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重現老城門北京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1日 15:23 來源:CCTV.com

  這是兩年前的北京市南城永定門地區,2005年9月,一座按照歷史原樣復建的城樓改變了這裡的風景。

  從永定門外大街向正北方向行駛,遠遠就看見了城樓的身影,它佇立在喧囂的十子交叉路口,迎接著四面八方的目光。

  這條從天安門筆直延伸過來的城市中軸路,曾經是明清兩朝皇帝南巡必經的禦道,每年春天,皇室們都要穿過城門,前往南苑的獵場狩獵。四十多年前,永定門被人們以義務勞動的方式拆除,今天,它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裏,不禁勾起了一個對老北京城門的記憶。

  這是1949年從高空拍攝拍攝的北京城,我們可以清晰地辨認出一個由近40公里城墻圍繞出的凸字形輪廓,城墻上有16座互相對稱的城門,控制著城裏城外、內城與外城的交往。這個凸字形輪廓形成于公元1553年。

  永定門,是外城最雄偉的一座城門,坐落在城市中軸線的南端起點,向北直達城市的心臟--紫禁城。

  從公元1553年興建至1957年拆除,永定門在時光流轉中屹立了400餘年,它把守著北京的南大門,穿過厚重的城門,一條筆直開闊的大道把人們帶入一個舉世無雙的東方文明古都。

  一座500年容顏不變的古都,在最近50年時間裏,經歷了由肌膚到血肉乃至骨骼的改造。今天,這座城市的觸角已經蔓延到了方圓一千平方公里,而在這裡生活著的一千多萬居民中,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北京城從前的模樣。

  這是阜成門外大街,立交橋那兒本來有一座城門。城門外就是郊區,四面八方的人們通過十幾座這樣的城門,涌向了城裏,城門之間連接著十幾米高的城墻。

  這是20世紀初一位外國人在北京環城鐵路上記錄下的影像,隆隆的火車開進了北京,開始打破古都的寧靜與從容。因為火車要進城,1915年正陽門、朝陽門、東直門、安定門、德勝門和西直門的甕城被拆除,後來,因為戰亂和年久失修,德勝門城樓、東直門箭樓、阜成門箭樓又陸續消失。

  30年代的古都北京,在風雨飄搖的氣息裏慢慢磨蝕著光輝,一位留洋歸來的建築師挎著相機登上了城樓。

  採訪

  梁思成是著名學者梁啟超之子, 23歲赴美國留學,先後在賓西法尼亞研究院和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建築。在遊歷歐洲時,梁思成看到希臘、意大利等國保護古典建築的做法,深受啟發。回國後,梁思成加入中國營造學社,開始遍訪中國各地,全面研究中國古代建築。

  梁思成以一個建築師的眼光,把城門的裏裏外外拍了個透,為了給後來的人留下真實的印象,梁思成特意安排一個人在鏡頭裏面,作為城門的參照和對比。

  在1941年完稿的《中國建築史》裏,梁思成這樣寫道"明之北京,為世界現存中古時代都市之最偉大者。"

  1月31號,北平和平解放,解放軍部隊從永定門進城,古都逃過了戰爭厄運。受中共中央的委託,梁思成為解放軍南下作戰編制了一份《全國重要建築文物簡目》,其中第一條就是"北平城全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告成立,首都行政中心規劃的問題擺在了新政府的面前。

  在北京市政府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蘇聯專家提出一個方案,建議把行政中心區放在老城,沿長安街兩側進行建設。而時任北京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的梁思成認為,把行政中心擺在馬路的兩側,這種做法已經被西方證明是一種錯誤。

  1950年2月,梁思成和陳佔祥一起提交了《關於中華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議》,提出在舊城外的西側另辟新區,建設新中國的政治心臟,而一條便捷的東西幹道連接新舊二城,如扁擔一樣擔起中國的政治心臟和中國的城市博物館。

