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安陽《一個世紀的解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8日 16:03 來源:CCTV.com

  編導:葛小娟 攝像:丁健

  什麼人刻下了神秘的符號?隱約中昭示著逝去的文明!什麼人投入著智慧的目光?悄然揭開了甲骨的面紗!一百年的解讀,破譯著甲骨文的奧妙;幾代人的探尋,走進了一個塵封的王朝。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王朝?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位於華北平原的安陽小屯村是一個普通的北方小村落,在這一年一度的夏季麥收時節裏,人們早早地就開始了忙碌。和所有以農耕為生的人們一樣,小屯村的人千百年來,始終延續著這樣的生活,他們只希望豐衣足食,平和安康。

  可是,有一天小屯村的平靜就被打破了。在自家的田間地頭,人們頻繁挖出一些破碎的骨片,那上面還刻有奇怪的圖案。骨片起初也不過作為中藥裏的一劑配方,因為有一些江湖醫生發現它們有藥物作用,可是,從一百年前開始,這些骨片突然就變的不同凡響起來。

  那是在1899年的夏末,一個偶然的機會,這樣的骨片落到了居住在北京的國子監祭酒王懿榮的手中。王懿榮是享譽當世的古文字學家,金文鑒定的第一號人物,他一看到這些骨片,就覺得它們非比尋常。

  他首先判斷出這是龜甲,可是龜甲上為什麼會有奇怪的圖案呢?王懿榮注意到,這些整齊優美的圖案似乎自成一體,最離奇的是,它們仿佛又與通用的中國文字有著某種聯絡,一些簡單的圖形就是剛識字的孩子也能認得出來。這會不會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文字?有著深厚古文造詣的王懿榮直覺地想到。如果這是文字,那麼它們比目前所知的青銅器上的金文更早,金文出現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再向前,歷史便沒有了文字的蹤跡。

  命中註定,這些有著奇怪圖案的骨片在王懿榮手裏命運將發生改變,他一邊收集一邊開始了研究。雖然認出的圖案依然寥寥無幾,但是他從《史記》等書中發現在遠古時期人們常用龜甲進行占卜,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他眼前龜甲上的圖畫很可能就是古代人類占卜留下的文字,而它其中就一定會包含著古老文明的信息。

  可惜王懿榮還未來得及展開研究,第二年他便不幸去世,但是從此,他為研究中國歷史打開的那扇大門便沒有再關閉。王懿榮的老朋友劉鶚將他收藏的甲骨編輯成《鐵雲藏龜》出版發行,使甲骨文第一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裏,由此更多的人開始對甲骨上的刻畫産生了興趣。

  産生興趣的人中有一個叫做羅振玉的,他也是一位造詣深厚的古文字學家,只是羅振玉從一開始就認定必須找到甲骨的出土地,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發現更多的甲骨,並由此考證甲骨背後的秘密。

  羅振玉最終打聽到了一個地名:安陽小屯村,果然他在那裏收集到了大量的甲骨。甲骨的出土地終於被證實了,可是為什麼這麼多的甲骨會出現在一個普通的華北村落呢?

  羅振玉在《史記》中查到項羽和秦將章邯曾會于:“洹水南殷墟上”。殷墟,就是商王朝後期都城的廢墟,這個古老王朝由於消失達三千年之久,因此早已成為了遙遠的傳説。但是,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殷墟就在洹水的南岸,而小屯村也恰恰就在洹水南邊,這就是説小屯的所在地很可能就是史籍記載中的殷墟,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這裡出現的甲骨文就應該和那個古老的商王朝有著某種聯絡。

  羅振玉開始研究甲骨上的文字。起初,他注意到有一個極為簡單的文字頻繁出現,這個字在今天的中國字中念做“十”。而在這個字的後面總有幾個字很像是中國古老的紀年方式,天干中的乙、丙、丁。如果這幾個字是乙丙丁,那麼作為天干的第一個字甲就有可能是這個看似“十”的文字,由此推測,在那時,甲字的寫法是沒有框的。羅振玉繼續串連甲乙丙丁之後的文字,他突然發現這竟然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一個序列,按順序讀下來,它們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原來這些字所代表的正是中國沿用了上千年的古老的紀年方法,也就是天干表。天干的發現使羅振玉不禁信心大增,原來這些奇異的圖案真是可以破解的文字。接著,他注意到在這些甲骨之上,還有許多奇怪的詞組,這些詞組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後一個字都是天干,經破譯,他們分別是:大乙、大丁、祖乙、庚丁、武丁、帝辛。而這些名字羅振玉早已諳熟於心,他們正是《史記殷本紀》中司馬遷所記錄的商代不同時期的君王。

