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 趙忠義 攝像 李毅
今天,在藏戲表演的舞臺上我們可以較為清楚地看到,一幅壁畫放置在顯赫的位置上;畫中有這樣一位面部表情十分端莊的老人;花白的鬍鬚、粉紅色的胴體,身邊圍繞著一群藏戲的表演者。
| |
遠遠望去在他的身後是一片高山峽谷和一座架在江河上的鐵索橋,那麼老人、藏戲和橋這三者之間有一種什麼樣的關聯呢?
藏戲是以民間歌舞來表現文學內容的一種藝術,它常常以廣場表演的形式出現;演出時,演員首先要在場地中央供上一尊佛像或者挂起一幅布畫唐卡;這尊佛像也就是那位白鬍鬚的老者。
人們一般把西藏日喀則作為藏戲的發祥地,600年前,修行者唐東傑布選擇了日喀則昂仁縣日吾其地段的雅魯藏布江上,準備修建第一座鐵索橋。為了籌集建橋資金,唐東傑布組建了由七個美麗的姑娘為班底的民間歌舞表演隊;自編自排,走村串寨四處演出以募集資金。因此,唐東傑布也被奉為藏戲的開山始祖;而那支七仙女組成的藏戲隊形成了今天藏戲四大風格之一的迥巴流派,也稱為藍面具藏戲;今天在昂人縣人們看到那第一座鐵索橋就會想起唐東傑布的故事。
為了尋找唐東傑布在雅魯藏布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索橋,我們中央電視臺記者從日喀則出發經過8個小時在河床路上的顛簸,到達了昂仁縣日吾其鄉。
這位住在經塔附近的老人是83歲的尼珍,她一生的經歷都是在守護著唐東傑布的遺物。
唐東傑布的遺物伴隨著滔滔江水成為昨天的歷史,傳説中唐東傑布在藏區一共修建了108座鐵橋,當第一根造橋的鐵鏈打好時,他已經是70歲高齡,滿頭銀發。今天這第一座鐵橋已經成為唐東傑布留在日吾其的最大遺物。
今天生活在日吾其的村民們依然過著平靜祥和的生活,同時也處處享受著橋為他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便利。人們自然沒有忘記唐東傑布流傳在民間的各種版本的故事;當地的迥(jiong)巴藏戲隊也依然保留著每次演出後提取收入的百分之十用於公益事業的傳統方式。
今天,在拉薩城裏我們還能夠看到這樣的壁畫,畫中的唐東傑布因為造橋打鐵,已經由一個鶴發童顏的白鬚老者;變為一位鬍鬚黑白相間,敞露的胸膛呈淡淡的烏黑色;畫中的唐東傑布雙牟直視遠方依舊充滿慈祥善良的神色。手中還拿著一節造橋時剩下的鐵索;壁畫的左右各有一座鐵索橋,那些走過鐵橋的人們,雙手合十心中都滿懷著感激之情。
一條潔白的哈達連接了拉薩河的兩岸、一個50年前修建的汽車橋被稱為了古如桑吧,這座橋斷了誰的財路又為誰帶來了好處;請繼續收看西藏之天橋。
600年的時間伴隨著高原上流淌的江水一點點的逝去,那一環環造橋的鐵索就如同一根接力棍,被不斷的傳接下來;這架銀白色大橋是青藏鐵路進入西藏後的最後一座鐵路橋,在它的設計上充滿了高原生活的理念,你看那高矮並不一致的橋墩,外形象徵著牦牛腿和開放著的蓮花。三個相連的橋拱,像一條飄起的潔白哈達,散落在拉薩河上;然而,這一座氣勢宏偉的大橋並不是拉薩河上第一座具有現代化氣息的鋼筋水泥建築。
這座橋就叫拉薩大橋,1965年通車,距離今天已經整整過去了40年,40年來它一直是拉薩河上最大的鋼筋水泥橋,但它依然不是拉薩河上第一個通過汽車的大橋;那一座最早可以過車的橋就在這座橋的東面20米處,今天還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一根根殘留在水中的木橋樁。60歲的拉薩市民扎西次仁熱情的為我們介紹了建設這兩座橋的經過。
採訪(扎西次仁 拉薩居民)
老橋是1954年建成的,這座大橋是1965年通車的,名字被老百姓叫估如桑巴 因為原來百姓渡河非常不方便,新橋修好後 ,等於給一個叫夏蘇的人嘴上打了叉叉,斷了他的財路,就是這樣的,橋上面可以走人過車,都可以,老的那座橋不是水泥橋,而是木頭和鋼筋建成的,從昌都進藏人和車以及物資,也是從這裡向拉薩前進的,這是西藏和平解放後,穿藏線上修建的最後一座橋梁,過了這個橋就到了拉薩,,沒有這座橋的時候,牲畜靠木船,人坐牛皮舟才能過渡。
