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迎旭 孟立 攝像: 照日 張獻江
龍岩是客家人的歷史舞臺,這裡生活著二百多萬客家人,佔龍岩總人口的80%。
在龍岩的連城,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絕技表演。溫文茂練就了一手好書法,與眾不同的是他書寫的工具是普通的筷子,溫文茂的“筷子書法”爐火純青,被人們稱為“龍岩一絕”。不過這還不是最絕的,在龍岩,還有一項絕活叫“木偶書法”。
出場表演的木偶看似笨拙,卻身懷絕技。木偶的主人叫李明卿,是“中國三大木偶表演藝術大師”之一徐傳華的嫡傳弟子。其實,龍岩的提線木偶自清代就誕生了,然而木偶書法卻是李明卿的獨創。
數百年前,客家人從中原一路南遷,最終選擇了福建山區作為自己新的家園。在遷徙中,他們形成了一支特立獨行的民係,而遷徙的歷史又賦予了客家人怎樣獨特的精神氣質呢。
我們走進層巒疊嶂的山區,試圖尋找“中原文化”在客家地區傳承和發展的點點滴滴。
這是隱沒在山崖間的一處石刻,被當地人稱為“摩崖石刻”。據專家推測,“摩崖石刻”距今約有三千年的歷史了。然而石刻上刻畫的是什麼,至今還是個謎。
華欽進是一位普通的漁夫,十幾年前在一場事故中失去了右手,但是只有初中文化,又進入暮年的他,開始在勞作之餘學習詩詞楹聯。並自稱“獨臂漁人”。
“獨臂漁人”漸漸地成為了當地頗有名氣的民間詩人、書法家。
1985年,他創辦了一個農民詩社。在這樣偏僻的小鎮裏,有這樣一處雅致的場所已非易事,更何況詩社的成員是清一色的農民。由農民自己創辦的詩社在全國都是很少見的。
詩社雖小但名氣很大,農民詩社的社員們經常參加全國範圍的比賽,並且獲得了不少的獎項。詩社墻壁上的一幅字:“ 姑田一絕、滿紙乾坤 ”,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姑田一絕指的是什麼呢?
那麼這些寫奏折、作皇榜用的紙是怎樣生産的呢 ?
這是一間古老的造紙作坊,如今,這個小鎮中依然保留著傳統的造紙技術。
據説,曾經有日本的專家團到這裡考察,將每一道工序都仔細的拍攝記錄下來。
聽説日本的考察團回去之後,還是造不出這麼好的宣紙。這看似簡單的操作裏,蘊藏著古老造紙術的無窮奧秘。
中原的造紙術為姑田帶來了經濟的繁榮,而紙業的發展會為客家人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
這裡是龍岩的四堡鄉,四堡曾經是中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在四堡雕版印刷的鼎盛時期,當時印刷業遍及全鄉,從事印刷業的男女老少佔全鄉總人口的60%/。可謂家家無閒人,戶戶有書香。
四堡地處閩西山區,交通運輸極為不便。那麼,如此大規模全國重點印刷業是怎樣進入這個偏僻的山村的呢?
