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 趙忠義 傅西紅 攝像 李毅 扎西平措
為了迎接文成公主進藏藏族先民創造了舞蹈甲諧,這種舞蹈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現今只在民間象化石一般傳承,舞蹈中有一段如巨龍盤旋的舞姿,象徵著文成公主進藏時穿越千山萬水,沿途降妖伏魔的辛苦歷程。
“甲諧”舞蹈不僅表現了藏族人民對文成公主的敬愛之情,同時舞者的服裝都用高級綢緞作成,這些也反映了一千多年前漢、藏兩地的服裝特點。
| |
大昭寺自唐朝修建以來,一直充當著西藏的宗教文化中心;每天都會有成百上千的信徒前往朝拜那一尊文成公主從大唐帶來的釋珈摩尼12歲等身佛像。
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後,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尊佛像,還有大量的實用物品,綢緞就是其中之一,它使藏人在製作服裝的主要材料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藏王松讚幹布&&穿上綢緞,王妃們自不用説樂於跟進,王室大臣也紛之傚法。一時間綢緞成為哪個時代最大的奢侈品。
在大昭寺二樓的讚普佛堂,能看到身著盛裝的松讚幹布塑像,他以絹纏頭;身披五色彩緞半月披風;腳穿鉤尖皮靴,坐在他身邊的文成公主,頭戴金冠、耳綴、、金飾、穿錦緞長袍;披花緞披風,尼泊爾尺尊公主,戴絲質頭巾金耳飾,穿綠邊藍色緞袍披緞子披風。
那個時期吐蕃大臣到長安求賜的主要是綢緞,唐朝使節去拉薩,饋贈的主要也是綢緞,而且,這種對綢緞面料的喜愛一直持續到今天。
當然絲綢並不能取代傳統的藏式面料,在藏族傳統服裝中,最普通的面料不是綢緞,這種一肘寬的紅色毛料稱為氆氌,是用羊毛絨織成的毛氈,氆氌也可以稱為西藏毛料,用它作成的衣服既輕便又溫暖。
由於氆氌同傳統的棉布、綢緞面料區別很大,這也就造成藏族服裝在製作手法上與其他民族的服飾製作有較大的不同。拉薩的裁縫可以很自如的根據手上氆氌的薄厚和表面光滑來選擇用針的方式,一件做工精細的氆氌製品完全可以用上一輩子。
巴桑的裁縫店今天也開始大量使用縫紉機生産各類藏族飾品,機器的速度要快很多;巴桑老人也向我們講解了藏裝和其他服裝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點,藏式上裝在肩部不扎這樣一道線,也不使用墊肩,直接平滑下來,這就是為了幹活時活動自如,好的藏族裁縫在一塊氆氌上作好記號,一個袖子直接可以製作下來不用第二次縫製。
有了縫紉機,老式的藏裝縫製方式在逐漸改變,裁縫們在一起常常將一些過去的操作方法當做笑話講出來。
最好的“噶秧”是如何編織出來的?松曲熱廣場的氆氌交易為何依然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這是拉薩河流域的農民在集體打理著今年收穫的青稞。氆氌的製作生産主要就是在拉薩河年楚河的兩河流域以及雅魯藏布江中部的農區完成的。過去,為藏政府或達賴喇嘛支付的貢品也出自這裡的貢噶縣;每當地裏的青稞收穫了,人們要面臨一個漫長的冬天,一部分農民在農閒時就開始剪收羊毛,作好編織氆氌的準備。這個地區並不是出産羊毛的牧區,人們用編織氆氌換取牧區的酥油或其他生活必需品,但是氆氌生産的工藝卻掌握在這些農民手上。
剪下來的羊毛首先要洗凈,然後放在西藏燦爛熾熱的陽光下曬蓬鬆,根據需要染上顏色或保持本色,再刷成細細的羊絨,捻成線,用普通的編織機織成一肘寬的毛氈。
氆氌等級較多,最為上等的精品叫“噶秧”,這是用羊脖子和羊肚子附近的絨毛編織出來的,格外精細柔軟,作為貢品使用;過去在藏政府管轄下專門飼養了一千隻受過喇嘛加持的放生羊專門提供精細的絨毛用以編織上等的“噶秧”氆氌。
西藏最好的氆氌,産自日喀則、江孜、白朗、扎囊、姐德秀等這些地方,對於那些以此為生計的專業戶來説,無論春夏秋冬,機杼之聲流溢於街頭巷尾。氆氌的製作工藝十分考究,織好了毛氈,用木刷仔細刷,使之更加鬆軟密實。這種編織工藝是來自於農耕文明,這就是為什麼氆氌的製作都出自扎囊、朗傑雪、姐德秀等農業村鎮,而不是那些出産大量羊毛的牧業區。
刷過的氆氌再用清水使勁操洗,晾曬後拿來染色,氆氌較為傳統的顏色,是紫紅色、黑色羊毛的本白色,現在較流行的還有其他顏色,以及用扎染工藝染出的氆氌。
也有的氆氌是用各色羊毛線直接織成,然後剪去上面的飛絨,再在上面印上萬字、十字法輪狀的吉祥圖案,這種氆氌通常用來做藏袍的鑲邊。
拉薩的大昭寺北側有一個松曲熱廣場,這裡是氆氌製品的最為重要的集散地,各地的年輕人以到此地來銷售氆氌作為一種炫耀的資歷。
今天人們對氆氌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氆氌曾經作為向中央王朝進貢的主要物品,而朝廷回賜的物品,又主要是絲綢和茶葉,屬於高檔物品的交易,小説紅樓夢105回,就提到寧國府中有氆氌30卷,可見清朝時氆氌不僅藏于皇宮,也為王公貴族所擁有。
同生産和銷售氆氌一樣,兩河流域也以出産“邦典”聞名全藏,“邦典”起先就是用來遮灰的圍裙,後來也成了藏族婦女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邦典”是由彩色毛絨編織的,往往用對比強烈的色條相配,具有粗獷明快的風格,現在更為常見的“邦典”是用纖細的相關色,組成閒雅溫和的色彩。
邦典不僅僅是藏族婦女生活上的裝飾,更為重要的是它成為了一個女人成長成熟的標誌。一位藏族少女長到15歲以後,家人就要擇日為她舉行成人禮。其中主要的形式就是頭戴巴珠卡,腰部也第一次繫上五彩的邦典;然後要接受老人敬獻的哈達和祝福的話語;老人的心中往往是百感交集,這一天預示著又一個孩子長大了。
據説邦典的製作方法與文成公主有很多聯絡,文成公主進藏時在耳朵放上許多染料帶到了高原,一路上她就把染色的方法教給大家,這才有了今天五彩斑斕的邦典;再看這些邦典上又多了個三角形,藏語稱做“卓典”。
草原能夠為牧民提供全部的生活來源嗎?一個頭尾齊全的狐狸皮冒應該戴在誰的頭上?藏族鞋子中真的不用區分左腳和右腳嗎?