  但梁陳方案被看成了一個小資産階級不切實際的幻想。蘇聯專家認為,應該把行政中心放在老城區,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節約建設成本,莫斯科就是這樣做的。

  首都的迅速發展使得老城區的城墻和城門在人們的眼裏成了交通的障礙,拆除勢在必行。

  1952年西便門成為第一座被拆除的城門,1954年,中軸線上的地安門被拆除。1955年,廣安門被拆除,理由是"年久失修和築路"。

  1956年,北京市組織市民義務勞動,拆除永定門城樓周圍城墻,為濱河路的暢通掃清障礙,一年後,拆掉永定門城樓與箭樓,河道也被裁彎取直。

  看到心愛的城門城墻被推倒,梁思成説"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樓,就像割掉我的一塊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墻,就像割掉我的一層皮!"

  對古都情有獨鍾的梁思成曾經有過一個浪漫的設想:把北京的39.75公里城墻變成一個環城立體公園:"城墻上面,平均寬度約十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薔薇一類的灌木,或鋪些草地,種植草花,在安放些圓椅。

  夏季黃昏,可供數十萬人的納涼遊息。

  秋高氣爽的時節,登高遠眺,俯視全城……

  還有城樓角樓等可以辟為陳列館,閱覽室,茶點鋪。這樣一帶環城的文娛圈,環城的立體公園,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梁思成的設想再也無法實現了,近40公里的北京老城墻今天只留下幾百米的兩段遺址,47座城樓、箭樓和角樓建築也只剩下了4座。

  在過去20年裏,北京是地球上變化最快的城市之一,現代化浪潮推動著城市每年向外擴張大約25平方公里,不斷刷新人們對生存空間的認識,而在城內,則以每年消失約600條衚同的速度改寫著古都風貌。

  復建永定門的呼聲在90年代末就已經浮出水面,伴隨著推土機向北京城的大規模吞噬,保護歷史文化名城風貌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採訪學者:王燦熾

  王燦熾:"中軸線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全長7.8公里,這條中軸線已經是殘缺不全了,首先最要緊的是永定門在1957年的時候,被拆掉了,中軸線失去了南端的標誌性建築,就像一根斷了的琴弦。"

  1999年春天,北京市政協召開第九屆第二次會議,王燦熾遞交了名為《建議重建永定門,完善北京城中軸線文物建築》的提案。沒想到,提案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採訪賈凱林

  賈凱林:"當時提了,有的委員就説,不要搞假古董,有錢我們還是保護真的,既然拆了就拆了,以後中軸線的問題是不是可以用其它的方法來彌補。"

  採訪王燦熾

  王燦熾:"真假古董,只有經過歷史的檢驗,證實它是不是假的。北京中軸線的終點鐘鼓樓始建於元代,元朝至元9年建的,後來發現了種種的災害,改朝換代等等一些原因,這個樓在鐘鼓是在明朝的時候,重建重修的,後來又被燒掉了,現在我們鐘樓那是乾隆皇帝時候重建的。

  採訪鄭孝燮

  鄭孝燮:"保存一些歷史文化的東西,歷史是根呀,文化是靈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保留恢復這些重要的歷史文化的遺存,就是保留根,保留靈魂。"

  2000年7月,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擺在了城市面前,復建永定門提案被列入了"人文奧運"的計劃。

  2003年夏天,2610戶居民、169個企事業單位從永定門地區遷出。復建永定門、整治中軸線工程拉開了序幕。

  復建的永定門必須在原來的位置,符合歷史原樣,時隔四十多年,城樓的準確位置能否找到?復建的依據從何而來?

