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嘉興 > 正文

嘉興《故居回聲》

央視國際 (2005年10月26日 15:44)

  編導:張樸 攝像:單世偉

  浙江嘉興是一個名人輩出的地方,王國維、徐志摩和茅盾是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儘管他們命運的結局不一樣,但是,他們身上都體現出了強烈的反叛性格。讓我們走進嘉興,去解讀他們命運歷程中的秘密。

  王國維,二十世紀中國傑出的國學大師,五十一歲時卻突然投湖自沉,他的死正像他拖在腦後的辮子一樣給後世留下了一個謎團。

  徐志摩,中國現代浪漫派詩人,一生追求“愛”與“自由”。一生的感情充滿了波折,在婚禮上,老師梁啟超送給了他一段舉世無雙的證婚詞。

  茅盾,被稱為中國的巴爾扎克,他的作品蘊含著一種對社會的全面概括力,這種視野的確立,其實得益於他童年時期生活中的許多經歷。

  今天,雖然這三位大師都已經遠去,那麼,在溫柔似水的江南水鄉里為什麼會走出了三位這樣剛烈的文人呢?

  這裡是浙江省嘉興市的海寧,它地處杭嘉湖平原,緊鄰上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農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在接近錢塘江匯入東海的地方,有一棟簡樸的江南民居,它就是王國維童年時的家。

  在王國維心中,錢塘江佔據著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他曾經這樣寫道:“辛苦錢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東去海,潮落潮生幾換人間事”。

  王國維的童年是在孤苦中度過的,他四歲喪母,父親在外地做一名小官,母親去世後,父親才回到家中開始教王國維讀書。

  關於自己的家,王國維曾經這樣描述到:“余家在海寧,故中人産,一歲收入,略足以衣食”。

  王國維成長在中國社會新舊交替的時代,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此時已經走上了末路,但那時的他還是一心想要從科舉中尋找出路。

  王國維成長為青年的時候發生了中日甲午戰爭,一批痛感國勢衰敗的知識分子在上海等大城市創辦刊物宣傳新思想。1897年,他來到上海,在《時務報》裏謀得了一個校教對的職業,並認識了後來結成親家的羅振玉,這一年,王國維20歲。

  1911年發源於南方的辛亥革命終結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中國人也一舉剪掉了那條拖了近三百年的辮子。當許多人以剪辮子為時尚的時候,王國維卻依然留著頭上的辮子。1923年王國維被邀請擔任故宮南書房行走,這是一個管理故宮藏書的職務。

  王國維在故宮只呆了兩年,但是從學術成就上來看,那段歲月正是王國維的學術研究從早期的文學批評、詩詞與戲曲研究向後期的經史學、甲骨文、敦煌研究等方向拓展的開始。我們也許可以通過王國維的一段文字解到他此行的目的和心境。“余生平惟與書冊為伍,故最愛而最難捨去者,亦唯此耳”。

  1924年,當北伐軍一路北上的時候,馮玉祥和他的軍隊開進北京城並把清廷的遺老遺少趕出了紫禁城。失去了在故宮裏面安心地做學問不聞窗外事的生活後,王國維來到清華大學,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這三名知名學者被稱為當時清華大學的四大導師。

  然而,軍閥的混戰使王國維任教的清華大學也漸漸失去了往日的安寧。1927年6月1日的晚上,一名學生勸王國維去山西避一避,王國維聽完後説山西無書,並且臉上露出了非常憂愁的神色。

  王國維的死一直是一個謎,至今也沒人知道真正的原因,但從他留下來的遺書上看,其實王國維對這一天已經早有準備。

  然而,王國維死前一日兩次提到的卻是書,一次是口説山西無書,另一次則是在遺書中最後囑託到“書籍可托陳寅恪先生處理”,生死關頭只唸書籍,也許在他的心中,自己註定了是在有書中生存,于無書中死去。

  近一個世紀以前,當聯結杭州與上海的鐵路要穿過嘉興海寧的硤石鎮時,一位姓徐的商人投出了一筆錢,他就是後來中國新格律詩創始人之一的徐志摩的父親,徐志摩的童年正是在這樣一個富裕的家庭中度過的。

  上個世紀初,古老的中國終於逐漸開始了向世界先進國家學習的步伐,1918年,經商出身的父親把21歲徐志摩送到美國學習銀行學,希望他將來繼承家業。但一年以後,接觸了羅素自由思想的徐志摩卻在學業還未完成時離開了美國,興致勃勃地跑到了英國。

