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雞西 《航校逸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0日 16:33 來源:CCTV.com

  編導:李汾元 攝像:趙凱

  這奇特的圓形土包究竟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途?什麼時候建的?為什麼隱藏在郊外?《走遍中國》帶您深入雞西市東北的神奇土地,探尋百位空軍將領的成長搖籃,揭開一段半個世紀前的塵封往事。

  1949年10月1日,在開國大典的閱兵式上,當17架戰機飛過天安門上空時,人們驚訝:新中國怎麼這麼快就有了自己的空軍?而在朝鮮戰爭中,年輕的新中國空軍一舉擊落了美國王牌飛行員駕駛的戰機,華盛頓驚呼:中國人是怎麼培養出的空中神兵?

  曾經的奇跡過去了半個多世紀,至今神秘的中國第一個航空學校和它當年的所在地始終鮮為人知。

  在黑龍江省雞西市的東北部,密山市以這裡的蜂蜜山而得名。這片青山綠水掩映的沃土,東鄰俄羅斯,西靠完達山脈。當年侵華日軍看準了這塊戰略寶地。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為了實現其更大的擴張野心,先後在東北修建了包括密山在內的一百多座軍用機場。14年後日本無條件投降,這支龐大的空軍也在一夜間土崩瓦解。

  抗戰勝利後,大批幹部從延安徒步奔赴東北。毛澤東和中央的主要領導親自為延安的航空小組送行,決定迅速在東北籌建自己的航空學校。

  當年東北老航校的訓練基地。在農田裏至今殘存著這些奇特的混凝土洞穴,這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在這片沃土上,半個多世紀前見證東北老航校的親歷者又在哪呢?

  2005年9月中旬,密山電視臺為此播出了一則特殊的尋人啟事。

  節目播出一天后仍然沒有找到和老航校直接關聯的人物線索。第二天下午,一位中學生打來電話提供了重要情況,説在密山市東南50公里外的承紫河鄉,有一位當年東北老航校的警衛戰士。

  宋貴老人今年75歲,1946年他16歲那年入伍,成為東北老航校的警衛戰士。

  宋貴老人一直珍藏著59年前入伍時的照片。到東北航校一個月後,他被挑選為常乾坤校長的警衛員。

  常乾坤是東北老航校的第一任校長。宋貴入伍前一個月,這支隊伍冒著大雪從牡丹江搬遷到密山,就是當年的東安市。

  那時為糧食整天奔波的東安市市長高曙輝今年已經95歲了,當年中央派他從延安出發時,肩負著在東安進行土改試點的特殊任務,而火車剛到雞西就遇到了土匪的襲擊。

  車站外的官兵迅速出擊擊退了土匪的擾亂,此時國民黨的飛機又頻繁進行轟炸,當年的高射機槍對美式飛機卻無能為力。

  鐵路被炸毀了,他們就步行進入荒原,隨後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開展起來。然而當時國民黨也在奮力爭奪東北的控制權,土匪活動十分猖獗。

  在艱難中推進的土改,使農民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而當年的東北老航校處於嚴格的保密狀態,因此東安地區的穩定和安全是當地政府的重要任務。

  當年,航校的行蹤非常保密。在敵人的圍追堵截和土匪的擾亂中,航校從通化輾轉搬遷到密山。當時航校內還有一批特殊人員。

  1945年9月,一支殘留的日軍飛行部隊陷入困境之中。日本投降後,這300多人逃奔了20 多天,後來自願放棄回國,要求加入東北民主聯軍。

  中共東北局書記彭真欣然接納了他們,因為通化的東北航校正缺少教員。

  1946年2月3日,農曆大年三十。在通化熱鬧的街市上,一股來勢洶洶的暗流即將襲來。土匪已經暗中勾結了老航校內的幾名日本歸降人員,一場暴亂即將開始。

  在尋人啟示播出的第三天,一位市民打來電話,説看到了這位東北老航校的學員回來探親。

  徐寶林是河南信陽某空軍學院的離休幹部,他已經20多年沒有回密山老家探親了,看到東北老航校舊址旁的退役飛機,連想起當年鮮為人知的通化暴亂。

  1946年的隆冬,這批300多人的日籍歸降人員隨東北航校從通化轉移到密山,面對過去的仇敵,現在卻成為航校的教員,中國學員的內心無法平衡。

  這是當年老航校的教學樓。日籍教員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親身感受日本軍國主義帶給中國人民的戰爭創傷,也深受到中國普通戰士正直與友善的感染,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航校的教學和飛機修理中。

