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地傳奇》系列節目(八)當代愚公—覃遵鳳(2005—第13期)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3日 16:50)
中華民族2005-13當代愚公—覃遵鳳
《邊地傳奇》系列節目(八)
播出時間:2005年4月11日
編導:韋燕燕
解説:湖北土家族自治縣資丘鎮的天池口村,居住著二百來戶土家族村民。這裡保存著土家族的圖騰文化、喪葬文化、服飾文化,一度成為人們研究土家族文化的“活化石”。初春時節,滿目青翠,一幅田園景象,但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天池口村的村民缺水竟達數百年之久。眼望著碧綠的清江水從村旁流過,老鄉們卻喝不上它。由於地質的原因,這裡的山就是人們通常説的空山,除了石頭、泥土,什麼也沒有。幾百來年,居住在這裡的土家族先民們四處尋找水源,一直都沒有什麼結果。就是在這座空山裏,倔強的覃遵鳳一家用一鍬一鎬,用了三年的時間,挖出了一條二百多米長的山洞,解決了天池口幾代人的吃水問題,這山洞,記錄了覃遵鳳一家用血淚和汗水為村民們尋找山泉的傳奇故事。
覃遵鳳(土家族):我家住在那個上面有水吃,我家有兩個水井,水蠻好,説天池口沒有水吃,我就找水,找到一個地方有水細胞,就找水,想在哪個地方買個地,做個房子在那裏,住在那裏再打水,打水再解決他們的水吃。
解説:覃遵鳳一家過去住在魚峽口村一座偏僻的高山上,那裏並不缺水,在房屋不遠處就有好幾口水井。奇怪的是,與他家相隔只有十多裏山路的天池口村,卻一口水井也找不到,30年前,20多歲的他就對這一奇特的現象産生了濃厚興趣。他曾經找到過當時的天池口村的大隊幹部,提出了“南水北調”的構想。但是大家都認為他是白日做夢。他的這個“白日夢”一做就是三十年。這期間,天池口人背水的艱辛一直留在覃遵鳳的腦海裏。
同期(村民):我們天池口原來説媳婦都不容易,怕來這裡背水,來了以後要學半天,我14歲嫁過來當媳婦,我一天打十三件襖子,背起來它在背上噗呀噗的,後頭才學會了才背得走。
背水在河裏還是是拿筐筐籮籮去背的,有用被子背的,有用背桶背的,後來買一些瓦桶來背,背水的名堂多的很。他現在做的這件事情,從前我們的老人就教育我們要把水節省著用,不是好玩的。黃柏山有一個女的下河背水,上了年紀背桶水往門口一放,一桶水潑了她就上吊自殺了,後來就有這麼一句諺語:養女不嫁黃柏山,背水帶中飯。
解説:聽老人們説,過去天池口村的人找媳婦都很困難.誰都不願意嫁到這裡來背水.天池口村距離清江有兩公里的山路,這裡的村民都靠到清江背水來維持生活。每戶人家專門有一到兩個人負責背水。背一桶水來回需要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普通的家庭一天需要三桶水,所以每人每天背水的時間通常是7個小時。 幾百年來,清清的江水,莽莽的大山,見證著土家族人民飲水的艱辛.多少心酸的往事在村民的心中揮之不去.
