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武漢有著許許多多的值得驕傲的第一。
著名的黃鶴樓,是俯瞰長江的最佳位置,自古號稱天下第一樓,是武漢的標誌。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傳説是當年孫權為了軍事望而修建的。因為孫權提出了"以武治國而昌"的主張,所以黃鶴樓腳下的這片土地得名武昌。
到了唐代,黃鶴樓失去了軍事上的意義,逐漸演變為文人墨客登高抒懷的好去處,它也在那些膾炙人口的千古吟唱中名揚天下。
唐朝詩人崔顥在這裡吟唱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使武漢有了“白雲黃鶴故鄉”的美稱。
而詩仙李白讚譽的"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又為這裡贏得了"江城"的美名。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千百年來,黃鶴樓幾經毀損重建,面貌各不相同,倒是這些著名的詩句,伴著長江在人們的心中與世永存。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早的一座鋼鐵廠是在武漢建立的。
這是1894年湖廣總督張之洞視察漢陽鐵廠時的情景。這是張之洞一手建造的工廠,也是當時中國最大、最早的鋼鐵聯合生産企業。
著名漢陽兵工廠也是那個時期建立的,他是我國第一座具有完備系統的大規模軍事工廠,漢陽造的步槍直到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還在中國軍隊中使用,對鞏固國防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武昌的革命團體和新軍舉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武昌首義的成功迅速在全國引起連鎖反應,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全國十八個省相繼宣佈獨立。
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帝制,中華民族的歷史翻開了新的篇章。
這座紅樓叫鄂軍都督府,現在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它與武昌城內一處處起義紀念地一同銘記著90多年前那個改變中國歷史的偉大時刻。
武漢長江大橋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全國人民的驕傲,更是武漢人民千百年來的期盼。。
這座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永久性的跨江公路、鐵路兩用橋。它總長1670米,橋孔跨度128米。公路橋面可以並行四輛汽車;下層的鐵路可供兩列火車對開通過。
過去,由於長江的阻隔,南來北往的火車不能貫通。從北京南下和從廣州北上的列車,到了長江就算是到了終點了。列車只能靠輪渡一節一節地運過長江,其效率是可想而知的。
採訪:中鐵大橋局原副總工程師:殷萬壽
粵漢鐵路和京漢鐵路不能貫通,粵漢鐵路的運輸,我那時就在粵漢鐵路,粵漢鐵路的運輸,非常小、非常小,和現在就不能同日而語,因為它這邊過不去,輪渡一次通過一、兩個車皮,那有什麼用呢。我們接觸的漢陽的人,有的人從老到小一輩子都沒過過漢口去。
1949年底,新中國成立不到三個月,中央人民政府就做出了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的決定。
1955年9月1日長江大橋設計完成,正式動工。
當1957年10月15日大橋剪綵通車的時候,整個武漢三鎮都沸騰了!
差不多武漢市的人傾巢而出,都到橋上去了,當時橋有些晃動
橋它像彈簧一樣,老太婆被嚇壞了,怕它塌了,
它有彈簧的,有彈簧的,新橋不是那麼晃,站著不動就沒事了。
橋就有些晃動,當時就組織了鑒定隊,橋梁鑒定隊,來測量,來鑒定,證明了還是在允許範圍之內。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從此,武漢長江大橋把京漢、粵漢鐵路連為一體,使南來北望的列車從容地跨越天塹長江,成為中國大地上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在武漢許許多多的第一中,最讓他們驕傲的大概就是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中國光谷了。作為未來國際競爭的戰略至高點,光電子信息産業已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而這裡,正是中國光電子信息産業的前沿與中心。
武漢的光谷,是中國中部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匯聚著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18所高等院校,56個國家級科研院所,擁有專業科技人員20多萬名,在校大學生25萬名,兩院院士45名,科教實力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
1976年,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在這裡拉出了中國的第一根光纖;1982年他們又開通了中國第一個光纖通信系統工程;近幾年,由武漢郵科院提出的兩項技術標準,被國際電聯確認並成為國際標準,這意味著中國人已經掌握了IP領域裏的關鍵技術。
目前這裡是國家光纖通信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光電子工程研究中心。
這裡擁有光電子信息技術企業143家、光電子信息産業位居全國第一。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産業群,他們的目標是:今年年産值達到1000億元。
光谷內一些企業和科研機構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不但得到了國外同行的認可,在某些領域正在接近或者已經處於世界領先位置。
