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張樸 攝像:單世偉 張樸
它是藏傳佛教神山,然而,就在這座神山腳下的茨中村卻矗立著一座天主教教堂。一百多年前,兩種宗教在這個小村莊不期而遇了,不同的信仰會讓村民們共享這片美麗的家園嗎?茨中村劉文增老人的家族成員們擁有各自信仰,那麼,生活中的他們又是怎樣相處的呢?
這裡是被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梅裏雪山腳下的一個村莊,它位於雲南境內的瀾滄江大峽谷之中。眼前這位正在按天主教儀式進行祈禱的老人叫劉文增,在他生活的這座村莊裏,許多人都信仰天主教,那麼,來自世界另一端的天主教為什麼能夠在藏傳佛教的神山之下得到傳播並且延續至今呢?
對茨中村裏信仰藏傳佛教的人家來説,每天早晨男主人都要用松樹葉和藏香點燃煙火,然後對著遠方的神山唸經祈禱,這是新的一天開始時他們必須進行的一項古老儀式,這種活動被稱為煨桑。
與老劉打招呼的這位男子是老劉的妹夫,他信仰藏傳佛教。在茨中,家族之中擁有不同信仰的情況很普遍。因此,每天早晨,人們都會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他們擁有著共同每一天,但是卻擁有不同的信仰,那麼,他們同樣能夠共享這片共同擁有的家園嗎?
梅裏雪山是一座至今人類還無法登上頂峰的雪山,它位於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並流交織的崇山峻嶺之中。梅裏在藏語裏是神奇的意思。梅裏雪山與果濟的阿尼瑪卿山、那曲的念青唐古拉山、阿裏的岡仁波欽山合稱藏區的四大神山。對世代生活在這裡的藏民來説,梅裏雪山則是他們終生守望的神山,是藏傳佛教的保護神。
在瀾滄江大峽谷裏,歷史上這裡有一條古老的茶馬古道,它是連接西藏與雲南的最早紐帶,源於西藏的藏傳佛教幾百年前就是借助這條通道傳入了雲南。後來的西方傳教士也正是沿著這條古道順江而下,從西藏來到了雲南,茨中正是這條古道上的一座村莊。
茨中位於瀾滄江的西岸,這裡山高谷深,一百多年前江上根本沒有橋梁,我們很難想象當年傳教士是如何把天主教帶進了這個多民族聚居的小山村?今天是個忙碌的日子,老劉的妻子一大早就下田插秧去了,因此,老劉要在家把飯做好給在田裏幫忙插秧親戚們送去。
劉家的水田就在教堂的東南面,在這座小山村裏,每年插秧的日子是婦女們最辛苦的時候,因為這時的男人對插秧這樣的細緻活基本上插不上手,只能幫女人幹些輔助的活。今天老劉家的田裏來了六七位幫忙的人,他們基本上都是劉家的親戚,雖然他們中有的人信仰藏傳佛教,有的人信仰天主教,但是站在這塊水田中的他們手裏種下的卻是同一樣的種子。
插秧的日子,中午的飯是要送到田間,因為取出來的秧苗必須抓緊時間插進田裏。
眼前這位又跳又唱的婦女是老劉堂弟的媳婦,今天他和丈夫都來到堂哥家的田裏幫忙,他們家信仰的是藏傳佛教。插秧雖然是最辛苦忙碌的日子,但是,當共同的希望把他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勞動就增加了歡樂的內容。因為除了節慶的日子,那麼多的親戚聚在一起吃上一頓飯的機會也是不多的。
老劉和他的家族為我們觀察茨中村的多元宗教信仰提供了一扇窗口,通過這扇窗口,我們感受到兩種宗教在這裡似乎呈現出一種水乳交融的狀態。
茨中一詞來源於納西語,是七個熱水塘的意思。今天,這個有著132戶人家小村莊,有超過了一半的人家信仰天主教。此外,隨著天主教傳入茨中村的並不僅僅是宗教本身,歷史上這裡從未有過的葡萄如今遍佈茨中的各個角落,它們與藏傳佛教的瑪尼堆共同生存在一塊土地之上。那麼,究竟是誰在什麼時候把天主教和葡萄帶進了這個偏遠的山村?
茨中村地處雲南進入西藏的最後一道門戶德欽縣境內,自古以來這裡一直都是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因此,人們對天主教傳播到這裡並且能夠生存下來延續至今始終抱有濃厚的興趣,天主教的傳入給這個世代信仰藏傳佛教的小山村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茨中教堂被一個很大的葡萄園包圍著,透過濃密的葡萄葉,我們看到了兩座墳墓,上面依稀可以看到墓主人的名字,他們會是最早來到這裡的傳教士嗎?