同期(村民):我今年67了,我12歲就開始背水,已經背了50幾年了。小時侯背水不用大桶背,就是用那個壇子背,用瓦壺背,小就是這樣背,後面就是用背桶背,有時候沒有水了,下面河邊的那個水井我們就去挖,用手刨,用瓢往外端,那個坑裏又有水了,又把它舀到桶裏來背,有一次下雨,我在水井邊上腳被扭了,把壺給摔破了,這個地方吃水相當困難,我已經背了50多年的水了,壞的用具已經壞了幾個了,
解説:覃遵鳳一家對水的感情就是在無數背水故事中建立起來的,多年來,人們想了很多辦法,想把清江水引上山來,但是,山勢崎嶇,人們居住分散,鋪設水管、架設竹筒的嘗試都一一宣告失敗。村民們吃水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覃遵鳳是一個倔強的人,他毅然決定,把家遷到天池口村四組,他要到那裏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為鄉親們尋找水源。覃遵鳳花了800元錢在山腳邊買了巴掌大一塊地基。這就花掉了老兩口多年的全部積蓄。由於家庭經濟拮據,加上又是從外村遷來的,沒錢蓋房子,覃遵鳳和老伴商量決定,自個兒將房子砌起來。覃遵鳳是個多面手,他是石匠,又是瓦匠,還會一點木工活。他滿山遍野找石頭,先用鑽子將石頭擺弄得方方正正,然後一塊塊背回來,斷斷續續用了四年時間砌起了一棟石頭房子。老伴田克珍始終是他堅強的後盾,嫁到覃家三十年來始終任勞任怨。
覃遵鳳:開始找水的時候我們提到這個事情,在家裏她就支持我,只要把天池口的水找出來,大夥有水喝,我什麼事情都可以放下來。我克服一切困難做事,牲口她就承擔起來喂,支持我打水。
解説:房子蓋好了以後,覃遵鳳的偉大的工程開始了。他要用一鍬一鎬向大山宣戰,他要用自己的力量把水找出來。因為這工程史無前例,因為這工程也許沒有結果,覃遵鳳沒敢張揚。覃遵鳳在山腳邊搭建了一個木棚子,砌了一個土灶,準備挖山找水,他和老伴還作了分工,他一心一意挖洞找水,老伴田克珍承擔家務,搞後勤。這裡就是覃遵鳳找水夢開始的地方。
覃遵鳳:我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做一個事非得把這個事看準就做事,不看準就不做事,做事就把這個事情做成功,不作半途而廢的事。
以前他們就都説天池口沒有水,只能打防空洞,打不出來水。他説我就不信這個,我還是找得出來水的。
他敢想敢做,因為他有獨膽,獨膽蠻大,一想就搞起來,不要任何夥計
解説:老伴用家裏僅剩的九十元錢到鎮裏買了一些鋤頭、鐵錘和鋼釬。就憑著這簡單的工具,覃遵鳳便開始向大自然挑戰了。這個傳奇的愚公移山般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這也是他搬到天池口居住的第四個春天了。許多村民對他們的行為都表示不理解。其實覃遵鳳心理早就有數。搬到這裡之前他就已經做過大量的調查。他始終確信他家房屋背後的這座山一定有水。他的努力是否會給天池口村的村民帶來一絲有水的希望,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時間伴隨著一鍬一鎬的開鑿過去了,半年之後,隧洞已進去50米左右,開鑿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可是連一滴水泡也沒有見到。覃遵鳳夫婦遲疑了。他們的命運和這個似乎永遠也挖不到盡頭的洞子緊緊連在一起。這座空山裏真的能挖出水來嗎?而這時,覃遵鳳挖洞找水的消息已經在遠近的村莊傳開了。許多村民都跑來探聽虛實。大多數人看了看,搖搖頭走了,他們心中充滿了敬佩,但説啥也不相信,一個老頭子能在這裡挖出水來,有些村民還開玩笑説他挖了一個“防空洞”,夏天還可以用來乘涼。
覃遵鳳年輕的時候做過礦工,憑藉他在煤礦裏多年的經驗,他鼓足勇氣自信地繼續挖掘。