當時四堡出版發行的書籍相當廣泛,從古典名著,四書五經到醫藥書籍、兒童讀物應有盡有。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儒雅書商,憑藉一股志氣把地處偏僻山區的四堡變成了中國人嚮往的文化基地。也培育出了象鄒韜奮這樣優秀的革命家、記者。
如今隨著印刷技術的日新月異,四堡雕版早已成為了稀有的文物。今天的四堡鄉依然古樸,這是歷經三百年繁華後安詳的落幕。
客家祖先的精銳之氣與農耕民族的禮儀教化之風在這裡砰然相遇,碰撞出了四堡的輝煌,也碰撞出了中華民族雕版史上的輝煌。
在四堡的村頭有一座古老的玉沙橋,它見證了四堡幾百年的滄桑風雨。四堡的先民本是從中原南遷的客家人,他們不僅僅帶來了一種生活方式,更帶來了中原高度發達的文化結晶。
幾百年來,曾有無數的書商從這座古橋上走過,而四堡的印刷業同樣是中原文化南傳的重要橋梁之一。
培田是一個村莊,一個只有三百多戶人家,坐落在福建西部崇山峻嶺中的村莊,這個村莊只有一個吳氏家族,卻一脈相傳了八百年 。
吳氏族譜內容極為豐富,涵蓋了經濟、村治、文教、詞賦等。是明清兩代培田吳氏社會生活的全景展現。
我們試圖了解這個沉積著中國幾千年農業文明的小村莊,試圖揭開培田的表象,去探尋這個八百年的古村落裏包藏著的心靈奧秘。
於是,我們找到了培田的一位老校長吳美熙,吳美熙博學多識,對培田的歷史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研究,他也算是培田文化的一部分。
這座“進士第”的主人叫吳拔禎,是培田吳氏家族中地位最顯赫的人。清光緒年間,他坐到了藍翎御前侍衛。
與恩榮牌坊遙相呼應的是另一個樂善好施牌坊,是為培田村另一位顯赫的人物吳昌同所建的。吳昌同曾經被朝廷評為百萬公。據説,當時“百萬公"的概念,相當於今天的億萬富翁。
吳昌同的難能可貴在於他成為富豪之後,在培田大力推廣和實施學田制,出資修建學堂,為貧困人家的子弟提供讀書的經費,以商助學。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吳拔禎是武官,吳昌同是商人,但他們骨子裏還是個富有書卷氣的儒生,在他們身上,都體現了一種難以釋懷的文氣。那麼,是什麼原因,使這個小村人才輩出呢?
在培田村的窗雕上,刻有忠孝禮儀的古訓。這些精美雕刻、橫披匾額、甚至地上的鵝卵石,都充滿了道德的教化和思想的閃耀。
在培田的竹林旁有一處僻靜的書院,叫南山書院。二百多年前,南山書院的名聲如日中天,一度成為閩西一帶辦學的典範。當時在許多人的眼裏,南山書院不亞於今天的清華北大。
在南山書院辦公廳正中的位置,挂著一副孔子畫像,學生們出入時第一眼就能看到孔子畫像。連風流才子紀曉嵐都被培田的文氣所感染,留下了“渤水蜚英”的筆墨。
今天在南山書院的旁邊是一所小學,培田小學的學生們依舊保留著每天必練南拳的傳統,在閩西,崇文尚武的儒風依舊。
培田小學是這個村裏最好的建築,在客家地區環境最好的地方一定是學校,最受尊重的人一定是教師。而宗族中最有身份的人一定是讀書人。所以在這樣偏僻的小山村裏,客家人幾經滄桑,依舊文才武略源源而出。
這裡是培田一間普通的民宅,這裡濃郁的文化氛圍讓我們對他的主人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村外的田間,我們找到了在地裏幹活的吳烈。
吳烈看起來和普通農民沒有什麼區別,但在培田,吳烈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從35歲才開始學習書畫。今天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鄉村文人。很難想象泥腿漢子能畫出如此清遠的梅蘭竹菊,但在培田,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今天的培田,依然民風儒雅。
在培田村的另一個角落裏,有一片小天地叫“ 容膝居”。在容膝居的一面墻上我們驚奇得發現這樣四個大字, “可談風月”。
在封建禮教的統治下,這裡竟可以對有傷風化的男女之事七嘴八舌,這恐怕在當時的農村,甚至是今天的農村都是極為鮮見的。 容膝居這個名字的意思指空間狹小,容膝居的空間的確不大,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狹小的空間裏,竟有如此超脫的心境,映照了如此不同的文化,在那個極端封閉的年代,容膝居顯得不可思議的意味深長。容膝居曾經是婦女們的世外桃源。
培田也是客家人的世外桃源,作為一個家,培田永遠是溫暖的,這個有著祖宗庇護的美麗山村,以他深厚古典的文化精神造就了一個八百年的文墨之鄉,在如此優越的書香環境中,文風鬱秀,人才輩出也就不足為怪了。
培田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大書,走在配有千家詩的長廊,我們好像看到了客家人發展壯大的軌跡。
衍慶堂是培田村最古老的建築,在漫長的歲月中,他見證了培田曾經的輝煌。廳前這座古老的戲臺,沸騰了600年,客家人的生命軌跡和文化祈向與歲月重疊著,散發出古舊而又溫馨的書香。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