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30日 16:44 來源:
編導:孫智勇 攝像: 李鐵華
走進山西省的長治市,未到市區,就能遙遙望見一座高聳的金色銅像,這座作為城市標誌的銅像高39米,從城市東面的百谷山腳俯視著素有上黨天脊之稱的長治市。這位手捧谷穗的老者是誰,他為何成為這個城市的標誌?
就在長治市博物館的展廳,我們看到了一個特殊的展櫃,展品是五種普通的糧食,這五種糧食早在7千多年前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種植,這正是中國人所稱的五穀,而今天的人們大多早已是五穀不分了。
中國是最早種植這五種糧食作物的國家,五穀也是我國北方種植面積最廣,産量最大的糧食作物,正是這五穀雜糧,養育了黃河流域5000年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
相傳正是這位老者發現並培育了中國人吃了幾千年的五穀,開創了中國的農耕文化,他就是傳説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在遠古的時候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的相互融和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的雛形,因而今天的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
長治百谷山腳的百草園中有一座神農寶殿,殿中的神農像按照傳説中的神農樣子塑成,相傳這位牛頭人身的中華始祖,出生在今天陜西寶雞境內的姜水,隨著炎帝氏族部落的不斷擴大,他遵循伏羲“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走,就會找到溫暖和有食物的對方”,於是炎帝部落向東開始了漫長又艱難的遷徙。
在史書《淮南子》中有記載,相傳炎帝部落是沿渭水向東向南擴展遷徙,最終炎帝部落來到了哪?哪成為了五穀的發源地呢?
百谷山位於長治市區東北方向,方圓40多平方公里,古籍中記載炎帝的活動的範圍是在黃河中上遊一帶,百谷山的所在地古上黨地區正處在這個區域的中心地帶。
長治古稱潞安,據《潞安府志》記載,炎帝神農氏在百谷山上嘗百草,找到了澤被後世的谷種。如果這個記載屬實,那麼百谷山這幽幽的山谷又埋藏了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就在百谷山一處峭壁的灌木從中,有一個被當地百姓稱為神農洞的神秘山洞,據説當年炎帝神農氏嘗百草時曾經居住在那裏。
在今天的神農洞中我們已經找不到任何和炎帝神農氏有關的遺跡。我們更無法知道炎帝神農氏是憑藉一種怎樣的勇氣,開始了以自己身體為試驗品的嘗試!
對於當時仍以漁獵和採集為生的炎帝部落來説饑餓仍是他們最大的敵人,於是炎帝神農氏為了部族人的生存開始了在百谷山上的艱難尋找。
相傳在對眾多植物的嘗試中,有一日炎帝神農氏竟連中了72毒,幾乎死去。就這樣在經歷了一次次的尋找、嘗試、失敗,一次次身體中毒的苦痛折磨之後,炎帝神農氏終於找到了那顆在日後給予氏族人溫飽,並養育了世代炎黃子孫的種子,而隨著那顆種子的找到,中華歷史也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炎帝神農氏在百谷山上究竟發現了什麼呢?
今天的百谷山的植被依然茂盛,而且在山上我們可以隨處發現一種很普通的植物,就是這種最不起眼的植物被認定是穀子的祖先。
在傳説中的神農城遺址我們沒有找到秦汗之前的遺跡,史前的神農城是否真的存在我們不敢斷定,只有這幾根唐時炎帝廟的殘柱述説著歷史的滄桑。但在這羊頭山上興起的農耕文化卻延續了幾千年,以這農耕文化為基礎,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繁榮和強盛的封建王朝。而且誰也未曾想到,就是這羊頭山上所産的一種黑黍,以小小的谷粒確立了這農業經濟秩序的基礎——度量衡。
據《漢書》記載,漢代的度量衡都是以羊頭山所産的黑黍為基礎單位確立。以一顆黍的長度為一分,10顆黍的長度為一寸,確定標準長度。量體積的鬥升,稱重量的斤兩,也都是以這小小的黑黍為基本單位。就連古代音律的音準也是靠羊頭山上的黑黍確立。
中國古代音律有黃鍾大呂等12律,代表著不同的音高。黃鐘是第一律,也是基準音。這羊頭山上的小小黑黍是如何確定這黃鐘之音的呢?我們按照《漢書》所載的定音方法,做個一個有趣的試驗。
對比二胡演奏出的C調的1的音高,我們吹起了竹管。讓我們驚喜的是,竹管所吹出的音高和二胡奏出的音高驚人的相似,這就是以小小的黍粒定出的黃鐘之音。
這是因五穀而生的神奇之音,這聲音穿越了千年的歷史,將我們帶到史前的那個黃昏,炎帝神農氏在嘗試了劇毒的斷腸草之後,終於倒下了,但在他身後的幾千年,是中華民族的豐衣足食,文明昌盛。
從長治市區出發經過3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沁縣,進山的路變的更加難走,我們這趟行程的目的是為了探訪一種神奇的小米,這種小米曾經是進貢清朝宮廷的禦米,據説常吃可以補血養顏延年益壽,但它只生長在沁縣的大山之中,周家莊正是這大山中一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由於沁州黃只生長在沁縣高山乾旱的土地,所以很難有大塊的栽種沁州黃的土地,這檀山上的零星地塊出産的沁州黃,才是名副其實的沁州黃,曾經有人把沁州黃種植在和檀山土壤氣候都很相近的地方,但收穫的小米就不再是沁州黃的形狀和味道,品質下降了很多。
8月的太陽分外毒辣,但絲毫沒有影響這已經年屆70歲老人的勞作,老人照顧谷苗象照顧剛出生的嬰兒,分外的認真仔細。
在周家莊這個普通的農戶家裏,我們見到了傳説神奇的沁州黃小米,但除了它的色澤比普通的小米金黃些我們看不出米有什麼特別。
沁州黃的飯香讓我們這些遠道來的人們急切的想知道,這神奇小米的味道。
一會功夫一碗沁州黃已經見了底,一種格外的香甜讓攝製組的每個人都胃口大開。就在飯桌上我們驚訝的知道了剛才在種地的這個老人不是普通的農民,他退休前竟是是長治市科技情報所的高級翻譯。
按老張的習慣,他的早餐是一碗沁州黃熬成的小米粥。每天吃完了早飯他都會從城裏的家騎車20多公里來到偏僻的周家莊,繼續耕種他的穀子。經過幾年在穀子地裏的勞作更像是個真正的農民,但每月有2000多退休工資的他,種沁州黃不是為了生活,他有自己很宏大的計劃。
這神奇的土壤創造了神奇的沁州黃小米,沁州黃是如何走出了大山,成為全國聞名的小米,他的身上又發生了那些傳奇故事呢?