  一個失落了三千多年的王朝終於在羅振玉的手中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大門,在之後陸陸續續的破解中,羅振玉總共認出了六百餘字,這些文字使甲骨上的文句基本可以通讀,從此,一代代學者更深入地邁進了那段逝去的歷史。

  今天,在河南省的安陽市,甲骨文已不再是人們眼中神秘的符號,隨著對甲骨文的破譯與研究,甲骨文字已逐漸成為可供人們欣賞的書法藝術。作為生活在甲骨文出土地的安陽人,自然對甲骨文奇妙的美學效應有著更深的體會。

  然而甲骨文昭示世人的並不僅僅是它的美學效應,在它重現人間的一百年裏,很多學者都對這些奇異的圖案著了迷,他們相信在這些古老的文字中隱藏著有關商王朝更豐富的信息。

  不過當時的中國學界卻涌動著一股疑古風潮,一些學者對《史記》等書中所記錄的中國歷史有著強烈的懷疑。商王朝也是一個沒有任何歷史遺留,只是在《史記》、《竹書紀年》等書中有非常簡略的記載的國度,而且由於這些書都寫作于據它一千年後的漢朝,因此有人就認為它們大多來源於口頭傳説和主觀推測,是非常不可信的。

  這時,在羅振玉之後,甲骨文研究史上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出現了,他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國學大師王國維。王國維有一個大膽的設想,如果甲骨文中真的記錄了商王朝的某些信息,那麼通過破解甲骨文應該就可以反觀歷史文獻的可信度。

  從以往的研究看來,甲骨文是一些商王求神問卜的文字,然而王國維發現,在歷代商王對祖先的追祭中,他們都會提到一個人名。這是在向這個人祈求豐收,這是將這個人和河神並列,祭祀並奉獻牛羊。這個人的地位看起來非同一般,他的名字前面的字形是一柄斧鉞,後面的字頭上卻看起來像是一隻鳥。

  熟悉歷史的王國維首先想到,斧鉞在3000年前的社會對持有者有著超乎尋常的意義,它是一種王的象徵物,那麼鉞會不會就是後世的“王”字呢?

  而這個人還頭頂鳳鳥。《山海經》、《史記》等書中都提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也就是説,商人的祖先是一隻神鳥所生,因此鳥也是商人的圖騰,那麼這個人會不會是商人的先祖呢?

  王國維認為這個字是開支裏的“亥”,在《山海經》中他也發現了有關商人祖先王亥的記載,至此,王國維確認了這兩個符號組成的“王亥”二字就是商人先祖的名字。

  以王亥的解讀為起點,王國維將自己在甲骨文中發現的商王世系表與史書中的記載進行了詳細的對照。

  王國維終於廓清了歷史的迷霧,再次肯定了中國史籍的正確性,也使那個3000年前的王朝有了更大的解讀的可能,而他所使用的文物與文獻相對照考察歷史的方法,也成為中國史學研究上的一條新的道路。

  但是此時,隨著現代考古學的傳入,另一種研究的方法受到了當時新一代的學者的推崇,他們開始在更廣闊的田野挖掘過去的秘密。

  董作賓就是其中之一。1928年他帶領了一支考古隊在小屯村開始了挖掘。挖掘工作進行的比較順利,但是隨著挖掘出的甲骨已多達上萬塊,一個問題卻産生了:根據歷史記載,商王朝遷都到今天的安陽直至滅亡有二百多年的時間,而浩如煙海的甲骨文字必然屬於這二百年中的不同歷史階段,因此,如果要更深入地研究商朝的歷史,就必須將甲骨比較準確地斷明年代。

  1929年秋考古隊發現了四塊體形巨大,字數眾多的龜板,它們為董作賓的考證提供了機會。

  在這四版龜骨之上,頻繁出現一個過去誰也不認識的字。董作賓經過仔細比對,他發現這個字的前面總是某個商王的名字,而它後面那個字重復出現在不同的龜板上,是誰會和商王的名字總是聯絡在一起呢?董作賓不由的想到,如果甲骨文是商王求神問卜的記錄,那麼跟他總是同時出現的人就應該是為他占卜的人,而這個字就應該是今日漢字中的“貞”,也就是貞卜問命的意思,而貞字後面的那個字就是為商王占卜的人的名字,董作賓把行使這種職責的人定名為“貞人”。

