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哈 敏 攝像:孔萬杭
公元1908年農曆10月22日,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人物——慈禧太后駕崩。但是,這個實際執掌清朝朝政達48年之久的皇太后,正史對她的童年記載卻是一片空白。於是,她的身世便成為一個眾説紛紜的歷史之謎。有説慈禧是北京人、山西長治人,也有説她是安徽人、內蒙古人和浙江人。
那麼慈禧到底是哪人呢?據當時慈禧的貼身宮女以及老太監回憶,都説慈禧是山西長治人,並且,慈禧的許多愛好都與長治有關,比如喜歡聽上黨梆子,曾經給長治的上黨梆子劇團題過名,而且喜歡吃長治特有的一些食物。但慈禧是從關外來的滿族人,她怎麼會是長治人呢?帶著一串串疑問,我們《走遍中國》攝製組走進了長治。
這是山西省長治市的西坡村,這裡的人都堅信慈禧是長治人,因為這裡的民間流傳著許多有關慈禧童年的傳説。
每年的清明節,西坡村的王培英一家三代都要到村外的南河灘去上墳。王培英告訴我們,他是慈禧的第五代侄孫。我們眼前這個長滿荒草的土堆,據説就是慈禧母親的墳墓。
走進西坡村,76歲的村民司皮旦帶我們來到了慈禧的家,他説他是慈禧的鄰居。
這就是當地村民傳説中慈禧出生的土炕。土炕已用大紅的緞布覆蓋著,透出一份神秘。那麼,慈禧真的是在這裡出生的嗎?
[採訪]苗金聖 長治縣西坡村村民
慈禧出生,她娘肚子裏懷著她,到要生那天,天氣忽然變了,刮開大風,把天都刮成黃的了。等她孩子一落地,咯哇一哭,這個天氣馬上就變成格咧咧的晴天。
當地人説,慈禧小名叫王小慊。“慊”就是聰明伶俐,長得漂亮的意思。王培英告訴我們,慈禧後代在西坡村只留下他一戶了,他拿出了家譜。/家譜只有幾張紙,是王培英在上世紀70年代,根據老家譜手抄在當年的賬簿上的。其中一頁,“王小慊”赫然在目。
馬書岐,是長治研究慈禧的一位嚴謹的學者,他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採訪]馬書岐 長治市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
這個家譜嚴格地説起來它不像家譜。因為咱們中國家譜的寫法,一般都是世襲式的,它有一個世襲表,有幾世,從先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一直往下排。咱們現在看到這個家譜,它非常像一個老百姓家裏面供的一種牌位,牌位的寫法。如果是家譜的話,咱們中國的傳統是女人不進家譜,這個是肯定的,即使你是再大的官,也很少進入家譜。
不管別人怎麼説,王培英和他的家族,世代都堅信自己就是慈禧的後代。
這棵位於村中心的大槐樹,由於在唐代栽種,村民們都叫它唐槐。這裡是村裏的公共活動中心。據説小慈禧常在唐槐下玩耍,有一次玩累了就在樹下睡著了,忽然從樹上掉下一條小蛇,正好落在小慈禧的口中,鄰家的小孩都嚇跑了,小慈禧卻毫不驚慌,一會兒小蛇又慢慢地從她的鼻孔爬了出來。
雖然鄉親們眾口一詞,但我們仍疑慮重重。因為,如果慈禧是長治人,那她一定是漢人。而在清朝,漢女是不許進宮的。
[採訪]馬書岐 長治市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
清廷限制漢人進宮,尤其是限制漢女進宮,主要是為了保證清廷皇家血統的純正。如果男人進宮,那一定是太監。
劉奇,退休前是長治市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他多年來癡迷慈禧研究,對慈禧童年的研究已有16個年頭,他走訪了許多村民,收集了大量的資料。
[採訪]劉奇 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會長
有許多資料可以證明,漢人的女兒是可以進宮的。
清朝有一個規定,凡五品官以上的女兒,12歲到18歲之間,必須參加選秀,經皇帝驗看,否則不準私自許配婚姻。
[採訪]劉奇 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會長
當時大家都知道,選秀女,如果一旦被選上,那都是在宮裏頭受苦的,絕大部分一輩子連皇上的面都見不上。所以有許多有錢有勢的官員,就買別人的女兒來頂替自己的女兒參加選秀,其中有不少人都是漢人的女兒 。
劉奇拿出了一本《老太監的回憶》,裏面詳細的記錄了許多選秀女被漢家女子頂替的內幕。這位叫信修明的老太監,親眼見證了慈禧對清王朝48年的統治。如果西坡村的王小慊就是後來的慈禧,首先一個條件,她必須參加選秀。西坡村的鄉親告訴我們,王小慊由於家窮,娘早死,4歲時被賣給本縣上秦村的宋四元為女。
王小慊的命運將會如何呢,她就是後來的慈禧嗎?上秦村民收藏的慈禧的親筆信是真是假?
