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劉虹宇 攝像:何雄鷹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中國連續三年遇到自然災害,糧食大面積減産。由於家鄉糧食顆粒無收,有一個人饑腸轆轆地從千里之外來到齊齊哈爾,沒曾想這片黑土地上生長的土豆,不僅讓他擺脫了饑餓,而且改變了他的一生,這個人叫張新科。
張新科是家中的長子,為了吃飽肚子,他帶著弟弟、妹妹,去挖頭一年剩餘在土裏的土豆。就是這些沒有被收乾淨的土豆,成了他們當時賴以生存的救命糧。
就這樣,一家人靠孩子們撿拾的黑土豆,度過了饑荒年月。從此,張新科與這個富於傳奇色彩的外來物種結下了不解之緣。
土豆的原産地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區,十六世紀,西班牙人為了財富開始航海,當他們的帆船從南美洲滿載著黃金、白銀以及許多歐洲人從沒見過的東西返回西班牙時,其中一種長著球狀根莖的植物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這種植物後來卻風靡了全世界,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之一,這種植物就是土豆。
土豆剛到歐洲時,誰也沒有把它當作食物,歐洲的上流社會只是把它當作來自世界另一端的奇異植物,種植在自己的花園裏,歐洲人稱它為馬鈴薯。
人們把它當作食品,是出於一次偶然的事件。
十六世紀,法國巴黎附近的郊區,皇家衛隊嚴加看守著這裡種植的一種植物,據説它們開出的小花,是皇后珍愛的裝飾品。一天深夜,幾個乞丐溜到地裏偷偷挖走了幾株,他們發現,這種從沒見過的植物有許多球狀的根。饑腸轆轆的乞丐試著用火將這些球根燒熟,這下他們發現了從來沒嘗過的美味。消息傳出後,附近的人們用盡各種方法把這種植物拿到家中,並且種進了自己的地裏。幾十年後,全歐洲的人們幾乎都在餐桌上見到了土豆。
很快,馬鈴薯也隨著歐洲人來到中國。
採訪: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 研究員 吳國林
“文獻記載是荷蘭人從這個海路上把它首先傳入到我們這個京津地區,然後又擴展到華北地區。因為當時,十六世紀的時候,那時北京城已經是咱們國家的政治經濟的這個中心,當時外國的這些政治家、傳教士還有些商人來的時候就可能把這個馬鈴薯,就首先從海路帶到京津地區。”
採訪: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 研究員 吳國林
“也有學者考證,在明朝時鄭和七下西洋,在鄭和的船隊行駛各地的途中,不少士兵便定居下來。後來一些人為了逃避國內的戰亂和饑荒,便尋著前人的足跡開始冒險南渡,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後來成了華人往來東南亞的通道,順著這條通道,當時稱為"荷蘭薯"的土豆開始由華人引入中國。中國地域遼闊,有關土豆傳入中國途徑的説法還有多種。”
採訪吳國林: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 研究員
“有人也説(土豆)從陸路,從西南或者西北,也就是所謂的“絲綢之路”,也可能是從這邊傳過來的,但是好像是文獻上找不到記載,找不到記載,但是不排除這個可能。”
土豆最初進入中國時,尋常百姓是難以見到的。當時這種東西是西洋人帶來的供品,專供皇宮食用。
明代著名的畫家徐渭,不知從哪得到了幾個土豆,吃過後大加讚賞,並寫下了一首詩:
這種東西比榛子仁要軟,比茭白要有滋味,像花生、紅薯,但還要好吃。雖然不能用作茶點,但在餐桌上卻備受歡迎。然而馬鈴薯非常難得,連紫禁城內為皇帝洗衣服的姑娘們想吃都吃不上呢。
後來,逐漸擴大種植面積的土豆在饑荒之年發揮了重要作用。萬曆皇帝見到災區的奏折後,命令各州府全力種植土豆,他下令把土豆種送給鬧饑荒的地方,讓百姓種土豆度過災年。
採訪吳國林: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 研究員
二十世紀初,中國的雲南昭通地區連年大旱,山區的人們靠挖蕨根充饑。一位叫亨利 帕森的英國人從外地運來了土豆種,短短幾年時間,昭通已經大面積種植這種高産的薯類作物了,山區的老百姓靠著土豆度過了荒年。後來,雲南省的土豆成為中國單産最高的省份。
這個看著非常不起眼的土豆,還在中國人口增長上,扮演過不同尋常的角色。
在一次展覽會上,一位中國政府的高級領導人,向身邊的工作人員詢問:從秦漢到元朝,中國的人口數量為什麼一直徘徊不前,但到了明朝以後,人口卻出現了急劇的增長?一位農業專家回答説:明朝萬曆年前後,中國引進了一些高産作物,有了糧食,人們能吃飽了,人口也就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這些引進的作物中,就包括土豆。
救了張新科生命的土豆,也改變了他的命運。從參加工作開始,張新科就和土豆打上了交道。現在,張新科是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馬鈴薯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馬鈴薯協會理事。
齊齊哈爾是中國著名的土豆産區之一,那麼土豆是怎樣傳入齊齊哈爾的呢?