  在一塊大版上,董作賓發現了六個貞人的名字,他們共同使用過這一塊龜骨進行占卜,從占卜文字上看,前後共經歷了九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説,在這九個月內,他們必然同時生存。最老的與最小的,歲數很難超過五十年。

  這六個貞人的發現使董作賓恍然大悟。以此類推,他把同時出現在一塊龜板上的貞人劃歸為一個時期,於是,在已挖掘出的甲骨中一共找到了五個時期的貞人。在商王朝存在於安陽200多年的時間裏,第一期和第二期貞人的數量最多,到了第三期,人數大為減少,在第四期中甚至只發現了一個貞人,在王朝將要滅亡的時候也只有三個人了。

  董作賓又參考稱呼、書體等關係,將混沌一團的15萬片甲骨按不同的時代分為了五期,終於,他完成了可以作為一個階段的終結的工作,幾十年來,那個幾代學者苦苦追尋的塵封的王朝,終於在人們眼前清晰起來。

  今天的京珠高速公路從安陽通過,這裡依然是中原腹地的一塊要衝之地,這裡也是一片水草豐美的風水寶地,靜靜的洹河哺育著數千年的文明。三千年前,商王朝就是在這片土地上演繹了兩百多年間的興衰故事。

  在甲骨文中,最波瀾壯闊的是第一期。那時,在公元前1330年舉國遷都到小屯村的商王朝,獲得了一個80年的休養生息時間,接著,商王朝歷史上的一代雄主武丁登基了。武丁對內注重民生建設,政治清明;對外積極開疆拓土,征戰四方。

  那一年的一天,守衛邊塞的首領報告説,土方方國出兵侵擾了他東部邊境的兩個村莊,與此同時,工方方國也出兵侵擾了他西部邊境的田地。沒過幾日,消息又從西方傳來,工方又一次襲擊了農田,並且劫走了75人。

  隨著消息越來越緊,武丁出擊了。武丁在卜辭中問:大將止或接受商王的命令,率領軍隊出伐土方,會受到保祐吧?是不是要徵集五千兵眾,命令他們與工方方國開戰呢?

  在武丁一朝,甲骨文中記錄最多的就是關於征伐的卜辭。在他在位的59年中,商王朝征服了位於西北的周邊部落,極大地擴充了王朝的版圖,這也印證了史書中所稱的商代歷史上最繁盛的時期——“武丁中興”。

  通過對史籍的閱讀,人們還了解到,商王朝最重大的兩件國事就是征戰和祭祀。作為一個強大國家的領袖,武丁也極為重視祭祀。從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商代人幾乎每做一事都要反復占卜,祈問鬼神,特別是對死去的先祖要反復進行祭祀。

  在武丁一朝中尤其盛行人祭,這在卜辭中有大量的表述。這一次是祭祀一位叫做庚的死去的祖母,國王問是不是要以三十名俘虜,三十壺美酒,三十對牛為祭品呢?在另一次祭祀另一位王室成員時,國王問是不是要奉獻奴隸三十名,小妾女奴三十名呢?從這些文句中可以看出,武丁時期的祭祀活動,規模之大,舉行之多。

  今天,人們可以從武丁時期的甲骨文中看到這種雄渾豪放的時代風格,它們字體雄偉,筆力遒勁,以至於成為今天的甲骨文書法主要描摹的對象。與後期的文字相比,第二期顯得規範嚴整,而從第三期開始,書寫頹廢,從歷史的記載看,商王朝從此開始進入社會動蕩,甲骨文中反映出的時代特質使人們清晰地觸摸到了那個三千年前的文明。

  甲骨文中不僅記載了不同時代的國家大事,它還反映了先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商代有發達的農業文明,從甲骨文中的文字可以出他們已經普遍種植了五穀。商王朝已全面進入農耕社會,因此商王們也非常關心作物的收成。“我今年的黍子會不會取得好年成呢?”“是不是上帝要給我降旱災?”“行除災禍的祭祀要用三百頭牛嗎?”由此商代人的畜牧業也是非常的發達。

  商代人還善於做生意。(帶商字的卜辭)他們或者挑上東西,或者拉著牛車馬車(“車”字),到另一個地方去交換商品。由於經常遠赴外地,他們的道路四通八達(“行“字),他們從遙遠的南方帶回錫礦冶煉青銅,從新疆和田運回各種玉石。

  今天,從這些象形文字身上,人們已經能看到了商王朝的一個嚴密的社會分工和完整的生活風貌,通過甲骨文,人們還可以看出,作為世界上惟一仍在使用象形文字的國家,她的歷史文化是如此的綿延不絕,超越時空。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