上秦村離西坡村30里地,我們進村的時候,正趕上村裏的一群村姑和村嫂們,身著清宮服裝,一扭一擺的為前來的遊客表演助興。
我們的到來,成為村裏的一件大事。慈禧的後裔們早早地候在村口迎接我們。
宋德文是上秦村慈禧的五代侄孫,他帶我們來到了慈禧小時候住過的地方,並告訴我們這個家庭過去很富裕。宋德文還給我們出示了一件重要物證:慈禧寫給宋家的信。信因年久已變成碎片,我們看到時,已被沾在了幾張白紙上。
[採訪]劉奇 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會長
最重要是兩片,第一就是姓宋,第二是入宮門。什麼意思呢,就是説,肯定是回憶往事,我本來姓宋,後來怎麼樣怎麼樣就進了宮。
那麼這封信到底是不是慈禧的親筆信呢?如果該信確是慈禧寫給宋家的,慈禧的身世之謎將會真相大白。回到北京後,我們找到了慈禧的真跡複印件,結果發現,宋家的殘信並不是慈禧的親筆。那麼有沒有可能是慈禧請人代筆?據史書記載,慈禧確有一個代筆人,叫繆素筠。遺憾的是繆素筠沒有留下照片,但據説繆素筠既會畫畫,又能彈琴,而且寫得一手好字,深得慈禧青睞,免其跪拜,是慈禧最信賴的人之一。
[採訪]劉奇 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會長
現在許多王公大臣和皇親國戚家裏頭,挂了有許多下頭蓋著慈禧太后印章的那些字、畫,有的是慈禧親筆,有的就是繆素筠的代筆,那麼這封信也不例外。這封信經我們考證,那就是她的代筆。
[採訪]馬書岐 長治市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
慈禧確實有一個代筆人。但是這樣的機密的問題,就是説慈禧作為漢人,她有這樣一個漢人的家,而且是這樣一個貧困的家,這樣的一個秘密,對慈禧來説是致命的,是諱莫如深的一個秘密,她不可能讓任何人知道,包括她的代筆人。
由於漢女不能進宮,如果慈禧真的是漢人,在宮裏暴露身份,那會犯下欺君之罪,招來殺身之禍。慈禧敢冒這樣的風險嗎?
但據專家驗證,該信所用紙張是由棉花和竹子兩種原料混合製造,紙色泛黃,確為宮廷用紙。
這時,慈禧的後裔又向我們出示了他們的另一件重要物證:兩隻皮夾子。
皮夾子主要記錄了兩項內容,右下側寫的是歷代皇帝皇后皇太后的生日。如大皮夾子從右到左分別為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和光緒皇后的生日。“不理刑名”,也就是每逢這三天不準辦理刑事案件,不準殺人,因為是生日。
皮夾子的左下側記錄了歷代皇太后皇帝皇后去世的日期。每逢這些日期“照例素服”,不準披紅戴綠,因為是紀念先人的日期。
[採訪]劉奇 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會長
這兩個皮夾子,在宮廷裏頭有一個準確的名稱,就叫帝後宗祀譜。這兩個皮夾子應該是哪些人所有呢,經過考證,合法的持有人是兩種,一種就是皇親國戚,第二種就是王公大臣。
那麼,宮廷的皮夾子怎麼會來到世代為民,而且遠離京城千里之外,祖上無人在朝廷做官的宋家呢?面對皮夾子和這封殘缺不全的信,我們雖無法確信慈禧與宋家的必然聯絡,但是我們也相信其中一定有內在的關聯。
[採訪]劉奇 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會長
證明慈禧是漢人不是滿人,我們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就是慈禧是小腳。
漢女纏腳,滿女是天足,不纏腳。 慈禧真的是小腳嗎?