"烏海之南,盛夏積雪,冬則羊裘數重,暑月猶衣裘.讚府(讚普)春夏每隨水草,秋冬始入城隍(打字幕)。這是吐蕃使者仲琮在出使唐朝時,對唐高宗陳訴的西藏,寒冷的氣候決定了,夏穿氈冬穿裘,這是高寒地區居住的藏族最為普遍實用的傳統衣著。在牧區人們以畜牧為業逐水草而居,牧民們吃穿用都來自於牛羊。
羊皮是製成牧人寬大袍子的主要材料,羊皮的光板面先用羊糞漚濕,然後再用術棍使勁揉搓,直到皮子變軟後,就可以用做拼縫藏袍子,牧人一年到頭穿厚重、肥大、結實的皮毛製品,主要是為了適應,在嚴寒條件下的遊牧和露宿生活。
由此延續下來,今天我們看到的牧人們依然特別喜愛穿皮衣戴皮帽,尤其是戴狐狸皮帽,這種皮帽用綢緞做胎,繫上緞子飄帶。過去對作戰勇敢的軍人,賞賜虎皮袍,表彰他們像老虎一樣勇猛,而行軍打仗披掛虎豹皮行動十分不便,人們就把皮子裁成條,縫製在服裝上;對那些膽小怕事,臨陣逃脫的懦夫,則在他們的頭上強行挂上一條狐狸尾巴,以示羞辱,可是特別有意思的是,後來藏區人們卻都特別喜歡狐狸皮帽,若有人把一張頭尾齊會的狐狸皮戴在頭上,會被認為是最為漂亮和榮耀的。
皮毛畢竟是較為貴重的物品,中青年牧人往往把頭髮和頭飾中紅色或黑色的絲線編在一起,造成粗大的髮辮盤立頭頂再套上幾個玉石或象牙的板指兒或者珊瑚珠顯得特別氣派。這樣的發結今天還被稱為英雄結。
| |
在牧區每逢節日,婦女的頭髮也有梳成很多根小辮,從前額分向兩邊披到後背,髮辮上裝點著綠松石、紅珊瑚、蜜蠟等飾物,有的背後垂著一塊長長的背披,背披上面綴滿貝殼、珊瑚、瑪瑙、蜜蠟等等,藏族有個傳統,有了錢購買金銀寶石裝飾家中妻女,妻女身上的裝飾就是全家財富的金庫,這些貴重珠寶代代相傳從不輕易買賣。
牧民女子也是身穿光板羊皮製作的藏袍,柔軟的羊羔皮圍成一個小圓筒,鑲上彩色的條絨,就是一頂可愛又暖和的帽子;衣襟和下襬用黑絨鑲邊,另配紅、綠、藍等顏色;腰間挂上奶鉤、針盒、火鐮、小刀等等心愛之物。
在藏北牧區你注意到牧人穿的藏靴嗎?它不同於農區氈鞋,藏靴紅、黑相間,鑲嵌彩色條紋,外包牛皮。其實在西藏不論農區牧區我們都會找出藏式鞋子的很多趣事。首先藏族鞋匠都會認為人的右腳要稍稍大一點。
環繞大昭寺的八廓街,就像一個由寺院、人流和寶石店舖組成的巨大轉經筒,能夠不斷的轉出各類款式的藏族服裝,千百年來,變化很小的藏族服飾在與其他族的交往中,也受到了各種影響,據説吐番藏王們的朝霞帽冠,是從波斯引進的,唐朝的絲綢,又極大地改變了王臣后妃們的穿著習慣。這些變化,都會在八廓長長的轉經路上不斷的顯現出來。
這位身後披一條美麗的緞子披單,身前挂著長長短短的珠串,脖子上圍著脖套,藏區的人一看就知道是阿裏女子。
行走在八廓街就如同觀看一次藏族服飾展覽一樣,色彩斑斕的服飾,不但展現了一種延續了千年的美感,也體現出藏族人一種極為自豪的心態,看見了我的美麗就應該知道我從哪來,我的家鄉有多麼的美好。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