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郭華俊 攝像:李 斌
一件五百前夏布女衣的出土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地點就在今天的江西省新餘市的分宜,這裡被譽為“中國夏布之鄉”,這裡的人們為何要在洞裏織布?一對老夫妻牽手一生,從青絲到白髮,他們的姻緣為何由夏布而來,《走遍中國》帶您感受《夏布人生》。
此後,文物專家立即展開保護性挖掘工作。一件穿在女屍身上的夏布衣服,引起了他們的關注。
這就是那件明朝嘉靖年間的夏布女衣。質地白皙、做工考究,衣領和衣袖還有蠟染的圖案。遙想五百多年前,這件衣服的女主人必定也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女人。
據專家考證,這件夏布衣服的出品地就在分宜。
分宜縣是今天江西省新餘市管轄的一個縣,自唐代以來,這裡出産的夏布就非常有名,人稱“夏布之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分宜人的一生幾乎都和夏布有著不解之緣,多年來,這項古老的工藝一直以來都是各家各戶的主要營生。
分宜夏布以"輕如蟬翼、薄如宣紙,軟如羅娟、平如水鏡"而著稱。夏布,也稱為麻布,過去因主要用於製作蚊帳和夏季服裝而得名。
夏布的原料是苧麻,它在國際上被稱為"中國草",早在50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種植和利用它了。
這是分宜瓦屋村村民蘭春明一家,他們正在自家麻田裏剝麻,這是夏布加工工藝的第一道工序。
其實,夏布要用的原料是麻皮和麻稈之間的一層薄薄的纖維,一般每年收割3次。如何把握采收時間,是一項技術。采收過早,纖維尚未成熟;采收過遲,纖維就會老化,附著在莖桿上不易剝下。
苧麻為什麼一年收三次呢,當地傳説,古時曾有一個阿凡提式的智慧人物羅隱秀才在苧麻地裏方便,不料屁股竟被麻稈扎到了,他氣急敗壞地詛咒苧麻,罰它一年剝三道皮,抽三道筋。
剝下的麻皮背回家先要浸泡到水中脫膠,洗去黏液,為刮麻做準備。刮麻,也叫打麻,就是清除纖維上的麻骨、麻殼和雜質,使其保持柔軟、整齊。
我們注意到,父女倆使用的方法卻截然不同:女兒蘭秋英使用的是打麻機,操作簡單,省工省時,而父親蘭春明用的卻是自己的雙手,看起來費時費力,但卻刮得十分乾淨,一根根的麻在我們眼前瞬間變成了一條條的綠絲帶,宛若碧玉,晶瑩剔透。
麻條曬乾之後就可以績紗了,“績紗”就是把寬寬的麻條撕成細細的麻線,再一根根連接起來,這道工序費工費時,需要耐心和巧手,所以大都是由婦女來作。從青絲到白髮,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從分宜女人的指尖上流過。
"經紗”卻是需要男人來做,因為這需要力氣,要把捲曲的麻線拉直,當然,力度要掌握好,不用力則拉不動,用力過度又容易斷線。
清晨,我們走進分宜下院村的小樹林,偶然發現有許多木架子,它們看似板凳卻不夠寬,看似單杠卻不夠高,它們是做什麼用的?地面上還有些斑斑點點的東西,它們又是怎麼留下的呢?
不一會兒,村裏的漢子們扛著紗線紛紛趕來,為我們揭開了這個謎團。原來這些木樁是漿紗用的架子。
麻線是植物纖維,毛頭多,容易斷,所以人們就刷上一層米漿,讓它挺直順滑,便於紡織,而地上的斑點正是撒落的米漿留下的痕跡。
漿紗也需要技術,漿糊要新鮮、濃度適中,下手刷漿時要平穩,根根紗線上都要刷勻,不能松裂。
黃振牙的漿紗手藝在下院村是數一數二的,站在旁邊的這個戴眼鏡的小夥子是他的大兒子黃志新,在縣中學任教,這個活兒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幹,技術嫻熟,一點也不比父親差。
老黃一共有三個孩子,這些年來靠著漿紗的收入,他和妻子硬是竭盡全力把孩子們一個一個都供上了大學,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每到學校放假,黃志新總要回來幫父親的忙,他至今難忘老父親供他們幾個兄弟姊妹上學的情形:“漿紗”是一件消耗體力的重活,冒著酷暑,從早到晚,來來回回走上一天,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夏布之鄉奇事多,房樑要穿上衣服,後院藏著土洞,織布要到洞裏,家裏一半水泥地,一半卻是黃土地,這究竟是何原因?
這是位於分宜縣湖澤鄉尚睦村的鄧家老屋,它已走過了近兩百年的歲月,當地傳説,老屋的柱子穿的是夏布衣服,柱子怎麼還能穿衣服呢?