在上秦村,我們徵得86歲老人趙梅則的同意,拍攝了她兒媳婦給她洗腳的全過程。漢族婦女纏腳是漢代以來的一個陋習,男人把女人作為觀賞物,因為纏腳以後,女子走起路來像風吹楊柳,一搖一擺。由於滿族人從關外而來,他們倡導不纏腳,於是在清朝就出現了漢人婦女纏腳,滿人婦女不纏腳的現象。
劉奇給我們出示了兩張照片,右邊這張是慈禧的小腳,而左邊這張是滿族女子的大腳。
[採訪]劉奇 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會長
有很多資料可以證明,慈禧太后是漢人而不是滿人。比如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裕德齡女士寫了一本書,書名就叫《慈禧太后私生活實錄》,在這本書裏頭她就明確的説,慈禧太后對於滿文認識的很少,少到差不多可以説完全不認識。另外宮廷裏頭的奏折,有許多是滿文漢文並用的,而慈禧太后從來是只看漢文而不看滿文,批奏折也是,只用漢文批,從來不用滿文批。
如果慈禧確是漢人,那麼,西坡村的王小慊又是怎麼一步步進宮,變成慈禧太后的呢?從西坡村來到上秦村宋家後,據當地人説,王小慊改名叫宋齡娥。
據傳,在宋齡娥13歲的時候,宋家面臨天災人禍,先是哥哥被狼吃掉,接著母親又被狼咬死,加上父親抽上了大煙,宋四元家很快一貧如洗,只好忍痛將宋齡娥賣給潞安府知府做婢女。潞安府就是今天的長治市。
由於宋齡娥長得俊秀,聰明伶俐,並生有貴相,知府就收她為養女,改名玉蘭(宋齡娥—玉蘭)。當地的鄉親告訴我們,當時的潞安知府叫惠徵。而慈禧的父親就是惠徵。但我們查閱了《長治市誌》和大量有關清史文獻,卻沒有找到惠徵擔任潞安知府的記載。
歷史好像故意在與我們捉迷藏。我們找到了當年慈禧的另一位御前女官裕容齡寫的回憶錄《清宮瑣記》,該書在第一章寫道:“惠徵,初任山西潞安府知府”。裕容齡是慈禧最貼身和親近的女官,這是她和慈禧合影的照片。如果惠徵沒當過潞安知府,我們找不到裕容齡撒謊的理由。這是在今天的長治地區隨處可見的一種地方戲曲——上黨梆子。長治處於過去上黨地區的中心地帶。由於上黨梆子地方性太強,難懂,所以幾百年來,不但沒有走出本省,甚至可以説連本地區也沒走出過。
[採訪]劉奇 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會長
據説她(慈禧)六十大壽的時候,專門請了(長治)壺關有個“十萬班”,這個上黨劇團專門去給她唱戲。唱了以後,慈禧太后看了非常高興,又給題劇團的名字,又給它下詔書。詔書什麼意思呢?這個戲團,走到哪,誰也不準收稅,也不準官家隨便抓去無償唱戲。
“十萬班”被慈禧改名為“樂意班”,並成為當時上黨地區規模最大,影響時間較長的戲班。如果慈禧與長治毫無關聯,她怎麼會對難懂的上黨梆子情有獨鍾?或許慈禧與長治真的有割不斷的緣分,據記載,慈禧還特別愛吃長治一帶的食品,如沁州黃小米,壺關醋,襄垣黑醬,酸菜,尤其愛吃糰子。
[採訪]劉奇 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會長
這個糰子是長治縣,這一個縣,這個地區特有的一種食品。這種食品是老百姓家家戶戶過年才吃的,因為過去的日子都比較窮,不能天天吃的。
慈禧當上皇太后以後,專門從長治請了一個師傅給她做糰子。
我們眼前這個長滿荒草的庭院叫慈禧太后書房院,據説就是當年宋齡娥來到潞安府後讀書的地方。被惠徵收為養女後,玉蘭就在這裡學習琴棋書畫。咸豐二年,18歲的玉蘭以葉赫那拉惠徵之女的身份應選入宮,並封為蘭貴人,一步步成了皇太后。
這是我們在長治縣一家照相館拍攝到的場景。
在今天的長治市區內,“慈禧太后書房院”,已列入規劃重修;上秦村的“慈禧娘娘院”也正在修繕。雖然我們不能斷定慈禧到底是哪人,但我們相信,隨著清末歷史研究的不斷深入,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的慈禧,她的童年之謎,一定會得到破解。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