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系列——新華白族村(2004—第42期)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6日 17:05)
中華民族2004-42新華白族村
首播日期:2004年11月8日
編導:劉劍魁
宣傳片解説:一門傳承久遠的手藝,一個韻味悠長的村莊,延續千年的節奏,伴隨這個民族——雕刻時光。
當陽光照亮大地的時候,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甦醒過來的方式,我們把這,叫做這片土地的味道。而這種味道中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勤勞。
新華村幾乎家家有井,戶戶有泉,可是,數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習慣,村裏的人家都願意到村子裏的龍潭挑水,作為一天的飲食用水。而家裏的井水或者泉水,則只用做生活洗漱。千百年來,這些勤勞的女子,就這麼日復一日地,把習慣變成了傳統。
早晨是屬於女人和孩子的,在這個村莊裏,只有他們最早從睡夢中醒來。因為一天中最早的陽光,只會溫暖最勤勞的身影。在女人和孩子們忙著準備早飯的時候,新華村的男人們,則會在一種獨特的敲打聲中,開始一天的工作。如果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心跳的話,那麼我相信,新華村的心跳,就是這種節奏。這種敲打聲,已經伴隨著新華村度過了無數的日出日落,並且,還將度過更多的時光。
新華村是一個以金銀銅器手工加工為主的村落,在這裡,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工藝加工的産業鏈。寸國棟家就是村子裏比較典型的人家。他們家主要的産品是藏刀。寸國棟做這個,已經做了許多年了。
(採訪)
新華村位於雲南西北的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境內,西靠逶迤的鳳凰山,東接平坦的鶴慶壩子,是個典型的白族村莊。村子裏的兩處龍潭,像兩顆眼睛一樣,賦予了新華村獨特的靈氣。據《鶴慶縣誌》記載,早在明朝中葉,新華村人就已經靠手工加工銅制門扣、手鐲等民間常用器具作為謀生手段。並且借助於雲南歷史上著名的鶴慶商幫,將這些産品運往廣西、四川、西藏等周邊省份,成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角色。如今新華村人在祖先傳下來的家庭作坊、手工製作、個體經營的基礎上,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生産經營的路子。基本形成了“一村一業、一戶一品”的格局。
就像當年的商幫一樣,如今的新華村人,以另一種方式維繫著祖先在茶馬古道上的重要地位。如今他們製作的産品,絕大部分都會銷售到藏族地區,成為藏族人民生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最近寸國棟家接了一個生意,要做好大約八千把藏刀,銷往西藏。據説,他每年都要往西藏發幾批這種規模的産品。
(同期:去買原材料)
(上字幕:寸家大兒子:寸金勝)
如今新華村的人家買原材料,會對産品的厚度、成色等方面提出明確的要求,其目的是更科學地控製成本和工時,這樣一種充滿商業氣息的生産習慣,也許跟鶴慶地區長期的商業活動歷史有著密切的關係吧。
在新華村,像這樣專門提供原材料的工廠,不止這一家,它們構成了金銀銅器製作的上遊産業,而他們的産品,除了白銅、紫銅、黃銅等需求量比較大的種類以外,金和銀這樣的貴金屬也是必不可少了。雖然這些貴金屬製成的産品由於價格的原因,銷量並不很大,但是對貴金屬加工所獲得的利潤會更大一些。所以,仍然有不少村民的作坊有這方面的需要。這裡的金銀等貴金屬多數是從浙江、江蘇一帶購買過來的,再通過淬火、軋製等工序,粗加工成一定的規格出售給前來進貨的村民,只不過,在這裡,客戶這個詞使用的頻率更高。
(同期聲:買完材料,回家)
寸國棟家做刀,其實主要是做刀鞘和刀把。刀身主要是從戶撒地區或者附近的母屯村購買的,寸國棟家按照市場的需要,製作各種各樣的刀鞘和刀把,並組裝成可以銷售的藏刀,銷往藏區。
在做刀鞘和刀把的過程中,選料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由於産品主要銷往西藏,所以藏銀就是製作刀鞘的最佳選擇。藏銀其實就是以白銅為主,輔以少量白銀的一種合金,所以,在製作的初始階段,是以白銅為主。
剪好的銅皮,要在早已做好的模具上,拓出大致的花紋,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捲筒的工序。捲筒要根據不同的規格,來選擇不一樣的鉛芯作為模子,這一道工序,通常交由剛剛開始學習的學徒完成。
在卷好的銅皮的接縫處,涂上以硼砂為主要原料的焊料,然後以高溫加熱,這道工序的重點是銅皮的接縫處沒有虛焊,然後再經過上箍等工序,就可以製作成原始的刀鞘了。刀把和刀鞘的生産工藝十分類似,只是部位不一樣而已。
初步拓好的花紋還只是個雛形,所以,還需要在刀鞘上進行更為精細的雕花。而在這之前,需要在刀鞘內灌上鉛。這樣,利用鉛質地柔軟的特點,就可以在刀鞘上進行各種方式的雕刻。灌鉛之前,要在刀鞘內放一些蠟,目的是使鉛液不會和刀鞘粘結起來,在溶化鉛塊的時候,會分離得更乾淨更徹底。