鄧家老人告訴我們,柱子上剝落的油漆下面這層清晰可辨的黑色物質正是夏布。
原來,這是當地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建築防腐技術,在柱子上漆之前先用夏布裹好,然後再刷上漆,就可以提防白蟻的叮咬和腐蝕。
從這些古老的雕刻上,我們可以想象到,當時的分宜家家戶戶織夏布的情景。夏布之鄉的歷史的確源遠流長。
其實,早在明代,宋應星就在《天工開物》一書中詳細描述了分宜人織夏布的情形,當時,宋應興正在分宜做官。比照書中的插圖,我們發現,當時的織布工具和今天相比幾乎沒有大的改變,使人不禁嘆服古人的智慧。
這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織布機,而且每架機子大多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婦女們幾乎人人都會織布,她們的手藝大都是母親教的,一代一代,傳承至今。
走在下院村村邊的山間小路上,我們發現這裡遍佈著大大小小的地洞。洞口大多呈方形,來到洞內,裏面的空間非常寬大,而且又分佈著許多隔斷,形成了若干空間,仿佛一間間小屋子。這些洞是用來做什麼的?我們百思不得其解。
在下院村,織布是各家各戶的主要勞作。如今正是苧麻采收季節,婦女們格外忙碌。這些小傢伙們無人照看,在屋裏屋外跑來跑去捉著迷藏,我們發現,他們大都往後院的土洞裏躲藏。
從外表看,這個洞和村邊的地洞截然不同,可是走進一看,內部的格局卻十分相似,這個洞又是幹什麼用的呢?
這兩種洞都是村民們專為織夏布挖的,為了解開我們的迷惑,主人羅滕女特地把織機搬進洞裏給我們演示,可是,為什麼不在家裏織,卻偏要跑到洞裏面織呢?
村民們把這些洞稱為夏布洞,在洞裏織布,是因為麻纖維特別特別“嬌氣”,濕度不夠就會發幹,容易斷裂,而在洞裏就可以達到保濕的效果。況且,躲在洞裏還可以避過夏日的酷暑,一舉兩得,我們不得不佩服當地人的聰明。
婦女忙著織布,男人們就自覺當起賢內助,照看孩子。近年來,許多人家都蓋起了新居,但我們發現,新居的地面只鋪了一半的水泥地,另一半卻仍舊是泥土地,難道是蓋房子的錢不夠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分宜人的一生與夏布緊密相連,夜幕下這群人在幹什麼,做的是什麼交易?一對古稀老人如何因夏布而牽手一生的?
這是淩晨四點我們在分宜縣雙林鎮的街上拍到的場景。忽亮忽暗的手電光不時刺破夜幕的黑暗,嗡嗡的人聲此起彼伏,人們越聚越多,低聲地交談著,忙碌著,似乎在進行什麼不可告人的交易。天漸漸亮了起來,我們才看清這是一個夏布的交易集市。
為何這麼神秘呢?傳説,這是為掩“苧麻仙”耳目,要是它看到子孫被抽筋扒皮,紡成布匹,定不會善罷甘休。
天亮前三四點先交易緯線,五點前完成經紗交易,七點天亮交易的只是夏布了,麻已變成布,神仙也無奈。
這位老人名叫劉文牙,今天他和老伴鄢會香一起來趕集。當年,老兩口是在這集市上認識的。
當年,劉文牙專程到鄢會香的家鄉去學織夏布,兩人經常在一起交流織夏布的技藝,在這個過程中,兩人互生愛慕,結為夫妻。
鄢會香正在洗的就是她當年的嫁粧,她親手編織的夏布蚊帳,如今,老兩口已攜手走過了60多年的時光,可是,這蚊帳老人一直縫縫補補,捨不得扔。
頭幾年,兒女們看不過眼,曾經買了一頂新的棉紗蚊帳送給他們,可是,如今在二人床上挂的依舊是這頂夏布蚊帳。
在我們拍攝期間,正趕上劉文牙老人過生日,他的小孫子劉歡買來了生日蛋糕,鄢會香本想像往年一樣,給老伴兒做一個長壽糕,煮長壽面,可小劉歡認為奶奶老土,嚷著要讓爺爺趕回時髦。
小劉歡的家在村子的另一頭。他爸爸在村委會工作。劉歡的媽媽也是在分宜農村長大的,所以從小就會織布,剛嫁過來時劉家生活困難,她只好靠織布掙錢補貼家用,所以,小劉歡從小是在織布機旁長大的。眼看著長輩們的辛苦,他不想自己也重復這條道路。
時代的變遷,使人們發現古老夏布的新用途,夏布也是一種環保、透氣的綠色産品。人們嘗試著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它染成各種靚麗的顏色,做成各種生活用品和工藝品。
分宜人邱新海與夏布似乎有一種天生的情緣,從小到大一直在和夏布打交道,十年前,他辦起一家夏布生産企業,採用“公司加農戶”的形式帶領村民們共同發展這項古老的工藝。
現代化生産改變了中國千百年出口坯布的歷史。夏布不再是古老的面目,聰慧的人們使它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夏布輕薄細軟,涼爽透氣,易洗易幹,經久耐用,是人們製作夏季服飾的理想布料,古老的夏布如今正以靚麗的新姿裝點著人們的生活。
一種用夏布為原料做成的刺繡挂件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那上面刻畫的風景我們似曾相識。
當我們再一次經過分宜的時候,赫然發現,繡品上刻畫的不正是此地的美景嗎。在河邊曬布時嬉戲玩耍,多少分宜人的童年就是這樣度過的,可以想象出,許多年以後當這些孩子回憶往事時,眼前的一幕將會成為他們心中永恒的風景。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