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轉變你的情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25日 13:36 來源:CCTV.com
進入[人口]>>

  這個做母親的一直在哭。半天她才説出一句話:“我的孩子兩個星期不上學了。”“能告訴我他上的什麼學校嗎?”“是五年制的大專。”“學什麼專業?”“是計算機。”“他多大了?”“19歲。”“你與他談過嗎?”“談過,可他就是不去。”“不去上學,他在幹什麼?”“在我這裡,整天不是看電視,就是上網聊天。”“在你這裡?什麼意思?”“我和丈夫離婚好幾年了,現在我又下崗沒有工作,這孩子又這樣……”一直伴著的哭聲,此刻更像是開閘的洪水頃刻暴瀉下來。對於今後,她不知道怎樣走才是。

  情緒宣泄過後,平靜下來的她,慢慢講了起來。孩子上初中時,丈夫有了外遇,提出離婚,孩子判給了他。做父親的把兒子送到一所寄宿學校就不管了,甚至不看孩子。一天,孩子打電話給我,哭著説沒有人管他了。我急忙趕到學校,見兒子滿臉都是淚,那時他才14歲。把兒子接回來後,他就要求與我生活在一起,並要求轉學到離我近的學校上學。兒子雖然不説,但我知道,他在父親家裏面對的還有一個他不肯接受的外人。他父親給他聯絡了一所離我住的地方近一點的寄宿學校。因為我當時還上班,很忙,不能完完全全地照顧他,只是一個星期看他一次。那所學校是個重點,學習抓得很緊,對初來乍到的人確實很有壓力,尤其是我兒子,以前學習就不怎麼好,學習挺費勁的,又加上周圍環境和同學的陌生,看得出他的痛苦。他父親又給他換了學校。幾年裏已經換了好幾個學校了。好不容易換到高三,為他找了這所大專。不知為什麼,上著半截就不上了。我跟他説:“你不學習,將來怎麼辦,你到什麼地方也要有文化呀。”他説他要上外邊的電腦高級培訓班,不上這個大專了。

  “都是學電腦,為什麼他不上大專,要上培訓班?你問過他嗎?”

  “問過,他不説為什麼,反正他要上。”這位母親又哭了。

  “他和父親談過嗎?”

  “他父親只是在他有問題時來一趟,訓他幾句就走,他怕他父親,根本不可能與他深談。”

  “你呢?這兩星期他在家,你與他談過嗎?”

  “我下崗有一段時間了,我自己都不知道以後怎麼辦。眼淚快流幹了,哪有心情跟他細談。”嚶嚶……

  這位母親知道,孩子的問題與他和丈夫離婚有關,但問題究竟出在哪個關鍵環節,她有些模糊,問題解決的方法,她更一無所知。

  我想,應該幫她把問題理順,解決的方法就會有了。

  我説:你與丈夫離婚時,正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一個人在成長到這個階段是會有強烈的自我認同感的確定,獨立意識更強,但又由於客觀現實不允許他們完全獨立,還需要父母的支持,因此,他們也會壓抑一部分自主意識,服從父母的要求,依賴父母的安排。此時,你的孩子在寄宿學校,不僅滿足了他的獨立意識,而且是過分地滿足了,而這一年齡需求量極少的父母的關注,對於他來説少得幾乎沒有了。這就是他們這個年齡的矛盾心理,不能太多,但沒有也不行。這就是她哭著打電話給你的原因,他渴望親情的撫慰。

  在他青春期的時候本來需要弱化的東西,在他那裏強勢起來。於是,他不斷要求換學校,不斷出現一些小問題。這是他吸引父母對他關注的方法,是他的安全感得到落腳的地方。儘管有時父親批評他,但他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滿足,他在母親家裏可以見到父親。父親回到這個家,哪怕就一會兒,他也有一絲溫暖的感覺,一點兒時的生活回到他身邊。

  在他上了大專之後不久,你就下崗了。你把你所有的負面情緒都顯示給孩子,整天的無精打采,整天對孩子的哭訴。雖然19歲應該是個成人了,但在父母面前他們覺得自己是孩子,這就是他的情結。在這個情結中,他需要的是安全。他本以為安全依靠的母親,此時卻柔弱得自己都支撐不起來,他的安全感坍塌了。他成長的過程告訴他周圍的一切並不安全,沒有可靠的支撐。前途與大專此時對於他意義不大。這一點較為符合馬斯洛提出的自我防禦機制中的“去聖化”(Desacration)。表現在不願聽別人勸告,不相信生活中還有值得珍視、神聖、具有永恒意義的事物。用虛無和冷漠包裹自己免受外界的傷害。你孩子內心的孤獨告訴他要尋找自己安全所在,可能是趕快找份工作,有一份能養活自己的收入。19歲的他在思考,不是平白無故地輟學。

  “可我現在該怎麼辦呢?”

  你眼淚中有對孩子的無奈,也有你對丈夫背叛的憤怒和怨聲。其實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是逐漸形成的。丈夫之所以離開你,一定有他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的成份(我這樣説,你可能會認為我殘忍)。他在另一個異性那裏得到了你不能給予他的東西,這種滿足除去生理上,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因為,作為現代人在繁忙之餘,尋找一處令自己心靈平靜安詳所在更重要。不知道你是否同意我的説法?

  “在您談到我孩子的時候,我邊聽邊在思考自己,我同意您的説法。”

  好,你的接受讓我覺得你是一個願意與人溝通的人。那我們從現在開始不要求徹底,只需邁出一小小的步子,就是減輕一點對丈夫的仇恨,在這個程度上我們再繼續談,你看好不好?

  “好。”這母親情緒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語氣平靜許多。

  我感覺到了這一點,便繼續下去。你一個單身女人,現在又下崗了,工作沒有,收入就會少,但現在在這些所有消極情緒中,你已經減輕了一個情緒負擔──對丈夫的怨氣。你應該著重考慮一下自己今後怎麼辦。

  “這些日子我也想過用手裏的一點錢辦個小生意,不知道行不行。”

  不錯,你終於為自己今後打算了。也許你通過做生意還能學些經營之道,樂在其中呢。

  “真的嗎?”她的口氣中已經有了一點點的輕鬆。

  為什麼不?做任何事情都會有經驗的體會。剛開始是摸索,摸索出經驗,就會有興趣,興趣就是成功的基礎。

  “ 聽您這麼一説,我好像現在就有興趣了。”語氣中有了愉快。

  你的情緒比剛開始好了許多。你看,任何事情只要我們換一個角度去認識就會使我們心情好起來。你心情好了,會有好的面孔和好的情緒面對孩子,在這方面是十分敏感的。他看到母親堅強起來會比自己堅強還高興,他會覺得這個家依然存在,依然給予他安全。

  對於他的學習問題,我建議你與他的父親聯絡,找一個恰當的時間,三個人坐下來,父母可以談自己的想法和希望,要讓他參與所有有關的建議,讓她選擇。因為一個人選擇是經過他大腦的深思熟慮的過程。一旦決定,他會尊重自己的選擇,也會遵守諾言。比你做父母為他安排要好得多,因為那不是他的選擇。不管他做什麼,相信他會對自己負責的,做父母的只要給他支持,給他關注就足夠了。

  談話結束了,這位母親高興起來了。

責編:吳曉洋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