  考古工作者經過勘察發掘,找到了永定門城門的遺址,為復建城門確定了準確的位置。

  擔任這次復建永定門設計工作的專家是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所長韓陽。

  復建的永定門必須在原來的位置,尺寸和樣式都要保持歷史原狀。為了尋找準確無誤的設計依據,韓陽來到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他聽説這裡收藏著一本20世紀20年代出版的圖書《北京的城門與城墻》。

  這是一部專門研究北京城門建築的史料性著作,作者是瑞典人類學者奧斯伍爾德喜仁龍,他從1921年至1927年先後花了5年的時間,在中國建築師的協助下,對北京的城門建築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考察、測繪、和研究。

  在喜仁龍的著作裏,韓陽找到了有關永定門的記載和實測圖。不久,韓陽又從中國文物研究所獲得了一份更為詳細的史料,1935年和1937年北平建設總署都市局先後兩次修繕永定門,留下了測量圖紙和施工照片。

  就在韓陽為復建永定門尋找設計依據時,一群年輕人也在為一個再現北京老城門的夢想而四處奔波。

  他們聽説清華大學建築系保存著一批老城門照片,拍照的人是為捍衛古都碰得頭破血流的梁思成先生。

  一群學建築和計算機的青年,每天沉浸于繪製各種建築藍圖,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設為他們帶來了繁忙的業務。可是就在描繪這些高新樓盤的過程中,一些正在消失和已經消失的城市風景深深地吸引了他們,並使他們産生了一個念頭:用數字科技為北京保存一份永不褪色的記憶。製作人員把梁思成的城門照片,和從其他途徑蒐集的城門影像資料輸入了計算機。

  採訪盧正剛

  盧正剛:"大家對以前了解,的確總在想是一個四五十年代類似于像盧須溝那樣的一個環境,很破舊,很骯髒的一個老城門,擋在了我們城市發展的面前,但等你切實去接觸這些資料的時候,你會發現,真實的原來的情況和人們普遍認為的常識還是有一個比較大的差距的。所以後來我們就嘗試説,我們去看看以前是什麼樣子。"

  2003年1月,永定門復建前夕,在北京市城市規劃委員會支持下,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水晶石公司聯合舉辦了題為"北京城記憶"的展覽。一幅幅老城門的遺照和數字合成影像震撼了聞訊趕來的觀眾。

  2004年3月10號,醞釀已久的永定門復建工程破土開工。承擔永定門復建工程的建築單位是有豐富文物修繕經驗,並修繕過德勝門和正陽門的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

  時過境遷,有些跟古代完全一致的建築材料已經很難尋覓,幸運的是中國傳統木結構的建造工藝一直在工匠們的手裏延續著。

  採訪李經理

  李經理:"完全是原汁原味的操作,包括木工的鬥拱加工,包括砌築,包括油漆彩畫工使用的原材料,全部是手工操作,完全是原汁原味的傳統工藝,真是等於在再現了一次明朝修建永定門的過程。"

  公元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為了抵禦蒙古部落的侵犯,北京在南面加修外城城墻,並設城門七座,永定門是外城城門中最高大、最重要的一座,與正陽門、天安門在同一條軸線上。

  "北京城的記憶"展覽取得了意外的反響,這使水晶石公司的成員們深受鼓舞,他們産生了一個更宏偉的夢想:用三維動畫手段再現一座古都北京。經過40天的精心製作,一座數字虛擬的城門完成了。

  採訪盧總

  "我一直認為我對是了解的,我對前門了解,我對德勝門了解,因為那是現存的城門嘛,但是你對西直門、你對阜成門你從來沒有感覺的,當你真把它復原出來之後你會發現,你作為一個在北京土生土長長大的一個年輕人,你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你還是對以前的城市其實沒什麼真了解,你只有再把它完全的以一個直觀的方式復原之後,你才發現它原來是那麼美。"

  2005年9月,復建的永定門城樓正式亮相於北京。一條凝聚歷史人文精華的城市中軸路從此有了南端的起點。它與前門遙相呼應,將天壇與地壇盡收眼底。遺憾的是,因為河道取直和二環路的緣故,箭樓與甕城未能復建,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不完整的永定門城門。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