這是一種叫做巨谷的穀子,它與其他穀子在外形上沒有特別大的區別,就是在生長後期,這種穀子明顯高於其他穀子,有近兩米高。谷穗也特別大,成熟的谷穗近一米長。這種巨谷就生長在齊齊哈爾的黑土地上。
位於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齊齊哈爾市,大部分地區屬中溫帶,氣候冷涼、雨量充沛、土質肥沃,所以,許多外來的農作物在這裡生長良好。
土豆是喜溫涼作物,齊齊哈爾的氣候條件和土壤非常適合土豆的生長。十九世紀初,中國政府開墾黑龍江流域大片荒地時,從中原地區和朝鮮等地引入了土豆。這種生長季節短、適應性強的作物很快大面積推廣,成為這一帶廣泛種植的糧食作物。一百多年來,土豆與齊齊哈爾人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土豆是個寶,天天離不了,怎麼吃怎麼好,”齊齊哈爾的老百姓用樸素的語言道出了這段情緣,“一季薯半年糧”,人們把土豆當成了救災救荒的寶中之寶。黑龍江有關文獻記載,自從馬鈴薯傳入以後,在大荒之年,一季收穫的土豆就可以讓所有災民生存下來。所以,在齊齊哈爾人的家裏,土豆是不可缺少的儲備。
在齊齊哈爾訥河市的齊心村,我們見到了一位正在修整土豆窖的農民。
據這位村民講,現在村裏最老的窖已經有五十多年了,大多數是在二、三十年左右,修窖的傳統是墾荒的父輩們留下來的。這位村民聽他的爺爺講過,有一年遇上大災,糧食幾乎顆粒無收,院裏種的土豆在收穫後放進了自家剛剛挖好的窖裏,就是這些在窖裏存放的土豆,成為當時爺爺一家的主要食物,他們就是靠著這些土豆度過了那個大災之年。
現在村民們延續了前人儲存土豆的方式,但除了吃以外,更多是作為保留土豆種的地下倉庫。
我們大致算了一下,這個村一共有300多戶人家,每家有兩個這樣的地窖,除了當年賣掉的以外,全村還要儲存600多萬斤土豆。
離齊心村不到20公里的訥河火車站是個不大的車站,每天都有客車經過,但在這裡停下來的卻不多。然而在車站上,卻能看到大量的貨車停下來裝載貨物。
採訪:訥河車站副站長 楊樹波
我們訥河車站是一個貨運量比較大的車站,全年發送量在一萬車左右,但是貨運量的發運時期比較集中,由於每年的8月末以後是貨運量的高峰期。
採訪:訥河車站貨運員 劉秀麗
這是土豆,一車60噸發往遼寧的,這也是土豆,曹村發濟南局的,這是發往廣州局的,這是發往廈門北的,也是土豆,60噸,每車都是60噸,我們每年發送量比較大,這一本大約有200車,每月有七、八本吧。
七、八本發貨單,那就是1400到1600車。按以往的記載,訥河馬鈴薯最高的年運輸量在7000車皮左右,也就是42萬噸,每年土豆就是從這個地方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甚至國外。
現在的訥河是中國土豆生産基地之一,土豆種植面積在4.6萬公頃以上,年産120萬噸左右,1996年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國馬鈴薯之鄉”的稱號。
雖然馬鈴薯是一種高産作物,但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本身的病毒。
十七世紀中葉,馬鈴薯傳入愛爾蘭,很快它就成為愛爾蘭人餐桌上的主食。沒想到,1845年到1846年馬鈴薯晚疫病爆發,馬鈴薯幾乎絕産。由於過多地依賴馬鈴薯,為此愛爾蘭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導致近百萬人餓死,一百二十萬人被迫遠離家鄉,逃荒到北美洲。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土豆晚疫病,造成土豆在各地大量減産。黑龍江是土豆大省,遭受的災害更為嚴重。當時已經調到訥河縣農業局工作的張新科,看著那些生了病的土豆秧,想起了小時候靠吃土豆活過來的痛苦經歷,為此,他辭掉了縣裏的工作回到了村裏,決心要研究出一種抗病毒的土豆品種來。
採訪:黑龍江省馬鈴薯協會理事 張新科
主要是小時候挨餓,在這一生當中是非常記憶猶新的,感覺馬鈴薯這東西在我的一生當中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挨餓的時候不説它把我的命救活了,也差不多少,所以我一直就想把馬鈴薯搞好。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是張新科經常光顧的地方。初到研究所時,這裡的研究設施和研究人員陣容讓張新科驚嘆。這些先進的栽培和病害防治技術讓張新科十分癡迷,他把學到的先進技術應用到自己的土豆種植,之後,他又把培育出的優質土豆原種推廣到四鄰八鄉。幾年後,張新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採訪:齊齊哈爾訥河市慶寶村村民 馬文儒
去年我的收入挺好,去年土豆也特大豐收。一個土豆沒説三斤半沉,那簡直是從歷史來説,就我這六十來歲沒看到過,我長這麼大土豆。我種了60畝土豆去年是賣了四萬塊錢,這不是嗎,買了一個四輪子,就是一主一挂,就花一萬六,買了新車,這你説土豆出錢吶?