老百姓為什麼稱這座橋古如桑巴,古如桑巴譯成漢語意思就是嘴上打了叉叉上了封條,這個意思表明斷了某些人的財路;這個人就是貴族夏蘇。從這座橋往拉薩河的上遊走,有一個叫香咔的古渡口,管理這個渡口的貴族商人就是胖子夏蘇。
這一張就是過去拉薩河過渡的老照片;從拉薩東面過來的人和貨物都要從香咔渡口過渡,過渡主要是靠牛皮船和頭上裝有馬頭的木船,一般人少過渡用牛皮船,牲畜和貨物用木船,按照人頭或者貨物的多少收取費用。
香咔距離拉薩有3公里,香咔這個名字也有直接翻譯成渡口的,大橋建成僅僅過去了五十年,村裏的人就很難説清楚老渡口的位置到底在哪了?
黃昏的時候,我們來到了可以遙望布達拉宮的老香咔渡口,如今這裡不過是一段非常普通的河堤。
(採訪扎西次仁 拉薩居民)
這個地方叫 “香咔” 香咔過去船工和渡口官都住在這裡 ,從這裡發牛皮船和木船,群眾編了這樣一首歌謠“列東香咔渡口,乘坐早班渡船,走到布宮跟前 ,太陽已上西山” 那時 從這裡就算很早發船過去,到布達拉宮朝佛時,太陽已經落山,因為沒有橋,只能渡船,船夫什麼時候 開船,旅客什麼時候才能渡船。
1954年修建的是一座木頭與鋼架混合的大橋,這是川藏公路到達拉薩之前的最後一座大橋,汽車過了橋就進入了拉薩,川藏公路也就結束了。
可是胖子夏蘇心裏很不高興,橋修好了,汽車都開過去了,誰還會來坐牛皮船呢,夏蘇決定船價上調,原來每過15個人收的費用相當於一塊大洋,現在對修路的民工每人每過一次就要收一塊大洋。最高的一天收取的過渡費就超過了500個大洋。
那座鋼木混合橋僅僅用了17天就建成通車了,這座橋在上個世紀50年代,也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具有時代氣息的傑作了。這是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通車時的記錄影片,人們懷著真誠喜悅的心情聚集在布達拉宮前,看到了一輛輛汽車從川藏、青藏線上源源不斷的開進了拉薩,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拉薩市場上的物資開始一天天充實起來了。
一段要行走18天的路程有多長,一個沼澤地上修建的特大橋有多大?維修粉刷布達拉宮的紅土從那裏運到拉薩請繼續收看西藏之天橋。
在雪域高原上生活的藏民族對本民族的建築工藝一直保持著很獨特的風格;他們尤其善於使用圖案來做有象徵意義的標誌,用壁畫唐卡來講訴歷史故事,從這幅壁畫上我們可以看到距離大昭寺不遠處有一座老橋,它的建築風格是漢式的;在扎西老人的引領下我們很快找到了這座50年前拉薩最大的橋。
(採訪扎西次仁)
這座橋是原來清朝時期,有 位駐藏大臣 ,據説是他主持興建的。橋的外觀完全是漢式的,原來這裡底下有水,從橋上的窗戶看下去,橋下流水嘩嘩響,從布達拉宮和雪下來,那邊都是草坪和水潭 ,往來的人都要在草坪上休息一下再趕路,路兩邊都是沼澤和水,人來人往都跳著腳走。1960年橋下的水乾枯了,路也修好了,這個橋逐漸失去了實際的功能。
號稱最大的橋只有20米長,當年住藏大臣向朝廷打報告申請修橋時説,拉薩水多河多沼澤多,由於沒有橋從大昭寺去布達拉宮行走十分不便,要走18天,所以需要造一座很大的橋。皇上看後,體諒住藏大臣之不易,很快就批復建橋。在駐藏大臣親自主持下,一座頭蓋琉璃瓦的漢式廊橋就這樣建成了,由於有琉璃瓦打頂,所以又叫琉璃橋,其實這裡到布達拉宮的距離也就1公里長,從方向上看,琉璃橋一頭對著布達拉宮,另一頭沒有對著大昭寺,而是對著住藏大臣的衙門。
就拉薩來説布達拉宮無疑是這座城市的中心,每年布達拉宮都有一件重要的維修工程要進行,那就是換新裝粉刷宮殿的白宮和紅宮,而那些用於粉刷的紅色粘土又是取自什麼地方呢?