多年來天池口人就在為吃到便利的水挖空心思想辦法。許多家庭想出了一些較為原始的法子,一個竹筒一個竹筒引水。先把竹子從有水源的地方,一個竹筒一個竹筒地往下接,一直接到家裏。可往往是水還沒有接到家裏竹筒就斷了,政府曾經想過辦法架鋼管建飲水池,卻總是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又一年過去了,覃遵鳳的山洞已經掘進了一百多米,依然還是乾燥的泥土和千年積澱而成的岩石。覃遵鳳感到一種從沒有過的失落感,看著為他養育了三個子女吃盡了苦頭,一天福也沒有享過的老伴田克珍,他忽然感到一種內疚,面對一個未知的前景,面對黑黢黢的山洞,該不該放棄,他一下子便沒有了主張。這時候他想到了在武漢工作的兒子覃橋,覃橋曾在武警部隊工作,是見過世面的人,他鼓足了勇氣給兒子去了一封信。
一個星期後,覃橋回信了,還寄來了一個指南針,這似乎是覃遵鳳制勝的法寶,覃遵鳳高興地拿著指南針又衝進了洞裏。指南針成了他找水的唯一現代工具。
覃遵鳳的兒子:我把指南針寄回去之後不久,我想了好多天,晚上睡不著就想,我父母已經年過半百,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現在就是我一個人外面,但是我很不放心他們在家,我害怕他們,在這個洞子裏面又沒有什麼別的科技,就是憑著他年紀大了,總結以前的土方法,土經驗去挖水,去打水,但是那個洞沒有取得完全保護的措施心裏始終不塌實。那個洞沒有取得完全的保護措施,心理始終不塌實。
解説:一個人在狹窄的洞中孤苦地前行,一百多米深的隧洞竟無任何防護措施,隨著隧洞的延伸,更大的危險也隨之而來,黑暗、塵土、缺氧始終包圍著覃遵鳳,而塌方更是時時刻刻都可能發生。正當覃橋為父母的安全擔心的時候,一次意外的塌方把父親埋在了洞裏。
覃遵鳳的妻子:我還在上邊,種田喂豬下來,我就到處找,到處找就沒看到,沒看到我心裏蠻著急,人到哪去了,我就朝洞裏頭喊。
解説:這時候,覃遵鳳頭頂的泥石下雨般地落了下來。他抱著頭,綣縮成一團,大量的泥石幾乎將他埋葬。他已經昏迷過去,聽不到了妻子的聲音。這時,一直等在洞口的田克珍隱隱約約聽到了從洞子裏傳來的叫聲和轟鳴聲。直覺告訴她,丈夫出事了。她什麼也來不及想,心裏只有一個念頭,趕緊進洞子救人,田克珍一邊哭喊著丈夫的名子,一邊朝洞子裏爬去。
覃遵鳳:當時轟的一聲就把我埋底下了,我當時也不知道我還能活著,我當時這個人就昏了,就昏了,但是慢慢醒過來了我就喊。
覃遵鳳的妻子:聽到一個聲音,我就喊,他答應了,他説塌方了,我出不來了。我説那你別著急呀,我沒有東西,我去把電筒拿來,你別動。我就去把電筒拿來,就呼哧呼哧地刨,他説你別著急,我自己也慢點刨,你在外頭刨,我在裏頭刨,還好刨出來了,身上好多傷。反正就是一個勁地跑出來,跑不出來就完了,當時就是想反正大夥都有水吃,跑不出來就全完了,是這樣想的。
解説:自從這一次塌方之後,田克珍更多了一層對覃遵鳳的牽掛。只要覃遵鳳一進洞裏,田克珍便寸步不離地守在洞口。洞裏洞外,只有一種聲音把兩顆相互牽掛的心連在一起。
覃遵鳳的妻子:每一次進去我都擔心,那一次他在裏面也是掉這麼大的石頭,一下掉在他頭上,當時就打破了,就流血,我趕忙出去拿藥來,他説不要緊,不要緊,我説哪不要緊,我好歹把你的藥拿來,按在頭上。
村民:一直就在那守著,一有什麼情況就趕快進去,出來呢就幫助除渣,幫助在外頭刨渣,再就是做飯我吃,我出來就是吃飯,吃完飯又進去了,她就是做農活。
解説:兒子覃橋聽説父親被埋的事情後,一直放心不下,他風塵僕僕地趕回家,這一次,他下定決心辭掉了工作。要和父親一起去找水。
覃遵鳳的兒子:當時我回來一進門,我就喊了一聲,我喊了一聲媽,我看到我媽當時在外面,我爸在裏面,在洞里弄了個拖籃,打穀子就做了個拖籃,就從裏面往外運,當時我媽就在外面接,他們都老了許多。當時我看那個全身都是泥巴,當時也不像我走出去時那個年紀的樣子了,就是感覺蒼老了許多,當時我心裏面特別的難受,眼淚真的自己流出來了,我媽當時也很激動,就趕快喊我,在洞口往裏面走一點路,叫我爸出來説,你兒子回來了,在那邊辭職了,要回來幫忙打水,當時作為我父母呢,當時一下子説我在那邊把那樣的工作就辭掉了回來,心裏也不是蠻容易接受,
覃遵鳳:他就怕我埋怨他,就先打個電話了情況,他就把工作辭了,辭了以後回來,回來又怕我們埋怨他,他又想解決天池口人民吃水,又怕我埋怨他,他就説説回來照顧我,就把那工作辭了,在那是千把塊錢一個月。