  走進倫敦劍橋大學的徐志摩雖然沒能投到羅素的門下,但是他卻在倫敦遇見了一位後來影響到他生命的女子林徽因。幾乎正是在與林徽因熱戀的那個時候徐志摩開始了新詩的創作。然而,徐志摩的這段婚外情很快就被從國內趕來的妻子張幼儀發現了。

  1922年,徐志摩與張幼儀離了婚,他把離婚書發表在報紙上,在中國“五四”那批文化人裏,徐志摩的離婚方式如果不是惟一那也一定是第一了。 

  這裡是海寧硤石鎮幹河街40號,這棟建於1926年的西式小樓即使是在今天也依然顯得洋氣十足。它是徐志摩離婚後與京城名媛陸小曼結婚時父親為他們專門建造的,可見徐父當時的良苦用心。在故居的一樓展室裏陳列著一張徐志摩的老師梁啟超送給這對他的證婚詞,這是一張堪稱本世紀中國舉世無雙的徵婚詞。

  陸小曼也是在艱難結束了自己的婚姻後才與徐志摩走到了一起的,為了這場愛,徐志摩曾這樣寫道:“沒辦法,只有愛,沒天才,只有愛,沒能耐,只有愛,沒動力,只有愛”。這是詩人的執著,也是詩人的浪漫。

  三個條件的第一條是要徐志摩和陸小曼自立生活,第二條是兩人婚後要住在硤石鎮,第三條是兩人必須好好過日子,不能鬧離婚。為了能夠與陸小曼結婚,徐志摩完全接受了這是三條件。婚後他和陸小曼也確實回到了溫柔似水的江南,在這裡度過了新婚後那段甜蜜的時光。

  然而,就在這對新人回來前,徐家卻在這棟新建的樓房裏為原來的兒媳婦張幼儀留出了一個房間,並且把一份財産劃在了她的名下。

  在這樣的環境下徐志摩和陸小曼在硤石鎮住不下去了,兩人只好遷往上海居住。

  離開家鄉後,由於要獨自支撐家庭,徐志摩不得不同時在北京和上海的四所大學裏兼職,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從上海到南京準備搭乘張學良的專機前往北平聽林徽因一個關於建築的學術講座,但後來張的專機要延期返北平,他只好改乘第二天的一個免費航班。在留給南京一位朋友的便條上,詩人表達出了急於前往北京的心情。

  這是嘉興保留著較好水鄉風貌的一個古鎮,今天這裡是遊客們紛至沓來的一塊土地,它緊鄰中國開埠最早的城市上海。

  在這條小巷深處有這樣一塊匾牌,它是這裡的人們幾千年來生活價值觀的寫照。 

  到了茅盾的父親這一代,家裏終於有了中舉的讀書人,茅盾的母親也是一個通曉詩文的人,茅盾全家二十多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茅盾原名叫沈雁冰,茅盾是他後來的筆名。在沈家的私塾裏保留著一篇茅盾評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裏十二歲的茅盾發出了此舉造成宋朝江山無能人把守的論點。老師給了他有見地,有筆力,小子可教的評語。

  茅盾家的後院有三間平房,是茅盾的祖父晚年建造的,房間裏有一個藏著許多小説閣樓,這裡稱為了小時候的茅盾最喜歡來的一個地方。

  中學畢業後茅盾曾經到北京大學讀完了預科,但由於父親去世後無力繼續升學,因此,1916年,二十歲的茅盾只好離家去上海報考商務印書館的編輯。憑藉紮實的文學功底,這位來自鄉下的農村青年終於在大上海謀得了一席之地,開始了靠寫作為生的職業生涯。

  據説,結婚後知道茅盾在北京讀過書現在又在上海工作的妻子曾問是北京離烏鎮遠還是上海離烏鎮遠?可見她確實一個沒有讀過書的人,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這對夫妻的恩愛和相伴到老。

  茅盾的文學創作其實是在他離開家鄉後才正式開始的,但是他早期的許多作品卻都不約而同地以家鄉為題材。像《春蠶》就是受他的祖母在家養蠶啟發寫成的,而《林家舖子》則是他回家時在客廳裏與鄰居交談中構思出來的。

  今天,林家舖子前走過的是遊客匆匆的腳步,而茅盾童年唸書的立志書院也成為了古鎮旅遊的一個重要景點。許多來到這裡的人並不僅僅是為了看看古鎮,因為在許多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在這看似溫柔的江南水鄉里會在同一個時代裏走出了三位剛烈的文人?當讀解了他們命運中的一些真實細節後我們也許找到了這樣一個答案,那就是江南文人積澱在骨子裏的那種傲氣,而在新舊交替之際,當他們對那個時代進行最徹底的反叛的同時,時代也造就了這樣的大師。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