壓出的車轍。由於對道路情況不熟悉,我們的車在草原深處陷進了鬆軟的沙地。任憑我們一車人怎麼推,那輛17座的福特全順就是走不出來。那時已天色漸晚,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把車拉出來的話,不僅當天的拍攝任務肯定無法完成,而且直接影響到後面的拍攝計劃。就在我們束手無策的時候,一輛當地老鄉運貨的車經過這裡。當司機聽説我們是中央電視臺來採訪老騎兵部隊的事跡後,毫不猶豫的下車幫忙。依靠他車上的工具,在他那輛車的牽引下,我們的車終於被拖了出來。多虧了這位善良熱情的小夥子,我們順利地在天黑前完成了拍攝任務。
我們每天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長途奔波中度過的,然而,我們每天都被這美麗的草原景色感動著,更被這草原上發生過的故事感動著。我們在當地的聯絡人布仁大爺是騎兵四師烈士特古舍團長的兒子,他也是一位老邊防兵。他帶我們來到了中蒙邊境線旁的一戶牧人家裏。這家已經去世的男主人,曾經是他當兵時的領導,更早曾是他父親的一名老部下。那位把自己大半生都獻給了祖國邊防的老人,在退休後放棄了可以去呼和浩特生活的機會,毅然回到了邊境線上,和他老伴在哨所旁蓋起了一棟小屋。老人的女兒是他收養的一名上海孤兒。她告訴我們,在他父親臨終時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埋在這邊境線上,埋在哨所旁。這樣他就可以永遠的守望著這片美麗的草原,守望著他的家人,更守望著他畢生牽掛的邊境線。我們在老人墓前撒下一杯酒,以表達我們對這位老戰士的敬仰和緬懷。那一刻,我不禁淚流滿面。
我們幾乎每天都被這樣的事情感動著,一次次讓我們疲憊不堪的身體又振作起來。在回北京前的晚上,我們和陪同我們一路的布仁和阿拉木薩大爺開懷暢飲。這個系列節目講述的就是他們父輩的故事。經過這20天同甘共苦的工作,我們合作非常愉快,彼此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那晚,我喝醉了。
2005.6
責編:郭翠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