解説:兒子回家仿佛給覃遵鳳注入了興奮劑。他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當天晚上,他們一家三口開了個家庭會。他説,洞子已經挖進了一百米左右,現在已經到了最關健、最危險的時候,覃橋回來正是時機,下一步怎麼辦大家合計合計。就這樣,經過商量兒子在洞裏繼續挖掘,父親負責往洞外運泥土。母親負責家務活兒,一個土家族家庭為尋找山泉開始挑戰大山。在兒子的加盟下,他們能否找到山泉已經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這時候鄉親們也開始為他找水的精神感動。
同期聲:
村民1:他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區挖這個水,非常不簡單的,他挖的這個隧洞沒有任何保護的措施,沒有支架沒有支護,可以説他隨時隨地都有生命危險的,他是敢於第一個從天池口村,山腳下去挖洞找水的第一人。
村民2:都是從山崖打進去的,打進去後再把石頭拖出來,確實吃的苦不少。
解説:冬去春來,兒子回家幫著找水一晃又是兩年多了。可是連個水的影子都沒見著。覃橋工作的積蓄也花完了。全家人都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之中。這時候村民們已經都沉不住氣了。大家只能紛紛表示同情。但是覃遵鳳這個執著的老人依然在洞中繼續尋找。無論白天黑夜,無論颳風下雨,他一如既往。也許老天真是被他的這種精神所感動了。就在他為村民尋找水源三年後的一個夜晚,奇跡終於發生了。
覃遵鳳:見到水非常高興,手裏還拿著工具還在挖的時候,慌慌的工具就忘記拿,就用手去刨了,沒拿工具呢,就見到水了,當時心情就這麼激動。
覃遵鳳的妻子:晚上10點鐘,他就出來,他説今兒我高興,今兒我看到他的眼神蠻好,我説今兒可能見到水,我們把飯吃了,進去就有水了,他進去的這一會兒,我和覃橋在外面聽見了,就蠻高興的。
覃遵鳳的兒子:在年底快要過年的時候,我記得好像是要迎接小年吧,那個水開始出來得時候就是迎接小年的那個晚上出來水,當時心情不知道有多麼高興,我爸説,這個水我打出來了,叫我媽,趕快去拿個什麼東西來盛水,我先喝一口,我們當時就是非常高興,
解説:天池口村沸騰了。誰也不敢相信居住了一輩子的空山竟能打出水來附近的村民們紛紛跑來看熱鬧。
週期聲村民:
村民:當時好多老百姓還不相信,水出來那天,幾百人來看,出了好多水。
老奶奶:沒有人想到能打到水,打水的人和我的侄兒都來過,就是沒敢動工,政府還不是想法給我們弄那個水,一座山一個大石板,他就有辦法從那個石板裏挖出水來,一個喜事。
解説:就在出水的那一天,一位有文化的村民在覃遵鳳家的蓄水池裏寫下了“獨膽鐵漢覃遵鳳,曆盡艱辛引出龍”的對聯。
覃遵鳳:天池口的人都下來看,要放匾,我説不能放匾,我説是來找水的,不要這個名譽,任何人都不能放匾,就沒有人放匾。水出來以後都拿管子吃水,我説往你送到家,都是這樣的。
覃遵鳳的妻子:他做這個事吃的辛苦是蠻悲傷的,但是見到水出來那是蠻高興的。
解説:三年來,覃遵鳳一家為挖洞尋水共挖壞了鋤頭12把、簸箕35個、拖籃9隻,共鋪設拖土石用的枕木889根,衣服被刮破30多件,據粗略統計,挖出的土石約300方。從洞裏運出的土石堆積成了一座小山。
如今他把管子接到許多村民的家中。有許多老人都用上了覃遵鳳打出來的水。
解説:覃遵鳳夫婦在打完水之後又搬回了原來的地方居住。冬去春來,他們依然過著山裏人的日子。只有山下的洞子需要維修水管、塌方之類的,他們才下山。兒子覃橋在找到水之後,為了償還家裏這幾年找水欠下的債務,他來到了宜昌市的一家船舶公司,在這裡當上了一名保安。覃橋説:雖然工資沒有以前高了,但他無怨無悔。
就在覃遵鳳找到水源後的第三年,村子裏又涌現了一批的年輕人。他們也找到了水源。雖然覃遵鳳已經離開了天池口村,但是他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卻永遠在這裡流傳。
都説水是生命的載體,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生命就會枯竭,世界將荒涼沉寂。我們在歌頌水,讚美水的同時,更應該讚美那些曾經為尋找生命之源而付出血與淚的人們。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