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中國地理版圖上最長的一條鐵路線,我們乘坐上這列火車奔向古時稱西域的大漠之中,去尋找只有在今天影視作品中才能看到的大漠驛站。
離開甘肅進入新疆的第一站便是我們的目的地——哈密。自古至今,哈密一直是進出新疆的東大門。
哈密市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部,歷史上她曾是西域的東大門和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哈密不僅是商貿重鎮,也是文明的交匯之地,這使今天的哈密具有鮮明的多元文化特色。
歷史上把哈密稱之為“西域襟喉,中原門戶,嘉關鎖鑰,中華拱衛。”光聽聽這些稱謂,就可見它所處位置的重要了。
古時,聞名於世界的絲綢之路也正是從這裡經過,從那時起它就是一個重要的驛站。那麼是誰最早在控制著這個大驛站,它又是怎樣從一個驛站而最終成為一座城市的。 茫茫戈壁空曠而蒼涼,為了尋找古絲路上的歷史痕跡和見證我們最近了大漠戈壁深處……。
從甘肅進入新疆的第一個關口就是星星峽,由這裡開始至哈密巴裏坤的大石頭,過去稱之為伊州古道,也就是絲綢之路進入新疆的第一段道路,雖然長度只有四百多公里,但古時靠車馬駝隊要用十八天左右,才能穿越這條古道。沿著這條崎嶇顛簸的道路前行,我們來到了一座山口,在山腳下,我們發現不知什麼原因,山腳與地面像被打磨過一樣光滑。兩側的崖壁上還刻有文字,年號地名,無法考證是什麼人刻的?但從文字、地名可以看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域,這是什麼地方?
有一位古人曾在他的日記中描述了當時穿行這條古道的真實感受,他在日記中寫到:“這一路,道路崎嶇,山石嶙峋,顛簸難行,經常不是車壞,就是馬死,人們為了一路平安,常常只能求助於神靈保祐。”這位古人就是被朝廷降罪發配新疆伊犁的林則徐。
在哈密,我們還看到在古絲路上,聳立著很多烽火臺,這些烽火臺最早到漢唐時期但大部分是清代修建的,據當地專家考證在哈密地區現存烽火臺和遺址多達51處。這也是古絲綢之路沿線,烽火臺密度最大的一處。 烽火臺的出現説明這條古商道納入了國家的軍事化管理,在哈密會出現如此之多的烽火臺跟哈密古時戰爭頻繁有著直接的關係。
哈密自古至今稱綠洲,是因天山上融化的雪水衝激出了這片水土豐美的盆地,再有地位的重要,因此,歷史上大月氏人、匈奴、突厥人等為了爭奪這塊風水寶地在這裡爭戰不休。
自西漢王朝開通西域後,西域平定了60多年。直到東漢哈密地區又烽煙四起,匈奴為重新佔據這重要的位置又與漢朝王朝展開了激烈的爭戰。公元73年,有位棄文從武的年輕人跟隨遠爭西域的大軍轉佔西域,在今哈密的巴裏坤湖經一場惡戰終於將匈奴趕至巴裏坤湖以西的大漠中。重新收復了哈密,同時也恢復了古商道的暢通。
這位投筆從戎的年青將領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班超。在東漢以前,每次匈奴進犯,漢軍都是千里迢迢進西域,由於戰事緊急,軍隊的給養無法及時補充,那時的哈密仍是遊民之地,根本無法保證軍隊的所需糧草。長期以來,這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重大隱患,正是由於班超的到來,這一隱患被徹底消除了。 在哈密有個叫四堡村的地方,村中有座廢棄的古城遺址,從殘存的建築基礎看古城不大,但有著厚厚城墻。如今,在古城內外還隨處可見,滿地的陶片,經專家鑒定這些陶片屬漢唐時期。那麼這座古城到底建於何年?又是什麼人在此處建的?
