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馬威 攝像:李曉宇
夏日裏一個晴朗的午後,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一個草場的空地上,一群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人圍成一圈跳起了舞蹈。圈內六個人彈奏著古老的樂器,奏響簡單的旋律,人們便伴著悠長的旋律有節奏的舞動著。旋律節奏和緩,人們也沒有舞蹈時應有的喜悅,倒像是在進行某種莊重的儀式。隨著舞蹈時間的推進,人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它的節奏在瞬間有了變化。節奏的明顯變幻讓旁觀的人都能明顯的感覺到它是在傳達某種信息。
能夠用腳講故事的民族總會引起人們的興趣。有關專家考證,傈僳族淵源於從北方南遷的古氏羌人,與彝族同屬一個族源。現今主要聚居在雲南省,人口57.8萬餘人,大都居住在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流域海拔1500至3000米的河谷山坡臺地上。我們現在所在的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縣就是一個傈僳族的自治縣。
林老師告訴我們,要想真正了解傈僳族,要去一個叫同樂的原始村寨。那裏不僅能夠拍攝到更具特色的傈僳族舞蹈,還能見識到原始的占卜術等傈僳族的傳統文化。他也正要去那裏指導一個村民舞蹈隊排練舞蹈,準備參加整個迪慶藏族自治州的一個舞蹈大賽。於是,我們便同林老師一起上路了。此時,我們已經在這個山間的小路上連續行走了近四個鐘頭了。在又一次的轉過一道山梁後,遠遠的,在對面的山坡上,同樂村寨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傈僳族居住于高山、坡地或河谷地區,一般以數十家為一村寨。居住在山上的數十戶同樂村人家將房子建在了這山坡之上,便形成了這別具特色的同樂村寨。如今,這樣的村寨在維西也不多見了。
傈僳族的房屋建築比較簡單,同樂村因為建在山坡之上,坡度的地方就用石頭累出一個平整的地基,上面的房屋則是完全由木材搭建起來的二層小樓。建築時,除選用幾棵高大的木料作為整個房間的支柱外,其他的則在上面鋪以樓板。就連房頂的瓦片和院落的柵欄都是用木板搭建的。竹樓上層住人,下層則用來飼養牛、豬等牲畜。
當我們進入村寨的時候,已經接近傍晚。但村莊中卻見不到什麼人,人們家裏的院落也沒有門鎖,好像並不防備有生人進入。此時正值農忙季節,村子裏的大部分人都在田地裏忙活著農活。
林老師帶我們走入了一戶傈僳族的人家。由於他經常到同樂村來走訪,因此和這裡的村民都很熟悉。家中的長者們也熱情的接待了我們。由於聽不懂傈僳語,林老師代我們和幾位長者聊起了傈僳族的生活習俗。
這簡單的木屋就是他們的居室,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屋間的中部有一個大火塘,火塘上立著的三角腳架用來燒火煮飯。招待客人就圍坐在火塘周圍。到了晚上,全家人也是圍著火塘而睡。這讓人想起了瓦齊齊舞蹈中表達的傈僳族遷徙過程中的艱辛,圍火塘而睡,似乎野外生活的習慣一直延續至今。火塘內要終年生火,而這火塘,對於傈僳族來講也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第二天一大早,林老師就召集了準備參加舞蹈比賽的村民,在村中惟一的一塊空地上進行排練。他們要參加的是全迪慶藏族自治州的比賽,同樂村的這只隊伍既是代表維西縣,也代表著自己的民族。因此縣政府非常的重視,專門拍林老師對他們進行輔導。林老師説,這個舞蹈名叫阿赤目刮,正是起源於同樂村這一帶地區,同樂村更是保留著阿赤目刮的最為原聲態的樣式。這也是選擇同樂村這只隊伍的原因。而舞蹈中奇怪的動作再一次引起了我們的興趣。
傈僳族在山坡上開拓著自己的家園,努力的尋求著生存的空間。歷史上,這個民族從沒有佔據過主導地位。元明時多受麗江諸地納西族封建領主的統治。16世紀中葉,因不堪納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戰爭的威脅,大批傈僳族在頭人括木必帕的率領下,他們選擇了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區遷徙。在17-19世紀,傈僳族也曾起義抗爭,失敗後無奈又曾多次遷徙,一部分進入緬甸;一些人遷到老摑、泰國等,直至清代遷徙還在繼續。
艱苦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傈僳族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對待生活的態度和方式。神秘的占卜術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形成的。林老師在和尼帕商量過後,尼帕決定向我們展示一下傈僳族獨特的占卜術。
李強是村裏惟一一名通過考試走出大山的人,在迪慶藏族自治州讀了師範,原本他可以借此改變自己的命運,但他選擇回到了村裏。對於這個選擇李強表示並不後悔,因為他從小生活在這裡,他知道,這裡的孩子們太需要文化知識了。
今天就是出發的日子了,盛裝之下的隊員們準備進行最後一次排練。分別前的戀人自然是有著説不完的悄悄話。
終於到了出發的時刻,第一次走出大山的隊員們顯得異常的興奮。村民們也鼓勵他們要好好表現,他們中間,多數人這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這座大山。
在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禮堂裏,迪慶地區眾多的民族歡聚在一起,分別展示著各自民族的風情。同樂村的村民們代表傈僳族即將出場,他們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傈僳族的阿赤目刮以他特有的激情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並最終獲得了評委會的一等獎。我們關心的是,此時此刻,舞臺上霓虹燈籠罩下的村民們心裏面想的是什麼呢?當掌聲響起的時候,這深深的一個鞠躬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民族的堅韌。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