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自己,做情緒的主人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27日 11:47
進入青春期,情緒好像有個“發病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莫中其妙地低落,表現為整天悶悶不樂,不願理睬別人,也沒心思做事。這不僅影響心情,還會影響同學關係。
這種情緒週期性變化其實不是病,而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因為人的情緒同智力、體力一樣具有週期性。奧地利的一位心理學家首先發現,人的情緒高低波動以28天為一週期,遵循著臨界日→高潮期→臨界日→低潮期→臨界日→高潮期的規律而循環往復。人的體力、智力週期也有大致如此的波形,三者相互影響。高潮期的表現為;精力旺盛,情緒高漲,樂觀積極;思維敏捷,記憶力強。低潮期的表現為:耐力下降,容易疲勞;心神煩躁,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記憶減退。這種週期性就如同無形的時鐘一樣制約著人體,演奏著經久不息的生命進行曲,所以有人把這稱之為生物鐘現象。既然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就不必過分擔心和憂慮了。
應該如何對待這種週期性的情緒變化呢?
一、對自己情緒低潮期的到來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一般而言,這種週期性變化對學習和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不必為之擔心受怕,困惑不安。
二、當感到自己的情緒正處於低潮時,可以有意識地回避一些容易引起自己不快的事情,或者暫時放一放那些困擾自己的難題。
三、發揮主觀意志的作用,做情緒的主人。有的人容易受情緒左右,甘當它的奴隸,不想也不能自控;有的人則能主宰自己,以理智戰勝不良情緒。所以説情緒的波動不能只怪週期性,也要看人對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
四、適當宣泄。做情緒的主人不僅僅是壓抑情緒,更應當學會適度宣泄自己的消極情緒。比如,在適當的地方和適當的時間喊一喊,跺跺腳,甚至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待雨過天晴,你會發現世界還是那麼美好。
總之,週期性波動是情緒活動中客觀正常的現象,大可不必為之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