這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一間研究室,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這裡就承擔了國家農業科研的重點課題,馬鈴薯的脫毒研究。
由於自然條件或高溫影響,一些地區的土豆産生了病毒性退化,不能作為種子耕種,必須年年來北方調種,這種現象稱為“北薯南調”。脫毒研究就是培育沒有病毒的馬鈴薯新品種,減少“北薯難調”的現象。
坐落在齊齊哈爾的黑龍江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利用土豆的種質資源培育新品種,對土豆進行病毒檢測和脫毒,並把這些脫毒種薯進行了推廣,這使黑龍江省的種薯生産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齊齊哈爾的土豆不僅改變了張新科一個人的命運,還讓許多人為了馬鈴薯改變了自身的生命軌跡。
2001年,正在牡丹江一家醫院值班的醫生張偉,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這個電話是他的父親張新科打來的。
採訪:張新科兒子 張偉
當時很驚訝的,覺得很麻木的感覺,説不上是什麼感覺。當時我母親和姐姐極力反對,她們根本不同意,你看這上了十幾年學了,好不容易出息了,這又回農村種地了,這學不是白上了嗎?
在這之後,父親多次打電話讓他回來,都沒能説服他。其實,張新科何嘗不知道兒子和家人的心思呢?
張新科為了能夠生産更多的土豆原種,他在訥河租種了3000多畝土地,現在生産出的原種不僅提供給周邊地區,全國各省市都有他的馬鈴薯種子。但是,隨著馬鈴薯培育品種的日益多樣化,張新科覺得自己的文化程度跟不上了,他想到了已經大學畢業的兒子。
張偉休假回家,父親卻再沒提此事,只是早出晚歸忙他的工作,看著父親天天都是這樣,張偉覺得父親真的是太辛苦了。於是張偉辭掉了醫院的工作,回家和父親一起種起了土豆,一幹就是五年。直到今天,張新科的老伴兒還總覺得對不起兒子。
採訪:張新科妻子 張瑞華
不同意,剛開始兒媳婦不同意。姑娘也不同意,説實在的就是新科硬給拽下來的,到現在我也不太同意。
在老伴的眼裏,張新科的心裏只有馬鈴薯。老伴説他平時很少説話,但只要一談起與土豆相關的事,就會神采飛揚,滔滔不絕。偶爾有空在家,也是一頭扎進那些土豆資料中。也就在我們與張新科愛人聊天的一會功夫,過於疲勞的他竟坐在一邊的沙發上睡著了。
一年一度的齊齊哈爾“綠色食品博覽會”就要召開了,張新科每年都要去。參加農業展覽會是他向外界推廣種薯的重要途徑,在臨行之前他都要精心準備,把他們所有的優良品種都帶上。
在“綠色食品博覽會”上,張新科把各種用途的馬鈴薯種都展示了出來,在他展臺前總是圍著很多人詢問。
採訪:黑龍江省馬鈴薯協會理事 張新科
因為我從事這項工作吧,我總感覺可能在我的一生當中感覺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我做了二十多年這個馬鈴薯種薯繁育,到開始搞那些實生苗,一直到現在,而且我現在很想把這個事做強、做大。
在中國,有許多張新科這樣的人,每天都在琢磨著土豆問題,因為馬鈴薯和其他南美洲高産作物,不僅救過張新科的命,而且解決了中國千百年來的糧食問題,強盛了整個中華民族。
目前,馬鈴薯在世界糧食總産量中僅次於小麥、水稻和玉米,位居第四位。今天,中國馬鈴薯的種植面積是世界最大的,世界每四公斤土豆中,就有一公斤産自中國。
美國太空署在研究未來人類星際旅行時,提出了一項報告,在目前地球已知的糧食作物中,馬鈴薯是能在宇宙飛船上種植和加工的最佳食品。而在中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的食譜中,也有不起眼的土豆。或許,馬鈴薯還有許多我們目前未知的秘密。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