寸國棟的家庭作坊,現在主要是由兩個兒子帶著幾個徒弟在打理。和許多其它的民族傳統手工藝不一樣,寸國棟的兩個兒子都覺得跟著父親從事這一份祖傳的手藝,並不會沒有前途。畢竟,能夠富足地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而這也許就是的新華能夠長期靠手工藝保持興旺的原因吧。
寸金泰是寸家的小兒子,今年26歲,初中文化,他和哥哥都是從十六七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手藝,並且都去過拉薩、昌都、四川等地學藝。如今,他和哥哥已經成為了家裏的頂梁柱。
(採訪寸國泰)
寸國泰所説的洗,主要是指洗銀、也就是指鍍銀的過程。這也是由白銅變成藏銀的關鍵性的一個工序。的確,由平凡變得獨到,也許只需要一個點睛的妙筆,兩者之間相差的,也就是那麼一點兒而已。
洗銀的過程有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將刀鞘表面的白銅的氧化物洗掉,然後才能進行第二個步驟,就是鍍銀。
鍍銀很講究藥液的比例以及水溫的控制,手藝的高低,就在這些細小的地方顯現出來。在新華村,寸國棟老人是鍍銀鍍得比較好的一個,也許,這也是為什麼來他們家做學徒的人比較多的原因吧。
經過洗銀之後,刀鞘變得更加華麗,白銅的平凡經過智慧的點撥,而顯得別具一格,生活往往就是這樣,把人人都會做的事情做得更加出色,只需要更加用心一些就行。
不過,接下來的工序,卻出人意料,明明燦爛的刀鞘,卻要涂上蠟,在火裏烘烤,直到熏黑為止,這一道工序叫做倣舊,據寸國棟説,這是因為藏民喜歡這種風格的商品,所以才會有這麼一道工序。也許,正是這種刻意的暗淡,才更能顯出高原陽光的明亮吧。
如今寸國棟家已經是新華村裏,做刀的生意規模最大的一家了。而像他們家這樣的作坊,在村子裏也還有不少。但無論現在的規模如何,他們都經過了一段挑著工具雲遊四方的時光。
(採訪:第一次出去是在哪)
在改革開放之前,像寸國棟這樣年紀的新華村的男人,大多數都會在農閒的時候,背著風箱,挑著簡單的工具和行李,走街串巷,用腳步和手工,書寫著和祖輩一樣的故事。他們雲遊各地,走到哪就把吆喝聲和敲打聲帶到哪,也帶著收穫的喜悅回到了家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新華村裏不同民族風格的工藝品種就豐富了起來。
時光流轉,物換星移,依然不變的只有這逶迤的壩子,只有這不絕的敲打聲。
經過一道一道完整的工序,就可以把刀鞘和刀把組裝成刀了。在我們看來,一把刀的刀身是漢族或者阿昌族做的,刀鞘和刀把是白族做的,而購買的人,卻是藏族,看起來有些煩雜,但在寸國棟眼裏,卻簡單得多,大家都只是因為生活而選擇了方式,而不是為了方式去改變生活。
新華村所在的鶴慶縣,由於經濟發展較早,人口比較稠密。長期以來一直是人多地少,因而僅僅靠農業生産,所獲得的收入並不足以支撐這個地區的繁華。加上從明朝時期開始,就有來自四川的匠人在這裡傳授冶煉的技藝,所以,在新華村做手工藝謀生的傳統,便一直流傳了下來,並且成為了絕大多數新華村人的第一選擇。
寸國棟家的作坊裏,出産的不只是刀鞘,其實老人更得意的,還是做銀碗。這種銀碗也是賣到藏區的,只不過,因為銀的價格較高,銷量並不很大,但老人自己説,這種銀碗,才能更明顯地看出他的手藝。
其實,新華村的每一戶人家幾乎都是從學徒做起的,這也許是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先從粗淺的活計做起,然後才能慢慢開始做一些複雜和難度高的産品。直到現在,也還有不少的新華村人在四川、西藏等地,跟著村裏的長輩做學徒,這種傳統也許就是新華村的名氣越來越大的原因吧。
採訪
不過如今在新華村裏,除了叮叮噹當不停敲打的村民以外,最常見的,要數修房子了。
(採訪:蓋新房)
在新華村,像寸國棟家這樣的作坊十分普遍。而就在這經久不息的敲打聲裏,歷史不知不覺已經流過了數百年,尤其是這些年,由於生意越來越紅火,村民的生活普遍都好了起來,比如寸國棟家的作坊,每年都能收入二十多萬。不斷翻新的住宅,使得這個古老的村莊,很難看出數百年光陰的痕跡。
新華村民族手工藝品的生産方式基本上是一家一個小作坊,一家一個品種,互不重復,製作工匠以家庭成員和親戚朋友為主,不論男女老少。在製作過程中只用簡單的木墩、小手錘、小鑿子等工具,憑著打制工匠熟練的技巧、精湛的工藝敲打出一件件民族用品,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工藝品的質地或金、或銀、或銅,依市場而定,而價格則根據用料和大小,從三四元至上千元不等。
新華村的孩子們,從小就習慣了這種叮噹聲,這種聲音,也許將成為他生命中最熟悉,最習慣,最舒適的搖籃曲吧。
生活,就這樣,一點一點地,被化成了白開水,雖然平淡,但回味無窮。而作品,卻像醇酒,一點一點地,精雕細琢,留傳後世。
八千把藏刀終於完成,可以打電話預約貨車來送貨了。這一回發貨的日子,正好趕上了中秋節,在送完貨之後,寸國棟家的大兒媳也可以松一口氣了,她邀請了村子裏許多和她同樣年齡段的婦女聚會,在新華村,他們同屬於一個幫輩,姐妹們會不定期的相約到某一個人的家裏跳舞,這也是新華村的一個習慣。
也許只有這個晚上,這些平時忙於照顧家庭的婦女們,才能夠歡樂著自己的歡樂,幸福著大家的幸福。也許,只有在這個晚上,新華村,才聽不到叮叮噹當的敲打聲;也許,只有在這個晚上,新華村才像一個普通的村莊一樣,那麼平靜,那麼詳和。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