  當時航校的首要任務是將日軍殘破飛機和航空器材蒐集起來。

  用簡易的打氣筒為飛機輪胎充氣,用手工機械維修飛機零件,在今天留下很少的照片中可以想象當時條件的艱苦。

  當年這棟殘破的教學樓缺門少窗,卻是密山區域內最完整的建築,中國學員和航校的管理人員都住在簡易的木板房裏,卻先將整修一新的樓房留給日籍航空人員。提起當年的艱苦生活,為校長常乾坤擔任警衛員的宋貴至今深有感觸。

  當時土地改革剛剛開始,密山人民的生活十分艱苦,熱情的群眾甚至上交了僅有的稻種和過年的細糧。

  在尋人啟事播出後的幾天,熱心的觀眾還為我們提供了這裡的採訪線索,當年為航校運送糧食的劉廣成老人就在這裡的敬老院。

  當時航校的學員都是從普通士兵中選拔出來的,為了克服相互間的語言障礙,日籍教員想出了許多辦法,有時不得不借用自己的身體語言,用低頭、撅臀來講解飛機下降和上升的理論。

  當時航校沒有一架完好的飛機,面對蒐集來的上百架的飛機殘骸,維修組的日籍教員和中國學員拼接出三架飛機,然而運輸又成了難題。

  在世界航空史上,馬拉飛機成為東北老航校獨有的景致。這是目前僅存的東北老航校試飛時的影片資料。而此時,國民黨的偵察機也發現了這裡的動向。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東北老航校的警衛戰士又踏上當年戰火紛飛的航校訓練場。原來這些混凝土洞穴是為躲避敵機轟炸修築的飛機和器材的掩體。

  1946年的夏天,東北仍然處在戰亂和經濟困難中,而航空用油特別緊張,這天天氣格外炎熱,在一次運送油料的過程中,一件意外的事故突然發生了。

  今天的密山火車站格外平靜,很少有人知道在58年前的1947年,這裡曾經發生過一次意外的事故。

  在東北老航校的共同戰鬥和生活中,日籍教員和中國學員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49年初春,東北的戰火硝煙已經熄滅,東北老航校也要從密山南遷。在並肩戰鬥的歲月裏,日籍教員已經融入人民軍隊,成為解放軍中的一員。

  東北老航校在密山的三年期間,共培養出160多名空軍飛行員,300多名空地勤人員,後來,他們中的一百多人成為新中國空軍的高級將領。

  密山的土改結束後,35歲的高曙輝才結婚成家,老伴是當年參加土改的青年學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高曙輝來到北京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

  在懷仁堂開會期間,天空突然響起飛機的轟鳴聲,這時會場顯出了一些緊張氣氛,毛澤東主席輕鬆的説,這是我們自己的空軍,是來保衛我們的。頓時會場響起長時間的掌聲。

  今天的密山已經成為沃野千里的北大倉,在當年飽受敵機轟炸的山頂上,建起了壯觀的書法碑林。

  後來常乾坤成為新中國空軍的第一任副司令員,在1949年的開國大典上,常乾坤擔任空軍閱兵的總指揮,參加空中閱兵的23名飛行人員全部來自東北老航校。

  在隨後不久的抗美援朝作戰中,參加戰鬥的東北老航校學員人人都擊落、擊傷了敵機。

  這是一次力量對比十分懸殊的戰鬥,美國空軍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1000小時以上。而年輕的中國空軍飛行員的平均飛行時間只有15個小時,而且毫無空戰經驗。

  王海一人擊落擊傷敵機9架;趙寶桐擊落敵機7架、擊傷2架;成為人民空軍擊落敵機最多的飛行員;劉玉堤擊落擊傷敵機8架;創造了一次空戰擊落敵機4架的戰例;張積慧擊落美國王牌飛行員駕駛的戰機。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空軍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敵機95架。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1954年,日籍教員返回日本。45年後的1999年10月,這些日籍教員再次回到當年的老航校舊址,他們仍然懷念那段特殊時光。

  由於日本國內軍國主義勢力的逐漸抬頭,他們回到國內後的生活都非常艱苦,他們把中國看成自己心中的故鄉。

  隨後,他們來到北京觀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週年的閱兵儀式。

  中國空軍的多機種現代化方隊,一秒不差地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多年裏,這些日籍教官和空勤人員始終關心他們曾經注入心血的中國空軍的發展。過去在他們心目中的那只雛鷹,已經成長為當今世界令人矚目的一支威武、文明、和平之師。

  如今被稱為中國空軍的搖籃的密山市,正在建設一座全國唯一的地方航空紀念館——東北民主聯軍航空紀念館。關於東北老航校的更多傳奇故事,和新中國空軍的成長戰鬥歷史都將留存在這裡。

  東北老航校的舊址現在是一所重點中學,在當年的教學樓前,陳列一架退役的英雄戰機,關於中國空軍搖籃的那段歷史將會長久的銘刻在孩子們的心裏。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