茨中教堂是在第二代傳教士手中建起來的,他們同時在教堂周圍種下了從法國帶來葡萄,時間是1893年。而第一代傳教士來到這裡的時間就更早,他們大約在1875年就開始在這一帶傳教,只不過最早的教堂並不在茨中村。
今天,茨中曾經與傳教士一起生活過的人不多了,劉文增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珍藏下來的一張照片上,就有兩名當年在茨中的傳教士,童年時的劉文增就曾與這兩名傳教士生活在一起。
劉文增出生在一個納西族與漢族結合的家庭,他的父親信仰藏傳佛教,母親信仰天主教,後來全家跟隨母親信仰了天主教。
劉文增妹妹的家緊挨著劉家的租屋,但由於她的丈夫信仰藏傳佛教,因此,出嫁後她便跟隨丈夫信仰藏傳佛教,不同信仰的人互相通婚在茨中是很常見的,而改變原來的信仰在茨中也完全屬於個人的自由。同樣是劉氏家族的後人,劉文增的堂弟依然信仰的是藏傳佛教,但是他的妻子原來卻信仰天主教,現在改信藏傳佛教。
教堂對劉文增來説充滿了難以忘懷的記憶,因此,每次走進茨中教堂他都會備感親切,在他的記憶之中,自己的藏語還是傳教士當年教授的。
傳教士居住的房子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四合院,而教堂的一些部位也明顯不是西式建築的風格,這是為什麼呢?
令人更加不解的是教堂的鐘樓完全是一個中國式的樓閣,它為什麼會建成這種樣子?
教堂的外觀顯得如此中西合璧,那麼,它的內部又會怎樣?
在進入教堂的最後一道門上,我們今天依然還能看到用拉丁文、藏文和東巴文裝飾而成的一道拱形門頭,據説原來還有漢文,意思是歡迎勞累了一天的人進來。而教堂中的聖母像則手捧一串挂著十字架的佛珠,這種別出心裁的設計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但至少會使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當天主教來到這裡的時候,它對藏傳佛教已經具有了相當的了解。
天主教從傳入到今天已經在茨中延續了一百多年,那麼,當年天主教為什麼特別眷顧茨中這樣一個小山村?在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裏,當年的傳教士會給今天的人們留下一些什麼樣的記載?
這是一本根據早期傳教士經歷編寫出來的手記,它記錄下了一百多年前西方傳教士在西藏和雲南交界的這條民族走廊裏傳播天主教的真實情況。大約是在1875年,天主教從西藏沿著瀾滄江峽谷首次進入了雲南的德欽縣。由於城鎮裏藏傳佛教的影響力強大,因此,傳教士們便沿江而下,在瀾滄江邊的偏遠村寨裏尋找合適的傳教點。天主教在德欽所建的第一座教堂最早在一個名叫茨姑的村莊,由於教堂建起來之後不久便發生了教案,教堂被毀,茨中教堂是1881年重新選址建造的。
藏傳佛教的經典文獻成為了傳教士的圖書收藏,這究竟是出於對另一種宗教的好奇心還是為了研究自己競爭的對手,這個問題在今天看來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了,因為如果當年的傳教士不接受一些藏文化,那麼天主教也許就不能在藏區生存下來。
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們今天在茨中看到是一座融入了中西方多種建築文化特色的天主教教堂。
這幾年來,隨著茨中教堂名氣的擴大,劉文增老人的家庭旅店生意也是越來越紅火,老劉當年從法國傳教士那裏學到了釀製葡萄酒的手藝,因此,他用傳統工藝釀製的葡萄酒也備受遊客青睞。
這是茨中村民們忙完秋收後迎來的第一個禮拜日,下午一點多鐘,信仰天主教的村民們便開始逐漸匯聚到了教堂門外,今天,信仰天主教的村民們要在教堂裏進行一次集體禮拜,這樣的活動在農忙的季節裏是不多見的。
眼前的這種禱告也許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一種方式,茨中信仰天主教的村民們正借助藏語傳誦著那些用拉丁文寫出來的經文,這樣的方式在這座教堂裏已經上演了一個多世紀的時間。
當他們用青藏高上原特有的那種旋律唱起讚美歌的時候,在他們穿透了教堂和雪山的歌聲之中,我們似乎感悟到了在這座峽谷深處的小山村上空飛揚著一種精神,它也許就是我們常説的寬容。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