這裡叫湯加,距離拉薩有70多公里,是拉薩河的上遊;湯加附近的山溝裏有紅土礦;更為有利的條件是河邊有一座名叫森巴的古渡口。在沒有橋的情況下,渡口就成為了運輸的重要關口。當年藏政府在這裡設立了管理渡口的專職機構,管船的船官就住在渡口上面。
這個渡口也是過去人員往來于縣城和拉薩的必經之路。
湯加有兩個品質較好的紅土礦,從礦上到渡口主要是靠牲畜運送紅土,而從渡口到拉薩就要用牛皮船來運送;
(採訪阿旺索朗 湯加居民)
據説這個鐵索橋是湯東傑布在很早以前建成的 ,後來,橋被水沖走了,就建了這座牛皮船渡口,無論有多少乘客都只能從這裡過渡,沒有第二條通道。
阿旺索朗告訴我們,過去牛皮船就是從這些石頭附近下水,前往拉薩或者對岸的摩竹工卡縣,渡船的使用一切聽從船官的,船官是縣上派來的,還在當地分有一份田地。那時村裏的牛皮船很多,去拉薩送紅土時是給藏政府支差,幾隻船頭尾相連一起下水,發往拉薩,一般當天不能往返。
1982年,湯加森巴渡口重新修起了鐵索斜拉吊橋,由於橋修的太小,只能走人、走自行車和摩托車,就是不能走汽車;運送紅土還是不方便,這樣延續到上個世紀80年代,紅土礦漸漸被廢棄了。
今天,鄉間藏戲在演出之前,依然要非常恭敬的擺放好唐東傑布的佛像,然後才能開始正戲的演唱。600年前的聖人唐東傑布怎麼也無法想象一座長度接近1公里的大橋,會像一朵白雲一樣輕輕地飄過了拉薩河,這要是一座鐵索橋,不知道需要一根多長的鐵索鏈,才能把河的兩岸連接起來。
今天拉薩火車站選擇在一個叫柳悟的地方;同40年前修建的拉薩大橋一樣,這座哈達大橋也是青藏鐵路上的最後一座鐵路橋,而柳悟在拉薩也是很有名氣,是著名的歌舞之鄉,不過從柳悟到拉薩去布達拉宮跳舞就要經過這個叫納瑪岡的拉薩市內最大的渡口。
也就是在去年,納瑪岡渡口才被最後廢棄;眼前那一排橋墩是連接柳悟火車站到拉薩市區的一座新型公路立交橋,通過這座橋,由車站到布達拉宮前的距離只有5公里。時間伴隨著大橋一天天的成長,那些擺放在村莊裏的牛皮船,可能會永遠失去再次劃過拉薩河的機會。
| |
2006年,一列由北京發往拉薩的列車將馳上青藏高原,穿過崑崙山隧道和唐古拉山隧道,跨過長江上遊的沱沱河大橋,在掠過廣袤的羌塘草原後進入到拉薩河谷。
這列火車還將跨越這條象哈達一樣飄逸潔白的拉薩河特大橋,斜穿過那朵白雲下的最後一座山洞,最終停靠在與布達拉宮隔河相望的歌舞之鄉---柳悟。
責編:紅立