據《後漢書 西域傳》記載:“十六年,明帝乃命將帥北征匈奴,取伊吾盧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漢明帝十六年也正是公元73年班超與匈奴浴血奮戰的那個時期,漢時稱哈密地區為伊吾,書中還記述,在哈密當時設置了“宜禾都尉”開始在這裡屯田。經專家綜合分析這座古城就是東漢時期建的伊吾屯城。
當東漢王朝再次平定了西域之後,意識到“得哈密可得西域。”因哈密正處在中原通往西域的襟喉之地。所以就命班超等人在哈密建城並開始在這裡屯兵,開荒種地。軍屯的出現不僅使駐紮在哈密的漢軍有了穩固的基地,也為哈密的地域文化乃至中華歷史的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它意味著歷史上農耕文明與草原文化第一次在這裡融合,中央政權第一次在此派駐機構。有了這座軍事堡壘,也就出現了城市的雛形,從而哈密這個大驛站在商業和交通樞紐功能上,又有了一份強大的軍事保障功能,這一切使絲綢之路的暢通得到了極大的保障。從此,一個東方偉大民族的燦爛文化就從這裡傳向世界。
清朝時中原與新疆地區交往顯得更加密切,在建立一個嶄新政權的同時,更注重多民族的共存和融合,也就異常重視對新疆的開發和建設,哈密作為中原通往西域的大驛站,清政府更重視他的存在,清朝時哈密已是回疆八部之首,清政府還為哈密的統治者冊封了親王的爵位,這個爵位甚至超過了當時漢族朝廷重臣的爵位。此時的哈密成為了全疆政治、宗教、文化、經濟的中心,就連從西方來的商旅,使者所持的通關文碟,都要在此翻譯後才能進關,這也使哈密更像一座中心城市了。
原始路標已被312國道上的路牌所替代,今天的公路和滿載貨物的汽車已代替了昔日古道上車馬和駝隊。國道上的服務區,成為行駛在這大漠戈壁公路上車輛的安全保證。
那麼,歷史上穿行這條千年古道的商旅們,又是靠誰支持和保護了他們。這個在大漠中古時稱格子煙墩的驛站,可能就因這墩殘存的烽火臺而得名,據記載,這裡是從甘肅進入新疆的第一個大驛站,從建築遺存看,過去這裡有著很多房屋建築。
這些曾深埋于地下的屍古可能是因為大風沸去了沉沙而顯露出來,讓人覺得淒涼而滄桑,在這茫茫戈壁中看上去還有一絲恐懼感,不知歷史上這個驛站曾接待過多少商旅?
據史書記載:清朝,乾隆年間,為征討準噶爾、阿睦爾撒納叛亂,曾在此路過的戰馬就有三萬匹。正是這口枯井,當時挽救了部隊人馬的生命。
行駛在哈密段的312國道上,我們看到了很多帶泉字的路牌,聽當地人講這些古今未變的地名,都是過去古絲綢之路上驛站的名字。
因為人們行走在千里大漠中最不能缺的就是水,因此這些驛站都擇水而建。
據記載,從西漢至清代由當時政府開闢的道路上都設有驛站。到清代時除哈密這個最大的驛站,在哈密地區已出現了22個驛站。驛站大多數都建有烽火臺,並且常駐有軍隊,他們保護著商旅安全,防備土匪,同時護送軍糧,貢品和軍事郵件。驛站就成為了穿越大漠戈壁商旅們的保障。
有石碓指路到驛站的建立,千百年來正是這些散佈于大漠戈壁旨在保護行人安全的設施,使一批批商旅和軍隊穿行在幾千公里的大漠之中。遍佈哈密的大小驛站,在為往來商人提供生命保障的同時,也為後人留下了有關商旅活動的重要信息。
古老的驛站,歷史的遺物,是大風拂去了沉沙,使這些曾深埋于地下的歷史見證顯露出來。它們到底能見證什麼?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