這個人叫吳碘,是清康時他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他就是沁縣人,沁縣人親切的叫他吳閣老。而沁州黃的聞名就是這位沁縣人的功勞。今天在沁縣的徐村,吳碘墓前的兩座碑亭依然保存完好,康熙帝禦制的墓碑記載了吳閣老的功績,但沁縣老百姓傳誦最多的還是吳閣老和沁州黃的傳奇故事。
不知道有沒有沁州黃的功勞,吳碘日後成為康熙帝最信任的輔臣,這康熙帝御筆的千字文,是康熙賜給吳碘的禮物,足見康熙對吳碘的寵愛。而吳碘家鄉的小米也因康熙命名的沁州黃而聲明遠播。從山西深山中的糙谷,變成了皇家專供的沁州黃,成為中國四大名小米之一。
在山西的長治市有一家名叫故鄉情的飯館,正如招牌上寫的“無名師無名廚只圖隨意,缺山珍少海味就是實惠”這家既沒有名師名廚,也沒有山珍海味的飯館生意卻出奇的好,而且在長治市連開了幾家分店,開一家火一家,是什麼過人之處引來了這麼多的客人?
這位被服務員稱為奶奶的老人叫張永梅,就是這家故鄉情飯店的老闆。老人原來是長治地方戲上黨梆子演員,唱的是小旦,原來走鄉串鎮到地方上演出,也吃遍長治各個地方的小吃,種類繁多,各具特色的長治小吃讓老人一直唸唸不忘,於是就有了這家專門做長治小吃的故鄉情飯店,而用五穀雜糧做主料是長治小吃的最大特色。
在這家餐館把五穀雜糧做的小吃作為主菜擺上了餐桌。這個正在做的小吃叫做莜面烤栳栳,莜面烤栳栳的原料莜面十分特別。他只栽種在長治沁源、武鄉等高寒山區,這莜面不僅能耐饑抗寒、保肝護腎,還能降低膽固醇治療糖尿病。就像郭蘭英唱的這首《交城的山》裏歌詞寫的,莜面烤栳栳是長治最具山區特色的小吃,長治的各個鄉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種類豐富的長治小吃,得益於長治種類豐富的五穀雜糧,各種雜糧或碾或磨,碾磨的粉在互相搭配,,用不同的方法或烙、或炸、或蒸或煮,五穀雜糧衍變出種類極其豐富的長治小吃。
這家的女主人做的就是一樣非常有長治特色的擦圪蚪。這擦圪蚪是長治武鄉、沁縣山區一帶農家常吃的一種用粗糧細作的麵食,這擦出來的面象一個個游水的蝌蚪,搬上豆腐滷汁,是很多農家餐桌上的主食。這小小的面蝌蚪在當還地有一個傳説。
相傳沁縣花山的一戶農家娶了新媳婦,公婆為了考察一下媳婦的做飯手藝,讓他給90歲的爺爺軟的、小的、短的麵食,正當新媳婦犯愁時,他看到了漁港裏的小蝌蚪,靈機一動,把面作成了蝌蚪的形狀,澆上了豆腐鹵,老爺爺吃了之後特別喜歡,這個吃法也就傳開了。
在這個長治山村裏最普通的農家園裏,女主人正為家人精心準備晚飯,當然也都是家常的長治小吃。玉米烙是最喜歡的點心。這農家餐桌上五穀雜糧作成的小吃,是長治山鄉一道獨特的風景。
長子古書藝人,把長治小吃編成了唱詞,味道各具特色數量有幾百種的長治小吃,足夠他們唱上三天三夜。
在眾多的長治小吃中,最具長治地方特色的要屬融合了各種雜糧的合子飯。在今天的長治農村,合子飯是最家常的一種食物,自家地裏收穫的小米,煮上新鮮的豆角、南瓜,再放入由豆面、白麵、小粉這三種面和面切成的細麵條,是農家餐桌上最貼心的一道小吃。而這個小吃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説。
入夜故鄉情粗糧館迎來了他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候,各種五穀雜糧做成的美食讓人們大快垛儀,就在炎帝分五穀開創了中華農耕先河的這塊土地上,糧食的功能不再僅僅是解決溫飽,色彩豐富的上黨飲食文化,是長治這太行天脊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