一套至少有著二千四百多年曆史的中國古代樂器,能夠如此自如地演奏現代樂曲,的確了不起,難怪有人把它稱為世界的又一奇跡。
曾侯乙編鐘是1978年在湖北隨縣出土的。他一共有65個器件,分三層八組懸挂在曲尺型的銅木結構鐘架上。這些編鐘,最小的重2.4公斤,最大的達到了203.6公斤。整套鐘一共用了青銅4421公斤。
編鐘上的3755個銘文告訴我們: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有了七聲音階的存在,而在西周早期以前十二律己在中國形成。
編鐘和大量樂器的出土,不僅震驚了世界,也激發出了湖北藝術家創《編鐘樂舞》的靈感,
採訪:湖北省歌劇舞劇院作曲 龔國富
編鐘出土,出土了大量的樂器、器皿,它裏面形象的東西都有,但是惟獨沒有的就是譜子、總譜,音樂素材都沒有的,所以在創作《編鐘樂舞》時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這個問題,當時我們音樂創作人員主要依靠什麼呢,就是依靠我們湖北最古老的民歌,另外借用了一些古老的戲曲音樂,還用了一些咱們中國最古老的古琴曲,把這三方面的音樂進行再創作,所以産生了我們現在具有湖北特點的楚國的音樂。
《編鐘樂舞》一經公演,便好評如潮。作品溶歌舞樂為一體,再現了盛楚的文化神韻。音樂極具民間和民族色彩,舞蹈編排也頗有新意,備受歡迎。
作為中國民間戲曲和音樂非常發達的地區之一,這裡的楚劇、漢劇以及各種民歌小調,為藝術家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養分。
享譽全國的歌劇《洪湖赤衛隊》,就是在民族民間戲曲和音樂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它優美的旋律,款款情深,不僅傾倒了無數平民百姓,也撥動了共和國元帥和總理的心弦。
80年代後這部歌劇又先後三次復排,依然非常受歡迎,被公認為是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的經典之作。
在中國的戲曲和民族音樂裏,銅響器是必不可缺的,許多劇團和樂團的樂師都知道,要找最好的銅響器,必須來武漢。
世紀以,武漢一直是中國銅響器製造中心之一。 1914年一位名叫高青庵的工匠,在漢口創出了高洪泰這一著名的銅響器品牌。
這裡打造雕琢的銅響器可不是用模子倒出來的,而是用銅片一錘一錘的敲出來的。
銅響器的製作要經過配料、鑄造、鍛打、成型、淬火、車刮等諸多工序。配料有秘方,錘打講手法,道道工序馬虎不得。比如淬火,如果掌握不好火候,甚至連音都發不出來。
銅響器的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定音,不同的鑼有不同的音高和音色要求,只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才能勝任。
武漢的高洪泰銅響器,經過幾個世紀的傳承與探索,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列。
武漢有著中國第一個專業演出雜技的場館——武漢雜技廳。這裡每兩年都要舉辦一次國際雜技節。從舊中國雜技藝人的碼頭賣藝、到今天舉辦國際雜技節,雜技藝人們走過了漫長的道路。
夏菊花是武漢雜技團第一代演員,她表演表演的《頂碗》在1956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金獎,這也是中國雜技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
以後的歲月裏,雜技團的幾代演員不斷探索,又發展出柔術頂碗,還從旋轉360度,發展到720度。使這一起始於漢代的傳統節目益發精湛,煥發著永遠的青春與迷人的魅力。
武漢是中國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城市,它有100多個湖泊散落在城市中間。
武漢的東湖,水域面積超過33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城市湖泊。以此為榮的武漢人常常會告訴你,“她有6個西湖大”。
如果是在其他的城市,有東湖這樣美麗的風景,該是畫地為牢,收費賺錢的好地方。但是武漢卻讓東湖的大部分美景和市區融為一體,免費開放,真是難得。
人們常説:眼睛就是心靈的窗口;那麼可以説,東湖就是武漢最明亮的眼睛。也許,正是美麗廣闊的東湖,給了武漢人性格中的豪放與熱情。
據説,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移動半徑,是衡量現代生活水平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於是,便捷的交通工具,便成為人們拓展視野節省時間的的最佳選擇。
在武漢,有車一族的年輕人在工作之餘,已經不滿足於東湖的漫步,商場的購物,而是常常相約週末,去郊外露宿野營,放飛心靈。
遠離了鋼筋水泥的包圍,躲開了城市擁堵的喧囂,在純凈自然的山水之中,人們收穫的是一份寧靜,一份輕鬆;一份難得的浪漫和友情。
夜幕降臨,忙碌的武漢就要睡了。這時,只有一條街道還在醒著,這就是名聲在外的吉慶街。
作家池莉對吉慶街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描述:説他“就是一個鬼魅,是一個感覺,是一個無拘無束漂泊的碼頭,是一個大自由,是一個大解放,一個大雜燴,一個大混亂,一個可以睜著眼睛做夢的長夜,一個大家心照不宣表演的生活秀。”
吉慶街的藝術表演是豐富多彩的,在這裡,搖滾、通俗、民歌、戲曲、器樂……應有盡有。在這般喧鬧嘈雜的小街上,卻能如此和諧地融入眾多的音樂形式,真是有些不可思議。
採訪湖北作家:劉厚道
如果説沒有這個地方,從北京到這來,你説你想聽湖北大鼓,你要到哪兒去聽呢,你不能説到武漢説唱團找人唱一遍,不可能,唱一個“道情”,你也不可能到哪去拉一個人來唱,是吧,你在那個地方什麼都聽了。
南來北往的客人,無論你有怎樣的經歷和愛好,也無論你是怎樣的性格和情感,都可以在吉慶街找到知音,收穫心中期待的那份愉悅。
吉慶街是民間藝人施展才藝的露天大舞臺,也是外地遊客和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武漢是坦誠的,也是熱情的;因為它有了東湖的依偎。
武漢是歷史的,也是現代的;因為有著長江和漢水的滋養。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