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花季絮語

我們是新新女生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27日 13:56

  “你就是我們要找的新新女生!”聽了我的自我介紹,公司客戶總監驚喜地宣佈。

  暑假,我到北京福萊靈克公關諮詢公司聯絡打工,正趕上他們與世界知名的寶潔公司合作,推廣專為青春少女設計的“護舒寶Young”。此間,他們還將發起一場在全國範圍尋找Y-Girl的活動,計劃在3個月內尋找到30個年齡在12至20歲、個性突出的新新女生,並將她們的故事出版一本名為《我是女生》的書。

  雖説我的年齡已處於新新女生這“酷的一代”的邊緣,但當選為“新新女生”我覺得受之無愧。

  在別人眼裏,我從小就是個好孩子,全國好兒童、區十佳少先隊員、北京市三好學生……在一片讚揚聲中,我長大了。

  但我無時無刻不感覺到內心有一種強烈的慾望:撕下好孩子的面具,做個無憂無慮的“壞小孩”。因為當好孩子不容易,要聽話,對老師、家長百依百順,不能有自己的主見,好像在演一齣別人安排好的戲。我可不甘心這麼循規蹈矩地當“傀儡”。小時候我最喜歡看《窗旁的小豆豆》和《穿長襪子的皮皮》,書中“壞小孩”的舉動,激發了我那被壓抑的、最狂野的幻想。我想做個和他們一樣的“壞小孩”。

  小學畢業後,我被保送到一所離家很遠的重點中學,每天披星戴月地擠車上學,深更半夜還在做功課,三天兩頭地考試、排名次,背負著家長、老師、社會強加給我們的重重枷鎖,我真想逃到另一個星球上去。14歲時,我把自己的心聲和渴望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個小孩不容易》,我覺得當小孩真的是很不幸,很可憐。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叛逆”精神也與日俱增,我喜歡一些“狂言”:

  “不創新,毋寧死,第一才有價值。”

  “為別人的想法改變自己是一件很蠢的事。”

  “學習絕對重要,但我不是考試機器,不能只用分數來衡量我。”

  “別看現在那些CEO吸引了很多眼球,不出十年我要把他們甩在身後。”

  高一時,我闖進北京中學生通訊社,採訪過各色人等,被評為優秀記者;大一時,我競選為院學生會宣傳部長,目的是創辦第一個學生自己的媒體,現在我們有了中、英文報紙和網站;攀岩是目前最IN的活動,但不是男生的專利,我照樣很投入很瘋狂。

  我知道不少號稱“Y-時代”的新新人類都標榜自己沒有偶像。我則認為:青春需要偶像!我的偶像是中國登山隊隊長、曾登頂過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王勇峰。

  最近,我採訪了幾個同時入選的新新女生。

  12歲的郭仲擅長線描畫,她剛剛踏進北京92中的大門,就野心勃勃地策劃著長大要在世界的某個地方開自己的畫廊和服裝設計中心。

  鐘婧來自廣州,她告訴我:“從我記事起,和不可低估的‘知青’父母相處,聽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怎麼老這樣?’對此,我從來不屑一顧。憑啥?父母兢兢業業地工作了半輩子,卻總也走不出那個小圈子,説是沒希望。他們年輕時有過理想,現在全跑我這來了。而我,從小就不安分,無論校內外有活動,我必上無疑。爽吧?錯了!父母諄諄教導,擔心會影響我的學習。明著不行我暗著來,偷偷參加了田徑隊,直曝曬得被父母發現:‘怎麼越來越像包公他妹?’露餡了,遭到鋪天蓋地的‘轟炸’。硬挺著參加了運動會,獲女子甲組跳高第一名。”

  鐘婧的格言是:“做自己愛做的事,相信自己。”她説,“大人們經常會問:‘你們這麼幸福,怎麼還成天愁眉苦臉的?’其實那哪是愁啊?是‘求’!人只要活著就會有夢,有了夢,生活就變得色彩斑斕!不要以為我們的夢不切實際哦,不去嘗試,誰會知道結果?!”

  吳熙是個很神氣的女兵。小學畢業後,她考上了北京市重點中學二中,然而一年後,她卻選擇了另一條路,執意要考解放軍藝術學院。她説:“雖然能在市重點中學學習,但我並不快樂。因為我不喜歡被書本束縛。看到同學們都在玩命學習,往一座獨木橋上擠,我感到挺恐怖的,想另辟蹊徑。”

  “當時我對舞蹈的愛好極度瘋狂,特別羨慕軍藝那些外八字腳,胸脯挺挺的,穿著軍裝的小演員。可我放棄市重點中學,很多人都替我惋惜。我考上軍藝後,全家人開了個家庭會議,討論到底去不去?爸爸説,進了軍藝就等於進了死衚同,要是選擇了就不要後悔。”兩天后,吳熙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選擇───上軍藝。她對自己説: “絕不後悔,我會把自己的路走得很精彩。”

  現在,18歲的吳熙已從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係中專班畢業,即將到南京國際關係學院學英語。

  在我採訪的新新女生中,王浣潔是最“酷”的,她是北京人大附中實驗班的高三學生。

  “我是拆娃娃出身的”,“高一時我和老師、校長‘鬥爭’,被允許‘自學成才’”,“我參加過人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從王浣潔滔滔不絕的自我介紹中,我感到這女孩不尋常。

  小時候,她會把女孩的寵物娃娃“解剖”得支離破碎;看見樹上有一隻鳥,她會衝出教室去爬樹;她特喜歡數學,覺得整個世界除了數學一無所有,週末和寒暑假她奔波于“奧校”、“小教研”和冬、夏令營參加數學集訓和競賽,碩果纍纍。

  她從5歲開始接觸計算機,初二時走上互聯網,當上了一家有名的ISP論壇的版主,每月還有可觀的收入。幹了一段時間,她覺得這工作不刺激、無創意,毅然“辭職”做起自己的網站。高中時她參加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樂部,並成為俱樂部主頁的製作者,她掌握5種計算機語言。

  她會兩門外語,是青年宮英語角的主持。學校的外事活動由她當翻譯,聯合國某官員稱她的口語可以以假亂真。

  王浣潔的驚人之舉是她上高一時的“造反”。第一次數學考試她大題答案做對了,但沒得分,她找老師理論,老師説她的解題方法和標準答案不一樣,高考評分有標準,不符合標準就不給分。她説:“我當時特別驚詫,難道從高一就得揣摩高考出題人的思路?我覺得這是扼殺創造力,特別無聊的東西。既然上課不能滿足我的求知欲,我就在上課時看自己的書。老師發現了,告訴班主任,班主任找我談話,説高考如何重要。我説,‘如掌握學習方法的話,高三一年復習足矣,用不著費3年勁準備一次考試。’老師沒理由反駁我了,經校領導研究,允許我‘自學成才’。”

  王浣潔自學了很多大學的課程,學校也給她創造條件,先送她到北醫藥學院的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博士後一起做有關核酸藥物的研究,又送她到中科院遺傳所參與了全球性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基因測序工作。

  暑假後王浣潔該上高三了,她説:“剛開完高三動員會,感到挺恐怖的,看來不浪費這一年以後就沒有更大的發展。高三不想做什麼項目了,只希望到高校的實驗室做輔助性工作,看看哪個專業真正適合自己。”

  在我心目中,新新女生是有獨立見解,有個人魅力,有挑戰精神的現代女孩,至於美麗,那並不重要,因為我始終相信:只有來自內心的美麗才會如常青藤一般EVERGREEN!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